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參加宜蘭縣舉辦的海洋教育工作坊
目的是要產出在地性的宜蘭海洋教育課程…還要做分享
雖然研習活動辦得很活潑 有戶外體驗探查也有內涵的大師課程分享
不過要寫教案總是會有壓力….不過這次請到對於海洋教育課程很懂得吳靖國教授
現在就將老師的課程做簡單的分享說明
詳細內容 請看海洋教育融入領域教學(頭城)991001.ppt
[@more@]
首先海洋有三種面貌:
存在於自然界的海洋
—自然海洋(自然科學)
• 強調事實、證據、重視邏輯
• 在開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與人互動的海洋
—社會海洋(社會科學)
• 重視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係
• 在開啟學生的「關係互動」能力
人類想像的海洋
—人文海洋(人文科學)
• 重點在於理解、欣賞、想像
• 在開啟學生的「想像情意」能力
※海洋的普通教育:
• 幼稚園、中小學、高中職學生及一般民眾、一般大學生等。
• 目的不是為了未來的職業發展,而只是為了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並能了解自己應該如何與海洋進行適切的互動。
• 為了獲得一種對海洋的普通常識、見解與行動力。
※中小學海洋教育的目的:
• 屬於海洋普通教育範疇。
• 讓學生獲得正向的海洋意識,並促發其對海洋產生適切的行動力。
• 海洋教育,是「讓學生懂得如何與海洋進行適切互動的歷程」。
• 海洋,是一種達成海洋教育目的之素材。
「海洋教育」是有關於「人與海洋如何適切互動」的教育。
※海洋教育要有海味
• 從「教材」來看
—自然海洋、社會海洋、人文海洋。
• 從「內涵」來看
—必然要含有「海洋性質」或「海洋性格」,前者比較傾向於海洋的自然屬性,後者比較傾向於人們賦予海洋的意義與精神。
※海洋教育要回歸學習主體的成長:
• 學生從海洋教育中獲得的成長
—「科學知識」(自然海洋),是指人從海洋獲得的自然科學知識。開啓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社會價值」(社會海洋),是指人與海洋之間的倫理關係與價值觀念。開啓學生「關係互動」能力。
—「心靈境界」(人文海洋),是指人受海洋啟發後的心靈成長與自我修為。開啓學生「情意想像」能力。
※海洋教育的七個教學發展主軸:
• 以海洋面向為主軸
• 以學習領域為主軸
• 以學生能力為主軸
• 以教學媒材為主軸
• 以教學取向為主軸
• 以其他議題為主軸
• 以教科書為主軸
※撰寫教案時要自我檢視:
• 是不是呈現「人—海洋」的關係
• 是不是具有「海味兒」
• 是否關注到「海洋保育」
• 是否回到「學習主體」能力的提升
參與研習的老師都很認真的做筆記
大家抱著學習的心而來
期待能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