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不可錯過的照片管理軟體-picasa

自己用picasa網路相簿已經有好一段時間了,也早就用過picasa照片管理軟體了,但在前幾天,對picasa照片管理軟體的好有多一層體會,因而想把這套實用的軟體與網路相簿介紹給大家使用。

[@more@]

 

這邊先對picasa做一些說明,免得大家搞混了。

1.Google有搞出一套照片管理軟體叫picasa,可以幫你管理編修照片。目前的版本是picasa 3(可以想見,以前是picasa 、picasa 2)。

2.Google有提供網路相簿的服務,名稱就叫picasa網路相簿。你可以用picasa 照片管理軟體裡的功能把照片簡單快速的大量批次上傳到picasa網路相簿。對了,你要有個Gmail的帳號好使用Google的其他服務,如擁有個人picasa網路相簿。

3.picasa照片管理軟體也可以把照片輸出成影片,並使用內建的功能上傳到Google家族裡的Youtube上。

 

先從picasa照片管理系統可以怎麼幫大家做事情而不得不用它談起:

一、照片管理

你知道你的照片存在電腦裡的哪個角落?或是你想在學校公用電腦裡找某些你會用到的照片嗎?用picasa吧,它會幫你把那台電腦裡所有有照片的資料夾資訊都收集在一起,讓你方便按資料夾照片的拍攝時間順序列出來,或者以硬碟樹狀結構呈現照片資料夾的內容,讓你輕鬆已存在你電腦裡你要的照片。另外,picasa還提供搜尋功能,讓你快速的以關鍵字搜尋到照片資料夾。

 

近期的照片太多了,所以給大家看目錄裡早期的照片資料夾,表示picasa可以你按資料夾裡照片的拍照時間來進行排序。所以,如果相機的日期沒設定好,就可能會有好笑的情況出現。(如下圖民國97年拍的照片出現在1980年那裡一樣)


檔案總管形式,樹狀結構的管理形態。

 

二、簡單的照片編修處理

說實在的,一般人哪需要對照片做那麼多的編修處理啊,功能愈多,操作鐵定更複雜的,所以,我們也不必期待picasa能滿足你所有的期望。但,你可以試看看picasa裡提供的編修,非常夠用了,如製作美術拼貼、剪裁、把歪掉的照片拉正、亮度強光陰影的微調、加文字、及其他的簡單特效。以下這些照片供大家參考一下。

 

美術拼貼介面及成果(想像一下如果這是大家都玩得很愉快的活動照片會有什麼效果…)

 

 
 

 

 

 

拉正前與拉正後比較

 

 

 

上圖剪裁後再加些柔焦效果。


 

 

 

再加點文字好了。

 

 

 

三、照片輪播

這幾乎是秀圖軟體的基本功能了,picasa也有,選項簡單且效果好。

 

先選擇好你要輪播的照片資料夾後從這邊進去。

 

 

 

 

全螢幕播放,下面的工具列有些選項讓你選擇你要的效果。

 

 

 

四、把照片批次大量上傳到picasa網路相簿上

出於許多原因,你可能需要把照片放在網路上,picasa幫你把照片大量批次且簡便的上傳到picasa網路相簿上,供你許多用途的使用。它也可以幫你記錄下哪些照片已經上傳到網路相簿了,方便你管理。

 

 

 

 

 

五、其他

其他功能還有很多,但對許多人來說必要性不是那麼高,且可能太麻煩了,所以不在這邊多做介紹。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再深入研究看看。

 

 

相關連結:下載picasa照片管理軟體  敝校其中一本picasa網路相簿

 

發現你該知道的媒體「真相」—-有怪獸!

請先看過下面這段不八卦、不精采、沒收視率,真揭露你無法忽視真實的報導。至於後面怎麼想,慢慢再談。

真的,有怪獸!

 

 我很蠻喜歡看公視的節目,尤其是他們對一些事件、現象的深入報導,由於沒有特定利益關係及政治立場,這樣呈現出來的內容,才像是真正新聞媒體該做出來的東西。

對這次部落格競賽所可以承載的意義及看法

唉,剛才花了十幾分鐘在http://blog.ilc.edu.tw/blog/blog/3891/post/11220/47056打了一大篇回應,結果快結束時多按了個esc鍵而全部消掉,無言啊!想想,還是在word裡打完後再回吧。這篇的原文會放在上述網址的回應裡,在這裡,可能會有其他的修改,請訪客對此有所理解。

[@more@]

這次的部落格競賽,與其說辦是一場比賽,還不如說是辦一場活動更為恰當。既然活動採比賽形式,必要的規則一定得建立起來才能讓參賽者與活動舉辦者好辦事及好管理,這大家應該都可以理解。我先從我自己所理解的,這個活動所「可能」產生的意義與承受的期望做些陳述:

