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期:自由圖博 和平解放












layout
layout
layout自由圖博 和平解放layout2012/3/31 vol. 44layoutlayout

編輯手記
layout
3月10日為圖博自由日,而在臺灣,我們也看到了來自各地聲援圖博的人們所做的努力,包含 2/18-3/11 的圖博文化節,以及3/5-3/14 的校園圖博週等等。本期電子報之主題亦特別訂為「自由圖博 和平解放」,期待有朝一日,這個世界正視「FREE TIBET」這個議題,並且還給博巴(博巴為圖博語音之翻譯,原文TIBETAN,為圖博人之意)自由與尊嚴。
而為推廣正在進行架設的「學生自治與公民教育專區」,人權電子報也增設「學生自治」專欄,長期連載學生自治相關文章,提供給學務工作者以及莘莘學子們做參考。
此外,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亦為各級學校教師或從事人權法治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人權教育問題之諮詢服務,相關辦法請參閱本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首頁 → 諮詢服務辦法)。
人權教育電子報將持續提供訂閱戶更好的服務,誠摯邀請大家閱畢電子報後,撥空填寫「人權教育電子報顧客滿意度調查表」。您的寶貴意見,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對於電子報內容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您回饋給我們。

layout封面故事layout

你所不知道的圖博人權故事
文/張芷菱(國立成功大學零貳社前社長)、周孟涵(國立成功大學零貳社)圖博?Tibet?這兩個一中一西的名詞大多數人想必都沒印象吧,但如果改稱西藏呢?或許就變得順耳許多吧?
其實西藏這名字的由來,是屬於一種漢文化本位的思考邏輯,簡單來說,如果是西藏人的話,絕無可能用一個帶有方向性概念的詞彙稱呼自身,因為西方是相對性的形容詞,有了東方才有西方,所以唯有被從來自東方的視角觀看,才會有西方的稱謂,而圖博才是尊重這群住在高原上的民族該使用的稱呼。
從歷史上來看,圖博一直是一個全然不同於中國的文化區而存在著,從唐朝開始兩者之間時有戰爭時有和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有著自己文化、信仰、領域甚至價值觀獨立的民族,只是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援引元、明、清三朝干涉圖博的歷史為依據,辯稱七百多年來,中國中央政府一直對西藏地方行使著主權,西藏地方從未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繼續閱讀)

layout時 事layout

活動預告layout



Currents 人權大小事

  • 國內新聞 Local News

  • 國際新聞 World News



  • 活動
  • 『正義的「畫身」-彩繪獬豸』
    主辦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景美人權文化園區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12/4/20 活動時間:2012/4/28(六)
    地點: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研習教室、第一法庭
    預計人數:
    以兒童及青少年為優先,並歡迎關心人權教育之社會大眾報名,限額40名。
    詳細資訊洽詢:
    張小姐(02)2218-2436;E-MAIL:kching@aim-ad.com.tw
  • 世界地球日-「從台灣看地球」畫作徵選活動
    主辦單位:高雄市政府社會局、人權學堂
    時間:2012/4
    對象:本市公私立高、國中、小學各校徵選一名學生作品。

    活動成果展示:
    1、人權學堂數位網站。
    2、高雄捷運美麗島站廊道看板駐展,展期自4月21日至4月29日

  • 第七屆亞洲民主人權獎將於2012年4月1日起接受推薦提名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民主基金會
    提名時間:4月1日至6月30日

layout四方觀點layout
知 識
layout



View

  • 學生自治與學生運動 Student Government & Movement
  • 言論自由的界線 ─ 從成大二二八事件談起 | 文/鄭匡佑(國立成功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組長)
  • (註:本人雖為校方行政人員,然以下言論並不能代表校方立場,應以最後正式公告的作法為準。)
  • 今年的2月28日,也就是228事件屆滿65年的清晨,成功大學的零貳社在光復校區的成功湖畔,以先總統蔣介石銅像作為媒介發表抗議之聲。在銅像的右手掛上假人,比喻至今仍有不少人受迫於蔣介石及其留下的政黨威權,地上的紅漆則代表受難者的流血未乾。銅像四周粘貼許多受難者的名單,以及脖子上掛著「1947-2012」的紙板,都在控訴著在尚未還原歷史真相與除去威權餘毒之前,即使到了現今這個時代,於看似平靜的校園中,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受害者。…(繼續閱讀)

