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親子報10/27

 國語日報親子報10/27[@more@]

建立飲料分級 學童喝出健康

楊惠芳 臺北報導

 調查顯示,近五成臺灣兒童每天喝一杯以上的含糖飲料,高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以色列。為導正學童喝飲料的習慣,教育部將建置「飲料分級制」,把飲料分為每天飲用、偶爾選用、可選用及少選用,作為學童選擇飲料的參考。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很多學童口渴時,往往「把飲料當水喝」,但並不是所有飲料都適合學童飲用。含糖飲料對成長中的學童,會造成體重過胖,還可能因為在飯前喝飲料、吃不下正餐,導致營養不良。

 教育部委託董氏基金會參考各國飲料分類制度,以及校園飲品、點心販售範圍和市售包裝食品營養規範,研議「學童飲料攝取建議系統」,建立「飲料分級制」,希望藉此降低學童對糖的攝取量。

 
許惠玉指出,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含大量的糖分、熱量和色素,長期飲用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肥胖及蛀牙等,甚至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另
外,乳品類飲料雖然是含有鈣質、維生素B2及蛋白質等,但學童喜歡喝的調味乳,幾乎每瓶都添加糖類,有些果汁調味乳甚至不含果汁成分,只含香料和色素等,
每週攝取不應超過三次,每次最好不超過兩百五十CC。

 教育部表示,雖然教育部已經通令全國國中小學,不得販售高熱量、高糖類的食品,但學生放學後回到家裡,仍有很多機會喝到含糖飲料,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多喝白開水,家裡儘量不要放置含糖飲料,並教育孩子選擇健康的飲料。

 新竹市陽光國小六年級學生蘇展偉表示,他很喜歡喝珍珠奶茶,但媽媽很少同意,平常外出遊玩時,都會自備水壺,口渴時大都會喝水。蘇展偉的媽媽尹遠嫣說,市面上健康的飲料不多,大多只能當作甜品;教育部能夠建立「飲料分級制度」,讓孩子選擇飲料時有所依據,她樂觀其成。

▲TOP


臺灣王建民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文 王建宇

 臺灣之光王建民因為比賽時腳部受傷,今年下半年黯淡度過不出賽的養傷歲月。但是他在臺灣球迷的心裡,依然是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紐約洋基隊的第一勝投王牌。財團法人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在十月二十二日,票選年度十大傑出青年,王建民獲得十一票全數通過。

 王建民在美國調養四個多月,已經上球場練球。他是在六月十五日跑壘時拉傷右腳,無法再參加球季,目前大致康復。紐約洋基隊的官方網指出,明年開賽後,主力投手王建民將繼續擔任先發輪值投手的重任。

 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評審之一王金平說,旅美運動好手王建民,為臺灣創造了良好聲譽和商機,他的獲獎,堪稱實至名歸。王建民預計十一月返臺,他表示,獲獎很榮幸很開心。

▲TOP


臺灣馬總統宣示 兩岸四年內不戰

文 王建宇

 未來是否會發生中國大陸威脅臺灣國防安全的臺海危機?一直是雙方存在的隱憂。馬英九總統在十月二十一日明確指出,未來四年中,他保證兩岸不會發生戰爭。

 
馬總統參加九十七年國軍重要幹部研習會時說,唯有堅強的國防,才能讓兩岸談判更順利。他引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話說:「我們不怕談判,但絕不在恐懼中談
判。」馬總統自上任以來,採取兩岸擱置爭議、創造雙贏的理念治國。他強調,在任內將不會涉及統一或臺灣獨立問題,反對以武力解決兩岸爭議。

 馬總統發表這段談話的當天,來臺參加學術研討會的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參觀臺南孔廟時,遭到抗議群眾拉扯。張銘清表示,不會影響兩岸的關係。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可望在十一月三日訪臺。

▲TOP


北縣中湖國小闖關 密語在報上

楊惠芳 臺北報導

 臺北縣中湖國小學童日前參加國語日報六十周年社慶活動,不但和總統夫人周美青分享讀報心得,還見到心目中的偶像林良爺爺和司馬中原爺爺。小朋友直說,好像看到電視裡的人走出來一樣,晚上睡覺都會笑呢!