一、鼓勵教師以部落格形式與家長、學生建立課堂外的另一互動形式。

二、鼓勵教師以部落格形式整理、分享自己對教育、教學的一些想法與意見。

三、鼓勵教師以部落格形式彼此交流,達成社群討論、互動成長的目的。

四、把一些只在小眾流傳的優質部落格挖出來讓參與者欣賞得到。

五、讓教師知道教學不是有只教學指引、教學光碟、廠商配發的教育及黑板粉筆而已,教學與教育絕不是一個封閉的象牙塔。

六、讓人們發現教師不只會教書,而是一個個具深度思考能力的個體。

七、把所有宜蘭教育圈的人經營的優質部落格集中在一起讓想學習的人容易找到這些散佈各地的良好典範。

八、向努力的部落格經營者致敬。

九、讓沒時間或不善於以部落格形式思考的教師有方便偷師的管道。

十、營造一個教師以部落格整理、反省、構思、陳述、分享、成長、溝通的教師專業成長環境。

十一、希望活動熱鬧且成功舉辦後讓更多老師願意使用部落格系統,然而已把許多帳號整合在一起的宜蘭教育圈裡,縣版部落格應會成為初使用部落格教師的首選,屆時教育處在縣版部落格系統裡所投注的心血與經費、Mark那麼努力的優化部落格系統便可產生更大的效益出來。

出於以上的想法,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必要把參賽資格限定在縣版部落格使用者裡。當然,方便是一個跑不了的原因,只是,為了活動真正承載的意義,還是建議把非縣版部落格系統的「宜蘭縣」「教育部落格」包含進來吧。

丟個問題簡單,但要解決就不是那麼容易了,所以我提出一些個人小意見及可能的方向。競賽在初賽時分流,縣版部落格的初賽方式走一套路數,非縣版部落格以其他方式參賽及進行評選,到決賽時再合流一起由評審進行評選,最後的競賽結果應可算是把所有算是「宜蘭縣教育部落格」的部落格都拉進來的活動吧。

最後,把包含面擴大後也要把影響面擴大吧,總不致於辦個比賽只是自high一下讓長官及自己看到把優質部落格挑選出來並頒獎就好了。這個活動的意義更可以包含到整個宜蘭教育圈的,如何煽動宜蘭的教師關注這個活動,絕不是發個公文就交差了事,教網中心其實有一些策略可以運用的(好像在搞行銷耶)。如,在教育資訊網裡的公告做些較活潑的宣傳、讓處長去看看參賽的部落格後在主任校長聚集的會議裡提出一些正面的意見,讓學校高層正視這件事、請處長對這次部落格比賽的期望寫篇文章出來並公布在可以有高效益且能見度高的地方、宣示明年將再舉行第二屆的比賽並對一些因部落格使學校專業成長有真實效益的例子多一些正面鼓勵……

希望以上的餿主意及思考方向能對教網中心辦這個活動有些助益。

寫部落格的人不可不讀的文章-為什麼我要Blog?

以前曾為了辦學校研習而寫了篇介紹老師來寫部落格的文章「部落格對老師有什麼用? 」,但到底,自己也算是剛寫部落格不到一年的菜鳥,要談為什麼要寫Blog,資格其實是不夠的,因為一直到現在,我還在一直理解與開發部落格對於我的意義。持續的探索,或許是推動我再Blog下去原因吧。

以下這篇是我非常喜愛的一篇文章,出自於MMDays部落格裡的[重溫] 為什麼我要 Blog ?。對於寫部落格且一直在思考自己和部落格間定位的問題人,這篇文章很可以給一些回歸本心的想法。

[@more@] 

不過,原文很長,所以我節錄其中一段讓大家欣賞。

 

[重溫] 為什麼我要 Blog ?

Feb 5th, 2009 by Mr. Monday

為什麼我要 Blog ? 有幾個問題我時常問自己,這個問題是其中一個。最近 Mr. Saturday 在 MSN 上面跟我討論到,隨著 Blog 的成長,似乎我們也樹大招風,招致許多批評。然而,我這個人的習慣是,當別人批評我的時候,我先檢視一下我的心態、我的行為,因為批評代表我可能做錯了什麼事情。

為什麼要 Blog ? 因為我喜歡寫文章,我覺得寫文章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能夠寫好一篇文章同時也就意味著將自己腦中的知識重構了一遍。 前一陣子在隨機客版以及 XDite 版上看到他們不約而同的分享了同一個觀點: 能夠以很簡單的方式來解釋一個極度複雜的技術或是問題,這是需要融會貫通的。我沒達到這個能力,我一直認為這方面的能力還不夠熟練,因此,我用寫作來練習。

為什麼要 Blog ? 因為我喜歡寫文章, 因為我喜歡分享。我愛死了 Blog
這種微型出版模式,以前我有東西要分享時,我只能丟在我 BBS 的個人版上面,現在我可以藉由 Blog 來分享我所見所學。基本上,Blog 跟我
BBS 個人版很像,同樣可以有回應,不過卻多了許多優點,包括有 RSS,可以被 Google
搜尋的到。我承認,我不希望我寫出來的文章或是分享的東西成為一堆廢物,人總是希望自己對社會能有些貢獻。而衡量我在 Blog
上面的貢獻,那就是我的文章被多少人所閱讀,這是一個明顯的外在誘因。而內在誘因是,在寫文分享的同時,我也正把我所知所學重新溫習一遍。

