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念~英語村

宜蘭縣政府為符應時代潮流,實現資訊立縣、發展觀光事業等特色。多年前全面實施國小英語教學培育縣民,成為有競爭力的公民。為更落實英語的推展,爰開創多元學習環境、涵養學生國際視野並能融合多元文化,更為照護弱勢族群均等學習機會,營造英語實境模擬之套裝課程,於新生國小設置英語村,提供師生體驗及運用教學情境。

原先想讓本班學生進行英語生活體驗情境,增進英語文運用能力,調查辦理本次校外教學活動的意願,回條經統計後有學生無參加意願,但因這是利用上課時間所進行的體驗活動,老師無法「放下」這些同學,所以還是正常上課,所以在此宣布取消這次的體驗計畫。

話雖如此,還是讓大家看一下設備。 [@more@]

英語村情境介紹

教室一:餐廳

教室二:多媒體教室

教室三:購物中心

教室四:銀行、辦公室

教室五:診所

教室六:舞蹈教室

教室七:海關

教室八:飛機

國語日報電子報

國語日報

 [@more@]地理奧賽 凸顯在地關懷 羅東奪金

楊惠芳 臺北報導
第七屆高中地理奧林匹亞團體賽昨天在文化大學舉行,共有來自全國各縣市的兩百多名高中生參賽,學生除自訂研究議題外,還實地考察、收集資料,提出精闢的地理小論文。作品多元,橫跨地形改變、人文行為與環境發展等。評審團認為,臺灣學生的野外實察能力比較弱,這是未來地理教育應加強的重點。
榮獲金牌的國立羅東高中,是以「萬頃良田種農舍──宜蘭縣農舍的發展與影響」為題,並以三星鄉尾塹村為例進行研究。學生蔡明原表示,他從小在宜蘭長大,看到羅東地區的農舍愈蓋愈漂亮,才興起研究念頭,進而了解雪隧通車後,對農舍景觀、地價帶來的影響。學生魏婉如表示,研究中最大的困難,是資料取得不易或遭到拒絕,但他們越挫越勇,也學會如何與陌生人訪談。
榮獲銀牌的國立政大附中,以「交通革新對日治時期茶葉運銷路線的影響──以貓空為例」進行研究。學生黃韋君表示,為考察貓空到大稻埕的運茶古道,他們騎了五個小時的腳踏車,途中不但被野狗追,還練就了一雙「鐵腿」。不過,透過地理研究,可以訓練資料蒐集和分析的能力,並驗證課堂上學的理論,收穫良多。
臺灣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沈淑敏說,今年的主題比往年更多元,且多為切身議題,展現學生對在地環境的關懷,例如探討傳統市場空間的利用及再造、坪林觀光業的衝擊、高鐵與臺鐵的比較研究等。
這項比賽今年共有一百一十二件地理小論文參賽。昨天選出金、銀、銅牌,優勝隊伍經培訓後,將有機會代表臺灣參加明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二屆亞太區域地理奧林匹亞競賽。

▲TOP

臺灣毒奶事件 持續延燒

文 王建宇
大陸的毒奶粉事件,持續在臺灣延燒,繼金車公司將沖泡式含奶飲品下架後,十月二日又驗出雀巢公司的六項十四件產品,含有工業用原料三聚氰胺,要求業者下架進倉庫,再研議是否查封、銷毀。
衛生署表示,檢驗出的三聚氰胺含量介於0.06ppm到0.85ppm之間,超過新檢驗法的檢驗極限值0.05ppm,含量極微。河北省三鹿、山東都慶公司乳製品陸續發生問題,在黑龍江省生產和包裝的雀巢公司成長奶粉、雀巢特優NESLAC成長奶粉、克寧成長奶粉、克寧即溶奶粉、克寧銀養奶粉及克寧奶粉保鈣配方,也受到波及。此外,桃園縣衛生局在十月三日查封甘百世草莓系列產品,全國各超市緊急下架。
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長陳樹功於十月一日表示,在毒奶問題未徹底解決前,將不再開放大陸的乳品原料和乳製品進口。

