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期:世界人權日(Human Rights Day)特刊

layout
layout

layout
世界人權日(Human Rights Day)特刊
layout
2012/1/2 vol. 41 
layout 

編輯手記
layout
為響應12/10世界人權日,本期電子報特別發行「世界人權日(Human Rights Day)特刊」,並精選兩篇封面故事。內容包含翻譯自聯合國網站之世界人權日介紹、在世界各國舉辦之人權活動,以及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所擬定的社群網站的宣傳等等。而另一篇文章,則帶我們深入探討美麗灣的環境權問題,促使人民反思。
而為推廣正在進行架設的「學生自治與公民教育專區」,人權電子報也增設「學生自治」專欄,長期連載學生自治相關文章,提供給學務工作者以及莘莘學子們做參考。
此外,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亦為各級學校教師或從事人權法治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人權教育問題之諮詢服務,相關辦法請參閱本中心網站:http://hre.pro.edu.tw/(首頁 → 諮詢服務辦法)。
人權教育電子報將持續提供訂閱戶更好的服務,誠摯邀請大家閱畢電子報後,撥空填寫「人權教育電子報顧客滿意度調查表」。您的寶貴意見,是我們進步的最大動力;對於電子報內容有任何想法,都歡迎您回饋給我們。

封面故事
layout
《譯稿》2011 世界人權日/UNITED NATIONS
編譯/FEIZI HUANG  關於『世界人權日』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通過並發表了《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UDHR),並在1950年將每年的12月10日訂為『世界人權日』。『世界人權日』的存在,提醒了世人當前我們所處的社區及全世界,仍有持續的人權問題。而作為聯合國綜理人權事務的首要機關,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於每年『世界人權日』的宣導與協調上,更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腳色。…(繼續閱讀)

山也BOT、海也BOT;美麗灣,不美麗。
文/撒丰安.瓦林及那(成功大學原住民文化交流社成員) 「美麗的自然,需要有人用心照料,我們會擔起責任,為您延續這片美 景。」這是準備違法營業的「美麗灣渡假村」所使用的廣告詞。美麗灣BOT 案,是台灣史上第一件勝利的環境訴訟,卻也是第一次我們看到政府部門輕 視司法的判決,為了財團利益不顧環境、不顧人民,到如此地步。
美麗灣渡假村所在地是台東最美麗的一片天然沙岸-杉原海岸,並且也是阿美族刺桐部落的所在地。這裡曾是孩子們戲水的天堂;是刺桐部落居民的傳統領域,提供部落生活所需的食糧;是所有人不必有任何負擔或考慮就可以輕易接近的自然。當地的討海人為了復育魚群和珊瑚礁的生態,甚至自發的成立了「禁漁區」,希望為魚群留下最後一塊能生生不息的環境。然而,從2005年開始,這片面積6公頃的美麗土地被台東縣政府以BOT的方式,一個月3萬元的租金及2%營收的權利金賤賣給財團,一租就是50年。海灘被工程圍籬層層包圍,不斷運入的鋼筋、水泥,蓋起了五層樓高的觀光大飯店,飯店銳利的在山與海之間劃下一條界線,將公共的自然資源轉為私人財團營利的工具。工程的廢棄土隨著幾次風災滾滾流入大海,掩蓋了水草與珊瑚,當地居民長久以來對海岸的保護因粗糙工程將白費。…(繼續閱讀)

時 事
layout
活動預告
layout
Currents 人權大小事

  • 國內新聞 Local News

  • 國際新聞 World News

 

