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破產!?負債十四兆!

這個報導是從Yahoo!奇摩新聞裡看到的,連結在此。這篇文章的內容很聳動,但卻讓人無法忽視過,我想,還是拿出來嚇嚇大家好了。不過,依照以往的經驗,這個連結沒多久就會掛了,所以,附上這篇文章原本的出處-商業週刊網站台灣債淹腳目」一文的連結上來,免得之後找不到這篇文章的內容。

[@more@] 

該篇原文的內容較長,不容易在較簡短的篇幅內容裡呈現大要,所以以下轉載出來的是Yahoo!奇摩新聞裡對這篇文章的節錄報導:

 

台灣破產!?負債十四兆(原名台灣債淹腳目

更新日期:2009/08/26 15:47 楊少強

九月份,立法院即將開議審預算,九十九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乃是重頭戲。根據行政院甫通過的「九十九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因為政府入不敷出,預算短缺的財源全都要舉債來因應,預計政府舉債將超過四千六百億元,創下史上單一年度最高紀錄!若再加上風災重建特別預算,政府舉債已逼近五千億元。

五千億,各位看官沒感覺?讓我們為你揭開這些數字背後的真相。如果把「台灣」當成是一家公司,你可能不相信,這家公司目前的淨值是:近負六兆!攤開「台灣」公司的資產負債表,資產逾八兆五千億元,負債竟然高達新台幣十四兆五千億元:資產比負債還少了近六兆元。換言之,台灣已經被宣布破產!

怎麼會有這麼大的一筆債?第一部分是「帳面上」的債,也是政府對外公布的債務,以及中央政府累計債務,主要是歷年來政府入不敷出、不斷發行公債的結果,這部分就超過四兆五千億元。驚人的是,帳面上沒有顯示的鉅額「隱藏性負債」,這些政府未揭露的潛在負債,據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估計,起碼近新台幣九兆元,包括軍公教人員退休給付義務,公、勞、農保虧損及潛在負債、各種非營業基金的長期負債等。

不管每個國民願不願意,這筆錢都要由人民來還,因此從此刻起,請大家忘了「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現在我們已經陷入「台灣債淹腳目」的田地,負債十四兆,相當於每個人身上都背著六十三萬元的債務!

儘管各種「隱藏性負債」壓得政府喘不過氣來,偏偏政府還一直畫大餅,不斷借錢做一大堆建設,然後向民眾宣傳:做這些建設可以讓經濟變好,等到經濟好轉,就可以還錢了!藉著「振興經濟」、「創造就業」口號,濫開建設支票,使得支出不斷增加,又為了討好特定族群,不斷減稅使稅基流失,其結果就使政府支出與收入差距不斷擴大。更糟的是,許多建設預算重複編列,造成重大浪費。例如最近為了八八水災災後重建編列的經費,就跟先前已經編列的四年五千億「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有多項重複。

然而,還是有人會問,即便台灣帳面上破產了,但對我們的生活一點也沒影響。至少,這家「公司」週轉得很順利,政府發公債向民眾借錢,從來也不會借不到。正因此想法,讓台灣一步步邁向破產之路的關口。由於一個國家的償債動力來自勞動人口,倘若未來勞動人口大幅減少,這筆債要如何還得起?而台灣老化的人口結構,極可能在未來打破正常週轉的臨界點。

十八世紀的哲學家休姆早就留下名言:「國家不消滅公債,公債將消滅國家。」如果我們不想被政府的龐大公債消滅,從現在起透過各種管道,不管是選票或是民意代表,對政府發出你的聲音:「請你不要再亂花我的錢了!」

 

債!還是要還的,今天沒還,明天也得要還,明天沒還,將來總有一天要還,把借錢當習慣,缺錢就再借,期望將來的政府(絕對不可能是自己)有一天能還得起,這不就像用信用卡借錢借習慣而一借再借的行為,是個極不負責的做法,更麻煩的是,卡債責任至少是在自己身上,但政府借錢我們永遠別奢望會政府會自己去還,總是會丟給以後,就像父債子還一樣,我們目前舉債的做法是前人借錢後人還錢,明明知道不該父債子還,卻還要民眾相信我們今天欠下的儥,後代子孫會幫我們還掉,所以現在可以放心借錢,債留子孫,債留給後任政府。

好吧,上一段的說明很零碎,沒系統且沒說明力,乾脆我用推估的方式推衍一下之後可能發生的狀況後讓大家理解這種情況的可怕。

一、國家裡有能力償債的人是誰?有經濟能力,能賺錢,能繳稅的國民!少子化之後,這層償債的人漸少,國家社會福利體系要花錢供養的人(老人)愈來愈多,每人應承擔國債(總國債/償債人口)關係中的分子(償債人口)愈來愈少,等若每個人得承擔的國債愈來愈高,這不是在逼迫他們逃離遷移到別的國家嗎? 等聰明人閃掉了,跑不出去的人就更慘了。

二、國家債務太高了,高到無法承受時該怎麼辦?不知各位這兩年有沒有聽過辛巴威這個國家,(以下關於辛巴威的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該國政府大量印鈔票來償還因種種原因而產生的債務,造成231,000,000%以上的通貨膨脹率,這代表原本1辛元可購買的物品,在經過這樣的通貨膨脹之後,得花231萬辛元才能買到,這也造成了該國必需發行面額超高的貨幣來因應民眾交易的需求,終於,辛巴威從2008年8月1日起貨幣改制,100億舊辛巴威元相當於1新辛巴威元。2009年一月消息,辛巴威將於近日發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額的新鈔,這套面額在兆以上的新鈔包括10兆、20兆、50兆和100兆津元四種。

(100兆面額的紙鈔,光是算有幾個零,就夠讓人眼花了!!)

在2009年4月12日時,該國政府更宣佈因為已經難以維持貨幣價值,將停用本國貨幣一年。那現在呢?辛巴威只能以其他強勢貨幣(如美元)或「以物易物」的方式進行交易,整個金融體系崩潰,紙鈔只剩下它物理上的意義-一張紙。台灣不會發生這種情形嗎?抱歉,台灣也發生過,不然,你手中的貨幣怎麼會叫做「新」台幣

三、還需要三嗎?以上二種情況就夠讓人頭皮發麻了,而且,台灣也確實很有可能陷入這兩種處境中,只是速度稍慢使得我們像在熱水中的青蛙一樣,因遲鈍或習慣而面臨危機將至而不自知或不知如何逃離的困境。

結論:

那然後呢?各人有各人的解讀及思維,如果我說加稅、減少向政府要一些非必要的建設,有人會接受嗎?

加稅?怎麼加?向誰加?哈哈哈,去吵吧,一直逃不了稅、避不了稅的中下薪資所得的民眾們,你們應該要求稅基擴大(賺錢就該納稅)及賦稅公平(富人也該交更多的稅,而不是用各種手段避稅避到都不用交稅。)

減少向政府要一些非必要的建設?我們要政績,但這些政績請勿以建物體積來堆砌。台灣的蚊子夠辛福了,不必再建一垃蚊子館來供養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