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週-祖孫週」系列活動
回家功課–10/1
冬季運動服開始登記購買囉!
國語日報電子報
[@more@]
薔蜜重創宜縣校園 五校今停課
楊惠芳、諶淑婷 綜合報導
薔蜜颱風侵襲臺灣,造成嚴重災情,根據教育部校安中心接獲的資料顯示,全國各級學校總計有一百四十三所回報災情,災損總金額初估高達五千三百九十六萬七千多元。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指出,雖然今天全國各縣市都恢復上班、上課,但宜蘭縣有五所國中小學因對外交通中斷或災情嚴重,仍要繼續停課。
教育部長鄭瑞城昨天下午特別前往災情嚴重的宜蘭縣視察,親自了解馬賽、育英等國小的災情,結果發現這些校舍有的屋瓦破損、鐵皮掀起、路樹倒塌,還有的連水塔都被吹走,部分教室還泡在水裡。馬賽國小昨天在二十多名阿兵哥的協助打掃下,校園才恢復原狀。
利澤國小的禮堂屋頂約有三分之一的鐵皮與纖維板被強風吹走,傾盆大雨而下,原本放置在禮堂內的管樂器都損壞了。部分教室的塑鋼大門也整扇被吹走,校長謝政廷苦笑說:「在修復前,學生有三四天不能關門上課了。」
楊昌裕表示,目前知道停課的五所國中小學都在宜蘭縣,但他擔心還有很多偏遠學校因為交通等因素,還來不及查看,這兩天可能會陸續有災情回報。停課的五所學校中,宜蘭縣四季、南山國小是因為交通中斷,馬賽、利澤國小因為災情嚴重,預計要到明天才能復課;大同國中也是因為交通中斷,預計停課到十月二日。
教育部指出,目前災損較為嚴重的縣市是宜蘭縣,災損高達三千三百八十四萬元;桃園縣災損為五百一十五萬元,臺中市災損為四百三十五萬多元。
楊惠芳、張彩鳳 綜合報導
薔蜜颱風來襲,大部分縣市昨天都放颱風假,但高雄縣市及臺東縣等少數縣市,由於只停課不停班,引發民眾抱怨。不少家長表示,現在都是雙薪家庭,孩子停課由誰來照顧,況且兒少法規定不得讓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單獨留在家中,讓家長實在很困擾。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政府在做相關決定時,應讓雙薪家庭無後顧之憂。以這次停課不停班為例,如果孩子的年齡大一點,還無所謂;如果孩子年幼,獨自留在家裡,發生任何不幸的事情,該怎麼辦。
謝國清說,雖然根據「性別工作平等法」的規定,雙薪家庭可以享有每年七天的家庭照顧假,但是請家庭照顧假是沒有薪水的,而且很多勞工也不知道可以請,就算知道也不敢請。因此,政府有必要重新修訂法令,讓勞工可以安心照顧年幼子女。
高雄市政府人事處表示,依照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規定,公教配偶可以有一人在家照顧子女。勞委會也有相關規定,員工受颱風影響無法上班者,雇主不得視為曠職。
楊惠芳 臺北報導
國小學生制服為什麼一再爆發品質不佳、保暖性不足、價格過高或含螢光劑等問題?有國小校長透露,學校制服大多委託廠商販售,缺少把關,才是問題的關鍵。臺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會長何建隆表示,政府應負起把關的責任,制服應驗收合格後,才可以對外販售,避免對學童健康造成危害。
何建隆表示,學校的制服大多由各校自行訂購,但無論採購或驗收都是很專業的事,學校校長、總務主任及家長等,根本不具專業能力,也無法驗收,政府應訂定標準作業程序,而不是由學校自行驗收把關,造成師生的擔心。
一名陳姓家長表示,她不在學校合作社購買制服,因為學校的制服既不吸汗,又不保暖。她都到學校附近商店,買同款式的制服,不僅材質較好,價格也不會貴很多。一名郭姓家長也表示,她不知道學校的制服為什麼賣那麼貴,一個學年要買兩套夏季制服、兩套冬季制服,還要買外套、背心等,如果參加樂團還要買團服,加起來都要數千元,對兩名以上子女的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何建隆表示,學生及家長只要決定款式及顏色即可,無論是價格、品質及安全等問題,都應由政府統一把關,不能由單一學校負責,政府有責任讓家長和學生有一個安心購買、穿著安全服裝的環境。
