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線的盡頭 教師研習

12/10在學校舉辦了一場「魚線的盡頭」電影欣賞

因為是利用週五下午時間進行 高年級老師還有課程 害他們無法參加 感到抱歉

我只單純抱著與大家分享的心情 來辦這場活動

所以只要有一個人參加 我都感到高興…

結果今天有六位老師報名 還有十位二年級小朋友來相挺…感謝啦

還要謝謝芳妤主任還提供飲料 幫我們研習加料

雖然這部片沒有帥哥美女助陣 但是卻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 

我愛吃魚 但是在四十年後將無魚可吃…而且也將帶來和全球暖化相同嚴重的問題

我們食物來源…食物鏈出現問題 這是我們人類需要馬上去重視的問題

我們可以立即改善此現象 只要把這個訊息傳播出去

讓大家馬上以行動來改善海洋的問題

不要小看一己之力

做就對了

也想建議學校營養午餐:

1.不要吃吻仔魚

2.不要吃大型魚類〈鮪魚、鮭魚等〉….其實一些小魚也有很多營養

3.要向合法廠商購買魚

唯有用我們的力量 抵制一些濫捕的漁商 才能改善捕魚的問題

改變我們飲食習慣  做一個有知識的消費者…

希望我們未來的子孫還可以有蔚藍的海岸 新鮮的魚可以吃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魚線的盡頭片尾最後的拯救海洋三部曲中,

第一步:購買前請先問清楚來源//只吃符合永續標準的海產

第二步:告訴政治人物//尊重科學、縮減漁船數量

第三步:請加入行動//支持海洋保護區和負責的捕魚行為

與大家分享

 

 

 

海洋心得

97年學校辦理了五天的海洋教育工作坊我的心得就是「學無止盡」、「海洋教育浩瀚無窮非一言兩語可道盡」,需要老師們用心投入心力,繼續學習及發展適切的海洋教育課程。

我回首看看自己的心得—回味一下吧

   在暑假難得和公正同事一起學習、玩樂、說笑、努力寫教案,是一段特別的收穫,古人說:「揮汗後的收割是最甜美的」,在完成教案、打完心得與大家分享討論時,終於能體會那收割的喜悅與感動,幾個晚上熬夜失眠打教案的辛苦都忘記了,這段珍貴的記憶會一直留在我的心海裡。

[@more@] 

    這幾天海洋教育的重要語錄,專家說:

許育彰教授:「海洋科學的萌芽從航海紀念碑開始」

趙蕙芬校長:「海島甜心海洋情」

陳建銘主任:「海洋的宜蘭有什麼?可讓羅東的孩子學會什麼?」

吳靖國教授:「海洋教育的學習價值讓學生的學習視界變大了」

           「海洋,要有人味兒!」

           「海洋教育是讓學生懂得如何與海洋進行適切的互動歷程」

廖鴻基老師:「是否我們走的太快  無意間遺落了大片的海洋」

           「海洋精神走出去!」

           「當海島懂得尊重大海  我們將開始善待自己」

     「全世界都不吃  只有台灣人在吃吻仔魚、翻車魚、豆腐鯊 值得思考」

老船長說:「航海就是不斷的冒險和不斷的擁有機會」

    真的很感謝這些老師準備了這麼豐富的資料與經驗分享,俗話說的好:「上台十分鐘,下台十年工」,老師們願意把這些珍貴的寶藏與我們分享,我覺得好幸福,我們是踩著別人的足跡及肩膀往前進,減少了不必要的摸索與失敗,謝謝老師。老師們有幾個畫面讓我印象深刻:

    當趙校長提到和平國小的家長、老師、學生及課程,臉上不自覺的微笑,讓我深深感覺這個校長一定很愛和平國小,不只是喜愛,更是驕傲,反思自己,當我提到「公正」,我是否也會不自覺微笑、驕傲?我想,我要再努力。

    當看到廖鴻基老師頭上的白髮時,我覺得這個人都可以當我老爸了,怎麼還可以與海洋「談情說愛」,甚至用文字、用藝術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反思自己,我能像老師這樣勇敢面對自己的情感,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嗎?甚至用更有創意、更有想像的方式。下次看到魚,記的不要只想到吃,要延伸魚的不同想像與價值。

    當看到和平國小退休老師林美惠老師熱心、細心、用心的照顧我們,帶我們走遍和平島的每一個角落,不管是地質公園、水產試驗所、台灣造船廠,她都永遠走在我們前面,只有一個字形容她「勇」,真的那天晚上回去後,我的腳都快抽筋了,真的佩服老師的體力、耐力,老師說:「她每天早上600起來海泳,晚上還會去跳舞」,想想自己,要再加油了。跟著美惠老師的腳步,我學到時時學習並保有一顆年輕的心,就會快樂有活力喔!