▲TOP

臺灣攜動植物入境 未申請將開罰

文 王建宇
如果攜帶動植物入境我國,從十月一日起,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驗局規定須申請檢疫。
防檢局副局長葉瑩在十月一日表示,包括肉鬆、鴨舌、臘肉、火腿三明治、肉粽等,以及蘋果、檳榔及活植物等,都屬於要申報檢疫的農畜產品。未依規定申請檢疫,將處以三千元以上罰金,截獲的農畜產品將依檢疫規定銷毀。入境旅客應主動申報,或在入關前丟棄於農產品棄置箱,以維護臺灣農畜產業安全。

▲TOP

北市祭孔 一家三兄妹 同演八佾舞

吳啟綜 臺北報導
因颱風薔蜜順延一週的臺北市孔子誕辰釋奠典禮,昨天順利在臺北市孔廟舉行,總統馬英九親臨上香,獻匾「道貫德明」,推崇儒學精神。負責八佾舞表演的大龍國小全體總動員,並徵召許多畢業的佾生參加,上演一家三兄妹同臺的難得景象。
臺北孔廟歷年以六佾舞行獻禮,佾生人數三十六人,今年祭孔提高規格,以八佾舞行獻禮,佾生人數增為六十四人。除了人數增加,到底八佾舞與六佾舞有什麼不同?大龍國小畢業生曾喬薇說:「在表演的動作上,兩者並沒有不同,主要差別是八佾舞是表演給皇帝看,六佾舞則是表演給諸侯看。」
大龍國小畢業的江鈺顥,目前就讀高中,今年擔任佾舞隊的節生,帶領佾生走位,他的妹妹江佳頤、弟弟江鈺正,則負責八佾舞的表演。江鈺正說,因為哥哥、姐姐都參加佾舞隊,所以他也有責任,把這分榮耀傳承下來。
江鈺正說,「這次八佾舞表演,與之前孔廟安座典禮表演的六佾舞不同,安座典禮只表演一個獻禮,有三十二個動作,這次八佾舞表演三個獻禮,共九十六個動作。」所以表演時間足足多了半小時,再加上多數人凌晨三點就起床,難怪這次八佾舞表演,超過十名樂生、佾生體力不支,下場休息。
除了許多國外貴賓觀禮外,不少父母也帶著子女參加,吉林國小三年級黃進賢說:「我第一次參加祭孔儀式,一早四點就起床,整個儀式莊嚴隆重。」欣賞完八佾舞,小朋友都排隊領取智慧糕,希望吃了孔子「加持」的智慧糕,學業、智慧都能增長。

▲TOP

上圖書館聽故事 喜憨兒還要來

張彩鳳 高雄報導
高雄市各地的喜憨兒一行二十多人,昨天由臺灣智障青年之友協會的義工帶領,造訪高雄市立圖書館鼓山分館。看到圖書館裡多得數不清的書籍,有故事「姐姐」說故事,每人還獲得圖書館贈送一本繪本,他們雖然第一次踏進圖書館,卻異口同聲的說,以後還要到圖書館看書。
故事媽媽簡碧瑩、歐真禎及孫英靜三人,共同說演「林道乾與十八籃金」的故事,逗趣的演出逗得喜憨兒哈哈大笑。目前在建設公司擔任清潔人員的小傑,對皇帝這個角色印象深刻,他說:「皇帝演得很幽默,服裝道具很用心,我非常喜歡。」
已滿二十歲的郁芳,在大賣場服飾部門上班,負責幫客人找合適尺寸的衣服或鞋子。她說,她自己騎機車上下班,上班非常忙碌,要站上一整天。參觀圖書館後,她說:「鼓山圖書館有好多書、好多活動,還可以聽故事,和以前的印象完全不一樣。現在的小朋友很幸福,可以上圖書館聽故事。」

