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google地圖制作家鄉地圖

我喜歡看地圖,總覺得地圖裡實在是蘊藏著太多太多的東西,真能對地圖有多幾分的理解,便可對環境有多幾分的認識。當然,這是以空間的角度來看環境的,環境並不只有空間而已,不過,這不損地圖對認識、理解環境所能帶來的幫助。

[@more@] 

也就是因為如此,所以我一直有意無意的在教學上使用google地圖,隨著google地圖功能一日一日的強大,甚至我還希望學生們能把google地圖當作日常生活上好用的工具。然而,這些都是我的期望,以及教學工具使用上的偏好,不過,在上次期中評量後,發現有幾位學生對所在地環境的感受力不夠,連學校往西方看所能看到的山脈是雪山山脈,往南方看所看到的是中央山脈都不是很能夠體會,因而有了幫他們做「家鄉地圖」並讓他們認識宜蘭縣、頭城鎮、竹安里在整個環境中所處的位置。

定了方向後,發現雖然常用google地圖做教學,但對google地圖功能的挖掘其實還不夠,至少,我找不到台灣各縣界的圖層,也找不到各鄉鎮市界的圖層,當然,竹安里範圍的圖層就更別想了,所以,只好自製了,以下圖片中的自製地圖若是簡陋到讓你吐血,在此先說聲抱歉了。

 

一、一切的一切,都是從台灣開始的。五年級社會的重心放在台灣整體上,所以,需要讓學生多感受台灣整體的地圖,並找出宜蘭所屬的位置。當然,在看這張圖時,順便把各大山脈、平原再點出來,算是複習、強調及深化。

 

二、鏡頭拉近到北台灣,讓學生發現在太平洋、雪山山脈、中央山脈三方夾著的空間就是我們主要的生活空間-蘭陽平原。

 

三、第一件拙件出現了!加上宜蘭縣和其他縣的縣界加上去,讓學生知道,宜蘭縣並不是只有蘭陽平原而已,還包含不少的山地區域。

 

四、再拉近一些,把重心放在宜蘭縣的範圍裡。

 

五、第二件簡陋的作品出現了,頭城鎮的範圍,讓學生理解頭城鎮位於宜蘭縣及蘭陽平原的北端。

 

六、恐怖的圖形又來了,竹安里的位置,讓學生感受到竹安里位於頭城鎮的最南端,並被礁溪鄉和壯圍鄉包圍著。

 

七、這張是做給沒看懂上面圖的朋友看的。

 

八、以竹安為中心再拉近,讓學生辨識附近重要的地貌,以便學生自已找尋位置能找到協助他們找到目標位置的「燈塔」。竹安附近最明顯的地貌是靠海,並北邊有外型很好認的烏石港,北端是著名的竹安河出海口。 當然,東邊的龜山島也是一個特好認的地標,由於拉近後有點距離了,跑出了圖的範圍,但若比對上一張圖,就可以很清楚理解龜山島位置和竹安位置的關連。

 

九、和上圖比對,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竹安里的西界其實就是竹安河,依此讓學生對竹安里的形狀有所認識。

 

十、接下來呢?當然是找出自己家的位置囉,這樣的經驗才有真實感嘛。不過,在讓他們找自己家的位置前,還是要先給他們幾個重要的參考地標,不然,找不到自己的家而迷路的人一定不在少數。這些地標由北往南分別是泰安廟(桃紅色)、竹安裡家俱行(綠色)、竹安國小(橘色)、鎮安宮(桃紅色)、T型路口紅綠燈(綠色)、加油站, 以及時潮村的馬將軍廟(桃紅色)。學生有這些明顯的地標當指引,應更能快速的找到自己的家。

 

十一、學生分組去找自己家(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家裡的屋頂)囉。學生每個人對教師所說的東西理解程度各不相同,但同組看別人找,自己也多少能觀察學習一下,若自己操作不是很好,其他同學也可幫忙提醒,所以看他們找得很high,尖叫聲(找到自己家了)此起彼落,看得蠻高興的。

 

十二、找得到不算什麼,還要到我電腦前指給我看才行,我可不知道學生家的位置,所以學生必須說清楚或比手畫腳,以我所能聽得懂的方式說給我聽才行。能找和能說可是不一樣的喔。

 

加上一些註解後就變這樣了!