    最後,謝謝所有參與這次工作坊的朋友們

                   因為有你們,工作坊才會有生命,

                   因為有你們,公正的海洋教育跨出去了一步,

                   因為有你們,我的生活變的更精采   謝謝你們  我的朋友

所有的活動都需要人的參與 有人才辦的起來 才熱鬧…原來自己還蠻認真 心得寫的不錯喔

這個月去參加縣版的海洋教育工作坊 真的覺得學不完 不過可以和一群人共同努力

是一件幸福的事….

悠遊噶瑪蘭水路體驗

上周五參加縣內海洋教育工作坊

請到社大老師  陳財發老師〈國華國中退休老師〉

為大家介紹悠遊噶瑪蘭水路體驗活動  我們也一起和老師悠遊噶瑪蘭吧

[@more@]

老師有在社大開一個  健康趴趴走的社團  噶瑪蘭水路課程是他們今年的主題活動

他們希望  健康趴趴走的悠遊噶瑪蘭水陸  可以形塑宜蘭人

因為宜蘭是水的故鄉  食衣住行 都是依水而出   但是大家卻談水怯步

像日本發展出盆舟 威尼斯水都  都可以成為特色  我們宜蘭也可以ㄚ

水是生命的源頭  大家不可或缺的自然要素

因此人與河川互動的關係 在冥冥中應該是自然的體現於我們的生活中

所以希望藉由 利水 親水 活水 保水等核心價值 嚐試採取  水路系統來導覽宜蘭風光

水路體驗活動目標如下:

猜猜看 宜蘭平原的三大河流動脈,在壯圍東港流入太平洋的是哪些河流?

答案是冬山河 宜蘭河 蘭陽溪

冬山河老師說稱它為希望之河

冬山河有截彎取直過 下圖中可以清楚看到舊河道〈紅色〉 和新河道〈藍色〉

這次颱風來 淹水最嚴重就是舊河道附近…為什麼 你想想水原本要走的路被改掉了

大水一來 沒地方去 就積水往四處去啦

健康社團曾經去造訪舊河道面貌

宜蘭河則是母親之河 也就是故鄉之河 她是早期先民來宜蘭時 留下文化 生活點滴的地方  所以在這裡的故事會更豐富

衛星地圖下的宜蘭河

啟航尋找宜蘭河的故事

看看健康社團 阿公阿嬤的回饋  很棒喔

看看他們的收穫 再想想最近颱風對宜蘭的重挫

我們該如何與水共生呢?老師說….

以上資料 陳財發老師提供  謝謝老師與大家分享

海洋教育融入領域教學

這個月參加宜蘭縣舉辦的海洋教育工作坊

目的是要產出在地性的宜蘭海洋教育課程…還要做分享

雖然研習活動辦得很活潑 有戶外體驗探查也有內涵的大師課程分享

不過要寫教案總是會有壓力….不過這次請到對於海洋教育課程很懂得吳靖國教授

讓我對於海洋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

現在就將老師的課程做簡單的分享說明

詳細內容 請看海洋教育融入領域教學(頭城)991001.ppt

[@more@]

首先海洋有三種面貌:

存在於自然界的海洋

    —自然海洋(自然科學)

         強調事實、證據、重視邏輯

         在開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與人互動的海洋

    —社會海洋(社會科學)

         重視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係

         在開啟學生的「關係互動」能力

 

人類想像的海洋

    —人文海洋(人文科學)

         重點在於理解、欣賞、想像

         在開啟學生的「想像情意」能力

※海洋的普通教育:

         幼稚園、中小學、高中職學生及一般民眾、一般大學生等。

         目的不是為了未來的職業發展,而只是為了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並能了解自己應該如何與海洋進行適切的互動。

         為了獲得一種對海洋的普通常識、見解與行動力。

※中小學海洋教育的目的:

