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裏「歷史」這個名詞包含兩個意義:一是過去所發生的事件的總稱,重點在於過去(Past)。二是「歷史」(History)是對「過去」的論述或編纂的知識。上述兩點,旨在區別「過去」和「歷史」的不同:「歷史乃論述過去,但絕不等於過去」,所以文中我們加以區分:「歷史」是對過去的書寫或論述;而「過去」一詞則代表從前發生的事。

       

有關歷史的相關教學網站:

祖父的祖父的祖父

考古現場~南科封鎖線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國立歷史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

歷史文化學習網

 

     歷史的智慧,也就是我們能夠從歷史中獲得的教益。比如我們要修一座水壩,就必須了解該河段洪水的歷史記錄,這樣才能確定水壩的各種參數。現在經常提到的建造可以抵禦百年一遇洪水的大壩,有人會想為什麼不能設計成能抵禦千年一遇的洪水呢?但是設計提高一個級別,成本就要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在成本和標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設計者憑什麼來確定這些標準呢?那就要依靠歷史。《作者:葛劍雄(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