  • 全台活動
  • 公共電視 第三屆《我們的島》環境紀錄短片徵件
    徵件辦法:1. 主題:環境土地相關的議題。 2. 長度:12-15分鐘。 3. 規格: A. 原始拍攝規格必須HDV或HDV以上等級,適合電視播出格式為主。 B. 請在NTSC系統下剪輯,燒錄成DVD繳交(請確認一般PC可播放)。 C. 入選短片,未來在電視播映時,需繳交原始未壓縮的檔案或素材。所以請務必保留原始無片名、人名、字幕之剪輯檔,並且聲音請分軌處理,另外請保留人名和中文字幕檔。 (基本分軌要求 CH1-OS CH2-NS CH3-MUSIC)
    徵件日期及地點: 2011年12月15日至2012年6月30日(郵戳為憑),請將作品及報名資料以掛號郵寄或親送至 「台北市內湖區康寧路三段75巷70號 新聞部我們的島 環境短片徵件小組 收」, 洽詢電話:02-21723837
  • 同志健康促進工作坊
    ● 活動日期:101年1月6日(五)09:00~18:00 ● 活動地點:中山醫學大學正心樓0112教室(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 參加對象:對同志健康促進議題關注的醫護人員或相關領域工作人員、學生
    ● 費用:免費且提供午餐,請預先報名。
    ● 主辦單位:中山醫學大學
    ● 贊助單位:彰化基督教醫院

 
四方觀點
layout
知 識
layout
View

  • 學生自治 Student Government
  • 我的大學必修學分─學生自治活動 |
    文/丁云琁(學生領導力中心執行長)
    「做人如果沒有夢想, 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這句出自於少林足球的經典台詞,鼓勵著我們追求夢想,指引我們達成在有限的人生中,畫出精彩的夢想藍圖。而學生自治組織給了我這樣子的一個實踐的舞台。
    大家好,我是成功大學學生組織系大四的學生─丁云琁,或是你可以和大家一樣叫我cos(因:云琁音近餘弦)。在成功大學主修學生自治,輔修生命科學與華文教程,因喜歡結交新朋友,積極參與校內學生自治活動,並且自修與公共關係、行銷相關、領導管理的知識,因此有機會在大二時,和一群朋友創業,在其中學習到許多領導、網路行銷、品牌行銷、業務企劃的相關能力。在自我表達上以及人際關係溝通上,都有很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以及嘗試,希望人生充滿不同的挑戰和體驗,喜歡不同的文化以及背景,更希望自己可以有更寬廣的胸襟以及視野去體驗這個世界以及人生,並期許自己從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找到服務別人的機會,成為別人生命的貴人、在黑暗中的燈塔,成為對台灣、對世界有貢獻的人。
    三年前的現在,我來到了國立成功大學。當時的我,沒有夢想,沒有目標,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麼?身為初來乍到的新鮮人,我在心中,悄悄地埋下了一個問號,強烈的自我懷疑,讓我開始思考,在大學生涯中,我想要緊緊握住的那些目標與夢想,究竟是什麼?當時,有個很強的信念鼓舞著我:「大學不該是只有唸書!」人際合作的能力、溝通斡旋的技巧、時間與金錢的管理……,種種的這些能力?大學教授都不會敎!我想要的,是擁有更多更多,除了唸書以外的事!何其幸運的,我身處在成功大學,這個具有多元思維、多樣面相的學習環境,豐富的社團生活以及多元的對外交流機會,讓我學習到了自我管理、與人溝通以及品牌行銷的概念。
    (繼續閱讀)

