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友毛伯伯的打油詩-感謝拉一把!】
流浪街頭數十日 身無分文沒頭路
每日三餐難度日 車站公園當床舖
沒有朋友來幫助 人安伸手來協助
讓我生活無後顧 提起精神找頭路
有了工作有收入 感謝人安和創世
大陸的犀利哥,你會想當他嗎?
正咩兒99.12.10(五)
資料來源:創世植物人雜誌第264期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街友毛伯伯的打油詩-感謝拉一把!】
流浪街頭數十日 身無分文沒頭路
每日三餐難度日 車站公園當床舖
沒有朋友來幫助 人安伸手來協助
讓我生活無後顧 提起精神找頭路
有了工作有收入 感謝人安和創世
大陸的犀利哥,你會想當他嗎?
正咩兒99.12.10(五)
資料來源:創世植物人雜誌第264期
2兩髮菜 破壞16足球場草原
2006/12/15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每採集2兩重的髮菜,就要破壞16個足球場面積的草原,而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清華大學分子生物與細胞生物研究所長李家維,今年在慈濟大愛台邀請下拍攝公益廣告,他用駭人的數據,籲請台灣民眾拒吃髮菜。
因為和「發財」同音,被當成喜慶宴會吉祥菜的髮菜。近年來因為民眾大量採摘,造成蒙古沙漠定砂植物被大面積破壞。民眾不經意吃下肚的一小口髮菜,聚少成多,成了中國大陸西北地區沙塵暴的主要元凶。
這支未在商業電視台播出的公益廣告,近來在網路上被網友大量轉寄,引起很大迴響。就連廣告主角李家維,也不只一次收到朋友轉寄郵件。
李家維說,當初為了拍攝這支公益廣告,他特地購買市面上販售的髮菜來作研究。結果在顯微鏡下,這些髮菜一一現形;他買來的髮菜,十件當中竟然只有一件是真的,其他九件都是假的。
李家維形容,市售髮菜看起來都是「黑呼呼的一團」,很難分辨真假。但他把買來的髮菜泡水後放在顯微鏡下,結果出現五顏六色的顆粒,很多是澱粉粒或其他物質合成,根本不是真髮菜。
李家維說,大家俗稱的髮菜,其實是一種「藍綠菌」。這種藍綠菌主要附生在蒙古沙漠的定砂植物上,大量聚合後長成長條形的絲狀體。
當缺水的時候,髮菜就會乾枯,下雨時又遇水膨脹。李家維表示,這些垂掛在定砂植物上的藍綠菌,就在沙漠中「睡睡醒醒」,直到被民眾連同定砂植物連根刨起,成為饕客口中的美食。
台灣近年來也開始受到大陸沙塵暴波及,當大陸發生沙塵暴,兩天後蒙古黃沙就隨著季風吹到台灣上空。李家維說,他曾問過內蒙古大學教授,當地學者告訴他,採摘2兩重髮菜,大約會破壞16座足球場面積的定砂植物,吃髮菜對環境生態的破壞遠超出想像。
【2006-09-08/聯合晚報】
話說小時候正咩超愛吃髮菜的~不過週六聽了利澤國中的怡珊主任,
分享這個影片~我以後拒吃髮菜囉!
正咩兒99.11.16(二)章魚燒生日快樂唷!
資料來源: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5404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IM5FI0h5Rg
【12個寵壞孩子的錯誤方法】
以下是十二個寵壞孩子的原因:
1.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到他20歲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反應會:"#~%&^…."。
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6.毫不限制他的食物
小心啊!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乾淨,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7.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8.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錢歹賺",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9.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所以現在小胖妹、小胖弟那麼多!)
10.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像這種心態—-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永遠站在孩子這邊,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11.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12.準備過悲慘的一生吧!
想寵壞你的孩子嗎?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很簡單,照著這12條法則去做,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
【以下是可以常常提醒自己的幾個問題】
1.我是否經常注意子女讀書情形及生活規律?
2.我是否非常注意子女考試成績好不好?(是否有進步?還是
退步?)
3.當子女的成績稍有進步時,我是否給他讚美和鼓勵?
4.當子女學業成績退步時,我是否先安慰他一番,然後鼓勵他
要加倍努力?
5.我是否常和子女討論功課,且熱誠的提供意見?(只是給些意見,不要左右孩子或幫孩子寫作業!)
6.我是否鼓勵孩子多學習有益的活動,如:學樂器、樂意答應購買?
7. 我是否對子女功課所需的書籍、文具,樂意答應購買?
8.我是否經常和子女討論他未來的目標?(生涯發展教育)
9.我是否讓子女了解我對他未來的學歷和職業,有較高的期望?(要適當)
10.我是否經常和學校老師主動連繫? (不要出事才找老師)
以上文章已經在網路上流傳好幾年了,無法找到正確資料來源唷!
稍微作了一點修改~大家看一下唷!
