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這些話很直,您可以接受嗎?

今天的研習,有成功的部分,失敗的更多,總而言之,像是一個有點效果的普通研習。

接下來的是我一些不加掩飾的想法,不是要罵人,只是想攤開說,然後想一想,這樣的環境及氛圍可以怎麼幫人。

一、教師很難搞、很難取悅

我是教師,也當過教教師的講師,也當過參加研習去學習別人東西的學員,扮演過各種角色再回頭看教師,我覺得教師真的還蠻難搞,蠻難取悅的。這句話看起來像罵人,當然,如果我話只說到這邊的話,的確像是在罵人,所以,我再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教師難搞、很難取悅?

1.我太遜了

應該有人參加過現場參與氣氛積極,讓人覺得收獲很大的研習吧!所以,場子冷,沒被搞熱,讓參加研習的教師表現出一幅很難搞、很難取悅的樣子,講師應該難辭其究吧! 難辭其究?!這個究看起來像是責任的意思,既然這種思維下己經有人被抓出來當負責任的人了,接下來,就很難有再深入積極的反省了,因為,講師有問題「就對了」。所以,傻子和白痴才會出來當講師。這句話好像很難聽,嗯,真的很難聽,但是,若問你願不願意上去當講師,一定會有許多人心裡第一個念頭是:「我才不要,我又不是傻子(白痴),幹嘛答應這種麻煩事。」

我確實是個傻子,願意出來做這種讓別人發現自己很遜的研習。當傻子不會難過,唯一難過只有傻子太少了!對了,還有,那就是願意當傻子,或不怕當傻子的人也太少了。

2.我太遜了

咦,標題怎麼是一樣的!嗯,前一個標題應該是「我太遜了之我是傻子」,這裡的標則是「我太遜了之太安逸了」。像我這樣離教學圓滿如意還好遠好遠的人,想要把一個教學活動搞好,第一件要做好的事情是掌握學習者的狀況,這樣才能設計出有可行性且較能貼合學習者需要的教學活動。但,我確實沒有把握到來參加研習的人的能力、需求、心態與學習習慣。習慣在熟悉的學生前進行教學活動,一旦面對不熟悉的人,教學現場的把握就差那麼多,可見平常過太爽,太安逸了,沒能在研習的場子裡快速適應。那別人做得怎麼樣呢?我不太清楚耶,而且,讓場子沒熱起的「究」已直接在講師身上了,扯到別人像是太逃避責任,實在是太不像樣了。

3.學員很困擾之出頭很丟臉

我如果很認同老師說的話,常點頭,常說對,或對講師發出鼓勵的聲響,別人就會很容易注意到我。如果我對講師講的東西有意見,或者有想法與疑慮想與講師對談討論,而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時,會把自己的想法暴露出來,現代人太擅於挑人毛病了,藏起來不被人家知道就算了,當把自己的想法揭露出來,別人聽到後心裡一定會有很多不受自己控制的評議吧!總之,出頭很丟臉,學員很難願意當領頭羊出來配合熱場子,他們也是萬分不得已啊。

4.學員很困擾之怎麼沒幫我解決問題 

學員參加研習的目的是什麼?嗯,很多耶,但,在研習時,聽到一些想法或概念勾動到自己的思緒之後,總會期望講師能幫自己解決問題。但講師要說的內容或項目很多,常常沾一下就講到別的地方去了,但某學員要的就是這一點內容延伸下去的東西,講師卻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給他充足的說明或給予解決學員問題的答案。這樣必須照顧整體而無法太遷就個體的研習形式,也難怪不同需求的學員會不滿意。雖然講師老是說研習結束後可以用電子郵件、電話、msn或另約時間面談的方式再進行交流,但學員哪來那麼多時間和講師約時間啊,沒在學員希望得到收獲的場子裡幫忙解決問題,難怪學員會覺得沒被取悅了。

 

寫到一半,發覺自己愈寫愈酸,因為,有些話太直接了,不酸一點的話很像把問題的責任一股腦推向某群人的懷抱裡,所以,只得酸一些。但,環境的氛圍是已經那樣子的了,許多人的行為和想法確實把環境向不恰當的方向推去,但他們也不該被責怪,因為,他們大部分也是受到環境氛圍影響才變成這樣子的。所以,別去「究責」了,大家多少幫忙想一下自己或環境怎麼做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多一個臭皮匠就能產生更多可能勝過諸葛亮智慧的想法,一起幫忙一下吧!!

 

ps:表達能力不夠好,贅詞和廢話太多,造成篇幅過長,剩下的之後再來「酸」好了。

怎麼覺得語氣有點像朱學恆!不過,只有語氣有點像,內涵還差蠻多的。

以下附了個朱學恆在輔大的演講,我覺得蠻有趣的,受裡面某些內容的影響,幫我敢與願意去寫出上面這篇文章出來,欣賞一下吧!!

(呃,這兩篇無法嵌在部落格裡播放,請自行點兩下跳到Youtube看吧!)

 

https://youtube.com/watch?v=VN5TbSzaGns

其實我是希望各位看到第九段的,不過,應該很多人懶得看到那麼後面,這邊直接附給大家看吧!!

https://youtube.com/watch?v=g6iS_LIwu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