為什麼要 Blog ? 因為我喜歡寫文章, 而且我覺得溝通很重要。我這邊所說的溝通不僅僅是說跟我的朋友之
間的溝通,而是說跟一般大眾的溝通。我邀了很多我的朋友一起來寫
Blog,我這群朋友全部都是資訊背景的人,你可以想像在聚餐吃飯時大家的對話都是一堆專有名詞。 但是在這個 Blog
上面我卻希望我們的寫手可以寫出平易近人的文章,如果一定要談到技術名詞,那麼就要用平易近人的話解釋一下,因為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那是什麼玩意。我期望我
的文章可以像是科普的文章,讓一般的大眾也能瞭解到這些技術的商業應用以及這些技術的美麗之處,而是不參雜著許多專有名詞,讓大家覺得這些東西真是高深莫
測。我一直以為,知識的分享跟交流可以促進社會的更進步;而科技的真正價值永遠脫離不了人群。另外人與人的交流之間,溝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希望所
有有技術背景的人都能夠走出技術的殼,利用這種溝通來思考一般人對於技術的認知,用一般人能聽的懂的話,來解釋所要表達的技術。這邊我最喜歡<創意黏力學>這本書裡面的這一個範例,這邊跟大家分享:

亞特・席佛曼盯著一包電影院爆米花。擱在他辦公桌上顯得極不搭調。他辦公室長期瀰漫著假牛油的氣味。席佛曼機構的研究結果讓他知道,他桌上的爆米花是不健康的。事實上,是極其驚人地不健康的。而他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把這事實告訴不知情的美國戲院觀眾。

席佛曼在公益科學中心 (CSPI) 工作,這是一個旨在對社會大眾灌輸營養知識的非牟利性組織。公益科學中心把取自三個主要城市十多個戲院的爆米花送到化驗室作營養分析。結果嚇到了所有人。

美國農業部建議每天正常飲食量不該超過二十公克的飽和脂肪。而這次化驗室分析的結果顯示,每包爆米花平均含有三十七公克的飽和脂肪。

罪魁禍首是椰子油,戲院都是用它來爆玉米的。椰子油較之其他油類有幾大好處。它能讓爆米花有漂亮光滑的質感,並能釋放出較舒服且自然的香味。不幸的是,化驗結果顯示,椰子油同時也含有大量飽和脂肪。

席佛曼桌上那包單份的爆米花(普通人們在正餐間就能吞下的量)含有近乎兩天份量的飽和脂肪。而且那三十七克的飽和脂肪是裝成「中包」的爆米花。一般的桶裝爆米花無疑必定衝到三位數。

席佛曼發現,他工作的挑戰是,絕少人知道「三十七公克的飽和脂肪」意味著什麼。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把美國農業部的每日營養建議量背在心裡。三十七公
克到底是好還是不好?而且即使我們直覺認為那是不好的,我們還是會想,那是「很壞的不好」(像抽煙)呢,還是「普通的不好」(像吃餅乾或喝奶昔)?

就說「三十七公克的飽和脂肪」這句話本身也讓人犯睏。「飽和脂肪這字眼的吸引力是零,」席佛曼說,「這字眼既枯燥又學究,誰會理它呀?」

席佛曼其實可以作一個視覺對照;比方把爆米花所含的飽和脂肪量跟美國農業部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的對比作成廣告。想像一個柱狀圖表,其中一個柱伸到了另一柱的兩倍高。

但那又太科學了。太理性了。這爆米花裡的脂肪含量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理性的。根本是可笑的。公益科學中心需要一種能完整表達這訊息之可笑的宣傳方法。

席佛曼想出了一個妙方。

公益科學中心於一九九二年九月二十七日召開記者會。會中公佈的訊息如下:「在普通的電影院裡買到的一份中型的『牛油』爆米花所含會阻塞血管的脂肪量,超過一份培根加蛋的早餐、一份大麥克漢堡加薯條的中餐、一份全套的牛排晚餐,全部加起來!」

公益科學中心也沒有忽略視覺部份,他們在電視攝影機前展示了這全套油膩大餐。一整天的不健康食物量,全擺在桌上。而全部那些量的飽和脂肪,盡收於一包爆米花裡。

這段節目立即造成轟動,在 CBS, NBC, ABC, CNN
各電台都以頭條播出。它也上了今日美國報、洛杉磯時報的頭版,以及華盛頓郵報的時尚版。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傑・雷諾和大衛・萊特曼也都編了笑話來諷刺浸滿
脂肪的爆米花。新聞標題的作者也想出一堆絕妙好句:「爆米花被評為限制級」、「打燈!開動!膽固醇!」、「戲院爆米花是脂肪的雙片連映」。

這觀念就這麼讓人記住了。戲院觀眾被這些研究結果搞得頗為反感,大批的罷吃爆米花。銷售量大跌。戲院服務員都習慣了回答顧客問到爆米花是否是用「不
好的」油爆出來的。不久後,全美各大主要連鎖院線,包括 United Artists, AMC, Loews 等都宣佈停用椰子油。

為什麼要 Blog ? 因為我愛寫作,就因為我愛寫作,就因為我愛分享。跟開源社群的人的觀念一樣,我也只喜歡寫我所感興趣的話題,我這個人一向任性,對於不怎麼感興趣的東西,通常我不太會花太多時間,除非,有特別必要,像是必修課,或是任務需要,話說回來,似
乎人生當中碰到許多不感興趣的東西又要去做也是蠻頻繁的。不過 Blog
這件事情的自由度非常高,我寫我所感興趣的東西跟大家分享,或許你不喜歡看,但是我似乎也沒虧欠你多少;或許是我寫的不好,那我就應當檢討我的用字遣詞,
像是最近有不少網友反映我用了太多的大陸用語。(沒辦法,看大陸的文章跟台灣的文章比大概是 6:1,說實在的大陸那邊的資訊比我們這邊豐富的多了)。