針對這次學校制服含螢光劑的事件,臺北市新生國小、敦化國小都表示,即日起將暫停販售校服,並主動送到經濟部國家標準檢驗局,進行「螢光增白劑檢測」,待結果出爐後,再向全體家長報告。在此之前,學生可暫時不穿制服。
李榮茂 新竹報導
新竹縣竹中國小為培養學生上臺表演才藝的勇氣,開闢「多元智能舞臺——星光大道時間」,採自由報名方式,登臺表演的學生都很賣力演出,創意十足,臺下掌聲不斷,成為學生表演才藝的最佳舞臺。
竹中國小校長徐進堯表示,這學期開始利用晨光時間安排「多元智能舞臺——星光大道時間」,剛開始學生很害羞,沒人敢報名,要靠各班教師推荐。經過幾次表演後,臺下觀眾響起熱烈掌聲,對表演者是一大鼓舞,也讓其他人信心十足。目前大家都爭相報名,已達立竿見影的效果。
學生表演的才藝有木琴、小提琴、鋼琴、口琴、舞蹈、國術、魔術、相聲和歌唱等,都是參加社團活動學習的成果。每個登臺表演的學生都獲頒獎狀和獎品。現在星光大道時間已成為學生的最愛。
十五歲的安德魯‧劉,在美國贏得紐頓室內樂團主辦的年度青年音樂家比賽決選資格,在鋼琴項目入圍的四名決賽者中,他的年紀最輕。他在巴克社區圖書館表演廳,和牛紐頓室內樂團一起演出。安德魯‧劉說,這是他第一次與專業樂團合作演奏,非常興奮。
根據美國費城詢問報報導,華裔的安德魯‧劉從五歲開始彈鋼琴,不久,接著上豎笛課。他住在美國紐澤西州,已獲得多次青年音樂家比賽或青年鋼琴家獎。一般人想要到紐約市的卡內基音樂廳演出,十分不容易,安德魯‧劉在那裡表演過四次,合作對象包括他所屬的國會石高中交響樂團、巴克社區音樂協會樂團,以及巴克社區青年樂團。
安德魯‧劉說:「我四歲時,第一次聽演奏會,立刻被鋼琴的聲音吸引,對音色和發聲方式著迷。」他每週三上鋼琴課,每天在琴房練習兩個半小時。安德魯‧劉練琴相當投入與專心,儘管課業不輕鬆,也絕不輕言放棄。安德魯‧劉說:「在音樂的表達方面,我能盡情表現。」
安德魯‧劉說,他彈奏時,總會吸引別人羨慕的眼光,讓他愈彈愈起勁,彈琴是他課餘最大興趣。貝多芬的C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是安德魯‧劉的拿手曲目,這首樂曲彈奏時需要高度技巧,很有感情的發揮空間。安德魯‧劉表示,和樂團合作時,要用心聽,保持音色的和諧及穩定的節奏,與平時一人獨奏不同,需要更多協調性和默契。
談到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表演經驗,安德魯‧劉第一次是在六年級時。他知道那是許多知名音樂家演出的地方,演奏用的平臺式鋼琴很大。看到舞臺下滿場的熱情觀眾,安德魯‧劉笑著說:「那是很棒的經驗!」
安德魯‧劉的偶像是中國大陸鋼琴家郎朗,他認為,郎朗的彈琴技巧高超,音色表達既深刻又感性,是他要效法的對象。
和其他青少年一樣,安德魯‧劉平常喜歡看書、打籃球和游泳,還學習中文。他說,將來念大學時,希望當外科醫師,「音樂是副修課。」
美國人類發展學家調查一千多對夫妻後發現,全家一起用餐,不僅為夫妻提供理想的溝通機會,有助於加強彼此的感情,同時,也可培養子女社交技巧,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近年來,臺灣的社會環境、生活形態已有相當大的改變,「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已不復存在,而「雙薪家庭」則比比皆是,經年累月之後,夫妻的感情日趨淡薄,親子間情感也逐漸疏離。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地區的離婚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五十年來國人從每二十對有一對離婚,增加為平均三四對就有一對離婚。夫妻離異不僅衍生許多社會問題,對未成年的子女也造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而其原因,都是由於家庭成員間團聚時間不多,溝通機會不足。
多年前,國內曾推行「爸爸回家吃晚飯」運動,獲得國人全力的支持。有鑑於臺灣離婚率的逐年攀升,政府實宜再發起「全家一起用餐」運動。藉著全家一起用餐,夫妻間彼此溝通,子女也可與父母互動,不僅有助於夫妻感情的提升,融洽親子間的感情,也可促進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政府又何樂而不為呢?