教書那麼多年,發現家長因為少子化的原因,過度寵壞孩子,或者幫孩子的錯誤找理由,還有幾乎都把孩子的錯誤,推給老師們。
待過五十年的老校,也在中年學校、到現在的年輕學校。
由於幾乎都在擔任教師兼組長,接過家長的電話,有以下:
【年紀大的學校(及大校) 】:
你們學校就是老師年紀太大,管不動孩子,沒有創意,孩子才不想上課。
還有學校太大,老師無法每位孩子都照顧到。
【年紀小的學校(及小校):】
你們學校就是老師年紀太小,沒生過孩子,所以不會教書,不會帶班,沒有教育愛。
(家長不是也生孩子後才學會當家長嗎?老師也是當老師後才學會當老師呀!)
似乎大部份的人都是「外控性格」,所以把責任都推給別人,鮮少怪自己的,而且把家庭教育也推給老師,ex:老師可不可以教我的孩子要洗澡、老師可不可以教我的孩子不要一直打網路遊戲,當然這些老師都可以教,但是老師不可能在旁邊監督,因為老師也有家庭,而父母您在家是實際監督的人,若你不嚴格點,而一昧地擔任寵愛的角色,我想老師教再多,孩子就是在學校乖,在家叛逆。
家長可以思考以下: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
(一)是事先的約法三章,(二)是事後毫不妥協。
當然老師也會是家長,當老師擔任家長的身份時,也要注意以上的建議,還有老師通常都會干預孩子的老師的教法,這也是必須思考一下。
大家一起加油!尤其是家長中的爸爸唷!因為發現幾乎都是媽媽在管教及教育孩子,請爸爸們也要一起努力唷!
正咩兒99.11.15(一) 
12個寵壞孩子的錯誤方法的資料來源:網路
【通貨膨脹(inflation)】
因貨幣數量增加或貨幣流動速度加快,使貨幣的整個總流通量相對的增加,導致物價長期持紙的上漲,使幣值下跌的現象叫通貨膨脹以其上漲的劇烈與否,分為溫和性通貨膨脹及劇烈通貨膨脹二種。一般言,通貨年膨脹率在百分之五內,算溫和;超過百分之五,算劇烈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原因複雜,但大致可分二種,一種是因成本上升造成,如工資上升過速,或原料成本,如石油價格猛漲等造成,叫做成本推力型通貨膨脹。
另一種則因杜會需求太多,則變成太多的錢去追逐相對較少的貨物,以致引起物價上漲,一般稱之為需要拉力型通貨膨脹。一般言,溫和通貨膨脹對經濟有益。劇烈的通貨膨脹,則將損害經濟發展。
A.通貨膨脹的定義
當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不斷上升,我們稱這現象為通貨膨脹。
B.通貨膨脹的特點
1.一般物品和勞務的價格:通貨膨脹是指一般物品和勞務價格上升的現象,個別一兩種或勞務價格的調高,並不算是通貨膨脹。
2.價格持續不斷上升:例如在颱風過後,菜及魚類的價格通常都會急升,但這祇是暫時性的,物價很快就會回落,這種現象並不是通貨膨脹。
3.某些物品的價格可能下跌:一般物品的價格平均持續上升,通貨膨脹的現象便出現。
C.通貨膨脹率
量度在某段時期內一般物價水平變動的幅度。
D.通貨膨脹的量度方法
利用消費物價指數和隱含國民生產總值/本地生產總值平減指數。
E.消費物價指數
是量度一段時間內購買一些指定家庭消費品及勞務的總支出的變動,消費物價指數亦可量度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 = (本年的消費物價指數 – 上年度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年度物價指數) x 100%
(CPI物價指數)
【中央銀行是對抗通膨的尖兵】
緊縮貨幣對抗通貨膨脹
資金水準鬆緊要適當
關切物價,無時無刻
【消費者的智慧,通貨膨脹的剋星】
社會上一些不當的行為,例如不肖商人利用聯合壟斷、囤積居奇,以及誇大宣傳等方式哄抬物價,都會直接或間接造成通貨膨脹。此時,如果消費者不夠理性,或者跟進搶購囤積,或者未辨宣傳真偽盲目購買,往往助長不肖商人的氣勢,造成物價上揚。
因此,大家應該一起來做個有智慧的消費者,以正確、理性的消費行為,配合政府的努力,防範通貨膨脹;一方面可以共同維護經濟的穩定成長,另一方面也可以確保自己的權益。
【通貨緊縮(deflation)】
該如何定義?依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的定義:「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貨緊縮」。經濟學者普遍認為,當CPI連跌兩季,即表示已出現為通貨緊縮。前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于宗先認為,通貨緊縮就是物價、工資、利率、糧食、能源等統統價格下跌,而且全部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
拚經濟 要多消費
■ 經濟學裡有一個節儉的矛盾(Paradox of Thrift)之說法,其意思是對於個別家庭而言,節儉是好的,因為減少消費可以導致更多的儲蓄與財富。然而,對於整體社會而言,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節儉過度可能不好,因為若是消費減少未被投資增加所抵銷的話,將導致所得、就業與整體經濟的下降。 總體經濟指標中,對於提升經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人們消費以刺激需求。別被通貨緊縮打敗,唯有多消費才是救經濟之道。不管買的是高級品還是地攤貨,台灣的經濟成長就靠諸位看官的消費能力了!