我很高興,能夠聚集了這麼多的朋友在同一個平台上面分享文章,分享資訊,大家鍛鍊鍛鍊寫作以及溝通的能力。我也很高興,因為我們做了對的事情,所以
得到了許多網友的支持以及肯定。但是,隨著Blog的成長,或許我會迷失自己,隨著閱讀的人數變多了之後,我們變得驕傲了嗎? 我變的驕傲了嗎?
我一向討厭驕傲的人,我以為做人應當是要謙虛,因為無論我懂得多少,我所不懂的永遠比我懂得還多的多,而這所謂的懂的知識還只是在 “人”
的範疇裡,何況是浩瀚無涯的宇宙 ? 因此對於各位的評論以及迴響,我都有在聆聽。vgod 說我們要死了
因為我們的文章變多了,主題似乎混亂了。我仔細端詳了我們近來的文章,我發現的確是文章變多了,我很高興,因為大家有在分享資訊;主軸有變嗎?
我看了一下,大部分的文章還是繞著軟體/科技/科技商業來做探討,所寫的文章也都儘量淺顯易懂,(除了 Mr. Thursday
的文章)。而基於熱情至上原則,我不能叫,也不會叫我們的寫手寫一些他一點都不感興趣的東西。對於大家的文章,我們只有一個共識,一個要求,文章要讓你的父親母親都聽的懂你在說些什麼。或許篇幅之間的主題不夠集中,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寫手們盡力了。

我的確希望我們的 Blog 能夠成長茁壯,誰不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被更多人閱讀? 誰不希望自己分享的東西能夠發揮更多的影像力? 然而
Blog
有時像是單向的授與,有時當你不斷地付出的時候,會以為自己是高貴的授予方,卻忘了這是讀者給予我們的光環。因此,每過一陣子,我時常問自己一句話,為什麼我們Blog? 不忘初衷,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期許。

 

 

看完了,覺得有衝動想看他們的文章嗎?去MMDays看其他文章吧!不過,那裡的文章很多,類別也不少,若你和我一樣懶,可以先試著從他們部落格裡最多人討論的文章下手,會有很多讓人不覺點頭的觀點與想法的。 

我最愛用的firefox元件-QuickDrag

 一年前,我也是習慣使用IE瀏覽器的一員,不為什麼,就只因為習慣,除非別種瀏覽器有夠好用的功能並足以誘惑我去換,我才可能換,但如大家所知的,都用習慣了,除非好東西真的在眼前,不然我可能用IE用到微軟掛掉吧…..

[@more@] 

我也忘了是在哪個研習了,我看到主講人用FireFox拖曳一個連結出去就可以把這個連結開到新的分頁時,我眼睛就瞪大了!不僅如此,如果先mark一段文字,再點著這段文字的位置拖曳丟出去,新分頁就會出現以此關鍵詞在google的搜尋結果,如果拖曳的是圖片,則可以讓這個圖片在另一個分頁中獨立開。真是太棒了,這玩意兒實在是太能滿足我看網頁的習慣了,二話不說,回家後就直接用上癮了。

 

如何操作

FireFox裡有好幾種外掛都有類似的功能,我習慣用的是QuickDrag,以下分三部分來說明QuickDrag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一. 在新分頁開啟連結

用IE逛網路或看網路新聞時,常常有個困擾,其實有很多連結想點開來看的,但點一下會讓連結直接開在該網頁或在另一個新的網頁開啟,你會需要切換不同的網頁或按上一頁才能接續之前看的內容。當然,這在IE終於有了分頁的功能之後,你只要在你要開的連結上點右鍵,就可以選擇在新分頁開啟,方便你管理,但這還是需要點右鍵後從功能表上選你想要的功能,對於像我這麼懶的人來說,還是很麻煩的,而對裝了QuickDrag的FireFox來說,只要把連結拖曳丟出去就搞定了。請看以下例子…

1.先用滑鼠移到要開的連結上 

 

 2.把該連結當做桌面的一個物件或檔案拖曳到旁邊。有看到「教育柏拉圖:誰的理想世界」右上出現的那個鬼影嗎?那就是被拖曳出來的樣子。

 

 3.放開,這個被拖出來的連結就會在另一個分頁被開啟了。(留意一下,上面瀏覽工具列下面多了一個「教育柏拉圖:誰的理想世界」的分頁了。)

 

4.如果看到很多想要看的連結,就全給他拖曳丟在一旁讓他自己慢開啟下載,你可以直接看你的東西別理他們,等到你看夠了再去看那些被你拖曳出來所開的網頁。

 

二、在新分頁開啟google的搜尋結果

我們常會在網路上看到許多你不太清楚的名詞,你會想去查詢這些名詞嗎?不太會,因為麻煩!

麻煩?只要上google或yahoo輸入關鍵字就可以查了啊!

雖然上面所給的方式沒錯,但就是因為多這幾步,所以,除非那些名詞你真的很想知道,不然,你還是「懶」得去查的。QuickDrag的第二個強大功能就可以在這裡顯現了。

1.把你想查的名詞mark起來。

 

 2.把這個被標示起來的部分像拖連結一樣拖曳丟出來。

 

3.丟出來後Google的搜尋結果就出現在新分頁了。

 

另外,有些地方是網頁上只有show出網址內容,無法點了就開的,可以把這個連結mark起來,拖曳丟出去也可直接在新分頁開這個連結。下面的示範自己看囉!!