 

可惜,因為是白天,所以投影在布幕上的效果拍起來不是很清楚,但現場看是夠了。

 

十三、這張地圖是很有意義的,它把學生居住位置具體的以地圖的方式表現其分佈形態,甚至許多人這時才知道某一位不住在學區裡的同學的住家位置。另也可從中發生學生住家在鎮安宮附近蠻密集的,以及住在時潮村的各個同學是住哪兒,這些都是這地圖做出來後我以及許多同學才發覺到的。這是目前的進度,以後應該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挖掘的。

http://maps.google.com.tw/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0389837878590791206.00045d7ff47041d1a3de8&brcurrent=3,0x346ef3065c07572f:0xe711f004bf9c5469&s=AARTsJqX8QbrHqIeZNgQ8ivB1ySqeSKVCA&ll=24.827793,121.813402&spn=0.046739,0.051498&z=14&output=embed
檢視較大的地圖  

別讓你的照片或影片蒙灰…

自從數位相機問世以來,這個世界少說用數位相機拍過上兆次的照片,這是一個很可觀、很豐富、也很可怕的一個數量。若把範圍拉近到一個學校裡,數量也應超過單十萬張以上了,是一個非常好的資料庫。但,由於種種因素,這些照片通常只會靜靜的躺在記憶卡或硬碟中不知名的角落,等到想用時,就是不知誰有拍且又放到哪裡去了。在學校這些年了,這個現象一直看在眼裡。

[@more@]

由於每個學校的狀況不盡相同,我這裡的經驗不一定適合別的學校使用,但想法上,大家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我希望老師把資訊工具當家電來使用的,這樣一來家電就成為他可以好好使用且可以駕駛的黑盒子,不然,要求老師變化性或彈性較大的資訊運用,是很難獲得回響的。畢竟,對老師來說,一隻粉筆和一個黑板就可以解決的教學工作,要讓他願意把數位相機放上去最大的動力只有兩個,一是老師個人強大的意願,另一則是工具的便利性。我這邊不容易影響老師的意願,但在工具便利上的提升,卻是可以的。以下是我的做法:

一、提供不需教師保養整理的數位相機

如果把數位相機交給教師保管,教師需要保養數位相機、留意電池量、要在包包裡留一個空間放數位相機、整理數位相機的照片、…….有資源是好事,但這資源需要耗時去處理,可能使用意願就低了,所以,那些工作我來。我統一保管兩台品質不錯的相機,讓教師需要用時隨時向我拿或請學生跑腿來我這邊領就可以了。不必擔心電池量、記憶卡容量的問題。

二、協助處理數位相機照片

有了隨時可以借用的相機後,接下來就是照片的處理。老師若願自己處理照片,自然是沒問題,但有時因記憶卡規格和讀卡機不合造成老師懶得將記憶卡裡的照片或影片檔案拿出來整理,那將使得照片堆在記憶卡裡卡灰塵的機率大增,所以我協助老師把照片下載到電腦中好能充分發揮照片的效用。

三、將照片及影片放置在方便老師取得的空間

這點有以下三個處理方向。

1.放在我的電腦,讓老師以網路上的芳鄰來抓取

我在電腦裡開一個分享且唯讀的資料夾,把老師借數位相機所拍的照片及影片都放在裡面,按照該使用用途的時間及原因做個簡單的分類,以便於尋找。這樣檔案能被充分分享,且不會有被誤刪的情形發生。唯一有困擾的是,多數老師不擅使用網路上的芳鄰來找擋案,所以我制作了捷徑檔案,讓老師把這個檔案copy到他電腦裡,點擊二下就可直接連到我設定分享的這個資料夾中找尋他要的檔案了。

這樣子可以協助老師無痛找照片,不必再為照片的儲存、整理、放置、下載、分享傷腦筋。

2.把照片傳到picasa網路相簿裡

我電腦裡的照片是必須在學校區域網路內,且我的電腦開機狀態下才能拿到的,所以當老師不在學校時,照片資源就無法取得。因此,我申請了一些gmail帳號,運用這些帳號來使用picasa網路相簿,上傳一些我以前就搜集到的照片,再加上近期比較具主題性的照片,就可以形成數量龐大的照片分享資源讓教師使用。

picasa相簿之三

另外,校長個人也自己收藏整理了一堆以前的照片,整理後把連結放在學校首頁的「數位影像銀行裡」,也是分享出來供老師使用的。

3.影片的處理-youtube

這個也很單純,就只是把影片上傳到youtube空間,並做個連結到首頁上,老師便可輕易拿去運用了。

youtube空間連結

 

呼,把照片及影片整理方式的做法說完了,還算清楚吧!?