兩者的比較上課再講解囉!
同學可以看一下! ↑
正咩兒99.10.12(二)
資料來源:
http://linsouth.myweb.hinet.net/web/teaching/basic/inflation.htm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1055
http://moneywise.fsc.gov.tw/Content/Media/classroom/video/explorejourney2.wmv
失落的國中三年 親子天下 2010/08/05 文 許芳菊
原本該是青春燦爛的國中三年,為何成為許多孩子失落的歲月?為什麼教改推動十幾年,國中生的壓力依然不減?甚至更扭曲?
如何改善國中教育,減輕升學壓力?
台北,晚上六點十分,學校第九節下課的鐘聲響起,讀國三的仲宇看著錶,再過二十分鐘,補習班就要開始上課。眼前,班導還在為幾位同學吵鬧的關係,將全班留下來訓斥。好不容易下了課,他餓著肚子急奔補習班,繼續奮戰三個半小時,回到家已經超過十一點。
基隆,阿友在這裡的一所公立國中念書,國一因為遭受家暴,功課很爛,從此被貼上壞學生的標籤。國二時,家庭環境改善,他開始奮發圖強,結果卻換來多位老師的冷言冷語,三不五時懷疑他考試作弊,他也變得自暴自棄。到了國三,他每天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罰站,免得吵到同學準備基測。
花蓮,一位優秀的資深英文老師,被他剛接手的國二班級深深震撼。 他的學生杯子裡裝的都是酒,一發起脾氣來,就拿酒杯砸人。全班三十五個人,能夠靜下來讀書的,不超過五個。學校裡的國三導師,一年走了四、五個,還留下來的,不是天天流淚、擔心被學生K、就是靠抗憂鬱藥度日。即使這樣的學校,依然是每天從早自習考到第八節課。許多孩子寫完名字,交上白卷,一天考八堂課,他就睡八堂課。
這些情景,都是現在國中教育現場活生生的故事。被壓抑的、被放棄的、被邊緣化的青春生命,無助的徘徊在國中校園裡。
原本該是青春燦爛的國中三年,為何成為許多孩子失落的歲月?為什麼教改推動十幾年,國中生的壓力依然不減?甚至更加扭曲?
翻開現在國中生的痛苦清單:
考試愈來愈多,學習卻愈來愈少 相較於當年的聯考時代,大多到了國三才開始模擬考。為了拚基測,現在大多數的國中從國一下開始,每學期開學第一週,就有比照PR值排名的模擬考。國中生所有的寒暑假,幾乎都得為開學後的大考準備。
而平常的小考、段考、模擬考,從國一起便排山倒海而來。
根據《親子天下》的調查,超過三分之一的國中生,每週考試超過十次,甚至有一成的國中生,每週考試超過二十次。
如果這些考試,真的可以培養出孩子未來需要的能力,或真的有助於基測的準備,至少還有它的價值;荒謬的是,這些測驗卷的品質大有問題,而且與基測考題的方向不見得一致。
根據《親子天下》大量訪談發現,國中生平日的大小考卷,除了段考由學校老師出題,其他考卷大多是跟教科書廠商購買,或根據這些廠商考卷剪貼而成,老師很少自己出題。清大數學研究所畢業的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經常陪著讀國中的兒子解測驗卷,發現測驗卷的題目、答案經常有誤。兩位考過基測的考生,也認為平日寫的這些測驗卷與基測有所落差。這些測驗卷偏難、細節太多、靠背誦的也比較多。
負責基測命題的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強調,基測考的都是「基本、重要、核心」的概念,以及解決生活能力的問題。坊間的模擬考或測驗卷,無法做到很好的難度控制,反而造成學生的緊張。
對於基測命題有深入研究的師大教育系教授唐淑華更指出:「很多國中老師對於基測用功不夠,他們心目中還以為基測是在考修辭、記憶、很多瑣碎的東西。但如果仔細分析現在的基測題目,都非常靈活,主要是考學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能力去做判斷、思考與感受,這些能力才是平時最需要教學生的。」
適度評量,的確有助於學生學習,但大量寫測驗卷不但浪費時間精力,還會產生許多後遺症。國二女生謝書雅說,他們班上很多人考試都在集體作弊,因為一天考太多科,根本念不完。家裡也有國中生的知名作家陳之華帶著點怒氣的說:「測驗卷寫不完,很多學生就互相抄,老師也不改,學生交換改考卷,就互相放水,這簡直是引誘犯罪!」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說,兒子班上每學期都要繳三、四千塊班費,大部分都拿去買測驗卷,但是一直到考完基測,還有一大箱卷子沒寫完,就直接拿去扔掉。
唐淑華教授感慨,為什麼老師不去檢視他的教學成效,一直往錯誤的方向用力,讓孩子白白痛苦?她看到許多每天考試很多的孩子,最後基測總分連一百分都不到。考這麼多,是為了什麼?
