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幾天的研習談起….
上星期參加了個媒體識讀的研習,講師是世新大學的余教授,講述內容十分精采,讓我不禁慶幸有參加到這場的研習。余教授提到許多足以令人深省的想法,其中,他以我們推行閱讀卻未能身教的這個盲點突顯出大人其實也未能對媒體有多少分辦省思能力卻又要求小孩子要有能不受新聞影響的能力。
[@more@]
是啊,從教育部、民間、教育機構都在推行閱讀,我們都知道閱讀能幫助學生累績知識、開闊視野,但,我們自己在進入社會之後,又讀了多少書?身為要教學生去閱讀的老師,所讀的書也是十分有限的,如此一來,我們都在吃老本,用以前所讀過的知識,加上些許的生活經驗,就要去教導學生去面對一個不可知的未來?余教授從一這點引用到對大人對媒體的態度,也存有同樣的情形。大人們自認有獨立判斷能力的同事,又何嘗會察覺到,其實自己被媒體誘導著想法而不自覺,卻又高高在上的以偏頗的角度來教孩子要能夠去辨識媒體所傳播的訊息。
好,拉遠了,我是想從這邊順道提一下紙風車劇團在頭城國小的表演。
第一次聽到紙風車劇場是在中視的全民大講堂節目,聽了經營者的一些想法及做法之後,這個名字就在我腦海裡留下了頗深的印象。約莫半個多月前,收到許多現在住在台北的國中同學寄e-mail過來,告訴我紙風車劇團在宜蘭表演的訊息,而且是在老家附近的頭城國中,心中著實是十分興奮的,住在台北的老同學知道這種機會是很可貴的,更是希望藉由我們幾個還在當地工作的人把這個好消息傳播出去,我當然也協助印制幾張傳單給學校帶班的導師,請他們鼓勵學生去觀看。宣傳了老半天,我卻由於私人因素,我當時人在台北,無緣欣賞劇團的演出,心中是很遺憾的。
然後呢?
我在事後查了一下縣內部落格和紙風車有關的文章,只找到頭城國小總務主任有對這個活動較多一些的文字及照片的呈現,其他的,還沒看到…..
其實,在刮別人鬍子之前,是該先刮自己鬍子的,但看到宜蘭教育界裡對許多事物的冷淡,實在忍不住的想發出一些聲音的。
我理解,教師也是人,也是有家庭有私人生活要顧的,就算是關心公共事務,也可能因為訊息沒收到或是當時有事未能到而無法參與的。但我所看到的就是冷淡,感覺到的氛團就是冷,這樣子的冷,著實讓我心寒。
當然,我的取樣是會有偏頗的,因為我的生活圈就是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的來回而已,虛擬關係裡,就只能從life type部落格系統裡觀察宜蘭教育圈的一些反應。這不能代表全部,卻也代表關心者無從得到取暖的環境,這是我想特別強調的。
紙風車來頭城,據頭城國小總務主任的說法,有兩千多人頂著十來度的低溫前去欣賞,這樣的參與度是讓人高興的。但船過,不該是水無痕的,至少這個活動足以讓人回味及討論的水花,也可延續這個活動所帶來的影響力,雖然這樣的水花會隨時間而漸漸平息,但這些故事這些影響,是會留在所有曾經參與者的腦海裡而足以回味再三的。我想,這應該是紙風車這麼努力在各地表演想要傳達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