如果你問這樣子會不會累,當然會有一些,但這些事是有意義的。畢竟這種工作若讓老師來做需要半小時,我來可能五分鐘就解決,這五分鐘我願意花,但願意花那半小時的老師可能就不多了,所以,划算的啦。

當然,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老師用數位相機慣了且也漸漸熟悉操作,願意操作原本需半個小時但逐漸向五分鐘靠的工作時,我會很樂於讓老師去做這些原本他們自己就可以做的工作。

Mark大人到底給了我什麼好處?讓我這樣用力大推部落格啊?

標題引用並編修自某人在我某篇文章的某個回應裡的某段文字。

[@more@]

其實,我原本只是學校的電腦工友、一個半路出家(阿彌陀佛)的教師、能力半吊子,甚至沒自己組裝過電腦的資訊組長兼其他打雜事項的小人物。人說鼯鼠五技而窮,這句話拿來形容我,真是再貼切不過了。這是我的出身背景,先做個簡單的交代,之後就可以為以此為自己樣樣通樣樣鬆的彆腳想法來開脫了,呵呵。

學校這幾年都有幫高年級的班級每班排一節電腦課,要我去教他們一些東西,換句話說,就是由我負責「全校的資訊教育課程的規劃」。這個帽子好大頂,讓我不得不時時刻刻的思考我該拿出什麼菜來給學生享用。經過幾屆的白老鼠被我拿來累積經驗後,我把部落格、主題簡報、中打教學列我教學項目中的重點。中打教學和主題簡報另外再提,這邊我把討論的重心放在部落格上面。

推行部落格有幾個原因:

一、部落格裡有相簿:學生為了要豐富自己的相簿,就需要學會使用數位相機拍照、把數位相機的照片像從相機中下載到電腦中,並會運用介面把照片上傳到網路相簿裡。要完成這項工作,就可讓他們有很多的電腦操作體驗了。

二、網誌文章撰寫:部落格裡我最重視的是網誌文章,這可以提供他們抒發心中所思所想的園地,讓他們組織一下自己的想法,也是訓練作文、想法表達及打字的工具。小孩子和我們不同,有些人就是會很直白的把想法放在上面,或者把很多情緒、想法洩露在上面,去年在推用無名小站的部落格時,就曾在上面發現某位學生的異狀而及時處理了一些可能會出大問題的狀況。

三、對自己園地的負責:部落格是他的,他是主人,部落格經營得好壞,可全由他自己操控。希望藉此給他負責的機會。

四、拉該班導師進來:拉學生進來簡單,但要把老師拉進來參與就需要一點陰謀了,我採取的方式是以鄉村包圍都市,高年級學生在玩部落格,在討論部落格,導師怎麼能忍受被學生嘲笑不會用部落格的眼光呢。所以,哇哈哈哈,就多拉了幾個下線進來了,全校淪陷就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以上,是我會以部落格當作資訊教育的重點的原因,但用無名小站一陣子之後,發現問題很多:

一、學生把重心都放在版面設計上, 而且配置繁雜,不適合觀看。

二、無名小站使用者背景複雜,好友連結很容易結接到無法控制的方式,令人很不放心。

三、有廣告,很煩人。

所以,當聽聞縣版部落格改版在進行推廣時,我就留上心,再利用暑假期間自己摸索一陣子之後,發現無名小站那三件令我煩心的事都不會發生,而且使用後覺得介面也蠻簡便的,因此才有向校內同仁及學生推這套部落格的想法。

不過,還有有一點小抱怨。

一、學生帳號系統不知要等到何時,不早點出來,無法教學生玩啊。

二、部落格開啟和管理介面換視窗畫面所需的時間稍久了些,容易讓人覺得不耐煩。

Mark加油!!

很簡單的感動,很強大的動力。

被需要、被理解、被接受,其實是很愉快的一件事。

[@more@] 

這個學期以來,為了推縣版部落格,花了好多口水與時間在上面,包含自己下水玩看看、體驗看看、開研習、提供咨詢、幫忙處理照片、上傳影片供分享、協助維護部落格,搞到後來覺得自己似乎推得太用力了,感覺不太到同仁們對這東西的接納,連自己開始有些懷疑花這些精力是否有必要而覺得有點懶了的時候,有同仁來問我如何做部落格,而且一下子就來了好幾個。雖然這和我小小強勢的在煩他們有關,也和校務評鑑會需要做成果呈現有關,但因這樣的需要讓他們願意選擇這樣的選項,我也就很感動了。如前面所說的,雖然不知被理解多少,但有些被需要,有些被接受,就會覺得愉快了。