 中湖國小校長林惠珍表示,小朋友有機會參加這項活動,真的太幸運了,尤其在問答活動中獲得《小作家》月刊,還請總統夫人簽名,大家都很開心。另外,活動結束後,林惠珍帶小朋友到國語日報書店,購買林良爺爺的書作為紀念,為這趟旅程畫下美好的句點。

 林惠珍說,自從臺北縣教育局為全縣學校訂閱班級報紙後,國語日報的內容就成為學童見面談天的話題,每天早上報紙送到各班,大家就開始一天的學習。

 五年甲班教師林靖玲,每天上課前,會提示當天的關鍵詞,請學生從當天的報紙中尋寶,放學前,教師也會請學生發表關鍵詞的出處,以及閱讀新聞或文章的感想。讀報的關鍵詞成為五年甲班每天打招呼的通關密語,學生李雯萱、蔡秉憲則是目前最厲害的尋寶高手。

 五年乙班請學生利用時間閱讀報紙,從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文章、主題或時事,寫下心得。除了公布在班級布告欄,還可以積點換獎品。游巧慈就說,讀報後馬上寫心得,可以很快抓到重點,也可以延伸到其他方面。

▲TOP


表演行動劇 兒童呼籲減碳

吳啟綜 臺北報導

 「節能減碳可不是節能煎蛋呵!」一群來自基隆、臺北、臺中的國小學童,昨天在關渡自然公園演出行動劇,呼籲大家節能減碳。

 臺北市西湖國小以「人馬座的野心」為主題,描述外星人破壞地球。六年級的蘇宗宏表示,這齣戲希望大家節能減碳,爸爸上班儘量不要穿西裝打領帶,冷氣溫度設在二十八度等,這樣我們地球就不會被外星人毀滅。

 
基隆市建德國小以「無能國的能源危機」為主題,六年級的胡瀚文說:「戲裡的國王非常無能,喜歡浪費電力,讓國家走向滅亡之路。皇后則非常重視環保,才挽回
這個國家。」參與表演的學童,分別來自基隆市尚智、建德國小,臺北市西湖、新生國小,臺北縣秀山、臺中市中華、臺中縣葫蘆墩。

▲TOP


「社論日日談」校園活動 有益師生最重要

大學校園舉辦「大胃王」活動,一名參賽學生不幸窒息死亡。教育部因而發文各大學,要求停止舉辦不具教育意義、有損學生健康的活動。

 每當媒體轉播「大胃王」比賽,參賽者從狼吞虎嚥到後來痛苦吞嚥的模樣,令人不忍卒睹。這種活動,比賽誰吃得多、吃得快,完全不符健康原則,參賽者往往吃得痛苦,卻為了誘人的獎金或獎品而參加。活動背後的贊助者,可能是食品廠商,透過「大胃王」活動達到置入性行銷的目的。

 廠商有廠商的目的,學校舉辦「大胃王」比賽的目的又是什麼呢?沒有明確教育目標,且明顯不具教育意義的活動,不應輕易舉辦。然而部分學校重視「行銷」,不時舉辦一些熱鬧活動,不問教育意涵,只求媒體曝光,心態十分要不得。

 校園自主,學校透過活動展現自我風格與特色,並無可議;可議的是活動庸俗化、綜藝化、弱智化的部分。希望這次的不幸事件,也是一個轉機,可以扭轉校園舉辦媚俗活動、譁眾取寵的風氣。

