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期:非核家園 環境永續












layout
layout
layout非核家園 環境永續layout2012/04/30 vol. 45layout

layout

layout
編輯手記
layout

(電子報如無法正常顯示,請點此連結進入閱覽。)

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4月26日則為車諾比核災26周年,故本期電子報之主題亦特別訂為「非核家園 環境永續」,並且邀請到知名旅日作家劉黎兒小姐,以教育年輕學子瞭解核電之角度出發來撰寫專文,與諸位電子報友、人權工作者分享。
而為推廣正在進行架設的「學生自治與公民教育專區」,人權電子報也增設「學生自治」專欄,長期連載學生自治相關文章,提供給學務工作者以及莘莘學子們做參考。
此外,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亦為各級學校教師或從事人權法治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人權教育問題之諮詢服務,相關辦法請參閱本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首頁 → 諮詢服務辦法)。
人權教育電子報將持續提供訂閱戶更好的服務,誠摯邀請大家閱畢電子報後,撥空填寫「人權教育電子報顧客滿意度調查表」。您的寶貴意見,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對於電子報內容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您回饋給我們。

layout
封面故事
layout

核電為什麼不安全?
文/劉黎兒(旅日作家) 許多日本人或世界其他有核電的國家,從小就被灌輸「核電是安全的」概念,像日本為了推進核電還曾利用手塚治蟲在1951年創出原子小金剛的角色來宣傳核電是多麼先進,但是福島核災之後,各國看法以及教育方式改變,像德國或日本等教科書都將改寫,不再教育核電是安全的,因為核電跟原本就是不安全的,尤其是在地震帶的東亞國家,像地震非常多的日本或台灣原本就最不適合核電。
像德國去年因為福島核災而決定廢核,現在17個原子爐中有8個超過30年的老朽爐都停機;去年剛開始廢核時,曾一時靠鄰國供電,但現在則是進口多於出口的出超狀態,還供電給周邊國家如核電大國法國,主要原因是增加利用太陽能、風力等自然能源,並追求能源的消費效率,因此德國廢核後還剩電,主要的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關輻射能的危機感及資訊,由市民、企業、地方政府等共有,學校及社區等不斷討論 …(繼續閱讀)

layout
時 事
layout
活動預告
layout



Currents 人權大小事

  • 國內新聞 Local News

  • 國際新聞 World News



  • 人權
  • 人權教育課程與教學年度研討會
    主辦單位: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工作‧課程與教學輔導組‧人權教育議題輔導群
    活動時間:2012/5/18(五)9:00─16:30
    活動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09國際會議廳 活動洽詢:(02)77341870;E-MAIL:hr@ntnu.edu.tw
  • 公領影展2:跨越,看見行動的可能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活動時間:2012/4/25、5/8、5/24、5/30
    對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對教育議題有興趣之各級教師與社會人士
    播映場次:
    4/25 18:30 雪山下的火焰
    5/8 18:30 卯上麥當勞
    5/24 18:30 文化干擾
    5/30 18:30 油症-與毒共存
  • 2012五一勞工反剝削大遊行
    發起團體:團結工聯 Solidarity
    遊行路線: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 台大醫院 – 教育部 – 立法院 – 行政院

layout
四方觀點
layout
知 識
layout



View

  • 學生自治 Student Government
  • 大學生的公共參與-從311反核遊行談起 |
    文/林采薇(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三年級)
    在今年的三月三十一號,也就是日本福島核災滿一周年的日子,我參加了台北場的「核電歸零」反核大遊行,離開電腦前、真正走上街頭,跟著NGO(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以及其他的學生團體,自發性的為了理想而走。對我而言,這是一場震撼教育,沒有政府資助的民間組織,如何發揮這麼大的力量動員千人,風雨無阻的走上幾公里的路,只為了讓大家聽見我們的聲音?而習慣在電腦前動動手指頭就覺得自己關心了全世界的一群大學生們,又為何能夠放棄逛街看電影的周末,冒著風雨也要加入這樣的行列?因為他們看見了不公義正在這塊土地上發生。
    一直以來,我們都太過相信政府、相信資本主義為所有人帶來美好的未來,但當我開始長大、開始用自己的眼睛和身體來接觸這個社會,而不是透過家長、老師、政府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原來這個世界不如想像中美好。而這看似美好的假象到底是誰建構的?政府和媒體透過強大的知識傳播權力,不停的打壓、忽略弱勢或是小眾的聲音,而失控的代議制架構成為少數人操弄的殿堂,民主成為一種多數決的暴力行為卻不自知,近幾年來,新自由主義的侵襲更讓底層人民所受的壓迫節節上升,不論是原住民族的土地問題、核災及核廢料該放哪裡、各式開發發了誰、美牛進口誰買單、學費漲價、稅賦不公、物價飆漲等等,當權者卻視若無睹,彷彿理所當然地繼續創造貧富不均、繼續殘害土地。…(繼續閱讀)



