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渭水出生在一八九一年二月八日,一九三一年八月五日亡,字雪谷,宜蘭人,父鴻章,以相命為業,所以幼時曾任乩童,但發覺乩童之工作並未替神傳達旨意,反而誤導來求神開導的人,因此對神明永不回頭,以後對迷信、惡習更是抨擊。
[@more@]
十歲受業於宜蘭宿儒張鏡光,十七歲入宜蘭公學校(小學),只讀了三年即考入台北醫學校,一九一八年此校改稱為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為台大醫學院之前身。在校 期間接受了現代醫學教育,同時也產生了「政治熱」,在學時領導校內外學生從事一些充滿民族意識的反抗行為,在異族統治下此種行為是具有勇氣並受到同學的愛 戴,曾因毆打日人而被禁足兩星期;也曾在艋舺舉行學生大會,與和尚洲水湳庄舉行柑園會議,痛斥日本當局的壓迫,並鼓吹民主革命。一九一一年身為醫生的孫中 山先生所領導的辛亥革命成功,消息傳來使得當時集全島優秀青年於一爐的醫校學生洋溢著民族意識,學生之中又以蔣渭水表現得最為熱烈。一九一五年以總平均第 二名的成績畢業。次年他在台北市大稻埕太平町開設「大安醫院」(為今之延平北路義美食品)。設立醫院所得的一切,完全奉獻出來從事台灣人的民族自救運動與 文化運動。 對台灣民族自決思想及反帝反殖民地的台灣民族解放目標十分強烈,時常邀集醫學專門學校及台北師範學校等校之學生到他的醫院討論有關台灣目前的殖民地受苦情 形,以及為追求解放的進行方法。
蔣渭水一九二○年成立文化公司,多次參加議會請願運動,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治警事件入獄,在一九二七年成立台灣有史以來第一個政黨「台灣民眾黨」,組織台灣工友會總聯盟等多項為台灣人無條件的獻出。在入獄後由熱心的民主運動者變成了一位革命鬥士。
台灣的蔣渭水、菲律賓的黎剎、印度的甘地、中國的孫中山是近代亞洲最傑出的革命家,其中蔣渭水與甘地較相似,皆主張和平的民主革命,以無私的奉獻從事政治運動。
蔣渭水終其一生,以漢民族的血統為榮,但更以做一個「台灣人」而自豪,他從未說過他是「中國人」,這點是他與菲律賓總統阿奎諾相同的地方(她說她是菲律賓人,但以擁有華裔血統而自豪。)新加坡李光耀亦同。
總督府當局對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第一指導者」- 蔣渭水,他俱有能「煽動民族反感」的強烈民族運動者,視為眼中釘,便利用分化與孤立來對付,平日派有二名特務坐鎮文化書局監視;到民眾黨被禁止後增派四名 特務;到蔣渭水的大眾葬時更派出八十名警吏。
延伸閱讀:蔣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