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頭轉向的校務評鑑

評鑑終於結束了……

這個起頭真難寫,刪了十來次,乾脆直說好了。

校務評鑑工作學校辛苦嗎?當然!光是資料的整理(平常懶得作的整理工作集中在一起)、環境的整理(平常沒清得太徹底的角落),且要呈現學校特色出來,頭痛!!當然,最頭痛的是校長,我們頂多算是幫忙當打手而已。

之前多辛苦就不必多說了,畢竟那都已是過去了,我把評鑑那天的一些過程show一下,給大家參考。

[@more@]

評鑑會場進門左側是學生作品,各作品做個標示牌標示作者姓名、班級會比較好。

 

進門向右看就是主要的會場場地。擔心一個布幕會有一邊的人看不清楚,所以架兩隻單槍,讓展示沒死角。(但這樣校長簡報時頭得東轉西轉,不知會不會暈啊!)

 

靠牆處放兩台電腦,用來展示學校放在網路上的東西。我有用到這部分,效果還不錯。另,那些堆起來的東西就是學校特色課程的產品,有評審打趣稱我們校長為蘿蔔校長。

 

這是我們擺出來的其他佐證資料,很嚇人吧!其實絕大多數是學生學習檔案,剩下的一點才是教師教學檔案及每個領域各一本的資料冊。

 

這就是傳說中的那二十四本簿冊。

校長的簡報很重要,把學校發展以一個合理的邏輯統合起來,讓自己說得通、評審接受、教師理解,這樣子評鑑基本上就成功一半了。不過,成功一半是沒用的,剩下的那一半(教師的教學與對談、學生及家長的回應、環境整體的建置)才是根本。

 

以下以時間順序來說明當天進行的流程:

1.等評審到來:評鑑9:30開始,但許多評審是自己開車的,可能會提早到,所以需要有人引導停車的事宜,並把人帶進校長室由校長接待。(通常校長會先在外面接第一批人)不過,不排除評審會想自己亂逛的可能性。

2.我們的評審教授是來自北教大,時間觀念很強,希望整個時間掌握來照預計的時程來走,所以千萬千拖。

3.九點半開始的簡報很簡單,都丟給校長處置,其他人待命即可。

4.十點半教授進教室觀察,六個教授會分別在六個年級抽一班來看,我們抽到的是第二班,當然,別以為第一班就安全了,像本校有些年級只有一班,你就認了吧。在進班之前,評鑑委員會四處晃,所以盡量要找個教師陪同,幫忙帶路並解答委員的問題,不然,讓委員迷路是很不好意思的。

5. 入班觀察結束後,開始審閱簿冊資料,六大類都需要有專人向評鑑委員說明,我們拉校長、兩位主任、兩位組長及負責輔導的老師各負責一大類,這幾位需能全面掌握他那一類的內容,評鑑委員的眼光是很毒辣的,若不熟,會很難看的。這階段我們安置兩台可上網的電腦在旁邊,若評鑑委員要問的或是你所要說的需在電腦裡展示,會很好用。

6.午餐時間,由校長和行政人員陪同。評鑑委員中午大多會休息,但也有人會在校園裡逛,盡量還是要有人陪同會比較好。

7.下午第一階段是分三組對教師、家長及學生的訪談。敝校受評是在星期三,所以下午沒學生,得在早上先提醒評鑑委員決定要抽幾號的學生,不然時間到沒學生可問,就丟臉了。由於學生是抽座號的,所以……別想太多。

8.下午第二階段是所有評鑑委員和全體教師及帶社團的外聘老師會談。這階段很刺激,主角是領域召集人及社團的外聘教師,需向評鑑委員陳述學校該領域在各年級發展的課程有怎樣的特色及如何和當地做結合,評鑑委員會問一些他想問的問題,不會太細,但教師常會緊張的不知所示。

9.下午最後階段是評鑑委員講評,各評鑑委員各自表達所見,可從評鑑委員的發言中聽出他們對學校的評價,雖然沒在這時公佈結果,但也差不多能知道個大概了。

另,學校網頁的更新也蠻重要的,北教大有位教授會蠻仔細的看網頁,所以,請檢視一下網頁內容,至少別出現太離譜的問題。

好久沒在這種強度的氣氛下工作了,結束後腦中只有一個最清晰的念頭:我想睡覺。

 

補充1:領域簿冊是指之前輔導團來進行「深耕訪視」時所做的簿冊,裡面有該領域的領域會議內容及一些該領域的教學活動展現。我們就把新的會議記錄及教學活動內容放進去而已,這也是領域召集人面對教授陳述該領域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補充2:聽說評鑑委員有去翻教師學習檔案和學生學習檔案,領域簿冊我就不確定了。但評鑑指標裡的確也要求要做上述這三類的東西,還是好好準備比較好。下面相關的指標。

2-1-4:學校總體課程及各領域課程及年級領域課程之規劃、發展、實施及成效,均有完整之資訊系統檔案。 

3-4-2:學校與教師均能建立學生學習評量檔案,依據多元智慧理論解讀成績,適時鼓勵學生因應個別差異持續追求成長發展。

3-1-3:教師均能主動參與在職進修與研習活動,並建置個人學習檔案及知識管理網頁。

補充3:評鑑流程

時間

評鑑程序

備註

09:30-10:00

聽取學校簡報

(1)學校簡報由校長親自簡報,以30分鐘為限。

(2)擔任班級教學之教師,在訪評當天由召集人抽定,由每一年級一班之上午第三節課教師擔任,6位委員每位進行一班之整節課班級教學觀察。

(3)學校準備之分項佐證資料以24冊為限。

(4)評鑑委員參觀校園設施、審閱分項資料時,校長應率同主要行政幹部陪同說明引導並備詢。

10:00-10:30

參觀校園設施

10:30-11:10

觀察班級教學

11:10-12:00

審閱分項資料

12:00-13:20

午餐休息時間

13:20-14:00

  進行分組座談(1

甲:一般教師

乙:學生代表

丙:家長、志工代表

(1)分組座談(1):一般教師代表:大型學校15-20名,中型學校10-15名,小型學校5-10名,由學校推薦1/2,餘由委員當天指定。學生代表:大型學校20名,中型學校18名,小型學校12名,均由委員當天決定,家長志工代表由學校邀約,人數比照教師代表。

(2)分組座談(2)參與人員由學校決定,每組以10-20名為原則,必要時合併舉行座談。

3)評鑑委員陳述評鑑結果時,校長、主任、組長、家長會代表、教師會代表及課發會領域小組召集人應參與出席。

14:00-14:40

進行分組座談(2

甲:行政幹部及課發會委員

乙:特殊團隊師生及家長

14:40-15:40

陳述評鑑結果與學校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