▲TOP

「社論日日談」促進學童健康 作法大不同

冬季是容易發胖的季節,而且通常只要變胖以後,不但不容易瘦下來,過胖也會影響健康,令社會付出更大的醫療成本。
為對抗肥胖,促進學童健康,韓國政府近日計畫,只要BMI值達到肥胖標準的學童,每月將可獲得價值約三十多美元的電子購物卡補助,鼓勵學童前往健身中心運動,或參與其他有助減肥的活動。韓國官員認為,這項補助的經費將小於兒童肥胖對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
中國教育部則發起全國學生冬季長跑活動,自今年十月下旬到明年四月底,小學生每天至少要跑一千公尺,初中生跑一千五百公尺,高中生及大學生跑兩千公尺,並要求學校記錄、追蹤學生的成長過程,做成學生體能素質報告書。中國官員希望,透過這項活動改善學生的健康水平。
歐盟執委會也在七月通過一項計畫,每年撥款九千萬歐元,購買及派送蔬果給學童,用以對抗兒童飲食不均所造成的肥胖問題,同時發揮穩定蔬果物價的功能。
各項促進國民健康的計畫,我國雖也不少,但在步入冬季之初,或可有更積極的作為,否則來年還得發起減肥計畫補救。
更多新聞內容請參閱「國語日報社網站」

▲TOP


桃 木名,就是梔子。
梔子 又名黃梔子、黃梔、山黃梔、山梔、黃枝、山黃枝等。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披針形。花白色,大形,具芳香。果實長橢圓形黃紅色,外有縱稜五到八條,木材可製農器,果實可供提製黃色染料,也可作藥用。
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社出版「同義辭典」

▲TOP

網路笑話

★不是誇獎
用餐完畢後,客人對餐廳老闆說:「我要是早一個星期來這兒就好了!」
老闆:「哪裡!哪裡!謝謝您這麼捧場,希望合您口味!」
客人:「要是早一個星期來的話,這條魚應該會比較新鮮才是。」
老闆:「……」
★怕胖
馬莉跟小瑞到速食店點餐。
馬莉:「兩個麥香堡、三個魚堡、四個雞腿堡、五個蘋果派,再兩杯香草奶昔!」
小瑞:「乾脆再加個大薯條好了!」
馬莉嘟起嘴,說:「我不要!吃薯條會胖!」
小瑞:「……」
★走不完的樓梯
宴會後,父子倆要走路到車站搭車回家。
喝醉的父親突然抱怨:「這樓梯怎麼走個沒完?連扶手都低得離譜,搞什麼嘛……」
兒子:「爸!別鬧了,那是鐵軌,快上來啦!」
父親:「喔……」

國語第五課提到故宮博物院,現在也有好玩的喔!

 

國語第五課提到故宮博物院(網站連結已設置在右邊「網站連結欄」),現在也有一些小遊戲可以提供給小朋友玩,讓小朋友除了遊戲之外也能學習到知識喔!

 

帝后生活館

 [@more@]

帝后生活館

古時候的皇宮到底有什麼樣的寶藏呢?讓我們與阿博龍、小不點,一起到清朝的皇宮,享受不一樣的宮廷生活外,也看看宮廷裡有那些稀奇的寶物吧!

參觀網站

兒童生活館

兒童生活館

小朋友!想要穿越時空和古代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嗎?在中國,不同的季節與民俗節日,不但有許多傳說與習俗,更有許多好玩的遊戲喔!讓我們一起進入兒童生活館,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空間吧!

參觀網站

文人生活館

文人生活館

「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是怎樣的境界呢?古代的李白把酒當歌,好一個愜意的生活啊!讓我們加入古代文人,體驗一下,和好友一起在午后的陽光下,吟詩作對、悠遊古畫的精彩生活吧!

參觀網站

阿達王子尋親記

阿達王子尋親記

五代梁太祖的八位王子,千里迢迢到南方為了尋找絕世珍寶,在途中阿達王子的七位哥哥都遇難了。阿達王子必須經過重重難關,才能夠救出七位哥哥。小朋友,和阿達王子來一趟驚險的旅程,幫阿達王子與七位哥哥再度重逢吧!