         屬於海洋普通教育範疇。

         讓學生獲得正向的海洋意識,並促發其對海洋產生適切的行動力。

         海洋教育,是「讓學生懂得如何與海洋進行適切互動的歷程」。

         海洋,是一種達成海洋教育目的之素材。

「海洋教育」是有關於「人與海洋如何適切互動」的教育。

※海洋教育要有海味

         從「教材」來看

    —自然海洋、社會海洋、人文海洋。

         從「內涵」來看

    —必然要含有「海洋性質」或「海洋性格」,前者比較傾向於海洋的自然屬性,後者比較傾向於人們賦予海洋的意義與精神。

※海洋教育要回歸學習主體的成長:

         學生從海洋教育中獲得的成長

    —「科學知識」(自然海洋),是指人從海洋獲得的自然科學知識。開啓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社會價值」(社會海洋),是指人與海洋之間的倫理關係與價值觀念。開啓學生「關係互動」能力。

    —「心靈境界」(人文海洋),是指人受海洋啟發後的心靈成長與自我修為。開啓學生「情意想像」能力。

※海洋教育的七個教學發展主軸:

         以海洋面向為主軸

         以學習領域為主軸

         以學生能力為主軸

         以教學媒材為主軸

         以教學取向為主軸

         以其他議題為主軸

         以教科書為主軸

 

※撰寫教案時要自我檢視:

         是不是呈現「人—海洋」的關係

         是不是具有「海味兒」

         是否關注到「海洋保育」

         是否回到「學習主體」能力的提升

 參與研習的老師都很認真的做筆記

大家抱著學習的心而來

期待能有更多的收穫

蘭陽博物館–海洋

99.10.01參加宜蘭縣99年海洋教育工作坊

我們的第一場 就是到我一直很想去的蘭陽博物館聽說暑假爆滿

我們這場還請到宜蘭達人的林宏仁老師來解說 館藏內容平時來都只是走馬看花

今天真的是來取經學習的….大家很認真的做筆記

以下就是博物館內與海洋相關的內容

提供大家參觀或是課程編寫參考

[@more@]

蘭陽博物館一個單面山造型 由姚仁喜工作團隊完成看似無直線都是斜線的

其實建築是以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為依據,傳達一種由土地中成長茁壯而融入地景的感覺,希望與水域中的烏石相互應

蘭陽博物館是宜蘭的新地標 宜蘭的驕傲

烏石港  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因港域內的三塊黑色礁石而得名,是早期宜蘭貨物進出之咽喉

  

除此外宜蘭的蘭陽溪與宜蘭河都是流至烏石港出海的….

博物館的屋頂頂端….是指著龜山島的

所使用是德過進口厚玻璃 採自然採光  抗紫外線  不會熱 但是價格貴綠建築概念

你知道嗎 博物館的牆壁磁磚是用四種岩石 三種變化所燒程變化的瓷磚

是以韋瓦第四季協奏曲所排列而成….空隙可以通風 背後有集水管..消防用水喔

博物館建築有四層 依宜蘭地理排列

第一樓主題時光廊    第二樓主題海    第三樓主題平原  第四樓主題山

進館就看到下圖文字是說宜蘭女子真漂亮 噶瑪蘭雨水豐沛真的宜蘭的查某子勁水

博物館是一個開放式的探索迷宮….裡面大部分都是假的不要動手摸

在主題海館 可以看到南豐一號 船底是用檜木做成的  

 還有宜蘭的海岸線….

還有提到二龍競渡  其實是祭祀的一環  沒有裁判的

清朝時利用農閒進行 活動12 河邊還有戲班表演

日治時代強制改制2 54年才固定端午節舉行

另外早期宜蘭是一座宜蘭城 有一條護城河

是以前拓墾的第五個據點 是台灣最接近圓形的清朝古城 如上圖

另外龜山島7000年前噴過火山  所以是活火山 冒琉氣 會像煙囪  所以有海底煙囪

除中能住在高溫的火山旁的烏龜怪方蟹

 還有隨著海流而來的鬼頭刀  南方澳很多

 還有釣艚仔

            

以及漁船的心臟 燒玉式內燃機

其實噶瑪蘭是一隻愛水的民族

都是依水而居

以上是在蘭陽博物館中 有關海洋資料  其實還有很多 就等大家來挖寶吧

趕快進入蘭陽博物館網站逛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