考試太多的後果,使很多孩子對念書失去動力,讀書完全只是為了考試。《親子天下》調查發現,超過四成國中生,不考試就不想念書。 只有三成的國中生,會經常閱讀課外讀物。顯示出,國中生的整個學習胃口都被搞壞。
排名愈來愈多,信心卻愈來愈低
聯考時代大多只有在月考或模擬考時,會進行全校或全班排名。但是現在的國中生,幾乎所有大小考都要被拿來公開排名。
今年剛考完基測的明軒,還記得有一次老師公開小考排名,考三十名的就跑去嘲笑排三十一名的同學,結果兩個人扭打起來,全部被抓去處罰。
師大教授唐淑華兒子的班上,從國一起,老師就會在聯絡簿上公開班上的週排名。唐淑華為此還寫了好幾次聯絡簿,希望不要用這種方式讓學生每天處在競爭裡。但老師的回應卻是,這是家長在班親會的決議,是家長要求公開排名。
從芬蘭回到台灣上國中,陳之華的女兒就非常不能忍受這種排名文化。「我女兒班上家長想知道全班學生的成績,很多老師用分數排座位,還說用這種方式來教國中生最合適。但我女兒說:『是嗎?』她在聯絡簿上對他老師的回答畫了六個問號,」陳之華說。
透過排名激勵或警示學生的用意,到最後對許多學生來說,往往變成一種被羞辱的痛苦。許多老師用分數排座位,甚至有老師依分數高低讓學生選座位。考壞的,就只能坐別人挑剩的!這樣偏頗的競爭環境,能給孩子帶來信心嗎?這樣充滿比較氣氛的教育方式,能讓孩子喜歡學校、喜歡上課嗎?
根據《親子天下》調查,三成國中生不喜歡上學,男生尤其嚴重。 三分之一的國中生不喜歡學校上課內容。超過三分之一的國中生對自己不滿意,近三成的國中生不知道或沒有人生目標。
當老師、家長把心力陷在考試排名裡,是否有看到孩子真正需要的學習?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就感慨:「我們的教育應該有個理念,要儘量去肯定每個孩子的表現;但現在是用否定的方式去否定那些學科成績不好的。」 老師放棄學生,學生學會放棄考試、排名之後,很多國中生接下來的命運就是被放棄。
今年剛考完基測的仲宇說,班上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同學,考試都是用猜的。下了課還會比賽誰比較會猜,老師也不想管他們了。
一位即將升國二的男生指出,放暑假前,老師發數學練習卷,但只發給班上一半的學生。老師公開表示,另一半學生不用寫這些練習卷,因為他們已經沒救了。
三重青少年基地館長江思妤長期輔導弱勢青少年,她很心疼的指出, 不少到他們那裡的孩子,在學校功課都不好。孩子對她說:「老師只對前三名孩子有興趣,他們討論很高興,我們陪公子讀書。」
當老師放棄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所有的學生也都看在眼裡。個性敏感的明軒說,他可以感受到被放棄的同學,心裡很痛苦,覺得比被老師處罰還難過。他看到隔壁班有些學生因此結幫派、甚至吸毒,有些女學生開始抽煙學壞。
常態編班下,面對班上學生程度不一,許多國中老師抱怨小學老師太混,導致許多小學生升到國中完全銜接不上;有些則批評家長教養不當,讓學生難以管教;更有老師不認同常態編班;但對於如何解決班學生能力M型化的問題,往往無能為力,不管程度好壞,全部同一套教法,同樣進度。大多數國中老師在趕進度、拚升學率的壓力下,也只能放棄那些程度不好的學生。
「我不忍去苛責老師,因為他們被整個制度綁架,讓他們無法脫困。 最重要的是,要從制度改變,所以我們一直在推動實施十二年國教,」 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說。
教學相當活潑的國中英文老師徐美雲也認為,如果不考基測,可以給孩子更多,更廣。現在因為要應付基測,有考試,就一定要趕進度,就會有升學壓力,老師也會被拿去比較。十二年國教如果實施,老師也多了一些彈性,可以調整教學方法,滿足不同程度孩子的需求。
花在補習的金錢與時間愈來愈多
當學校教育無法滿足學習的需求,甚至加強了家長、學生競爭的焦慮,補習班的生存空間就愈來愈大。過去這十年來,補習班家數成長四倍,從四千多家成長到一萬七千多家。一位每天晚上要到補習班接女兒的家長,曾經目睹補習班的報名費多到要用數鈔機數才來得及。
《親子天下》調查,超過一半的國中生有補習,其中四五%每週補習超過六小時。很多國中生從國一就開始補習,全科補習下來,一學期得花上四、五萬元。
問學生為什麼想補習?國二女生謝書雅說,因為理化真的很難,學校老師教的,她聽不懂。另一位從國中一路補習到高中,每科必補的學生則說,補習班可以幫她整理重點,她讀起來比較輕鬆。
《親子天下》的調查則發現,去補習的國中生裡,八七%覺得補習有用,而且超過半數認為補習班老師教得比學校老師好。 補習班真的有比學校老師厲害嗎?