Knowledge 人權小常識

  • 人權字典 Dictionary



  • 人權小故事 History
    歷史上的12月

評 論
layout
Comment 人權藝文

  • 人權書房 Book Review

女性藉書寫、人權運動的發聲練習 | 文/薩芙(文字工作者)
書籍簡介
這是一本美國女性寫自己的書──寫她們眼裡的世界,寫她們身為女人的一生,寫她們女性意識的覺醒。在一個以男性中心的社會裡,身為女人是另一番滋味,只有女人自己拿起筆,才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本書精心收錄了美國36位代表性女作家的64篇代表作品,其中包括詩歌﹑小說、散文、書信、科幻、宣言等不同體裁。這些美國各歷史時期的女性代表作品,體現了美國女性文學的發展過程和動向,讀者能從中得以領略到美國女性的覺悟、才情和風格。
每篇作品前都有作家生平的重要介紹,對於一些節選的長篇小說,也有內容梗概的補充。收錄的女作家中,有許多是重要文學獎項得主,包括12位普立茲文學獎得主,4位美國國家圖書文學獎,以及199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 資料來源:城邦讀書花園 -書評
2011諾貝爾和平獎第一次由三位女性共同獲得。分別是:
響應阿拉伯之春運動的葉門女記者塔瓦克爾‧卡曼(Tawakel Karman)
致力結束賴比瑞亞內戰的和平組織者及具作家身份的雷瑪‧羅貝塔‧葛波薇(Leymah Roberta Gbowee)
以及推動女性地位賴比瑞亞民選女總統愛倫‧姜森–瑟莉夫(Ellen Johnson-Sirleaf)
她們在中東與非洲推動民主和平,這個消息振奮了世界各地女性爭取所處環境的各項權利。
早在1905奧地利著名女作家貝爾塔‧馮‧蘇特納(Bertha von Suttner) 因致力和平運動而獲獎,第二位是爭取婦女、黑人移居權利的美國女性蘿拉‧珍‧亞當斯(LauraJane Addams)。
從維基百科查得諾貝爾獎歷屆(1903-2009年)女性中,以「文學」之力受到矚目的即佔12人,是相當強大且無法忽視的一股行動力量。
一世紀以來,女性藉由書寫沉澱、釋放每一個體驗思想,這些積極勇敢、不畏眼光與權力架構的優秀女性透過論述、宣言、文學小說、人權運動替弱勢族群、反戰做出非暴力式的發表聲明。 …(繼續閱讀)

  • 人權電影院 Film Review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 文/胡浩萱(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校友)
影片簡介

  1. 影片年份:1957年
  2. 出品國:美國 United Artists
  3. 導演:薛尼.盧梅
  4. 演員:馬丁‧鮑爾薩姆(Martin Balsam)飾一號陪審員
    約翰•費德勒(John Fiedler)飾二號陪審員
    李•科布(Lee J. Cobb)飾三號陪審員
    E‧G‧馬歇爾(E.G. Marshall)飾四號陪審員
    傑克‧克盧格曼(Jack Klugman)飾五號陪審員
    愛德華‧賓斯(Edward Binns)飾六號陪審員
    傑克‧沃登(Jack Warden)飾七號陪審員
    亨利‧方達(Henry Fonda)飾八號陪審員
    約瑟夫‧斯文尼(Joseph Sweeney)飾九號陪審員
    埃德‧貝格利(Ed Begley)飾十號陪審員
    喬治‧沃斯科瓦克(George Voskovec)飾十一號陪審員
    羅伯特‧韋伯(Robert Webber)飾十二號陪審員
  5. 片長:96分鐘

劇情介紹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為一齣於1957年由米高梅公司製作之美國黑白電影。利尊勞•羅斯(Reginald Rose)原著,薛尼•盧梅(Sidney Lumet)執導,主演為亨利•方達。電影內容為關於一個12人陪審團之討論過程。全劇深刻探討美國法律正義及陪審制,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
影評
「民主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這個制度給了我們提出合理質疑的權利。」
你有玩過殺手遊戲嗎?最簡單的版本是由法官、殺手和老百姓組成,法官在每輪遊戲中讓大家提出個別的看法,然後多數決定殺手,直到猜中殺手或是殺手殺光所有人為止。每個人總是有各種理由指出其中誰是殺手,不管原因為何,到最後總是會決定一個「可能是殺手」的人被處以死刑。在遊戲中被錯殺的人頂多覺得這輪遊戲很無聊,那麼在現實生活中被錯殺的倒楣鬼呢?
本片的故事背景是1950年代的紐約市,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因為謀殺了自己的父親而坐在法庭上的被告席,當所有的證據及證詞都對他極為不利,而他的生命將由十二位陪審團所決定。…(繼續閱讀)

layout
教育部人權教育諮詢暨資源中心 人權電子報 第22期
2009/11/30 發刊

layout
如果無法正常顯示電子報,請按此開啟線上版本。

訂閱 / 退訂電子報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