第一次”半”夜騎

今天是第二次騎自行車上班。因為不是第一次了,所以想在回程時給自己試一下沒經歷過的嘗試-夜騎!

 

不過,今晚的騎乘不算是典型的夜騎,因為,家中長輩在聽說我要夜騎回宜蘭後,怕天色太晚不安全,在我陪他們吃完晚餐後就死命催我趁天色未黑前上路,不得己,只好改成加上欣賞天色變化的”半”夜騎,可不是三更半夜的”半夜”騎喔!

文字說明總會讓人覺得囉嗦,直接看下面的投影播放展現今晚行動的歷程吧!

 

路的兩端是出發地和目的地,中間的路程被視為無可避免的距離,不是行路者所想要的,所以,常可見超車、超速,用路者的唯一目地也只在於到達目地的。剛看到蔡志浩先生的寂寞公路覺得被他點到了這個晚上夜騎時感受到的一些感覺,部分引用如下:

相較於景點的落後,台灣大部分的公路則是相當現代化的。國道、省道、縣道甚至鄉道,鋪面、號誌、標誌與標線都有一定的水平。當然,未必比得上美國的
公路。某些公路的設計的確會為用路人帶來一些風險,可以休息兼觀景的安全停車區、清潔的公共廁所與旅遊資訊中心等基礎服務設施也不夠。但是整體來說,台灣
的公路還是比那些有特別名字的風景區有趣多了。

整個台灣基本上只有公路好玩,所謂景點都不好玩。不論是舊的遊樂區或新的園區都一樣。但大家又不玩公路。台灣人在公路上開車像是後面有鬼在追,開車上路就是不斷地超速超車希望快點把路開完。我看到很多人在速限四十公里的山路硬是開到六、七十公里。這些人全神貫注避免意外都來不及了,怎麼還有時間與心情去體驗這條公路。你說,公路怎麼會不寂寞。

以上引用自蔡志浩先生Taiwan2.0部落格寂寞公路一文的部分內容。

 

今晚騎乘的感覺蠻舒服的,沒有白天的酷熱,191縣道的路況非常棒,沒時間壓力下讓人十分悠閒。唯二讓我覺得遺憾的是:傍晚的小飛蚊有點擾人以及…我忘了開相機的GPS!真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