 

三、在新視窗開圖片

這部分實用性不高,就只是點著圖片施曳出去,會在新分頁開這張照片而已,沒啥特別,就不介紹了。

 

如何設定

還要設定啊?

當然啊,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一樣,你不能期望別人習慣的用法和你一樣,所以QuickDrag有個小小的設定要設一下,如果你想和我用同樣的功能,可以按照我下面的選項做設定。

1.工具-附加元件

 

2.擴充套件-QuickDrag-選項-只勾選最下面那個-確定 -搞定收工!

別問我其他三個選項有什麼用處,我不知道!有興趣的話,你可以自己試看看!!

 

結語

FireFox還有其他許多好用的外掛(擴充套件),但對我來說QuickDrag和DownloadHelper最令我驚豔,所以把這兩個好用的外掛介紹一下,歡迎和我一起擁抱FireFox。

 

相關文章: firefox加套件(DownloadHelper)下載youtube影片超簡便。

相關連結:firefox下載firefox擴充套件TOP15

 

 

 

把台北納入一日生活圈之情人節活動

像我這樣還不夠老,但也不再像是年輕小伙子的傢伙,在情人節能幹嘛?

送花?吃飯?還是過個自己覺得愉快的日子?少些形式,多些自在的生活,似乎更適合我們,所以今天去了趟台北,走了個沒壓力的情人節台北生活之旅。

[@more@]

由於是假日,所以,我們今天早上是幾乎睡到自然醒的(生理時鐘自動發揮作用,所謂自然醒是賴到七點半@@),慢慢漱洗及閒聊後準備好要出門已近九點,騎ㄅㄡ  ㄅㄡ到宜蘭車站旁搭到首都客運9:20分往台北的全程車,由於沿途路況良好,到台北市政府捷運站時,還沒10:20,還真快啊!接著搭捷運到中正紀念堂站,下車後走向今天的目的地-國立歷史博物館。

是的,我們看的是 絲路傳奇—新疆文物大展

這個展覽是從2008/12/06~2009/03/15的,原以為到展期末期去看,人會少一些,沒想到,人還是頗多的,想不到情人節有那麼多人去看樓蘭美女….。另,看到現場年輕人不少,看來不是只有我們這種半老不小的傢伙或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對這類文物有興趣而已,甚至現在看到不少國高中生,還有許多穿著入時的美女、辣妹,在那裡,會覺得台灣人似乎對提升自己素養的展覽活動並不是那麼冷感的,和平常感覺到的不一樣耶。

看完展覽時己過了午餐時間(下午2:00了),兩人慢慢散步走往捷運中正紀念堂站搭捷運去西門町。一下車,傻眼,人流之大完全感覺不出現在的不景氣,當然,其中一對對的男女是人群最具代表性的組成,我們並不想去湊熱鬧,只是想回味一下阿宗麵線啊!在台北待過的人大概都知道阿宗麵線的特色,就是站著吃,不管你是穿著夾腳拖還是一身西裝或是美得會冒多少泡,我們也不能免俗的站著慢慢享受這一碗屬於我們過往記憶中的重要存在。原本想留點肚子吃其他東西的,但某人吃得太爽快了,所以又叫了一碗大碗的一起吃。吃完後有很深的體會,人過了三十之後,食量會下降很多,兩碗阿宗麵線足夠KO我們兩人了,不過,是很幸福的那種 ^.^ 。

難得來到西門町,不買一下好久沒吃的老天祿滷味就實在是太對不起自己了,雖然在某人帶路下小小迷路一下,但還是很幸福的聞到深藏在記憶中有些熟悉但又有點陌生的香味,也就是這股種味帶領我們找到正確位置。由於太久沒來買了,兩人雖然已被阿宗麵線KO,但還是忍不住的東點西點,不小心就買了650元的滷味,這,好像有點奢侈耶!尤其,其中一半是花在買鴨舌頭上…..。嗯,這不用計較啦,吃不完回去還可以吃啊(剛吃飽當然吃不完!!)。

就這樣,兩個人把一天花在歷史博物館裡看展覽,吃阿宗麵線和買老天祿滷味上就覺得很滿足了。沒有鮮花,沒有驚喜,也沒有巧克力,只有滿滿的幸福感!!

寫這篇看似炫耀文的目的不是在說自己的日子過得多爽,只是強調宜蘭現在已被包含在台北一日生活圈中了,往來交通不再像以前那麼辛苦,雖然我們回程在首都客運站牌等了20多分鐘的車(應該是因為很多人跑到宜蘭看燈會吧!),車子上高速公路後在北二高接北宜高的那一段有塞一陣子,回到家也差不多六點而已。所以,其實我們也已把台北納入我們的一日生活圈中了,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其他展場的許多活動其實都是蠻值得我們去看的。對於北宜高開通後的影響,我們通常只看到台北人走進來讓宜蘭人賺一些觀光財,其實我們也該走出去(尤其是展演活動很多及訊息流通的匯集地-台北),把視野放開點,這世界真的是很大的!

