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功課—5/4

•數學習作甲本(37-38頁)

•明天交小書(依照老師給的意見再做修正)

•本週六運動會,下週一補假

•下週四上游泳課

靜待好消息~

成功國小607班海洋教育體驗活動經過調查後,全班同意參加,所以老師在前天就送出申請,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靜待審核結果了。班上大多數的意見要去的項目為:

壹、體驗項目:–魚丸製作Sunset

南方澳擁有良好的港灣,其外海還有洋流經過,有豐富的鰹、旗魚和鯊魚等洄游性魚類形成許多良好的漁場。其中有多樣魚種被用來製作成鮮美的魚丸,但是有哪些魚種是可以被製成魚丸?又是如何打成魚漿?最後捏塑出渾圓造型的香Q魚丸,經由製作魚丸的體驗讓大家知道其中的秘訣,並分享討海人手工打製時期的種種故事。

貳、海洋故事導覽路線規劃

漫步情人灣─探訪海盜遺留的寶藏─體驗南方澳移民文化─欣賞美麗畫作─品嘗美味魚丸─了解南方澳討海文化─昭安宮─體驗拍賣漁獲─品嘗美味冰品─寶貝館

內埤海灘─賊仔澳─福安新村─素人畫家─吃魚丸─漁史館─昭安宮─第二漁市場─涼意─寶貝館

——————————————————————————————–

鄭子凡:「老師,你送出申請了嗎?」

老師:「送出去了。」

鄭子凡:「那哪個時候會知道結果?」

老師:「好像22日審查申請班級。」

鄭子凡:「通過機率大不大?」

老師:「嗯!宜蘭縣有62間國小,如果每間學校有5個班級申請,那就會有300多個班級申請,這次名額有15個班級,所以你書喔機率大不大?」

鄭子凡:「………」

老師:「不過,他也會看一下申請的老師是誰,所以機會應該會再大一些。」

鄭子凡:「……」

主旨:98年度中低收入家庭幼童身分認定自本(98)年2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受理申請

本縣各家長
主旨:98年度中低收入家庭幼童身分認定自本(98)年2月1日起至3月15日止受理申請

內容:
※因97年度中低收入家庭幼童身分證明已於98年1月1日起失效,為便利是類幼童於97學年度第2學期提出「中低收入家庭幼童托教補助」、「扶持5歲幼兒教育計畫就學補助」及98學年度公立幼稚園優先入園之申請,本府將自98年2月1日至3月15日止辦理中低收入家庭幼童身分認定之申請,請符合資格者務必把握時程至幼童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辦理,以免損及相關權益。
※申請作業流程說明如下:
1.受理時間:98年2月1日至3月15日止。
2.受理地點:幼童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
3.應備申請資料:
(1)申請書。
(2)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近3個月內之戶籍謄本。
(3)家庭應計算人口範圍之96年度綜合所得稅各類所得清單暨財產歸屬資料清單。
(4)其他相關證明文件(如緩讀證明、身心障礙手冊等)。
※其他相關注意事項,請詳參附件實施計畫。

讀報教育–城鄉交流記趣

img214 

[@more@]  

翊瑄:我覺得這篇作文很棒,而且我很羨慕他們的姊妹校,真希望我們也可以去姊妹校玩!

佳儀:老師告訴我們,在日本我們也有一所學校和我們是姊妹校,我超開心的,因為我很喜歡日本呢!

俊霖:哇~我第一次聽到交換學生,好怪喔!不過如果我可以做交換學生的話不是更好嗎?

育誠:我們現在的姊妹校是日本的一個小學,一年級只有兩個班,可見他們學校的學生很少,如果我們跟他們換,他們的教室就滿了,而且還爆出來。

苡瑄:哇~聽起來美濃這個地方還挺有趣的啊!而我們的姊妹校卻遠在「日本」,叫做「日新小學」,聽說是一所不錯的學校喔~

宏旻:老師說我們也有姊妹校,可是卻遠在日本,老師說今年也許日本姊妹校的人要過來台灣,我好期待喔!老師說他們一個年級才兩個班,我越來越想要看看這間學校,如果不用考試的話,我也許會考慮看看要不要轉學。()

鈺晴:我覺得都市人來鄉下地方,應該會喜歡鄉下,因為鄉下有很多都市沒有的,像是空氣好、田野多,所以應該會比較喜歡才對!

子凡:如果台北的人看到白鷺鷥一定會很興奮;而高雄的人看到那麼多高樓大廈一定也會很興奮的。

竹馨:如果我是龍山國小的小朋友就好了,就可以去搭愛之船了,真想搭搭看,芋頭冰超好吃,我超級喜歡吃。

育瑋: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有這種交流的學校真好,我還真希望有個姊妹校!

————肅靜,有去過「姊妹校」的同學要發言了—————– 

柏妘:我們學校的姊妹校是在日本的「日新」小學,之前我們去時他們那天正好在辦園遊會,好好玩。而美國好像也有個姊妹校,叫做「BERENDA」,我們去他們學校上課了三天,一下課他們就一直把我拉出去玩,他們學校很大,酷斃了!

 

 交流學校校徽,點一下校徽,就可以看看日本的姊妹校喔!

               

 

再來是美國的姊妹校,也是按下面的照片就可以了!(這張照片是第一次去交流的老師、家長會和美國姊妹校的校長老師合影) 

   

讀報教育(國語日報)-我家的功夫大師

每日一文之「心有戚戚篇」,來看看小朋友的童言童語!

 [@more@]

 img212

柏妘:簡羽晨也很喜歡用頭撞人,超痛的。林佳儀也有「獅吼功」,我們班很吵時她就會這樣。簡羽晨會「鐵頭功」、林佳儀會「獅吼功」,那他們算不算功夫大師?(當然算!)

