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學年教室布置比賽前三名成績如下:
一年級:101、104、105
二年級:202、205、204
三年級:309、302、310
四年級:405、404、408
五年級:508、507、505˙503(第三名並列)
六年級:608、602、607
得獎消息–廢電池回收
回家作業–10/2
國語日報電子報
[@more@]
另類百歲校慶 助第三世界兒童
吳啟綜 臺北報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今年剛好建校一百周年,為了讓學生學會幫助他人,設計「北小100和世界的兒童做朋友」活動,鼓勵學生將零用錢存在竹筒撲滿,最後將錢轉交給世界展望會,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兒童。每天輪流站在校門口宣傳這項活動的六年級學生李維說,「活動很有意義,除了學會幫助別人,也讓我們上了一堂地理課程。」
籌辦活動的學務主任陳建廷說:「今年十月二十五日是學校一百周年校慶,為了讓校慶更有意義,我們思考小朋友能做什麼?想到之前世界展望會推動的活動,所以決定發起和世界的兒童做朋友活動,捐錢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小朋友,希望這些錢對他們的教育、衛生、醫療改善有幫助。」
為了響應環保,這次活動用竹筒當作存錢筒,屆時全校一千四百個存錢筒會圍成「100」的圖形,同時,讓每個人在一面大旗上簽名,旗子上也會標上被幫助國家的國旗。陳建廷主任表示,這也剛好可以讓學生上一堂地理課程。李維說:「平時透過電視節目認識非洲國家,這次終於了解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國家需要我們幫助。」
同樣站在校門口宣傳的六年級鄭兆勛說:「這項活動讓我了解應珍惜現在,雖然現在很幸福,但有更多不幸的小朋友需要我們的幫助。」李維也說:「希望活動不要因校慶結束而結束,期待未來能幫助更多的人。」
為了募得更多錢幫助貧窮國家的兒童,學生變得更懂事、更勤快,會主動幫助爸媽做家事,李維說:「洗碗、擦桌子、倒垃圾,爸媽都會給我十元零用錢存在竹筒撲滿。」
楊惠芳、張彩鳳 綜合報導
薔蜜颱風帶來強風豪雨,對臺灣造成重創。根據教育部校安中心統計,共有四百二十一所學校受損,昨天停課校數高達五十八所,創下有史以來,颱風遠離後停課校數最多的一次,但大部分學校都可以在今天復課,截至昨天傍晚六點為止,今天的停課校數只剩下四所。
教育部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停課的四校分別是南投縣仁愛鄉合作、力行國小,臺中縣和平鄉博愛國小谷關分校,以及宜蘭縣大同國中,全部都是因為道路中斷,最晚預計明天全部復課。
教育部主任祕書潘文忠表示,這次颱風造成許多學校的屋頂被吹落、玻璃窗破損嚴重、教室淹水等情形,是歷來颱風災情最嚴重的一次。教育部昨天已緊急提撥一千五百萬元給受災嚴重學校,作為修復經費,希望學校儘速復課,不要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情形。
楊昌裕指出,在受災的四百多所學校中,以國中小最多,總計有三百五十二校受損,高中職四十八校,大專院校二十一校。多數學校的災情都是校樹倒塌、漏水或積水等,比較嚴重的學校大多位在宜蘭縣、彰化縣及苗栗縣。其中宜蘭縣新生國小通廊門窗變形、禮堂採光罩破損、學生腳踏車棚毀損;蘇澳國小樹木傾倒五十棵、窗戶掉落、鋁門窗彎曲。苗栗縣文華國小校樹被強風吹到斷裂或連根拔起;通霄國小教室天花板漏水嚴重,走廊嚴重積水。彰化縣芙朝國小教室屋頂瓦片掀翻漏水;大興國小的天花板掉落、PU跑道掀起等。
另外,臺中縣共有四十所學校傳出災情,臺中縣教育處初估復建經費約六百八十一萬元。
陳祥麟 臺北報導
臺北縣教育局今天將舉辦全縣國小五年級國語檢測。國小教育科長黃靜怡指出,從以往的檢測結果,可以了解學童需要補強的地方在哪裡,縣府也從多方面提升學童語文能力,包括連續三年每年編列一千八百萬元補助各校添購圖書,邀請文學大師余光中協助北縣編列韻文補充教材,縣府自編白話文閱讀教材,辦理讀報教育等。
北縣教育研究發展中心分析北縣小六學童國語檢測,發現學生的生字語詞能力要加強,閱讀理解力也不夠。「飛機在天空飛『翔』」,臺北縣有不少六年級學童不清楚,該用「詳」還是「翔」;另外,報「銷」和「削」鉛筆這類字形相似的字,學生也很容易混淆。
諶淑婷 雲林報導