參觀網站

故宮小幫手

故宮小幫手

算數遊戲,提供各式文物圖片,讓小朋友透過有趣的重量遊戲,學習基本的算數概念,提高學習的興趣。

參觀網站

故宮小博士

故宮小博士

記憶遊戲,考考小朋友的記憶力。只要小朋友在限定的時間內,將6個相同的文物,翻牌配對完成,遊戲就算闖關成功囉!

參觀網站

故宮小畫家

故宮小畫家

著色遊戲,提供可愛的線稿設計圖,讓小朋友利用選色及填色功能,輕鬆達到著色效果,當個優秀的線上小畫家。著色完成的作品,可列印保存外,也可以直接列印線稿,用彩色筆畫畫喔。

參觀網站

 

認識五方佛

 

認識五方佛

「五方佛」象徵著佛陀的智慧與慈悲,遍布於宇宙法界。小朋友,想認識五方佛嗎?這五位禪定佛,都有不同的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喔!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的「譜系」、「方位」、「膚色」、「手印」、「坐騎」。

參觀網站

格格慶壽

格格慶壽

明天就是皇上的生日了。格格挑選了幾件琺瑯器物,想要讓父皇的寢宮煥然一新。小朋友一起幫格格將不同紋飾的琺瑯器,找出來吧!

參觀網站

 

 

 

回家功課–10/6

•數學習作甲本第18頁

•國語字詞練習第五課生字

•每日一文(佳句、感受、心得)

•明天視力檢查(記得帶眼鏡)

•帶膠水或口紅膠

考試沒教的事》第二課:生活能力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別問媽襪在哪 「做自己主人」

滿地玩具要自己收拾。做家事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照顧自己,成為獨立的個體。 記者林錫銘/攝影

小餐館裡,小學三年級的男孩完全不動筷子,只盯著牆上電視看卡通;好不容易進廣告了,一旁穿著套裝的上班族媽媽趕快拿起湯匙送到男孩嘴邊:「寶貝,再吃一口,現在上廣告了。」

 

 

 [@more@]

母子餵食圖 令人開眼界

一旁用餐的上班族李文敏看見這段「母子餵食圖」,不禁傻眼,霎時覺得前幾天同事高調誇獎自己小孩「才小六耶,就學會自己燒開水了」那種喜孜孜的表情,也就不算太誇張了。

許多描述現代小孩「生活失能」的故事,在親友間、報章、網路部落格都可以輕易發現。有母親抱怨,如果沒有把柳丁榨成汁,孩子絕不會動手拿切片的柳丁吃,「因為他不會」。

也有人記起,國中畢業旅行時,班上一位同學不會自己洗頭,因為他從小到國中,都是到美容院洗頭的。

有位讀者投書聯合報說,媽媽都 很喜歡買壽司,因為餵起孩子來方便,尤其是孩子月考時,她可以邊餵,孩子還一邊溫書;外出吃麥當勞薯條,手摸到的地方都有細菌不准孩子吃,結果餐盤上都是薯條尾巴。

少子化浪潮 個個都是寶

對孩子呵護備至,捨不得孩子動手,於是教養出許多尊貴的小王子、小公主,這是「少子化」浪潮之下衍生出的副作用,孩子生得少,每個都是寶。

教授洪蘭說,她到某所小學演講,看到一個小孩子到音樂教室上完課,不會自己穿鞋子,就坐在那裡放聲大哭。他的老師說,他一直就是這樣,因為家裡有菲傭幫他;到了小三,竟然不會自己穿鞋。

洪蘭大為驚嘆。她說,據報導說某位王子連牙膏都是侍從幫忙擠在牙刷上的,她的學生說:「哇,真好命。」洪蘭說:「不是,那是廢物!你一個人沒有辦法存活,時時要有個人幫你打理,依賴別人,不是很可悲嗎?」