Knowledge 人權小常識

  • 人權字典 Dictionary



  • 人權小故事 History
    歷史上的4月

layout
評 論
layout

Comment 人權藝文

  • 人權書房 Book Review

引領台灣生機的10個理由──評「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
文/宋竑廣(公民記者)
書名:台灣必須廢核的10個理由
作者:劉黎兒
出版社:先覺
前言:劉黎兒與台灣反核運動的交會
要談這本書之前,不先簡單談一下劉黎兒與(台灣)反核運動這兩個如今交會的名詞,恐怕不能顯出它的重要性。
先說劉黎兒吧,一般人對她的大致印象是介紹日本人情慾的文化觀察者,早在中國時報三四少壯集專欄開始,她就引進或推廣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專有名詞,像是「不倫」(婚外情)、「雙不倫」(雙方都是已婚者的外遇)、「複數戀愛」(同時跟多人戀愛)、「足君」(許多男友中負責接送的男友)等,現今因連續劇大紅的日本進口名詞「敗犬」也時常出現在她的散文,一時蔚為風潮,10年來連續出了20多本書,以及蘋果日報的「男女不思議」專欄,說她是暢銷作家或名人絕不為過。
反核、反核四運動,在福島核災之前,儘管有過10多年前萬人遊行的光景,時近2008年時,一度走到低潮,貢寮在地組織中斷,核四看似箭在弦上,兩大黨難以寄望,08年一群年輕人以「諾努克」(No nukes)辦了一連串的活動,數百人包圍核四廠,稍稍恢復元氣,然而怎麼也沒料到的是,隔年的世紀核災,以及一連串的核四工程醜聞,會給這項運動大補元氣。…(繼續閱讀)

  • 人權電影院 Film Review

核爆燒燃,青春荒蕪 | 文/鄭晴芬(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研究助理)
影片簡介
核爆青春(Die Wolke / The Cloud)
導演:葛瑞格.施尼茲勒(Gregor Schnitzler)
資訊:德國 | 2006 | 35mm | Color | 105 min│輔導級
2007巴伐利亞電影節最佳青年影片(Bavarian Film Award)
2007波蘭青年影展觀眾票選獎(25th International Young Audience Film Festival Ale Kino, Poland)
2006愛沙尼亞國際影展最佳青少年影片(Black Nights Film Festival Tallinn, Estonia)
十六歲的少女Hannah,與媽媽和弟弟住在一個溫馨的德國小鎮,生活圍繞在學校、戀愛的無憂青春裡。當她與同班同學Elmar躲在空教室裡一吻定情的同時,一個不尋常的警報鈴打斷了她原本的生活……。一場意外的核災事故、一段驚慌失措的逃難死別,歷經生離死別的小情侶如何勇敢面對輻射感染與未來。本片改編自德國作家古德蘭.鮑瑟汪(Gudrun Pausewang)經典的青少年小說《雲》,在災難與愛情之外,抨擊人類對於核能災難與危害的輕估。
影評:
由德國作家古德蘭.鮑瑟汪(Gudrun Pausewang)經典的青少年小說《雲》(The Cloud)改編的電影《核爆青春》,藉由核災所呈現的末日景象,反對核能神話。
春應是生命最美的時節,充滿著未知的美好,每個人都平等的享受青春,每個人都不應被剝奪這爛漫的時刻。電影以小鎮的平凡一日開啟序幕,家庭生活的吵嘴,校園生活的熱情活力,一開始便瀰漫著尋常輕鬆的生活節奏。這種愜意卻非常短暫,女主角漢娜原本要展開的青春愛戀,在警報鈴響的那刻瞬間扭轉。美妙的青春如曇花一現,接下來映入眼簾的是慌亂逃竄的人群,失序的世界。 …(繼續閱讀)

layout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人權電子報 第45期
2012/04/30 發刊

layout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