每個星期二下午,雲林縣豐榮國小足球隊學生,都很期待「惜福麵包」。一大盤香噴噴的麵包,有各種口味,對於結束一天的課程後,還接著練習足球的學生來說,是最好的營養點心。很喜歡菠蘿麵包的學生顏佑霖說:「惜福麵包最好吃了,光聞到味道,就想流口水!」
「惜福麵包」源自縣長蘇治芬協助募來的兩萬元捐款,學校用來作為足球隊的加菜金。學校附近的麵包店則打折再打折,在每週二下午,以五百元的價格,送來三十五個麵包。雖然每個麵包只賣半價,但大小和材料一點也不偷懶。學生林儀安最愛分量十足的大蒜麵包。她說,每天下午四點,剛好肚子餓了,星期二有惜福麵包吃,最令人期待。
校長王瓊慈說,這支偏遠地區的足球隊物資缺乏,學生大多來自弱勢家庭,三十名球員曾經只有十雙球鞋輪流穿。每次下課領麵包時,那種望眼企盼的神情,彷彿這些麵包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
張彩鳳 臺中報導
小朋友不愛吃蔬菜,怎麼辦?臺中市樹義國小有妙招!他們把蔬菜剁碎,混合烹調,讓學童沒辦法雞蛋裡挑骨頭,還出版營養專刊,舉辦有獎徵答,讓學童從生活中吸收營養知識。昨天,校方更請來兒童劇團演出兒童劇,在有趣的劇情中融入營養教育,學習效果特別好。
樹義國小校長李世文指出,兒童劇團演出兒童劇《天天五蔬果》,描述劇中主角小葫蘆,因為愛吃漢堡、炸雞和薯條,導致營養不良,生了病,向蔬果彩虹俠求助的故事。小朋友還跟著劇中主角,大跳「蔬果彩虹舞」,一下子就把健康口訣「三份蔬菜好,兩份水果妙,蔬菜水果都吃掉,身體健康精神妙」記牢,並琅琅上口。
四年四班馬婉瑄說:「我本來不大愛吃蔬菜,看了這齣戲後才知道,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和兩份水果,而且有一份必須是深綠色或黃色的蔬菜。」
四年三班的楊浚庭也說:「最厲害的是,營養午餐的營養師經常變換菜色,讓我們不知不覺中把不愛吃的菜吃下肚。原來那些蔬菜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吃嘛!」
中國於繼京奧贏得五十一面金牌,神舟七號太空人又順利升天,更增添了無比榮耀。然而,毒奶粉事件卻讓它身陷全球風暴之中。
毒奶粉致病,在去年底已有民眾投訴,石家莊市政府隱匿八個月後,才向河北省政府報告。河北省政府不但未立即公布、警告,反而與毒奶粉廠商聯手封鎖新聞,禁止媒體採訪報導,使危害蔓延十幾省,以至亞洲各國均受其害。
近年來,中國不斷發生玩具、牙膏、水餃、藥物原料及寵物飼料染毒事件,但並未因此記取教訓嚴加監檢,反而實施大企業免檢產品制度,淪為利益輸送的管道,以致爆發毒奶粉事件,嚴重傷害其形象與公信力。
三鹿奶粉毒火延燒到臺灣,引起消費者驚慌,衛生署朝令夕改,先是勒令各賣場紛紛下架,接著,宣稱三聚氰胺未達二點五PPM者安全無虞,引發國內消費族群更大的恐慌,除對市售奶製品的安全疑慮加深,政府威信也蕩然無存。
食物安全的維護,繫於廠商的道德和永續經營的價值觀,並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消費者。執法的官員為人民的健康嚴格把關,才可能有政府威信及廠商、消費者三贏的成果。
◆更多新聞內容請參閱「國語日報社網站」◆
※ 棘院
棘院 指科舉時代的考場。因考場四周牆上設有棘刺,以防鬧事或作弊,故稱。
棘闈 同「棘院」。
★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社出版「同義辭典」
★一手交錢 一手交貨
有個禿頭男子走進一家理髮廳……。
理髮師:「您要我怎麼處理您的髮型呢?」
男子:「我去植過髮,可是效果不佳。如果你能夠使我的頭髮變得跟你的一樣,我就給你一萬塊錢。」
理髮師爽快回答:「沒問題!」隨即接過錢,並立刻動手把自己的頭髮剃個精光。
★危險的閩南語
在清朝文字獄盛行的時代,一名太監來到福建旅遊,聽到人民都是講閩南語,忽然靈機一動:「如果我學會閩南話,回去宮中就可以向其他人炫耀,皇上也會更喜歡我。」
於是太監就請當地人教他一些簡單又好記的閩南語,回京以後再找機會表現一下。
有一天,御膳房通知皇帝用膳,太監心想:「機會來了!」於是大喊:「恭請皇上駕崩(吃飯的台語音),皇上駕崩(吃飯)囉!」
皇上:「……」
★取名字
阿美和大強夫妻剛生下一名男嬰,親朋好友紛紛前往探視、道賀。
親友:「取名字了沒?」
阿美:「還沒。」
大強:「我想取個跟我們夫妻倆都有關係的名字。」
親友:「那就叫『美強生(奶粉品牌)』吧!」
阿美和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