熟悉補習班生態的徐薇文教機構負責人江正明坦言,很多大型補習班有更多錢找到更好的老師。這些厲害的補習班老師都有幾個特色,第一,他們上課都很有趣,談笑風生。第二,他們講的東西比較有整理、有系統,也比較能抓住考試的重點。有些補習班甚至有財力成立編寫教材的團隊,不像學校大部分老師都是單打獨鬥。「補習班的存在,除了考試制度的原因,也是因為正式教育裡真的有所不足,」江正明分析。
但補習並不是萬靈丹,許多孩子來到補習班裡,一樣在發呆睡覺。 江正明長年觀察到,補習班只是提供了聽第二次的機會,但真正可以把孩子成績拉起來的,其實不多,頂多不讓孩子的成績掉下去。
國中生一切的痛苦,所為何來?當年推動教改以基測代替聯考,為的不就是鬆綁教育,減輕升學壓力嗎?
多位學者都指出,目前國中基測考題設計靈活,提供老師發揮教學的空間,給學生培養基本能力的指引。 基測,是天使,還是魔鬼?
有些懂得教學的國中老師,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大量參與活動,不但讓學生過了精采的國中三年,也創下了很好的基測成績。但問題是,能體認到這樣的精神,並有能力落實在教學中的老師並不多。
一位家長在部落格中諷刺的寫著:「國中遇到好老師,讓你進天堂, 遇到不好的老師,讓你住套房。」她孩子班上的導師,正好就是那種連下課都要把學生關在教室裡檢討考卷的老師。許多國中生被禁止下課打球,原因是怕打球會浪費念書的體力與時間。
基測最被人詬病的一點就在於,基測題目的設計中間偏易,鑑別度不大。原本只是做一個入學的門檻,但最後卻幾乎變成上高中的唯一分發依據。基測錄取分數屢創新高,想上建中、北一女,六科只能錯三題,作文還需滿級分。
「這簡直是完美的人才做得到,對孩子的壓力實在太大了,」一位國中老師憂心忡忡。再這樣下去,基測的良好用意無法發揮,反而成為比聯考還可怕的惡夢!
一對雙胞胎女兒今年即將升上國三的荒野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就指出,基測鑑別度太低,考試到後來變成考細不細心,孩子為了追求滿分要反覆練習,為考試付出的成本實在太大。 誰來搶救國中生?
這一代的國中生,可以說成長於最幸福的年代,卻也是最痛苦的年代。
他們的國小階段歷經台灣社會走向解放、自由、開明的階段,許多孩子有更多自主的空間、享受到更快樂活潑的小學生活。但到了國中,卻邁向如同戒嚴時代的教育方式,他們所受到的衝擊與不適應,遠遠勝過他們的父母那一代。
畢業的季節,行走在國中、小學的四周,放眼望去,盡是紅布條。 學校的牆上掛滿了「恭賀○○○校基測成績大躍進」、「恭賀本校○○ 基測成績PR99」之類的紅布條。紅布條的背後,訴說的是少子化浪潮帶給學校的焦慮。為避免被減班裁校的命運,許多國中開始用升學率來吸引學生,學校走向更激烈的升學競爭。
全球化競爭,加深了父母的焦慮,早早就要為孩子的將來預做準備;少子化浪潮則加深了老師的恐懼,希望用升學率保住飯碗。種種壓力逼向這一代的國中生,許多孩子在徬徨失措中適應不良、挫折累累、傷痕累累。
當我們的中學生付出了這麼多青春歲月,把考上好大學,當做是人生唯一的目標,結果進了大學,夢想成真了嗎?
台灣的大學品質,足以承載這麼多孩子的夢想嗎?
