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龜山島
資料來源:《龜山島海域地質》:江協堂/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龜山島是位在頭城東方海面上約12公里的一座火山島嶼,因外型酷似烏龜而被稱為龜山島,面積2.7平方公里,海拔最高398公尺,如此矗立在海面上龐大的 岩體,使得在宜蘭平原上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望得到它,長久以來一直是宜蘭地區最重要的地理指標,也是宜蘭人主要的精神象徵和心靈歸宿。 [@more@] 地體構造運動 地球表面由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板塊組成,板塊的厚度約100 公里,板塊岩質堅硬,可視為不易變形的剛體,板塊下面則為塑性較大的軟流圈,由於地球內部熱的對流作用和地球轉動等因素的影響,板塊會在軟流圈上滑動,這 就好像在臉盆裡裝一些水和冰塊,軟流圈可視為臉盆裡面的水,板塊則為臉盆裡的冰塊,擾動水體,浮在水上的冰塊就會跟著移動,台灣島的周圍有兩個板塊,西邊 為歐亞大陸板塊,東邊為菲律賓海板塊,台 灣島的位置原先是歐亞大陸板塊上的大陸棚,約在500萬年前因菲律賓海板塊往西北碰撞歐亞大陸板塊,才從海底被推擠出水面,這種板塊聚合的碰撞運動又稱造 山運動。菲律賓海板塊在西邊擠出台灣島,在北邊則隱沒入歐亞大陸板塊的下方,兩板塊在隱沒處的地表上,因板塊的下拉而形成水深可達6000公尺以上的琉球 海溝,隱沒的菲律賓海板塊被地球內部的高溫加熱,部分熔點較低的岩石熔化(稱為部分融熔作用,partial melting),形成岩漿往地表噴發,形成琉球火山島弧,龜山島和台灣北部的大屯山、觀音山等火山,也都是經由這種部分融熔作用所產生。 龜山島地質 在地形上龜山島大致可分為龜首、龜頸、龜甲和龜尾。 (一)龜首 岩層主要由安山岩質火山碎屑岩組成,火山碎屑岩是岩漿噴發至空中冷凝再落回至地面上,或者在岩漿噴發過程中,地下岩層被岩漿擠碎的岩塊,這種岩層因結構較 鬆散,容易崩塌,因此每當颱風或大雨過後,常常可以看到龜首處有岩石新崩塌痕跡,鬆散的岩層孔隙率也較大,地底下火山的氣體和熱液容易沿著地層孔 隙流到地表面來,這些含有大量硫磺的酸性熱液和氣體使岩層發生熱水換質的變質作用,變質後的碎屑岩抗侵蝕力更差,增加岩層的侵蝕作用,根據文獻記載,民國 三、四十年時磺煙和噴氣仍十分強烈,台灣島上時常仍可聞到來自龜山島的硫磺味,但經多次岩層崩塌後,噴氣孔可能已被阻塞,現在已不見此景象了。 (二)龜頸 岩層由交叉的火山碎屑岩流組成,碎屑岩流動的方向為來自東方的龜首和西方的龜甲兩個方向,碎屑岩流動的方向可指示火山口的位置,因此可推測龜山島 至少有兩個火山口,也就是說龜山島是由兩座火山組成的,一個位在龜首的東側,一個是龜甲,從龜甲北岸的火山碎屑或熔岩的流向為由南往北推測,龜甲這座火山 的火山口應該位在龜甲的南方,由碎屑岩流的交叉結構分析,來自龜首的火山碎屑岩覆蓋在來自龜甲的火山碎屑岩上,可進一步推測龜首的火山應該比龜甲火山還年 輕,但噴發規模可能較小。 (三)龜甲 岩層主要由安山岩質熔岩組成,熔岩為岩漿從火山口流出,沿地表流動冷凝而形成,流動岩漿的表面與空氣接觸,冷凝較快,常形成熔岩後,下面的岩漿仍繼續流 動,所產生的剪力使熔岩發生節理或破碎,流動岩漿的前緣,也會在冷凝成熔岩後,受到後方岩漿的推擠而產生解理作用,在龜尾湖觀音神像後方、龜甲北面的海崖 和龜尾南面軍事碉堡的下方均可以發現這類的解理構造。 四、龜尾 龜尾為一峽灣地形,其南邊有一座高約141 公尺的熔岩丘,外觀似哈巴狗(圖八),由於岩石堅硬,熔岩丘內部被開挖成許多碉堡,龜尾北邊為一條東北-西南向的砂嘴,砂嘴由島山崩落下來的安山岩卵石組 成(圖九),形成長約1公里的海灘,海灘最高約4公尺,卵石為崩落的岩塊經海浪長期淘洗後形成,大小數公分至數十公分不等,礫灘上沒有砂或泥等沈積物,推 測可能是因龜尾的岩層少有風化現象,加上海流流動強烈等原因,細顆粒沈積物不易在此處堆積,砂嘴的南側本來跟龜山島岩體是分開的,並形成一個半封閉的海 灣,為昔日龜山島居民船隻停泊的港灣,但後來受風浪作用,卵石礫灘向東移動,封閉港灣形成一半鹹水湖,即今日所見的龜尾湖。 (五)海底熱泉 在龜首附近,表面的海水一直受到擾動,好像底下有水柱不停的向上湧,一般稱此現象為海底湧泉(圖十),這是從地底下逸出來的熱泉和熱氣在海床下累積足夠壓 力後,克服海水的靜水壓力而從海床湧出,造成海面一波一波的湧浪,淺色的熱液與海水混和,使龜首一帶的海水由深藍色變成淺藍色或接近乳白色,帶狀的淺色海 水非常鮮豔,隨著附近潮水的流動,好像咖啡上流動的奶精,帶狀大小和海底熱泉的活動強弱有關。