◆更多新聞內容請參閱「國語日報社網站」◆
※ 椪柑
椪柑 就是「桔」。
桔 桔樹所結的果實,形狀像扁球,皮橘黃色或深橘紅色。可入藥,稱作「陳皮」,有化痰和健胃的功效。
★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社出版「同義辭典」
★人體是如何通電的呢?
英國曼徹斯特的家庭主婦波拉因‧蕭,據說她全身會發出強烈的靜電,只要她摸到電器製品就會壞掉。
她曾無意中碰到漁池的自動溫度調節裝置,結果水裡的魚全都觸電而死;也曾在銀行裡因為靠著終端機,結果造成電腦故障。因為這個緣故,她被迫辭掉洗衣店的工作。從小具有帶電體質的波拉因‧蕭,據說為了消除靜電,一天必須洗好幾次澡。
中國的徐得寶,他的手指帶有750伏特的電流,因此不止是他的太太,連他的小孩都不能隨意碰他。他的太太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丈夫的手,馬上就倒地不起,身體還遭到灼傷。據說徐得寶非常擔心自己會粗心大意地害死人,所以事事都很謹慎。
診斷他的醫生表示,電流似乎是從他的神經系統中釋放出來的,但為什麼會這樣就不得而知了。
(本單元容出自於飛寶文化之【小學生最想知道-101個不可思議】一書)
回家功課–9/30
今年最強颱 薔蜜今襲台
海角七號 田中千繪讀國語日報 學中文
楊惠芳/臺北報導
九十七學年度國語日報讀報教育實驗班昨天啟動,今年特別邀請電影《海角七號》的演員田中千繪和馬念先,擔任讀報教育的代言人,並且分享他們的讀報經驗。
田中千繪現場還念一段《國語日報》的文章〈我愛吃冰〉,展現她學習中文的成果。田中千繪說,她以前說中文別人都聽不懂,但後來看著《國語日報》的注音學中文,發音才變得更準確,也學會很多中國字。
馬念先是國小六年天天都看《國語日報》。他說小時候翻開報紙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先看「小亨利」漫畫,接著才看其他文章,也許是《國語日報》的訓練,他國小時的語文能力就比同年齡的同學好。
圖說:電影《海角七號》的演員田中千繪(後排左三)、馬念先(後排左四)擔任國語日報社讀報教育代言人。攝影/陳壁銘
國語日報親子報–9/26
[@more@]
防毒奶 教部要求學校全面清查
楊惠芳 臺北報導
中國毒奶粉事件愈演愈烈,引起家長恐慌,為防止毒奶製品入侵校園,教育部昨天緊急發文給全國各級學校,下令學校全面清查營養午餐、餐廳、合作社販售的食品,只要不確定來源,或使用中國生產的奶類、奶精等原料,一律下架,全面停售、停吃奶製品,包括學童愛吃的布丁、奶茶、調味乳、優酪乳及牛奶糖等乳製品。
教育部體育司長王俊權表示,校園防範毒奶一定要做到「滴水不漏」,教育部已經研擬「防範毒奶標準作業程序」,並以電話通知各縣市教育局處,要求學校全面清查、停售,直到衛生署公告合格,才可以重新販售。
毒奶事件爆發後,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或點心,是否也受到毒奶的影響,紛紛向學校打聽或了解菜單,有的學校反應快,已遵照衛生署公告辦理,但有的學校反應慢半拍,到現在還供應玉米濃湯及乳製品飲料。
在營養午餐部分,王俊權說,如菜單有濃湯等勾芡類食品,在沒有確定原料來源前,必須暫停使用。教育部也呼籲學校營養師,為國中小學的營養午餐食材嚴格把關,包括常用的植物性蛋白食材,如豆皮、豆包等加工的豆類製品,如不確定是否安全,最好也不要食用。
在附送的飲料部分,包括乳酸飲料及調味乳等飲品,教育部也建議,如不確定來源,暫時不要供應。但臺灣產製的牛奶及有百分之百鮮乳標籤的乳品,則可以繼續飲用。
趙瑜婷、吳啟綜 臺北報導