去年剛考上某國立大學的偉仁,上了大學一學期,就失望的自動退學了。原因是,跟他所期待的大學生活落差太大,完全沒有他所期盼的學習氣氛。
「講激烈一點,孩子會覺得這是一個騙局,」長期從事教改運動的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唐光華說,現在的大學裡有兩種失望,一種是大學的老師看到大學生不用功;另一種是想要好好學的學生覺得老師教學沒熱情、學習環境不理想。
從國中生的升學壓力,到大學生的失去動力,這是一連串環環相扣的問題,要打開教育的死結,國中教育是個最艱困、也最急迫的關卡。
搶救國中生,需要全面的思考:
落實十二年國教,以紓解國中的升學壓力。
提升老師的觀念與能力,以因應時代的變遷、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重新檢討基測,不論是否應該把鑑別度提高,或甚至改變考題方法以引導教學走上正常。
國小、國中應有把關與補救措施,讓孩子具備基本的能力,才不會到國中因落差太大,形成老師教學痛苦或學生自我放棄。
最後請大人們,把不必要的、外加在國中生身上的痛苦拿走:過多的考試、過多的排名、過多的補習、不合理的剝奪下課時間、不合理的霸佔藝能課程,請把時間跟空間還給孩子吧!唯有如此,他們才有機會去發展他們需要發展的能力,讓青春活出該有的樣貌。
註:為了保護受訪者,文章中的國中生名字皆為化名。
…………………………………………………………………………………………………………..
不知看完這篇文章,您有何感想呢?覺得家長和老師們應該多溝通,且各司其職,而不是把該有的家庭教育,也都讓老師來承接
再來要孩子學習要先有先備知識,已經過學校學習,到補習班是重點整理,若沒經過學校教育,就到補習班學習,孩子能聽得懂嗎?未知??
還有教育政策如此,很多知識一定要透過考試來知道孩子學了多少,還有讓孩子懂得吃苦,還有快樂學習,而不是一味地怕孩子吃苦,孩子的未來的路,是自己走的,家長不可能陪他一輩子……..
要懂得讓孩子來適應環境及創造環境,而不是幫他改變環境…..
正咩兒99.8.18(三) 
資料來源: 親子天下 2010/08/05 文 許芳菊 第15期 第116頁
「老師不該說的話」,這本書雖然是日本人寫的,但裡面有些內容還不錯,老師們可以看一下唷!
[@more@]
在輔導室的書目中,我有買~可以來輔導室借~編碼「輔導A041」
我有把其中一些句子打出來~其餘請自己去吸收唷!
祝大家:
情人節快樂!!
正咩兒99.8.16(一) 
【老師不該說的話(修訂版)】
【內容簡介】
要成為一個好老師,光是敬業還不夠,如何把話說好也是很重要的。教學的時候,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常說些激勵的話,這些話對懵懂青澀的國中生而言,不盡然都能發揮作用;有些話不僅無法達到老師原先鼓舞的作用,反而破壞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傷了學生的心,或是老師與家長間的互動關係等,個中原因何在呢?《老師不該說的話》就是針對這個主題發想的。
【本書特色:】
《老師不該說的話》是專門以老師為對象而寫的書,全書共集結八十多句老師常對學生說出口的不適當話語,分析其中的含義,學生聽了之後可能的解讀與反應,以及家長的想法,並提出恰當的說法及建言以供參考。
【書籍介紹】
作者:諏訪耕一、山本誠、中村和行、馬場賢治、武田富子
譯者:呂建良
分類:教育‧心理‧勵志/教育學習
叢書系列:希望工程
出版社:稻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4/14
ISBN:9789866749452
頁數:208
【目次】
第一章本書的目標
第二章 校園暴力
(對於欺負別人的學生)
1.你造成大家的困擾
2.這樣做很不應該
3.他也有不對的地方
(對受到欺負的孩子)
4.隨便什麼都好,說來聽聽看
5.換個朋友看看
6.大家覺得你平常的表現不好
7.不用太在意
8.要堅強一點
9.沒這麼嚴重吧
第三章拒絕上學
(對於積極拒絕來上學的孩子)
10.想想自己的將來吧
11.沒有人是心甘情願上學的
12.要不要來學校隨便你
(對於神經質似的拒絕上學的孩子)
16.大家都在等你喔
18.這樣下去會畢不了業
第四章學習
(對於不擅長學習的孩子)
27. 連這個也不會嗎
28. 做太久了
39. 大概不會堅持到底吧
第五章升學
41.老師是為你好才說的
42.就算考上了,也是吊車尾
45.你要迷糊到什麼時候
第六章日常生活
51.我叫你爸爸媽媽來學校喔
55.我不想再看到你
69.老師說的,不會錯
第七章面對家長的參考
80.你家的孩子也有責任
84.別的孩子不是沒事嗎
資料來源:博客來書局
昨天看到樂圾發明王,劉大潭先生,他是個身障者,他身殘心不殘,有個樂觀的個性,不過我想他應該是經過許多挫折,也悲觀過,後來才改變吧!他說小時候人家說他像狗一樣爬行,他的想法是,我進化了,從鱷魚變狗……. 然後他努力唸書,努力發明,把人家不要的垃圾變成有用的發明,這樣的精神真的很值得學習……
他努力以赴的態度,雖然身高只有一百公分,我想他像一八o的巨人囉!態度決定你的高度……………………
不要怕吃苦,要努力唸書,要樂觀,要有挫折容忍度(AQ)
正咩兒99.7.4(日)
【劉大潭先生簡介】
