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日報親子報10/15

國語日報親子報10/15[@more@]

制服鬆綁 多數小學不強制穿裙

張彩鳳、莊舒仲、諶淑婷 綜合報導
教育部昨天開會決議,中小學都要尊重學生多元選擇,重視性別平等,不能因為女學生不穿裙子而動用校規處分,學校應考慮學生需求,適度放寬制服規定。
許多國小其實已經放寬制服規定,不是沒校服,就是女學生可自行決定穿著裙子或褲子。北市萬芳國小創校以來就沒有制服,校長何瑞蓮說,讓學生任意搭配便服,也是一種美學訓練。她不贊同女學生一定要穿裙子,「若學生感覺不自在而穿安全褲,不僅不舒適,還會讓學生更排斥裙裝。」臺北市劍潭國小去年將女生的夏季制服改成褲裙,結果大受女生歡迎。
臺北市永春國小校長許寶源認為,女生穿裙子是一種儀態訓練,也讓學生學習不同場合的穿衣方式。身兼教師與家長身分的詹明霞認為,女生未來總有必須穿裙子的場合,穿制服可視為提前儀態訓練。
臺北市教育局國教科長謝麗華表示,教育局不干涉各校穿著規定,但希望學校可依學生安全與方便性考量,更彈性處理,讓學生舒適自在的上學。
臺中市教育處長張光銘表示,學校的服裝儀容應由學校與學生共同討論,或透過公開表決方式決定。至於女學生是否穿裙子,應看學校對於校服的規範。如果要改成褲裝,也應經過公開方式決定是否變更。臺中市忠明國小教師謝青屏認為,學校可以制定兩種服裝款式,讓女學生自由選擇,就不會違反性別平等法了。
高雄縣教育處長陳瑞忠表示,縣內都交由各校自行決定,不會強制要求學生的穿著。高雄縣壽天國小校長呂佳真說,過去只有在登革熱高峰時期,會要求學生穿長褲,以避免蚊蟲叮咬。
臺中市忠明國小六年級學生方儒雅說:「穿裙子對女學生來說,在做事和行動上都有許多不便,我不喜歡穿裙子。幸好我們學校只有運動服,沒有制服。」

▲TOP

尊重多元選擇 不穿裙裝不處罰

楊惠芳 臺北報導
針對不少學校規定女學生一定要穿著裙裝到校,甚至有的學校要求女學生冬天也要穿裙裝,否則會遭到口頭申誡、罰站、記警告等處罰,教育部召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進行討論,並且達成共識,學校應尊重學生的多元選擇,不可以因為學生不穿著裙裝而處罰學生。
教育部訓委會專門委員傅木龍表示,這項決議適用於所有的中小學,學校規範學生服裝儀容時,除廣納學生和家長意見,依循民主程序訂定外,更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的精神,尊重學生的個別選擇,例如,有的學生性別傾向偏男性化,比較不喜歡穿裙子;有的學生騎腳踏車上學,穿裙子很不方便,還得用一隻手扶住隨風飄揚的裙子,只以單手騎腳踏車,非常危險,因此,學校不宜硬性規定。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陳皎眉表示,這次會議有兩個重要結論,一是尊重多元選擇,二是不得懲罰。雖然教師法授權學校制訂學生輔導管教辦法,強調學生能夠經由民主程序制定校服,但委員會認為,學校不能因學生穿著不同制服,而懲罰學生,必須尊重學生的多元選擇。不管髮禁或制服,都朝鬆綁方向,有些學生有性別認同障礙,學校不只要尊重性別多數,也要照顧性別少數。如果強制規定女學生穿裙裝,將違反性別平等法。

▲TOP

北市小六學力檢測 逾3萬人受測

吳啟綜 臺北報導
臺北市教育局昨天舉辦全市國小六年級學生國語文及數學基本學力檢測,總共一百五十四所公私(國)立國民小學,六年級一千零六十八班,三萬一千兩百五十九個學生受測。國教科股長胡士琳表示,英語檢測明年開始試辦,各科成績不會對外公布,僅供各校參考。
今年是臺北市第四年舉辦小六學生基本學力檢測。教育局表示,國語文及數學檢測範圍、題型及流程,都與去年大致相同,封閉性試題採全市小六生普測;開放性試題採抽測方式,約抽測三百人。
對於許多家長擔心檢測會增加學生學業上的負擔,教育局強調,基本學力檢測不是對個別學生階段性成就評量,與學生成績和日後升學無關,請家長無需太過擔心。檢測結果,不作為校際評比與學生學習成就排名的依據。
這次考題國語文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多了一些生活資訊的補充;數學方面,著重學生的邏輯推理。教育局呼籲家長儘量讓孩子以輕鬆而謹慎的心情面對。在國語文方面,多鼓勵孩子活用習得的詞語,並配合課外閱讀,強化孩子理解與應用語文的能力,避免填充記憶的語彙及反覆練習;在數學領域方面,可培養孩子基礎運算和邏輯推理的能力,並將數學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TOP

