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 日,日本福島核能電廠發生災變,震驚全球。
災變以來,各國政府紛紛宣布應對之計,以求確保核能安全,
並檢討調整核能政策。


https://youtube.com/watch?v=u_oe_MiBG1I

       反核電與反核彈的力量常常會結合在一起,這是世界環保組織的共識,因為核廢料可以製成鈽,成為核彈原料,故美俄兩國緊控核廢料的處理機制,亦有相當的原因。

[@more@]

       近兩年來,日本的「反核電」運動在「反核」運動引導下,已經成熟,「反核電」意識開始深植於民眾腦海裡, 成為「反污染」、「反公害」的一部分。

其他國家的情況亦復如此,甚至早幾年便已形成鼎盛狀態,而且愈推動愈熾烈。

台灣則才剛剛開始萌芽,也許伴隨著消費者 運動,從反污染、反公害的意識裡,冒出足夠帶動「反核電」的因子,真正意識到核能在其正面的作用之外卻有很嚴重的負面危害,不過,衡諸台灣人性格上的特 質,這樣的期待說不定是過於樂觀了。

延伸閱讀:一個日本,兩個世界

               核能/臺灣環境資訊網

                    非核家園(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