更多新聞內容請參閱「國語日報社網站」

▲TOP


李老師教你同義詞-機巧

※ 機巧

機巧 機伶。

機伶 也作「機靈」,伶俐的意思。

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社出版「同義辭典」

▲TOP


網路笑話

★和你一樣

小俊和小琦正在聊著將來的事。

小俊:「假如……有一天我先走了,妳會怎麼活下去?」

小琦:「我想……我會找幾個單身女人同住,快樂的過完後半輩子。」

接著,小琦問小俊:「那麼,如果我先走,你又要怎麼活下去呢?」

小俊:「別的我不敢想,我想做的,就和妳一樣吧!」

小琦:「……」

★甜蜜的祕密

老王到老李家中作客,發現老李都以「親愛的」來稱呼老婆。

老王很感動的對老李說:「你真的是不容易啊!結婚都快三十年了,對你太太還是用這樣甜蜜的稱呼。」

老李聽了小聲的說:「這是因為……我早就忘記她叫做什麼名字了。」

老王:「……」

★胡說八道

一天,阿美哭得很傷心,好友阿莉關心的問:「阿美,妳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

阿美:「因為大家都說我的兩條腿長得像兩顆大蘿蔔。」

阿莉瞄了阿美的腿說:「別聽他們胡說八道,哪有蘿蔔長得又粗又黑的呢?」

阿美:「……」

四格漫畫–大好人

這個星期發生了有趣的事,我們也用有趣的的四格漫畫呈現

DSC05168 有一天,柔欣跟老師說他的字詞練習簿被偷了,於是班上組成專案小組來開會調查。
DSC04612 同學交頭接耳、互相交換情報,四處奔走幫忙柔欣找回他的字詞練習簿。
DSC05455最後,柔欣的字詞練習終於找到了!原來有位大好人幫忙「帶回去」,還幫忙「寫完當天功課」,讓柔欣笑容滿面。
KMP-DVD[(000510)10-38-12] 這位就是大好人!(當然他的作業沒寫!)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收拾書包時要仔細!

考試沒教的事》第七課 當錢的主人

駕馭欲望馬車 別急著吃棉花糖

【聯合報╱記者賴素鈴、梁玉芳】

讓孩子學習支配零用錢、記帳、儲蓄,都是培養理財素養的基礎功課。 記者林錫銘/攝影

一位國中生向班上同學炫耀他價值七萬元的手表,但同學不領情,反嗆他:「我這支表只有五百元,但是功能比你的好。」

到這所國中推廣「理財素養」的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陳琬惠見狀,心下一陣暗喜:「剛剛真的沒白講了。」

 [@more@]

價錢與價值差別

在消費至上時代,要擺脫物欲糾纏,當錢的主人,大人得教小孩看清「價錢」與「價值」的差別;「炫耀」、「同儕壓力」不該是消費的動機。

「太多人談『理財』,卻窄化成『投資』;重要的該是教孩子管理欲望,懂得如何延遲享受、控管風險」,陳琬惠說,要過「財務自由」的生活,「錢滾錢的投資,該是最後一環。」

欲望失控成卡奴

有線電視眾多頻道裡,教人買股票、購物的頻道占了大半,不斷刺激人的欲望;財經雜誌鼓吹「一億人生」、「三千萬才能退休」,金錢成了唯一衡量人生成就與構築安全感的元素。現實卻是,大半的人當不了郭台銘、成不了名媛,卻淪為「卡奴」。

學習「當錢的主人」,是現代人非常欠缺的一門人生功課,許多年輕孩子還未準備好,問題就已橫在眼前。高中生一個月上萬元的手機話費,有家人幫忙付掉;清寒學子一踏出校門就面對助學貸款還錢的難題。

檢視現行的國小到國中的教科書,談及「理財」的內容極少,某版本的內容卻讓陳琬惠倒抽一口氣,教科書上寫著「理財應詢問專人」,下頭配張「理專(理財專員)」的照片;但是「理財該是自己做功課,聽信理專或電視上的『老師』,風險太大」。

猶太人八歲存錢

理財作家夏韻芬曾撰文分享猶太人怎麼教孩子理財:送股票給剛滿周歲的小孩;三歲時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鈔;五歲讓他們知道錢如何賺來的;七歲得看懂商品價格,教他「錢能換物」的觀念;八歲教他們儲蓄;十一歲到十二歲,則要能看穿電視廣告的假象,並執行兩周以上的開銷計畫,懂得正確使用銀行的術語。

「為什麼廿年前,沒人教我人生理財課?」作家陳安儀感嘆,她大學時代就很會賺錢,別人兼家教一小時的鐘點費三、五百元,她去補習班教作文的薪水一個月有兩萬多,媽媽還給她房租費、零用錢,但她「一毛錢也沒存下來,全買東買西,花光了。」