法國讀書樂 北縣圖熱鬧一整月

陳祥麟 臺北報導
你知道「小紅帽」是法國的童話故事嗎?臺北縣立圖書館舉辦「法國讀書樂在臺灣」,以兒童與青少年文學為主題,為學童量身訂作一系列法國主題的閱讀活動,包括表演兒童劇、學法國童謠等。
臺北市日新國小五年級學生李富中說:「我學會說法語的『再見』、『謝謝』,也會唱兒歌〈雲雀〉!希望長大到法國玩。」臺北縣江翠國小二年級學生吳明晏說:「法國的兒歌真有趣,發音有點困難,不過旋律很美,我一下子就學會了。」
縣立圖書館表示,即日起到月底,縣圖都有法國讀書樂活動,小朋友只要完成書展中任何一本書的閱讀筆記,就可獲得小禮物。

▲TOP

藍眼珠呼叫小耳朵 拿到小金鐘

吳啟綜 臺北報導
「畫老師壓力最大,如果畫得不夠漂亮,可能會被退件呵!」臺北市敦化國小十一名學童,以短片作品「藍眼珠呼叫小耳朵」,獲得廣播電視小金鐘獎最佳兒童短片創作獎。他們用動畫的方式呈現瓦登柏格氏症候群(又稱「藍眼珠症」)的兒童,如何克服生理與心理的重重障礙,活出快樂人生的心路歷程。
這部短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教師林秋宛說,紀錄片不容易呈現兒童自然的一面,因此決定用動畫、說故事方式表現,從畫動畫、寫腳本、配音,全都是大家一起完成。
五年級的楊棋深、鄭祥志,負責主要的配音。楊棋深說:「有時候,一句臺詞就NG了十幾次,總是說不好,最多好像重複十五次吧!」他們原本在學校錄音,但效果不好,才向電視臺借錄音室。平時活潑外向的楊棋深,看到專業麥克風,卻嚇得說不出話來。年紀最小的王若樸,目前就讀二年級,負責配「老公公」的聲音,「笑」果十足。
罹患「藍眼珠症」,聽力、視力因病受損的黃郁辰,負責畫蝸牛。黃柏瑄則畫客廳、小人、蝴蝶,她說:「最難畫的是客廳,要呈現客廳的立體感很難,蝴蝶最簡單,兩個圈圈中間再畫個橢圓就行了。」
羅梓軒則負責畫教師與手機,她把手機畫得非常逼真,她說:「我是照著我的手機畫,而教師最難畫,壓力也最大,沒把教師畫得美,可能會被退件。」她畫了兩次才完成。王若捷負責主角人物的刻畫,王若樸除了負責配音,也要負責畫場景。他笑說:「我專門畫大便上的蒼蠅!」

▲TOP

「社論日日談」家人相互扶持 度過金融危機

美國兩房貸巨頭房利美與房地美公司,因過度擴張業務,並投入國際金融交易,以作帳技巧及資金挪移來掩藏風險,終至破產,並牽連美國五大證券投資銀行,當中三家倒閉,兩家臨危。美國政府不得不動用八千億美元來紓困,但全球金融風暴並未就此歇止。
全球金融危機,引發股價暴跌。我們政府雖動用四大基金、國安基金護盤,並釋出減稅利多,似乎仍難挽回股民的信心,股價依然狂跌不止。
年初,在股價指數衝萬點的預期心理下,利用融資、融券借錢投資,試圖謀取暴利者,如今不但血本無歸,更落得債臺高築的困境。據報載,九月份關渡橋投河自盡者是去年同期的兩倍,求助精神科醫師者增加百分之五十。這波股災,讓許多家庭經濟陷入困厄。
美國最近公布一項調查,百分之七十的青少年因受到父母資產縮水或欠債而產生焦慮不安或悲觀情緒。國內的情形恐怕也一樣;父母和師長不應忽視金融危機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恐慌,陷入困境的父母,尤其應保持冷靜,以切身經驗,教導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並相互慰藉、扶持,以度過危機。
更多新聞內容請參閱「國語日報社網站」

▲TOP

李老師教你同義詞-標記

※ 標記
標記 記號。
標號 記號。
標識 符號,記號。
本單元內容出自於國語日報社出版「同義辭典」

▲TOP

網路笑話

★先跑再說
兩個瓦斯公司的維修工人到阿美家檢查瓦斯,檢查完畢後,兩人決定運動一下,看看誰能先跑回車上。
兩人跑啊跑,突然發覺後面有人氣喘噓噓的跟著跑,回頭一看,原來是剛才那戶人家的女主人。
維修工人:「妳幹嘛跟著我們跑?」
阿美:「我看你們檢查完我家的瓦斯管線後馬上跑開,我覺得自己也應該馬上逃離,以確保安全。」
維修工人:「……」
★要多久?
甲:「請問從高雄騎車到台中要多久呢?」
乙:「要很久喔!」
甲:「起碼要多久?」
乙:「騎馬(起碼)要更久!」
甲:「……」
★一錯再錯
甲、乙兩個人互相不認識,看電影時兩人剛好就坐在隔壁。電影開演前,甲覺得很無聊,於是找個話題和乙聊起天來。
甲:「你看,坐在前排的那個女生長得好醜喔!」
乙:「那……那是我女兒!」
甲:「真是對不起!我不知道你是她爸爸。」
乙:「我……我是……我是她媽媽!」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