上面說得很像流水帳,辛苦各位看倌了…

情人節一日遊路線

 

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hl=zh-TW&ie=UTF8&msa=0&brcurrent=3,0x3442a9b1905a942b:0x37e2f75d5adad1d5&msid=110389837878590791206.000462ead1676c2370aed&s=AARTsJoK2XSguKWF9kDv1BWCXcEJO6pidw&ll=25.039805,121.511836&spn=0.019441,0.021458&z=15&output=embed
檢視較大的地圖

google地圖的圖層運用

相信很多人都用過googlemap,查找到某地的路線、看某地的地形、找某建築物的形態、…..其中,比較常用的大概就是拿到部落格格裡,釘個圖釘,以表現某個特定地點的位置了。原本我也只用到加圖釘定位置而已,後來發現可以同時加好幾個圖釘,還可以加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這東西挖下去好像還有許多對我算是實用的功能可挖,所以,也就做一點點應用出來玩看看。

對了,千萬別以為下面這些地圖只能看不能用,你可以移動位置、放大縮小還可以切換地圖、衛星、地形等三種表現形態喔!!所以當你做好一個滿意的地圖後崁入部落格文章或放在網頁裡,是極好用的。

[@more@] 

googlemap的應用很廣,但要做一些東西分享給別人,就需要小小費一點腦筋了。 先丟一個小範例給大家看,這是路線圖,是用繪製線條的功能做出來的。

http://www.google.com/maps/ms?ie=UTF8&msa=0&msid=110389837878590791206.0004629e929db77372e1b&s=AARTsJonVxagvbJKotYNpdOZ4UzuzC2cVA&ll=24.840646,121.807137&spn=0.054523,0.060081&z=14&output=embed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下面則是圖層的應用,表現竹安在三個鄉鎮間被包夾的情形。

http://www.google.com/maps/ms?ie=UTF8&msa=0&msid=110389837878590791206.00046206d778d9b644061&s=AARTsJoQ8YviZvpicF8TPvlO-Q7K3gAepg&ll=24.849058,121.805763&spn=0.373844,0.411987&z=11&output=embed
檢視較大的地圖  

其他的應用,我再試試…

原本想說每個小主題都做個圖層,要用時把這些圖層都加進來就好了,但,想得太美了!那只是有googlemap網站上這樣show,若是要崁入到部落格或其他網頁,必須把所有東西都做好在同一個地圖裡才行,唉,有點傷腦筋!!下面就是這樣未完成的例子。原本想把學生家裡的位置做好,之後再套上其他做好的圖層(如上圖那種),但,不行啊!如果要弄,得在這個地圖做才行,但懶,所以就變成下面這樣….。不過,如果那天看發現下面的圖除了圖釘之外多了其他訊息,應該就是我想不開把想要的資訊做完了。

(回家後手癢,就把竹安里和時潮村的範圍弄上去了….)

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0389837878590791206.00045d7ff47041d1a3de8&brcurrent=3,0x346ef3065c07572f:0xe711f004bf9c5469&s=AARTsJqX8QbrHqIeZNgQ8ivB1ySqeSKVCA&ll=24.827793,121.813402&spn=0.046739,0.051498&z=14&output=embed
檢視較大的地圖  

 

詳細說明,晚點再說。

著作權、教育與你的態度!

前幾天發了個自己對著作權存在目的的看法-著作權的目的是什麼? ,接下來,該提點實際點的操作方法了。

[@more@]

前言:令多數教育人皺眉頭的著作權

舉一些例子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會用什麼角度來看著作權

1.在使用時別人的著作時

著作權對教育來說,確實是個很討厭的限制,雖然法律裡有訂了個合理使用的例外,使著作權不致無限上綱的對資訊流通造成嚴重阻礙,但也夠麻煩了。因為法律不是你訂的,上級機關也不會告訴你界線在哪邊,只提醒你注意著作權的問題,但中華民國法律有多少條,你可以猜看看中華民國有多少教師裡會深入一點的理解著作權法?絕對多不了!這樣子長久下來會造成什麼結果?用東西只能偷偷用,因為根本就不知道也懶得理解那樣的做法是否逾越了法律的界線,不過,別人看不到,別說出去就行了,成為一種不能說的秘密。但,當這種秘密做久了,就變得不是秘密了,許多人在運用時也就更大膽了,甚至被勸說操作時要留意時,還會理直氣壯的認為有人都這樣做了,為什麼他不可以?

2.在教法治概念時

這最精采,老師一定要教學生守法的,著作權法也是一定會介紹到的,一些材料也是一定要用到的,若學生問到這些東西是否有違反著作權法的疑慮時,想想,一定很精采吧!!

3.當你有自己的著作時

被嚇了這麼久之後,當你有著作時,你又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真的提出告訴不是通例,但也反應出多數人的心態:用別人的東西時對著作權這東西深惡痛絕,自己有著作權可經著作權法取得利益時,著作權就最聖經、天授人權、聖旨、人生而應享的基本權益,當然,程度上不盡相同,但對著作權的看法絕對和使用別人著作時的想法有所不同。

3.想整合眾人智慧時

我想,應該有不少人看過教育柏拉圖: 誰的理想世界?一文,雖然作者是從教育圈外來想像教育可以有的理想狀態,其實那樣的環境,也是我們希望能夠擁有的。文中所到的:「不過我跟我朋友都非常同意,在第一線教書的老師其實是教育環節中最大的資源,但是對於這些第一線的教師他們是否有方面的分享教案的管道呢? 我以為網路以及數位化可以促成這件事情。因此我詢問了我的朋友,是否有一個網站可以互相分享教案,可以讓這些第一線的教師可以互相學習彼此的教學經驗,讓老師的教學能力可以在互相幫助之下向上提升。」有嗎?當然有!但就如我們可以猜到的:「的確有不少教案分享的網站,但是都零零落落,找的到最好的是 WIDEKM 這個教師入口網站,很有趣的是,這個網站還有提供 Blog 服務,不過他們的 Blog 沒有 RSS 就是了,只有一個Blog點閱數有破百,其他都是個位數。」該文中作著對這個現象提出許多他所理解的原因,這些原因確實的存在於教育工作者的身上,但隨著資訊工具漸次成熟,這些原因的阻礙度其實是在下降中的!那什麼原因讓整合平台難以實現?著作權啊!!!