海底熱泉湧出口,溫度60-116℃,熱泉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氫等酸性化合物,使附近的海水變成酸性海水,PH值可低於2以下,海床表面可發現純度高達99.5%的硫磺。 龜山島因火成活動仍十分顯著,符合活火山的定義(宋聖榮和楊燦堯,2000), 火山作用造成的地質景觀具備豐富的觀光資源(李昭興,2000),東北角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已於92年完成觀光資源調查報告(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國 家風景區管理處,2003),然而有鑑於過去歷史記載,世界各地火山爆發造成的重大災害影響人類甚巨,地質學家除肯定龜山島的觀光價值外,更關心龜山島潛 在的地質災害,目前一群地質學家正著手長期觀測地底下地震的活動、熱流的變化和地表的變形速度是否異常,以了解目前龜山島地底下岩漿活動狀態,龜山島神秘 的面紗正一步一步被揭開中。 <公視> <大愛> 他山之石 […]
24節氣—認識秋分
二十四節氣 [@more@] 相關影片 驚蟄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月餅的魅力
從中秋月餅談廣告的魅力:影響消費的因素之一 《有家的感覺》 [@more@] 《小孩的口味》 《有趣帶溫馨》 《懷舊的滋味》
來自板塊的消息:地震
為什麼會有地震? 我們腳下的地面雖然感覺很穩定,實際上整個地球的表面是不斷在變動的。這種變動是因為地球的外殼上有許多的板塊,板塊如果碰在一起,就會產生推擠。板塊的推擠會造成陸地的隆起或陷落,在這些推擠的過程中,就會有地震的發生。 何謂震度? 震度(intensity),是表示地震時地面上的人所感受到振動的激烈程度,或物體因受振動所遭受的破壞程度。 地震防護:http://www.cwb.gov.tw/ 芮氏規模的由來: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國立科工館 [@more@] 防震宣導 921大地震
熱帶冰河在台灣
位在熱帶、亞熱帶的台灣怎麼會和寒冷的冰河扯上關係?雪山、南湖大山山上真的有冰河遺跡嗎?犀牛、大象……等大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為什麼會出現在台灣?台灣島曾與亞洲大陸相連嗎?冰河時期是不是可能再現…… 【熱帶冰河‧台灣】系列影片,自1931年日本學者鹿野忠男對台灣高山冰河遺跡的追索開始,探討冰河作用產生的地形面貌,一路追蹤氣候變遷的證據,瞭解台灣與全球暖化的關係;經由多位頂尖科學家驗證與解說,以深入淺出的敘述及豐富清晰的畫面,帶您解開台灣的身世之謎,認識台灣的獨特與珍貴。 [@more@] 娛樂一下:冰原3
「颱風」知多少?
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本地近義字(local synonym),颶風的名稱使用在北大西洋及東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國際日期線以西,東經100度以東)使用的近義字是颱風(typhoon)。 在台灣、日本等地,則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皆稱為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泛指包括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等所有在北太平洋西部出現的熱帶氣旋。 9m20dREPORT 10M9D 12M15D [@more@] 氣候包括溫度,濕度,氣壓,風力,降水量,大氣粒子數及眾多其他氣象要素在很長時期及特定區域內的統計數據。與氣候相比,天氣是指這些氣象要素在近兩周內的實時狀態。 一個地方的氣候是受該地的緯度、地形、海拔、冰雪覆蓋情況、以及附近水體及其水流狀況影響的。氣候可根據不同氣象要素的平均範圍和特殊範圍進行分類,最常採用溫度和降水量。其中最普遍使用的分類系統是Koppen氣候分類系統。1948年開始使用的桑斯維特費氣候分類系統,在溫度和降水量兩個變數的基礎上增加土壤水分蒸散量,該系統應用於研究動物物種多樣性和氣候變化的潛在影響。伯傑龍和空間天氣分類系統側重於通過氣團的形成來確定某些地區的氣候狀況。
黃海為什麼叫黃海?