陳安儀算算,如果她從大一就懂得每個月存五千元、買基金,大學畢業不但拿到文憑,人生的「第一桶金」也早該到手了。

陳安儀說,年輕孩子不會明白,人到四十,那種「不知還可以賺多久」的危機感。家累、責任,都讓她感慨沒有早早學會「當錢的主人」這一課。

零用錢學會理財

許多理財專家建議,零用錢是讓孩子學習支配金錢及管理欲望的第一課。父母可讓孩子記帳、自主決定花多少、存多少,學到儲蓄及財務規畫,更能學到延遲享受。研究證明,「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較易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吃掉的人,可能會累積債務。

但是,不少父母給太多零用錢了,「有小學生一星期有一千元零用錢,全部花光光」,書包裡全是CD及遊戲機。陳琬惠認為,國中生一周零用錢五六百元就夠了;小學生手上有一千元,是「太超過了」;多到超過需要,就不懂得珍惜。

教孩子看穿廣告

看穿廣告的意圖、不接受促銷宣傳的洗腦,是年輕人對抗旺盛消費欲的金鐘罩。此外,「記帳可以檢視消費行為。」財智協會發現,切實記帳的大學生每個月的消費額會有效遞減。

隨著年紀及收入漸長,投資之前須有「風險規劃」,為自己及家人存一筆「緊急預備金」;再認識各種投資工具,為人生目標如結婚、出國、買屋,選擇不同理財途徑。

如同日本暢銷漫畫「貧窮貴公子」說的,主角山田太郎的「家訓」第一條是「千萬不要借錢,因為還不起」;更重要的是「不要借錢去消費」、更「不要借錢去投資」。

胡亂投資成黑洞

理財作家何宗懿建議,如果沒先學到「財務管理」的基本功,就貿然投資,拿本應交學費或有其他用途的「死錢」作投資,一旦失利被套牢,就得另尋方法填坑,結果財務黑洞就越來越大。


財務自由備忘錄

「當錢的主人」,你必須:能養活自己、能養活家人、能讓財務不失控。

先理債再理財、行有餘力才談投資;不做好高鶩遠的發財夢,別追著錢跑。

家庭理財教育

●經驗加值:父母可以討論自己管理財務的成功、失敗經驗,提供孩子借鏡。

●讓孩子理解「選擇的有限性」:買了這個,就不能買那個。

●練習記帳:孩子也有自己的收支簿,共同討論。

●父母給錢要有方法:有限度、有計畫的給錢,不讓孩子覺得理所當然。

●重拾儲蓄美德。

●沒有白吃的午餐:例如讓孩子用勞務賺取零用錢,或使用者付費,嘗試讓孩子負擔部分家用。

個人財務管理

●落實財務控管:做好個人財務報表,弄清自己的所有資產與負債,以及收入、支出的現金流向。

●擬定個人預算:實用的老話:量入為出。

●延遲享樂:「不急著吃棉花糖的人」可以獲得成功,而一拿到棉花糖就馬上吃掉的人,可能不斷累積債務。

●嚴格分配比例:不論資金用來投資或支付貸款,都必須恪守在所得的三分之一。

讀報教育(國語日報)-我家的功夫大師

每日一文之「心有戚戚篇」,來看看小朋友的童言童語!

 [@more@]

 img212

柏妘:簡羽晨也很喜歡用頭撞人,超痛的。林佳儀也有「獅吼功」,我們班很吵時她就會這樣。簡羽晨會「鐵頭功」、林佳儀會「獅吼功」,那他們算不算功夫大師?(當然算!)

宛柔:我家也有位「功夫大師」,他才十個月而已,不過他不是「鐵頭功」,而是「金剛腿」,我每次抱他的時候,他都一直用他的腿踢我的肚子。(我看你也要練「鐵肚功」!)

博皓: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發現我越來越不想要有弟弟了,而且我說不定可以用這招來對付我哥哥。(這位同學真是可怕的「弟弟」!)