整合者想惹麻煩嗎?不想,所以他徵作品時,一定會先要求作品提供者放棄其著作權,甚至要求將著作權歸平台所有,這樣其他使用者在用時才不致出現紛爭,但若這些作品出現著作權爭議時,整合者鐵定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作者自己傻逼,才會把有爭議的作品傳上來。哈哈!這種吃乾抹淨的平台,誰要貢獻出作品給他用?

 

所以,該怎麼辦才好?

其實,我也不知道耶!因為我是個小老師,不是總統,不是法官也不是教育官員,我頂多把想法丟出來,看能不能影響到他們,頂多把自己的態度和思考過程分享給大家參考。對不對?有理無理?囉不囉嗦?得看你怎麼去想。

1.教育官員

拜託別再只是告訴小老師們什麼不能作或是要注意是否違反OOXX法了,我們都知道法律是有模糊地帶的,請在實務上協助多爭取一些,讓這個模糊地帶往另一邊推,或別讓這個模糊地帶大到每個人都唯恐被告而怕得要死。讓老師能有底氣的去合法使用某些資訊吧!老師也想守法,老師也想尊重智慧財產權,但沒人給他們靠啊。

2.使用別人的著作時

尊重及守法!我把尊重放在守法前面,因為法律太模糊了,如果只在合法與違法間拉鋸、爭執的話,就只剩下對立了!因此,請在使用前先對作者創作這些著作保持著尊重的心態,就算人家會和你有法律上的爭執,別忘了畢竟是你引用他勞心勞力的結晶,就這一點來說,你需對人家付出的這些勞心和勞力所有尊重。

3.著作者本身

清楚一點表達自己對著作權的主張吧!著作權是很利益取向的,公利與私利及為鼓勵增進公利而保障私利。既然如此,請別挖洞給別人跳!如果你想保有此一至高無上的「天賦人權」請在你的作品「清楚的表達」您對著作權的宣示,這樣子一來,還敢欺犯您著作權的人,大概是比較大膽或是比較白目的人,您可以慢慢和他們就法律上的適法性問題好好的討論一下。

在清楚表達自己的主張時,讀者才知道他該如何看或運用您的作品!很可以理解的是,具同樣價值的東西,限制較少時當然可以對社會帶來更多公利,但這該尊重著作者的態度與意願。

 

現在該怎麼辦?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請用同樣的尺來對待別人和看待自己!當然,如果您願意嚴以律以,寬以待人,您會更受我的尊敬的。這裡沒有結論,只有想法和態度,所以,自己看著辦吧。

對了,在某書看到這句話,給所有官員和教育者。

「戰士採取行動,傻瓜只做反應。」

著作權的目的是什麼?

這世界上的資訊實在是太多了,多到多數人只會用簡單的概念來判斷對或錯。如,「打人就是錯的」,這句話恰當嗎?當然不,或許我們可以說,在法治的環境裡,我們期望每個人能有一個免於恐懼的安全環境,因而制定法律限制某些行為,暴力,即為其中之一。但,當你受到暴力威脅時,以適當的暴力扺抗,是必要的;當你處於無法治環境之下,武力,甚至可以是讓人說話有份量的本錢。因此,我同意,在我們所處的法治社會裡,打人是不好的行為,但對錯的問題,需另外探討,請別用「XX就是錯的」來概括一切。(曾數次在新聞裡看到這句話,順便在這裡發洩一下。)

[@more@] 

回頭著作權,那又是怎麼一回事?

「著作權」只有三個字,你和我認識的並不太相同,而且我們的認識也和立法院制定出來的著作權法裡所揭示的不盡相同,所以,就有模糊並有衝突的存在。

回頭來看,那著作權有什麼用?我們先看著作權法裡的第一條:

「為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我們可以理解,在著作權未被保護的環境下,當一個人花了畢生精力研究某一專門領域得到創新或成果時,他可以怎麼做?

1.對外發表

公開發表後得到掌聲,很是光榮,但若此成果進入門檻不高,很容易就被抄襲、剽竊了,使得創作者未能從中獲得利益。嗯,我們可以說,創作者的公開行為對社會利益確實有所增益,那對他自己呢?當然有利,那就是名聲的獲得嘛,榮譽啊!但我們都了解,榮譽不一定能當飯吃,純榮譽是無法激發更大量的創作熱情的。

2.自己藏著自用

反正公開又不能得到利益,不如就自己藏著就好了,就像中國學徒制下師父常常會留一下或者秘籍只傳給某持定傳人一樣,這個創作所產生的利益,只能在社會的某小範圍的某個人身上發揮效用,甚至因為傳承問題而造成此創作散佚在歷史的長河裡,這,也是萬分可惜的。

所以,創作者該受著作權人的保護嗎?當然要,因為這樣才能鼓勵創新,「以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其中,「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是目的,「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以鼓勵創新」是手段,所以,為避免著作權人無限上綱要求其利益,著作權裡有專門的條款限制著作權的過度主張,若符合合理使用規定時,是無須取得授權的(不過,合理使用也有一定的範圍和限制,運用著需留意)。

 

 

相關文章:著作權、教育與你的態度!