黃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more@] 黃海 基本資料 面積 380000 平方公里 – 最大 約 140 米 – 最小 48 米 地理 位置 太平洋 鄰國 中國、朝鮮、韓國 本模板: 檢視 • 討論 • 編輯 黃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個邊緣海,位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黃海平均水深44米,海底平緩,為東亞大陸架的一部分。黃海的名稱來源於它的大片水域水色呈黃色。由於歷史上黃河有七、八百多年的時間注入黃海(入海口在江蘇濱海,即今天的舊黃河口。公元1855年黃河再次改道,重新注入渤海),使得河水中攜帶的大量泥沙將黃海近岸的海水染成了黃色。 黃海從山東半島成山角到朝鮮的長山串之間海面最窄,習慣上以此連線將黃海分為北黃海和南黃海兩部分,北黃海面積約7.1萬平方千米,南黃海面積約30.9萬平方千米。黃海的西北部它通過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東部由濟州海峽與朝鮮海峽相通,南以長江口北岸啟東角到濟州島西南角連線與東海分界。 注入黃海的主要河流有鴨綠江、大同江、漢江、淮河等,主要沿海城市有大連、丹東、天津、漢城、青島、煙台、連雲港等。屬黃海的海灣有西朝鮮灣、江華灣、群山灣、海州灣、膠州灣、榮成灣等。黃海內的島嶼主要集中在其北部遼東半島東側和朝鮮半島邊緣。其中比較大的有外長山列島、長山群島、薪島、椴島、白翎島、德積群島、格列飛群島、古群山群島、大黑山群島、羅州群島、楸子群島、濟州島等。 瀕臨黃海的主要行政區有中國的遼寧、山東和江蘇三省,朝鮮的新義州特別行政區、平安北道、平安南道、黃海南道、開城工業地區,韓國的京畿道、仁川廣域市、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濟州特別自治道。 由於沿岸地區的工業污染(特別是淮河流域的工業污染)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黃海的生態環境日益面臨嚴峻的挑戰。
數字的秘密:認識經緯度
《國家寶藏》的數字: 《末日預言》的數字: …..
我們的地球
片名:【我們的地球Earth】 上映日期:2010.6.4(五)環保日上映。 國別:英國、德國、美國。 類 型:紀錄、冒險。 導演:艾美獎得主:艾雷斯泰法瑟吉(Alastair Fothergill)。艾美獎得主:馬克林菲爾(Mark Linfield)。 發行公司:中環。 中文官網:http://earthmovie.pixnet.net/blog。 ★ 全美首週票房佳績,開創紀錄片最佳影史傲人記錄! ★全球破億萬美金票房!人人相爭目睹、一生絕對必看動人傑作! ★繼《企鵝寶貝》、《不願 面對的真相》、《搶救地球》後,最震撼驚豔的環保佳作! ★世界各地所有媒體、影評、觀眾一致好評、盛讚推薦! [@more@] 【故事大綱】 浩 瀚宇宙之中,有無數行星 唯一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那就是我們的地球。 二月雪季將過,太陽第一次在地平線露臉,北極熊媽咪努力站在海冰上捕捉海豹, 只為了餵飽剛出生的小北極熊。因地球異常暖化,海冰融化的速度太快,已經無法承擔北極熊爸比的重量,在海面上辛苦的游水,越來越難捕 捉到獵物餵食小朋友。六月乾季將至,在南非喀啦哈里沙漠,非洲象家族大步往未知旅程尋找水源。因地球異常暖化,沙漠面積逐漸擴大,非洲 象家族必須跋涉千里找尋水源,不安地度過沙塵暴的襲擊,甚至保護小象成了猛獅的獵物。 七月海洋裡頭,在熱帶的繁殖海域,大翅鯨 媽媽為出生數週的小鯨,展開最漫長的遷徙尋找食物。因地球異常暖化,海水變得更加冰冷洶湧,橫越四千哩海域的大翅鯨家族,為了和小鯨 不分散,大翅鯨母子必須緊緊相隨。