白色制服好乾淨,卻可能隱含可怕的螢光劑。消基會抽檢十所國小制服和運動服發現,臺北市敦化、新生、博愛、力行國小及臺北縣秀朗國小,檢測出可遷移性螢光物質。消基會表示,螢光劑附著性強不易洗去,除造成肌膚過敏外,接觸中更會誤食,建議學校評選廠商時,應清楚要求檢視成分、材質等檢測報告,嚴格把關。
螢光劑是否對人體有害,目前尚未實證,但消基會副祕書長吳家誠說,螢光劑分子結構複雜,學童誤食後,與胃酸結合,可能產生更毒化學物質;穿運動服上戶外體育課,一流汗,螢光劑容易附著在皮膚上,甚至加速紫外線吸收,讓皮膚受到更大傷害。
有些家長認為,新制服多洗幾次就能降低螢光劑含量。吳家誠說,螢光劑有很多類,附著性強弱都有,許多清潔劑也含螢光劑,根本解決之道是家長要求學校做螢光劑檢查,也可購買紫外線電子燈或驗鈔機自行實驗。
對於北市四所國小制服、運動服含有螢光劑,北市教育局表示,將要求學校暫停販售,再將有問題的制服或運動服送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檢驗。新生國小校長蔡志鏗表示,對於有問題的短袖制服上衣,將先暫停販售、穿著;家長可以向廠商要求退貨、退費。敦化國小訓導主任黃忠信說,學校也已暫時停止販售,並積極了解學童有無皮膚過敏狀況;今天將邀請廠商與家長委員召開說明會說明清楚。
諶淑婷 臺北報導
由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組成的「兒少新聞鑑定團」,昨天公布今年五月到七月監測《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兒少新聞的結果,發現標題聳動渲染,照片和內文也侵犯隱私或過於詳述細節,對閱聽眾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臺少盟祕書長葉大華說,監測的五百多則兒少新聞報導中,以違反兒少法令新聞最多,其次是兒少安全新聞。整體來說,五成的新聞標題過度誇大,與新聞不合;七成的新聞照片沒有適當處理,暴露當事人的隱私或長相。
針對未來政府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建議,「兒少新聞鑑定團」認為,應加強兒少在新聞照片的隱私保護;受虐兒童等傷害照片,應比照性侵害新聞標準不刊登;推動兒少受訪同意書,保障他們的隱私權和自主權。
陳祥麟 臺北報導
位於「風的故鄉」的臺北縣石門鄉老梅國小,以天空為教室,把風箏教學當成特色課程,從幼稚園到六年級學生,都可學習各種放風箏技巧。風箏隊學生更可操作高難度的四線風箏和飛行傘,就算學業成績表現有時不盡理想,卻在風箏天地裡找到自信。
校長高元杰表示,一般人以為放風箏很簡單,其實有很多技術,高年級學生還特別學習「鬥風箏」,把風箏放上天空後,利用特殊技巧讓風箏在天空纏鬥。
除了把風箏教學融入課程之外,老梅國小還有一個風箏隊。由於放風箏時,要朝著天空看,為了保護眼睛,風箏隊學生放風箏時,都會戴上墨鏡。六年級的隊員賴翊豪說:「每次只要戴上墨鏡,我就覺得很神氣,也提醒自己要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
風箏隊不但會鬥風箏,還會操作高難度的四線及兩線風箏,這種風箏沒有骨架,外觀看起來很像飛行傘,需要很高的操控技巧及臂力。
高元杰說,有時候別校學生來參觀,風箏隊員就會當起小老師,教導小朋友製作風箏和放風箏。過程中,這些原本在學業成績無法得到自信的學生找到了成就感。
莊舒仲 高雄報導
「小愛站起來了!」高雄市五福國中校狗小愛,重傷縫了三十多針後,原本獸醫宣布半身癱瘓,但學生不放棄,不斷給小愛按摩復健,在愛的力量加持下,原本不可能再走路的小愛,竟然奇蹟般站起來,現在又像往常一樣,在校園裡追著摩托車和單車跑,扮演校狗角色。