 

 

部落格文章、回應、閱讀數、推薦、排名與funp

寫在前面(一樣,懶得看我碎碎唸的請跳過這一段):

我一定要向教網中心或Mark申請稿費!本是為了在校內推廣部落格而撩下去多了解縣版部落格系統,結果忍不住一發不可收拾的吐了幾篇和縣版部落格相關的介紹文章,自己好像撈過界太多了。麻煩上頭長官,沒稿費也無妨,再辦個場次讓一些用了部落格之後有點貪念想搞些花樣的人學點容易應用的剪貼技術吧!相信這個小小心願老天爺一定聽得到的。

 

正文(變身..正經八百狀):

這一切,都是讓讀者有好工具讓好文章出頭以鼓勵有心的人願意發文分享。

[@more@] 

先從下面這個畫面談起吧!!

怎麼看部落格裡的回應一文裡我曾提到,「維持部落格有兩個重要動力,一個是自high,另一個是訪客(外部)的回應」。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來看,你想讓你的文章看見,必須找到適當的管道讓你自己的部落格或文章被發現,對讀者來說,你想讓你喜歡的部落格或文章也能受到肯定,讓他們較容易被發現是一個實際又簡單的方式。

 

1.你的”回應”讓該文被看得見

以上圖畫面中迴響排行榜第一的「"修改網誌版面"教學」一文為例,其實只是因為我覺得這篇文章不錯,所以和他回應來回應去的。我回得高興,他回得認真,結果讓這篇文能在一段時間內被放在回響排行榜中蠻前面的名次,也讓這篇文就這麼大喇喇的被放在這樣容易被看到的位置,最後使得該文的被閱讀數節節升高而在文章排行榜前頭佔了好一段時間的地盤。當然,這排行制度很脆弱,有心人灌水一下,整個排行名次就被強烈扭曲了,但,只是個簡單的回應而已,可以讓你喜歡的文章更容易被看到,也讓文章作者感覺到受肯定,回應,有何不可?

 

2.你的”推薦”讓該文被看得見

這個更扯了,讀者手中最簡單且作用強大的利器居然被用得最少!?大家有看到上圖的推薦排行榜嗎?裡面排名前幾的文章是受到多少讀者推薦的?一個!!沒錯,只要有一個讀者推薦,該文就可以馬上跑到排行榜中顯眼的地方讓該文容易被發現也就更容易被點擊閱讀。這樣的推薦狀況代表什麼?縣版部落格裡沒好文章嗎?看縣版部落格的人很少嗎?錯!!最大的原因,在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推薦或懶得按個按鈕做推薦動作而已。推薦難嗎?用我以前常用的一句話:簡單到嚇死人….只要你登入部落格系統了,看到某文讓你覺得不錯而想推薦時,在該文標題旁邊有個大姆指朝上的圖案上按下去,就完成推薦了(如下圖,用自己的文有老王賣瓜的味道,所以借用發笑的法師的文章畫面,),這…..應該夠方便了吧!!

 

3.funp推文讓文章可能在流量極大的funp推推王網頁中被看見

某天,我在研究部落格管理介面時,翻到了「網誌設定」裡的「統計資料」,發現竟然有幾個從funp推推王連結過來的點擊閱讀事件(如下圖)。

這一定是某人(極懷疑是Mark)看到我的某文後覺得還算順眼因而”順手”把我寫的文章推到funp上頭,結果好死不死的被逛funp推推王網站的人看到,然後再好死不死的點過來看。不過,對於非網路鄉民的各位來說,funp推薦的步驟比上面介紹的推薦多幾步,所以也就懶得做說明及圖示了(但funp推薦所能產生的能量是很恐怖的)。 對了,文章中funp推文的位置請看下圖說明,你也可以在本文下方看到這個按鈕。

 

4.黑米書籤

和funp推推王類似,可文推薦出去到知名網頁-黑米共享書籤上面。不過,黑米書籤我不熟,只知道個大概而已(拜託,一個小老師會用funp,我已經很佩服自己了..)。

 

結語:

工具,就只是工具,像刀子,就單純的只是單面銳利的物體,放在一旁,任他生銹、積灰塵可以很沒意義的也很沒傷害性的隨時間而被汰換掉。好好利用,則是好工具;用在不當場合,則成為兇器。

推文,也是如此,有了部落格平台及其他許多推文網站使得這些推文工具「可以」發生作用,讓讀者運用這些工具在不知不覺或有察覺的狀態下讓這些好文浮上台面,更容易被人發現而分享出去,這是很棒的一件事,對讀者、作者及因此而受惠得以看到好文的人都是。若說這種工具最大的壞處,則在於他可能存在的操縱性,可能因些某人非常態性的操作而出現混亂的情形。但,這也無妨,若有這種跡像,頂多是把推文功能拿掉就好了。以刀子做比喻,管理者有能力在刀子被使用在不當用途時即刻收回,這樣子使用者還需要怕什麼嗎?

推吧,放心去推文,你沒辦法當面答謝人家寫了一篇好文章給你看,但幫他推一下,就像是當面跟他說謝謝一樣,讓作者察覺到你的肯定,多棒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別人還不清楚這方面的操作方式時,你的個人推薦是會有很大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