在這個湛藍的星球裡,世界各地的動物家族們,按照著往常的生活習性規律安穩過著牠們的生活,但是氣候卻逐漸改 變,地球暖化讓所有動物家族,為了食物忍受生活的艱苦,更須背負捍衛孩子們的安全。身為人類的我們,請欣賞牠們存在的美,也請感同身 受牠們地球暖化下生活的煎熬。現在真的還不算太遲,下定決心為我們的地球盡一份心力吧! 【拍攝幕後】 《我們的地球》是 BBC、Greenlight Media、探索頻道合作,首部真摯推出的大銀幕影片,改編自BBC的系列紀錄片「地球脈動」(Planet Earth),並由原班人馬、曾以該紀錄片獲得艾美獎殊榮的艾雷斯泰法瑟吉(Alastair Fothergill)和馬克林菲爾(Mark Linfield)攜手執導,將地球的美景風采、生物們的可愛姿態,全數搬上大銀幕,帶您全新體驗,並徹底認識這顆藍色星球的美麗。本片穿越 世界各地,帶領所有觀眾們參與一場宏偉壯闊的地球之旅,一同體驗北極熊、大象和座頭鯨等世界各地所有動物家族的生活冒險,並記錄地球 暖化如何嚴重影響這些動物家族們的生活。 《我們的地球》製作團隊上山下海耗時兩千多個日子拍攝,苦心捕捉到了許多動物們最真實的 珍貴影像,不論是大象與獅子共喝池水的難得可貴的鏡頭、剛出生的幼鳥初次展翅,從樹梢躍身的那一刻,或是企鵝們擺動牠們的身軀可愛的畫面、獵豹 在慢動作下呈現的完美肌肉韻動、以及候鳥遨翔天際大舉遷移的震撼場面等,不僅將帶給你最真摯、深刻的無比感動,更希望藉此喚醒全球人 類齊心攜手愛地球的決心。
轉載:來自未來的一封信
【阿根廷《生活》月刊8月號文章】題:來自未來的一封信(作者 費爾南多●岡薩雷斯) 現在是2070年。50歲的我看起來像85歲。水源污染和飲用水奇缺讓我得了腎病。現在我算是社會高齡人士。回憶我5歲的時光,一切都與現在截然不同。 過去公園裏有很多樹,每家都有漂亮的花園,我可以暢快地衝涼整整一小時。現在我們用礦油浸濕的毛巾清潔皮膚。過去女人們喜歡展示她們的秀髮。現在我們要把頭髮剃光,以保持頭部清潔而不需水洗。過去我父親用水龍頭的水洗車。現在孩子們不知道水還有這個用途。 來自2070年的信.pps [@more@] 我記得過去有很多種警告用語,比如“節約用水”,但是沒有人理會。現在所有的河流、水庫、湖泊和地下含水層都無可救藥地受到污染或枯竭了。無邊的沙漠構成了我們四週的景色。腸胃炎症、皮膚疾病和尿路感染是導致死亡的主要誘因。工業陷入癱瘓,淡化海水的工廠是工作崗位的主要來源,工人得到的報酬是飲用水,而非工資。 荒涼的街道上,搶水案件時有發生。過去專家建議的理想飲水量是每個成人每天8杯水,現在只能喝上半杯。衣服是可丟棄型的。我們還不得不向上個世紀一樣使用露天廁所,因為下水道系統由於缺水已無法使用。 人們相貌醜陋、身體應脫水而生出皺紋。由於沒有臭氧層過濾紫外線,皮膚上佈滿潰瘍。乾燥的肌膚讓年僅20歲的青年看起來足有40歲。 科學家沒有解決的辦法。無法製造水,氧氣也因缺乏樹木而減少,這導致新一代人口的智力水準降低。很多人的精子形態發生了改變,導致很多孩子出現殘疾、基因變異或畸形等問題。 政府甚至對每人每天呼吸的約137立方米的空氣收費。交不起費用的人們被撤離到“通風區”,那裏配備了利用太陽能運行的巨型機械肺。雖然品質不好,但是尚可呼吸。人類的平均年齡是35歲。 在一些國家中,僅存的幾塊植被和河流都有軍隊嚴密看守。水變成了珍貴的寶物,勝過黃金和鑽石。這裡沒有樹木,一年四季被核子試驗和污染徹底打亂了。 當女兒要求我講故事時,我向她描述森林是多麼美麗。我還給她講雨,講花,講在河流和水庫中洗澡和釣魚,還有隨心所欲地喝水是多麼愉快,以及那時的人們是多麼健康。她問我:爸爸,水為什麼枯竭了?此時,我感到喉頭哽咽。 我確信,不久的將來地球上將不存在生命。我希望能夠回到過去,並讓全人類明白這一點……而那時我們尚且能為拯救地球出一把力氣! " title="http://www.youtube.com/v/"> " class="ltVideo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