五福國中生教組長黃芸芬表示,小愛逆境求生的故事感動了許多學生,學校也拿來作為友善校園生命教育的議題,鼓勵學生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
臺少盟、勵馨基金會等關心兒童及少年權益的民間團體,合組「兒少新聞鑑定團」,檢視四家綜合性報紙的兒少相關新聞,並於昨天提出最新分析報告。報告指出,兒少新聞以違法的負面事件最多;新聞處理有待改進的部分是:標題、內容、圖片處理不當,暴露兒少隱私,過度渲染或與事實不符。
有鑑於此,「兒少新聞鑑定團」呼籲媒體加強自律,並倡議修訂「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加強保障兒少權益。不過,此次倡議修訂的法條內容具有爭議,有媒體認為陳義過高,難以落實,甚至有違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嫌。
兒少權益與隱私受到媒體不當侵害的現象,屢見不鮮;臺少盟等團體長期關注此一議題,並勇於提出諍言,值得敬佩。經過評鑑,兒少新聞處理手法有待改進的媒體,應該勇於自省,以更自律的表現回應社會觀感。至於修法問題,涉及法律專業並須兼顧媒體運作實務,尚須透過更多溝通,尋求共識。
不論「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應不應修訂、應如何修訂,保護、關懷未成年的兒少,應是所有媒體工作者的共識,也應是媒體存在的重要價值。
◆更多新聞內容請參閱「國語日報社網站」◆
※ 棄甲曳兵
棄甲曳兵 拋棄鎧甲,拖曳兵器而逃跑。形容戰敗逃跑的狼狽情狀。〈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棄甲丟盔 拋棄鎧甲,丟掉頭盔。形容戰敗逃跑的狼狽情狀。〈三國演義‧一一四〉:「唬得鄧艾棄甲丟盔,撇了坐下馬,雜在步軍之中,爬山越嶺而逃。」
★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社出版「同義辭典」
★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個科學家跟一個詩人搭乘火車時坐在一起,後來科學家覺得無聊,就對詩人說:「你要不要玩個遊戲來解悶?我問你問題,如果你答不出來,你給我10元;你問我問題,如果我答不出來,我給你100元,如何?讓你佔便宜喔!」詩人答應了。
科學家:「地球到月亮之間有幾公里?」
詩人答不出來,直接拿了10元給科學家。
接著,詩人問了:「什麼東西在上山時是四條腿,下山時是五條腿?」
科學家迷惑的看著詩人,拿出了幾張紙,開始在上面寫算。一直到了火車到站的時候,他還是沒辦法解出答案,於是他拿了100元給詩人。
詩人拿了100元就下火車了,科學家衝上前去攔住他,說:「等一下!答案是什麼?」
詩人:「我也不知道。」他拿了10元給科學家,然後就轉身走了。
科學家:「……」
★該擔心誰
阿志帶著太太和岳母一起到叢林狩獵,當晚就在叢林深處紮營。
第二天一早,阿志和太太被岳母的吼叫聲驚醒。兩人慌忙的衝出營帳,發現岳母正和一隻兇猛的獅子面對面僵持著!
太太驚慌的問:「怎麼辦?」
阿志:「不用管牠!這隻獅子惹到不該惹的人,讓牠自己想辦法解決。」
太太:「……」
★勿食香蕉
阿傑與阿明第一次乘坐火車,帶著香蕉在旅途中食用。當他們剝下香蕉皮時,火車正進入一條黑暗的隧道。
阿傑:「你已經吃香蕉了嗎?」
阿明:「還沒。」
阿傑:「不要碰它,香蕉有問題!我才咬了一口,就看不見了。」
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