幸好這篇文還沒啟用迴響留言功能,不然沒完成的東西,不完整的內容怕對看倌們傳達不確切的意念。

其實也很簡單,剛才又打了一堆東西,雖說那堆東西也確實是我真心的想法,但太洒狗血了,太過的東西,看了會惹人煩的。回歸主題,我是個小人物,在這個個人力量極小的複雜世界裡,只希望能在自己的三畝田地裡愉快的活著。嗯,被需要、被理解、被接受,是很愉快的事。這些東西不一定求得來,突然發現時,會很驚喜,會很感動,會帶給你很強大的動力。

好消息,youtube上傳影片檔案大小擴充為1G。

關於youtube的好消息其實是有兩個,一個是youtube上傳的檔案大小擴充為1G,另一個則是youtube的上傳系統更新,可以一次同時上傳多部影片。這個改變是巨大的,這使得youtube的可用性增加,我們能更方便的把活動的影片檔放上去了。有什麼差嗎?請看以下說明。

[@more@] 

一、上傳的檔案大小擴充為1G

沒圖沒真相,請看下圖最下面那個紅圈,1G,沒錯吧,把以前只有100MB的限制放寬了成為十倍大。不過,1G又如何?如果你用數位相機拍過動態影片,你會發現拍出來的影片檔案會很大,高畫質的影片差不多一分鐘就要100MB了,除非你願意去轉檔,不過,光聽到要轉檔,一定嚇退許多人,但現在,只要你記憶體夠大,你幾乎可以用十分鐘拍將近十分鐘的高畫質影片,且不需再進行轉檔的動作就可上傳到youtube上了。

 

二、上傳系統更新,可以一次同時上傳多部影片

以前要上傳檔案,第二討厭的就是一次只能傳一個影片檔,你得等上一個傳完後才能傳下一個,所以,如果你想傳個三、五個影片檔,光是等待或去做別的事再回來看前一個影片檔傳完了沒,就夠讓你煩的了,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你可以點選你要上傳的檔案進行上傳動作,並在上傳動作進行的同時,選擇下幾個要上傳的檔案並進行資訊的編輯(參閱上圖的上兩個紅圈)。這代表你只要把你該做的選檔動作搞定,你就可以離開讓他自己去傳了,多愉快啊!!

 

眾位弟兄們,快拿起你的數位相機,為你的目標留下影片,並輕鬆的放在youtube上,使其得到活化吧。

 

 

煩死人的電腦病毒又來了….(以Nod32掃毒的操作步驟)

做資訊工作最恨的就是遇到病毒的問題!做其他工作都有建設性可言,唯獨防毒這件事情,沒完沒了,除了浪費時間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把自己的心情搞差。

[@more@]

最近遇到幾隻特毒的病毒,不但能經由使用者不當的使用習慣閃過防毒軟體的偵查,還能破壞防毒軟體的病毒碼更新機制,或讓防毒軟體無力化而掃不到病毒。解了幾台電腦後,發現情況蠻嚴重的,許多電腦裡都藏著類似的病毒。中毒的老師也嚇到了,但偏偏不熟悉防毒軟體的操作而無法自己先做些基礎的掃描預防的工作。因此,在這裡以教網中心取得全縣學校授權版的NOD32防毒軟體為例,教各位如何掃毒。

若不要求太多功能的話,其實做基礎的防範是很簡單的,這邊以要掃G槽的隨身碟為例,做操作步驟的圖示說明。

一、工作列右邊的這個圖示正是NOD32程式的標示,快速點擊圖示二下,就可開啟NOD32的介面。 

 

 

二、這就是開啟之後的樣子,接下來按圖示先點選「電腦掃描」,再選「自訂掃描」。

(如果你要掃描整台電腦,就選標準掃描囉。)

 

 

 三、在選擇隨身碟所代表的代號,勾選起來,再按掃描,就ok了。

 

當然,以上是最最基礎的掃毒操作,如果你連以上的動作都懶得操作或看不懂的話,相信貴校的資訊組長一定會被你氣到胃出血的。至於進階的,歹勢,每個人需要各有不同,相信Google大神應該會給你好答案的。 

97.12.03補充:發現另一篇有詳細的說明,並附有說明書的連結,想更深入了解的請進瘋狂老爹的這一篇文章中詳讀吧。

 

另外,就像我之前強調過很多次的,千萬別把防毒軟體當做萬靈丹,也別認為防毒軟體無法完全幫你擋掉病毒就認為他沒用。防毒軟體的安裝,可以讓你少掉很多病毒的威脅,但若是使用者沒有良好的使用習慣,再強的防毒軟體也會因為「人」而使漏洞變大,所以,中毒經驗不全然是壞事,至少讓你檢視你的那些使用習慣不好,千萬別認為自己搞不懂就不想去理解了,我可不是電腦長工,我願意幫忙,但沒長進的使用習慣和觀念可是會讓人翻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