(圖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引用自:

http://museum.228.org.tw/pages.aspx?v=88896D602DE6CA51



Knowledge 人權小常識

  • 人權字典 Dictionary



  • 人權小故事 History
    歷史上的3月

十七條協議的簽字
(點圖可放大)

 

layout
評 論
layout

Comment 人權藝文

  • 人權書房 Book Review

耳邊聽到的陣陣雨聲,除了來自屋外,還來自心底。 | 文/Karin(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校友)
書籍簡介
丹真宗智──這位思想犀利、條理分明,以行動者聞名的流亡圖博詩人,在印度出生長大,是流亡的第二代博巴。經歷沒有國籍的無奈及痛苦,無從舒緩的國仇家恨,年輕熱血的他,在為圖博自由的奮鬥中戰績彪炳:為了回到夢中自己的國家,一個人徒步從印度穿越喜馬拉雅山進入圖博,被中國警察逮捕監禁三個月後驅逐出境;2002年朱鎔基到印度孟買訪問時,從旅館十四樓放下巨幅「FREE TIBET」布條,大喊「FREE TIBET」;2005年溫家寶到印度大學演講時,在大學鐘樓上苦等24小時,放下巨幅,還散發傳單。 然而在文學上的成績,也同樣眾所矚目,早在2001年,他就以優秀的英文寫作,贏得印度知名的前瞻騎馬鬥牛士(Outlook-Picador)文學獎非小說類首獎。對一個非英文母語的外國人而言,贏得英文寫作獎,是極為難得的。他的詩作更是持續受到印度文壇的注目。
本書是華文世界首見最完整的詩人詩文集,讓人得以一窺詩人的內在世界與生命價值的追尋。

書籍介紹資料來源:允晨文化

書評
達蘭薩拉(Dharmsāla),意為「休息室」,是印度北部喜馬偕爾邦坎格拉縣的一個城鎮。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出圖博,流亡至印度,翌年獲得當時的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之同意,與其支持者於達蘭薩拉建立圖博流亡政府 ── 達蘭薩拉,從此成了流亡博巴 的「休息室」。
之後,他們更進一步在此建立了達賴喇嘛法王官邸與西藏寺,使達蘭薩拉以「小拉薩」之別稱聞名於世, …(繼續閱讀)

  • 人權電影院 Film Review

曾經我以為,西藏,是天堂。 | 文/撒丰安(國立成功大學原住民文化交流社社長)
影片簡介

  1. 影片年份:2002年
  2. 出品國:美國
  3. 片名:雪獅之泣〈又譯為:哀嚎的西藏,Tibet:Cry of the Snow Lion〉
  4. 導演:Tom Piozet
  5. 片長:104分鐘

劇情介紹
美國攝影隊花費長達十年的時間,九次進入西藏高原秘密拍攝。本片帶領觀眾領略「世界屋脊」的豐富文化,包括偏遠寺院難得一見的宗教儀式、康巴的賽馬節、喜馬拉雅山上的遊牧等;但在這獨具特色的傳統背後,圖博此刻正經歷有史以來最黑暗的時期。本片透過訪談與私下取得的珍貴畫面,揭露圖博在中共統治下長達半個世紀的災難,及圖博人民面對痛苦折磨所展現的勇氣與慈悲 … …

影評
在我們對於少數民族的刻板印象裡,圖博,中共稱西藏,被描述成一個裡面住有名為「藏人」的奇特生物(?)之樂園,一切描述和介紹都是超然的、美好的,為一歌舞昇平且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然而在《雪獅之泣》裡,除了期待中的圖博文化,你將看到一個全然不同世界。
本片的導演 Tom Poizet 及其攝影團隊來自美國,共花了十年的時間,前後進出圖博(藏區)九次,秘密拍攝,並通過印度、尼泊爾等地,冒著生命危險運出長達 500 小時的影像記錄,剪輯成這部 104 分鐘的紀錄片。時序則是從 1949 年中共入侵圖博起,紀錄長達半世紀的高壓統治和迫害。透過訪談、影像,以及其他珍貴的史料,將圖博地區人民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血淋淋的呈現。…(繼續閱讀)

layout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人權電子報 第44期
2012/3/31 發刊

layout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