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期:抵制恐龍法官 ─ 談司法人權(Human Rights and Judicial)與司法改革












layout
layout
layout

抵制恐龍法官

─ 談司法人權(Human Rights and Judicial)與司法改革

layout
2012/1/31 vol. 42
layout
layout

layout
編輯手記
layout

為響應01/11的司法節,本期電子報主題特別訂為「抵制恐龍法官 ─ 談司法人權(Human Rights and Judicial)與司法改革」,封面故事將由成大法律系的李佳玟副教授帶領大家深入瞭解推動廢死的真諦,書評及影評則將分別討論司法上的女性、階級歧視問題以及司法的專斷與亟需改革之處。
而為推廣正在進行架設的「學生自治與公民教育專區」,人權電子報也增設「學生自治」專欄,長期連載學生自治相關文章,提供給學務工作者以及莘莘學子們做參考。
此外,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亦為各級學校教師或從事人權法治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人權教育問題之諮詢服務,相關辦法請參閱本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首頁 → 諮詢服務辦法)。
人權教育電子報將持續提供訂閱戶更好的服務,誠摯邀請大家閱畢電子報後,撥空填寫「人權教育電子報顧客滿意度調查表」。您的寶貴意見,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對於電子報內容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您回饋給我們。

layout
封面故事
layout

一個「看客」的自白
文/李佳玟(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最近有一篇支持死刑的文章《一個父親和兇手的對視》 在網路上流傳,內容描述一件發生在日本的兇殺案件,兇手市橋達也殺害英國籍女教師林賽‧霍克,由於被害人父親威廉‧霍克的努力,督促日本檢警持續追查,並主動在東京街頭散發傳單,犯人逃亡兩年多,因為民眾的舉報而落網。讓作者印象特別深刻的是霍克在審判庭上的表現,當法官要求被害人家屬表達對本案的意見時,霍克走到被告面前,怒視著他,並當眾譴責被告公開的懺悔只是虛偽的表演。他拒絕原諒被告,並要求日本法院給予被告最高刑罰,即便這在日本等同於要求法院判處被告死刑,而霍克來自廢除死刑的英國。對於作者而言,堅持為女兒尋求公道的霍克,表現出一般人所欠缺的勇氣,彰顯了正義的法則。作者感嘆:「我們更多的時候,是在讚美忘卻和慈悲。」霍克的表現點醒了作者,讓他提出這樣的質疑:「為何那些被傷害的人總是被要求原諒?為何看客們總是去尋找害人者身上的人性?」(繼續閱讀)

layout
時 事
layout
活動預告
layout



Currents 人權大小事

  • 國內新聞 Local News

  • 國際新聞 World News



  • 活動

layout
四方觀點
layout
知 識
layout



View

  • 學生自治 Student Government
  • 談學生參與校務治理 | 文/吳昌振(國立成功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校聘人員)
  • 這個社會正開始用大聲公告訴學生:「你們有權利也應該要參與校務治理」。民國八十三年大學法修定後,政府便賦予學校應該保障並輔導學生成立自治團體之義務,以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事項。然而,法規歸法規,大多數學校的實際狀況卻是連學生本身都沒有注意到這樣的權利關係。最普遍的現象是,學校根本沒有積極的主動修法讓學生參與各項會議(這可以從現行各校內會議的學生代表出席數去評估),在近幾年一些研習活動中,這一點亦時常被學生代表提出來討論,但至今始終未有進展,每年不斷被重覆提起。
  • 筆者觀察學生參與校務之阻礙,過往最常見的就是師長的不認同,他們認為學生只要專注於課堂上之專業學習就已足夠,甚至不覺得學生有能力可以參與校務。曾在一次校務會議中,就發生過師長當眾表達:「這麼重大的事學生懂什麼?你們也沒有相關的歷練可以決策!」這樣的意見,當場令許多學生代表無言。而有些校方更是抱持這樣的態度 ── 反正學生代表一屆一屆地在替換,只要耐心斡旋等到少數較重視這些事情的學生畢業,即可以解決此事。 …(繼續閱讀)



Knowledge 人權小常識

  • 人權字典 Dictionary



  • 人權小故事 History
    歷史上的1月

layout
評 論
layout

Comment 人權藝文

  • 人權書房 Book Review

從蒙羞到美名 ── 幕哈妲‧梅伊的奮鬥之路 | 文/Invoker(東海大學政治系四年級)
書籍簡介
一位貧困、不識字的巴基斯坦婦女,親身經歷了一個司法暴行和輪姦的悲慘故事。

世上沒有女人像她這麼勇敢地為女權抗爭。她承受了在其社會中所能想像的最極端羞辱,而成為美德的象徵。這是一個極端痛苦、羞辱,但充滿勇氣與信心的故事,頁頁充滿受迫女性的呼聲,是部震聾發嘳、發人深省之作。 書籍介紹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書評
這是一本講述女權與司法權的故事,而本文將著重在書籍前半部,關於司法不公以及司法上的性別、階級歧視之部分進行討論。
2002年六月,在巴基斯坦的米瓦拉村,幕哈妲‧梅伊的弟弟夏庫(12歲,隸屬谷賈農民階級)被指控與比其高階的瑪斯托伊氏族女孩薩瑪(20歲)「說話」,而被其族帶走,並且遭到毒打和雞姦。 …(繼續閱讀)

  • 人權電影院 Film Review

從日片《儘管如此我沒有做》看台灣司法 | 文/李孟芝(國立成功大學思沙龍第三屆執行總監)
影片簡介

  1. 影片年份:2010年
  2. 出品國:日本
  3. 中文片名:嫌豬手事件簿、儘管如此我沒有做
  4. 導演:周防正行(Masayuki Suo)
  5. 片長:143分鐘

劇情介紹
青年金子徹平(加瀨亮飾)在高峰期乘上了地鐵,趕往學長介紹的公司面試。不料,他在岸川站下車 時,被一個女中學生拉住並被指認為是“癡漢”,徹平因此遭到了逮捕。在員警的嚴厲質問下,徹平堅稱自己沒有犯罪。而律師告訴徹平,如果否認犯罪將遭到拘 留,一旦被起訴,後果將更加嚴重。這飛來橫禍令徹平茫然失措,與此同時,徹平的母親豐子(罇真佐子飾)和朋友齊藤達雄(山本耕史飾)為了還徹平清白, 四處奔走尋求幫助。當過法官的資深律師荒川正義(役所廣司飾)和年輕的女律師須藤莉子(瀨戶朝香飾)向他們伸出了援手,一場決定命運的法庭辯論隨即展開。

影評
談到司法人權的電影,本片可說是近年來引起相當迴響的一部,對觀眾造成莫大衝擊與省思,隨意以本片片名做網路搜尋,各方用心書寫的影評連篇連頁;或許,這也是因為台灣接二連三的爭議案件,如蘇建和案、江國慶案、邱和順案等,在民眾心中留下不少對司法判決的疑惑,所造成的共鳴吧。
本片在宣傳時即以日本司法黑幕為賣點,因此,有共鳴的民眾,恐怕不是著重在積極樂觀「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而是悲觀無助的「兔死狐悲」,以下文章將以劇情要點為軸線,對照台灣審判、司法情形,並因為刊載在「教育部」人權相關單位的關係,同時對照教師人權的著名案例蕭曉玲案,提供讀者觀照本國司法爭議的視野。…(繼續閱讀)

layout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人權電子報 第40期
2011/11/30 發刊

layout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