速跑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大潭,是全球第一位身障發明家,榮獲全國發明展金頭腦獎第一名、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牌獎、德國國際發明金牌獎、國科會十大傑出科技人才獎等殊榮的肯定。他是一位打不倒的勇士,也是一位利用廢物創造發明的英雄。他2歲時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以爬行走路,像鱷魚把胸部貼在地上爬行,所以膝蓋、腳盤常常流血,到現在還留有許多疤痕,一直到7歲,他爸爸才教導他用兩手托著鞋子走路,在大家的異樣眼光下成長,數不盡的艱難向他一波又一波撲過來,他卻發揮勇於挑戰生命極限的本質特性─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 。
他自立自強、自助助人,突破求學、就業、追女朋友三大人生困難,從南投縣西嶺國小、鳳鳴國中到台中高工、逢甲大學機械工程系都是全校第一名畢業,也從被200多家工廠拒於門外,到升任工場薪水最高的研發部經理,甚至自己創業當上速跑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生產由他自己發明的蜘蛛高樓緩降機、安全電梯、緩衝啟動馬達、電動控制閥、四面八方電風扇、焚化爐專用高溫橢圓碟片閥等轟動全球的得意產品,更感動逢甲大學校花張秀惠,又說服岳父母,娶得美嬌娘賢內助,生下健康的三千金分別就讀大學、高中、國小。
資料來源:
以前唸特殊教育學分,是因為法律規定教育學程要修得特教三學分,再來唸特殊教育的書是因為考教師甄試會考,而現在是因為想更深入了解及可以幫助孩子及家長,最近和同事朋友聊天,如果你的孩子是特殊孩子,你願意去鑑定及接受這個事實嗎?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
是呀!很難回答的題目…….我呢? 其實教書那麼多年,看到那麼多家長的逃避,不願意面對,的確…..真的很難……
但是即早鑑定,對於孩子的教育安置及學習,比較好….免得孩子心理受傷….
也許不一定受傷…但是早一點讓孩子能獲得成就感,不要經歷那麼多不必要的挫敗…..
anyway…..孩子、家長、老師….一起加油!
【特殊教育法】
『資賦優異』
(一) 智能優異:集中式智優班、分散式智優班
(二) 特殊才藝:音樂班、美術班
(三) 特殊學業性向:數理資優班、語文資優班
『身心障礙』
一、智能障礙。
二、視覺障礙。
三、聽覺障礙。
四、語言障礙。
五、肢體障礙。
六、身體病弱。
七、情緒行為障礙。
八、學習障礙。
九、多重障礙。
十、自閉症。
十一、發展遲緩。
十二、其他障礙。
高級中等以下各教育階段學校得設特殊教育班,其辦理方式如下:
一、集中式特殊教育班。
二、分散式資源班。
三、巡迴輔導班。
※ 自閉症是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的一種發展障礙,徵狀通常在幼三歲前出現。自閉症常伴隨有智障、癲癇、過度活躍、退縮及鬧情緒等問題。患有自閉症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三大障礙:人際關係障礙、語言表達障礙及行為障礙。
※ 自閉症出現在第一胎男嬰的機會比較高,大約是萬分之三至萬分之五,而男性的出現率又較女性高出三至四倍。(Graham, Turk and Verhulst, 1999)
※ 直至目前為止,並沒有藥物可以根治自閉症。由於自閉症學生的個別差異極大,加上致病的原因不明確,因此暫時尚未能發展出一套完全有效的治療方法。然而,藉著行為治療、認知教學、感覺統合訓練、語言溝通訓練等,可以減輕自閉症帶來的影響。此外,透過藥物治療,亦可減輕自閉症學生某些問題行為,如情緒不穩定、精神不集中、過分活躍等。音樂治療、藝術治療、遊戲治療等方式,也有助學生紓緩自閉症帶來的障礙。
【艾斯伯格症候群在行為上的主要特徵有:】
1.有社交和溝通上的障礙
2.會有反覆的、妄想的行為
3.極度熱中於特定的事物或興趣
4.有很好的文法以及字彙能力,有時甚至優於一般人
5.有正常的認知發展
6.智力表現和正常人一樣,或高於正常人的平均智力
【特殊教育設施及人員設置標準】
第 10 條 學校特殊教育班之辦理方式如下:
一、自足式特教班。
二、分散式資源班。
三、身心障礙巡迴輔導班。
【特殊教育之趨勢】
一、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
二、早期介入(Early Intervention)
三、無障礙環境
四、重度及多重障礙者教育
五、特教科技
六、合流培育、通才教育師資
七、不分類資源班及不分類特殊學校取代純學障資源班及各類特殊學校
八、專業人員的介入: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音樂治療師
【身心障礙學生安置】
1.特殊學校:啟明(眼睛看不到)、啟聰(耳朵聽不到)、啟智(智能不足)、啟仁(多重障礙的學生為主)
2.特殊班:啟智班、啟明班、啟聰班、啟仁班、情障班
3.資源班:學障班、輕障資源班
4.在家教育
【身心障礙學生十二年就學安置】
報名資格:(需同時具備下列各項資格及條件)
公、私立國民中學畢業或具同等學力學生,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或經各縣(市)政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鑑輔會)鑑定為輕度智能障礙、功能較佳之中度智能障礙或以智能障礙為主之輕、中度多重障礙。
【特殊教育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小小神經科學網】
希望這些資料對您有幫助!