「只要念好書 其他別管」

「只要把書念好,其他的都不用管。」是不少台灣父母的心態,能為孩子代勞的,不少父母都體貼設想,只求能「代子弟服其勞」。

台南縣歸仁鄉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描述,開學後的上下學時間,無論小學、國中或高中,學校附近就擠滿接送孩子的車輛,有的家長甚至還幫孩子背書包進教室;甚至,中午到教室餵孩子吃午飯。

學灑掃庭除 學解決問題

「這些照顧,是愛,還是剝奪?」謝水乾指出,現代許多父母太低估孩子的能力,什麼都捨不得孩子動手,結果是「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無微不至的照顧剝奪了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

一位國小老師說,整理教室、打掃校園是學校裡生活教育的一環,但有家長對她說:「別讓我小孩掃落葉、倒垃圾,天氣這麼熱,他會中暑。」

謝水乾說,灑掃庭除都是教育,做家事其實是「問題解決」的過程,必須思考步驟、輕重緩急、應對進退;「如果孩子連自己的生活都無法打理,未來要如何完成職場上的任務?」這是父母無法代勞的。

洗碗又拖地 比電玩省時

「洗個碗,拖一下地,只要一、二十分鐘,不會比孩子打電動、看電視更花時間。」謝水乾說,更何況「時間管理」是該學習的重要觀念。

謝水乾引用美國學者的研究,追蹤一組青少年至成人期發現,童年時參與家務多的人,成年後獲得高薪工作的可能性比不做家事的孩子多四倍,失業可能性則少十五倍。

他這篇標題為「做家事的孩子長大工作機會高四倍」的文章,成了網路上的轉寄熱門。「工作機會」成了讓小孩做家事的有力動機。

建築師謝園說,廿年前她訓練兩個兒子煎煮炒炸、縫扣補丁,樣樣都來,她不想孩子長大後成了「生活白痴」;她希望「家裡沒有我,大小三個男的,一樣可以活得好好的。」萬一像魯濱遜漂流到荒島,至少能生火、煮食,還能縫衣補褲。

碗盤放哪裡 家人都要知

家裡碗盤擺放、藥品、襪子收哪裡,全家都要知道,抽屜外也貼了標示;在她家,不會有人高喊:「媽,我的手帕呢?」這類問題。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現在兒子的女朋友讚嘆不已。

灑掃庭除都是學問

例子:小學一年級的小康負責出門倒垃圾,他可以學到什麼?

●思考力:垃圾袋要怎麼綁,才會牢靠,不會沿路掉?

●分析、判斷:要選哪條路走到垃圾車?甲路線:路上張家有條狗很凶猛;乙路線:路燈很暗;丙路線:比較遠,但路燈比較亮。

●責任感:垃圾車還沒到,要放著就走,還是遵守「垃圾不落地」定,等到車子來了再丟?

資料來源:紅瓦厝國小校長謝水乾

如何培養生活能力

●讓小孩自己來。穿衣、吃飯,生活事務儘量讓孩子自己決定、自己動手,當小孩會說「我自己會」,就讓他試試。

●不同年齡,可以嘗試不同任務。比如小三可以學掃地、小四可以洗碗、遛狗等等,讓孩子有「家」的參與感。作家陳安儀的女兒小一就能自己烤麵包、泡牛奶,還為媽媽服務。

●別怕小孩做不好。老怕小孩掃地不乾淨、打破碗,他就很難學會。一個碗不比「成長」更有價值。

●父母要放手。華人父母太習慣「呵護」,作家龍應台反省:華人父母還會好意提醒成年孩子「不要上廁所」,是關心也是壓力。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教孩子關懷自己以外的生命,培養同理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記者林錫銘/攝影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

但他們準備好了嗎?

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本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

◎同理心
◎生活能力
◎表達與應對
◎挫折容忍力
◎感情功課
◎永續學習能力
◎當錢的主人

[@more@]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反正你快死」 黃春明心痛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