宛柔:我家也有位「功夫大師」,他才十個月而已,不過他不是「鐵頭功」,而是「金剛腿」,我每次抱他的時候,他都一直用他的腿踢我的肚子。(我看你也要練「鐵肚功」!)

博皓: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發現我越來越不想要有弟弟了,而且我說不定可以用這招來對付我哥哥。(這位同學真是可怕的「弟弟」!)

苡瑄:啊!?我跟作者真有緣~我家的那個弟弟也是個「功夫大師」,專練鐵頭功&無影腳,牆壁、地板都有被撞凹,枕頭也被踢到羽毛都跑出來了。〈牆壁都能被撞凹,你弟可以去上綜藝節目,你媽媽可以當「星媽」了!)

育瑋: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的弟弟用頭去撞牆,真有趣,但是,我沒有弟弟,我本身就被當成奴隸。(我猜作者的弟弟大概也是被當奴隸才想去撞牆吧?)

宏旻:我看作者的弟弟可能頭腦被撞壞了。(開玩笑!這可是「大師」耶!)

佩捷:我家也有一個功夫大師,就是我奶奶,每次我不乖的時候,獨門絕技就來啦!「獅吼功」和「竹筍炒肉絲」,三兩下就把我嚇得屁滾尿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三魂七魄都飛了,真厲害!(「我那特異的奶奶」林佩捷版!)

庭慧:我常被我弟弟用他的鐵頭功撞我鼻子,所以我感同身受呢!(又一個受害者!)

鈺晴:我家的功夫大師好像是媽媽,因為媽媽有點嚴格,每次一看見媽媽手中友其他物品時,我都被嚇得全身發抖!不知如何是好?(嗯!你媽媽比較厲害!)

勝名:看完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應該很痛苦吧!整天都要躲,如果躲得過就算好運,如果沒躲過的話就中彈了!如果我有這種弟弟應該也很痛苦吧!(這篇心得怎麼和李得亨的一模一樣,莫非你們的弟弟是同一個?)

佳儀:我們班的同學都說我有獅吼功,不過這都是班上同學訓練我的因素,他們每次都要我喊很久。(為了讓你練成「獅吼功」,同學們真是用心良苦啊!)

子凡:幸好作者的弟弟不是我的弟弟,不然我一定會被他撞死的。(要好好愛護你弟弟,不然的話………)

讀報教育每日一文–插秧樂

pop_down_b_X

現在的每日一文活動,同學越來越進入狀況

,加油吧!希望語文能力能突飛猛進,不過

在奮發圖強之外也來點輕鬆的…..[@more@]

 

 img232

 

佳儀:我看完這邊文章也好想體驗農夫他們怎麼插秧的喔!可是作者說淂很對,農夫那麼努力的在種稻給我們吃,我們不可以浪費每一低米,所以我以後一定會把飯吃光光的。(真不愧是班長,全班2/3的同學都和你的感想差不多。)

柏妘:之前自然課也種過植物,但是我種的石蓮花死掉了!(這樣比起來……那個農夫比較厲害!哈哈哈!)

育瑋:看完這篇文章後,我覺得作者說淂很好,除了要好好照顧自己種的東西,還要珍惜每一粒米,這值得我學習,因為我曾經照顧四隻獨角仙,一天天撫養他們,他們的名字叫做「阿東」、「阿西」、「阿南」、「阿北」,我都定期更換腐植土及噴點水,雖然體型小,但我已經滿足了,因為我曾經用心照顧獨角仙,所以我了解農夫伯伯的心情,因為他們都是心肝寶貝!(看到你能了解農夫的心情,老師很高興!不過…….可不可以把秘訣教給老師的小朋友呢?他正在養一支肥肥的獨角仙呢!)

毓心:我想那媽媽的心情也是一樣,養育我、讓我成長,所以我們應該要感謝養育我們的人。(把插秧聯想到媽媽的養育之恩,這個意境高,我給你100分)

奕勳:現在雖然有插秧機,但是還是有些農夫還是堅持己見,親自用自己的雙手來插秧,可能是比較能夠記住插秧的日期吧?(阿勳!是這樣嗎?如過像你想得那樣,那把插秧的日期記下來不就好了?)

鈺晴:還記得我二年級時,林冠妙老師要我們種綠豆,於是我種了五顆,過了幾個禮拜之後,就長淂好高大喔!後來因為我沒有好好照顧就死掉了。那時我覺得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所以現在我每次種東西,只要一想到這件事情,就不想要種下去!(孩子,你的未來還會面對許多挫折,但是「有挫折,不要有挫折感」,不然以後事事都不能做了!)

儀軒:我覺得種田的人很可憐,因為每次颱風一來,農夫種的東西就沒了。(沒錯!)

博皓:我覺得作者是要讓我們體會農夫是多麼辛苦,那種當自己的食物發芽時的喜悅,用看的就感受得到,這篇文章實在是寫得太好了。(你的心得也寫得很好!)

明煒:難怪古人說:「一粒米、百粒汗」(明煒有進步,這個俗語用得好!)

冠伯:我終於知道農夫的辛苦,以後我一定要把每一粒米都吃完。(下次請你飯盛多一點!)

佩捷:現在也有些人像我阿祖種菜在山上是種興趣的,而且吃得也比較安心,同時收成時也有成就感,因為都沒放農藥、肥料,只放不要的水果蔬菜,所以很有養分,並且吃得出來清甜甘味,讚啦!(可以分我一點嗎?)

羽晨:現在的米都用是用機器做的,所以比較不會辛苦了呢!(傻孩子,農夫還是很辛苦啦!)

起德:其實我不太喜歡吃米飯,我都吃麵,所以在家的時候不會浪費。(其實,麵條的原料是小麥,小麥也是要農夫種出來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