正咩兒關心您!99.6.29(二)
資料來源: http://www.spc.ntnu.edu.tw/index.php?page_id=1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34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27
http://www.set.edu.tw/judge12/right.asp
http://www.hkedcity.net/specialed/autism/intro_def.phtml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introb_c.html
今天「高中職申請入學」及技藝班的「實用技能班」及「技優生
高職申請入學」放榜,
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些孩子高分落榜,有的孩子全都考上,
有的孩子什麼都沒有~
落榜的孩子,哭泣~我說:好!哭吧!~發洩一下~那接下來呢???
繼續拼呀~不要只哭~不接下來唷~~
偶跟孩子分享過我的求學經驗及考教師甄試的經驗~
「考試錄取~無他,惟用心努力與毅力及挫折容忍度~」
正咩老師(我)算笨~但我很努力~很用心~ 
光考教師甄試的經驗都可出一本書呢!!!
新聞說流浪教師平均一年考十四次的教甄~
偶第一年考試時,從高中教師考到國中教師~
連代理教師都二、三十位報名呢~
聯招加獨招~正式加代理~大概一年就考了四十家以上~
(有的還報名然後同一天考~後來選一家考!這個叫報心酸!!)
然後就這樣考了n年~哈哈哈~
(還被同事問過~妳怎麼可以考那麼多年才考上~我就說:「我比較笨呀!但我很努力~
」)
我的考試路途~最北考到基隆,最南考到高雄~
其實最感動的是~後來有高鐵~搭高鐵去考試~
然後家人、朋友、同學、同事….一路走來……
雖然我的戰友,有人往生了…….
每到六月都會想起阿宗哥在病房說的話…….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沒考上正式老師~」
我還跟他說:「你就是個好老師呢!!! 」
還跟我說~「正咩老師~你是個好老師~你要堅持唷!一定要考上唷!」
其實每到這個時候就會想起他~(又小小流了淚~ 哎~
)
當年考試一起搭車~車上的人變少了~
因為有人考上了~
有人往生了~
當然也有人放棄當老師~
唉~
剩下的我~
哭嗎?
是的~
哭一下~繼續拼了~
最後我也考上了~
代理教師時聘書八月底,而學校八月初就要偶去當行政,很多人說你是白癡唷!你可以拒絕呀!說聘書起聘時間還沒到呀~
我說沒關係~這是種學習~
而我上課時數超鐘點及跨三個年級和不同版本教~
人家不要的班,我都ok~
甚至於給其他的代理教師看我上課一年~
因為她說正式老師不給她觀摩~
我還有組讀書會~
還有我看的書有陳嘉陽、戴帥~歐文~陳益~黃老師~其它忘啦~
國文宋裕老師~還有搶救國文大作戰~還有志光的書~螢雪的書~
還有國中共六冊的翰林國文備課課本~還有龍騰國文參考書~
(有人一定會懷疑~你是考國文老師唷!不是啦~有的縣市有考國文啦~)
我考到只錯一兩題國文唷~真佩服~我自己~
不過很可惜~跟那些縣市~無緣~沒考到那~
所有的人叫我不要來宜蘭~說那都內定啦~
我還是來了~
我考上的前兩年遇到低低潮~跌到谷底~
外公過世~奶奶過世~機車被偷~生病~分手~
以為這樣跌到谷底~隔年就會考上嗎~
沒有~還是落榜~
真的努力不見得會考上~多少有運氣~
但是單靠運氣嗎?
還是要靠努力唷!!
可是呢~你的心要夠強~ 
我該哭就哭~該拼~繼續拼唷!
加油!
【教甄相關網站】
有些教育題目~寫一下囉!
至於專業科目,除了每個版本及參考書及備課課本或教師手冊及多做題目~還有高中課本、參考書及備課課本或教師手冊及研究所題目、公務員考試題目等等及歷屆考題~多練習囉!加油!
祝福~所有有心當老師的準教師們~金榜題名唷! 
還有我的孩子們~加油!!基測必勝~
小菁菁兒99.6.16(三)~端午節~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