苡瑄:啊!?我跟作者真有緣~我家的那個弟弟也是個「功夫大師」,專練鐵頭功&無影腳,牆壁、地板都有被撞凹,枕頭也被踢到羽毛都跑出來了。〈牆壁都能被撞凹,你弟可以去上綜藝節目,你媽媽可以當「星媽」了!)

育瑋: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的弟弟用頭去撞牆,真有趣,但是,我沒有弟弟,我本身就被當成奴隸。(我猜作者的弟弟大概也是被當奴隸才想去撞牆吧?)

宏旻:我看作者的弟弟可能頭腦被撞壞了。(開玩笑!這可是「大師」耶!)

佩捷:我家也有一個功夫大師,就是我奶奶,每次我不乖的時候,獨門絕技就來啦!「獅吼功」和「竹筍炒肉絲」,三兩下就把我嚇得屁滾尿流、一把眼淚,一把鼻涕、三魂七魄都飛了,真厲害!(「我那特異的奶奶」林佩捷版!)

庭慧:我常被我弟弟用他的鐵頭功撞我鼻子,所以我感同身受呢!(又一個受害者!)

鈺晴:我家的功夫大師好像是媽媽,因為媽媽有點嚴格,每次一看見媽媽手中友其他物品時,我都被嚇得全身發抖!不知如何是好?(嗯!你媽媽比較厲害!)

勝名:看完這篇文章我覺得作者應該很痛苦吧!整天都要躲,如果躲得過就算好運,如果沒躲過的話就中彈了!如果我有這種弟弟應該也很痛苦吧!(這篇心得怎麼和李得亨的一模一樣,莫非你們的弟弟是同一個?)

佳儀:我們班的同學都說我有獅吼功,不過這都是班上同學訓練我的因素,他們每次都要我喊很久。(為了讓你練成「獅吼功」,同學們真是用心良苦啊!)

子凡:幸好作者的弟弟不是我的弟弟,不然我一定會被他撞死的。(要好好愛護你弟弟,不然的話………)

與Peter老師的約定~

好好笑-210/23 台大的外籍老師 peter老師到我們班上來,和班上同學說說話,並且協助班上的同學做英語能力檢測,結果則提供給班上英語老師作為補救教學之用。同學一看到外國人到班上就瘋狂了,熱烈且大聲的用英語打招呼,讓peter老師感覺很驚喜。看到同學不排斥和外國人交談,甚至有些人很主動用生澀的英文說話,我心中感到又高興又好笑!很期待本校外籍教師 nell 老師到我們班上課的時候,這群孩子的表現!呵呵!對了,peter老師說下學期還會找時間到班上來看看大家英語有沒有進步,於是我們約定下一次英語一定要進步,能夠再和他多說說話!

[@more@]

peter老師還沒進教室上課前,就在路上被小朋友包圍,大家很好奇!DSC05475

 

peter老師說「這位同學的英語很好,要不要來讀我們學校?」(台灣大學耶!瑋晟你上台大要請老師吃飯喔!)

 DSC05482

老師請大家吃棒棒糖(俊霖好害羞喔!)

 DSC05483

冠伯用「英語」跟老師要糖吃!(這是真的!趕快拍下來!)

DSC05484

老師發講義給大家(one,two……)

DSC05478

真 hi 啊!全班一起合照(看出來大家高興得快瘋了嗎!最可惜的是沒拍到俐雯向peter老師要講義的畫面,真情流露one one one 真經典!)

DSC05486

搞笑版:

好好笑

我們學校的nell老師(11月、12月見~)

nell老師

交通部觀光局"小小畫家遊樂園"創意繪圖比賽

交通部觀光局"小小畫家遊樂園"創意繪圖比賽,內容如附請參閱:
1.組別分為低、中、高年級三組
2.作品請用四開圖畫紙,技法不限,內容以呈現觀光遊樂園之設施或活動內容為主
3.稿件請附上報名表(可從網頁上下載),以掛號郵寄至(413)台中縣霧峰鄉中正路733號交通部觀光局國民旅遊組收
4.收件日期至12月15日止,歡迎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