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all :
給大家下載使用嚕!
雅菁2016.5.15(日)
全新的繁體中文 WordPress 網站《宜蘭部落格教育平台 網站》
羋月是哪個朝代的?
《羋月傳》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家羋月極為曲折傳奇的人生故事,
秦宣太后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從命運坎坷的楚國庶出公主到稱霸六國的大秦鐵血太后,她執掌秦國國政四十一年。她堅持商鞅變法,堅持改革,主張國家統一。
她讓秦國走出內亂,把弱秦變成強秦,秦國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無敵的軍事力量,令得六國再無反抗之力。如果沒有秦宣太后羋月,也許就沒有秦國的一統天下。
羋月原是秦惠文王的妃子,稱羋八子(秦國後宮分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品級不高。秦惠文王一死,秦惠文後的兒子即位,稱秦武王,秦武王即位後,秦王妃羋八子的兒子嬴稷被送往燕國為質。
《羋月傳》、《甄嬛傳》連環撞梗,到底有多像,看下去就知:
1甄嬛:喜歡我的有3個男人,皇上、果郡王及溫太醫
羋月:喜歡我的也有3個男人,大王、義渠王及黃歇
2甄嬛:我侍寢過皇上、果郡王,溫太醫沒睡過我
羋月:我侍寢過大王、義渠王,黃歇沒睡過我
3甄嬛:我一進宮,莫名其妙被大太監蘇培盛關照,有個叫端妃的嬪妃與我示好,最後我們結成同盟
羋月:我一進宮,莫名其妙被大太監穆監關照,有個叫衛良人的嬪妃與我示好,最後我們結成同盟
4甄嬛:我在花園見到皇上,我沒認出來
羋月:我在街上見到大王,我沒認出來
5甄嬛:我吹蕭迷住了皇上
羋月:我吹排蕭迷住了大王
6甄嬛:我有忠僕槿汐
羋月:我有忠僕葵姑
7甄嬛:我出於某種原因,進宮後1年多才開始侍寢,侍寢後我破格提升為貴人
羋月:我出於某種原因,進宮後1年多才開始侍寢,侍寢後我破格提升為八子
8甄嬛:我會跳驚鴻舞,小情人果郡王為我伴奏
羋月:我會跳少司命祭舞,小情人黃歇為我伴唱
9甄嬛:我對皇上私下叫四郎
羋月:我對大王私下叫老伯
10甄嬛:我要對付皇后黨和華妃黨,曾聯合皇后黨打壓華妃黨,最後當上太后
羋月:我要對付王后黨和魏夫人黨,曾聯合王后黨打壓魏夫人黨,最後當上太后
11甄嬛:果郡王大難不死,回來遲了,我為了腹中胎兒追查真相,投入皇上懷抱
羋月:黃歇大難不死,回來遲了,我為了追查被害真相,投入大王懷抱
12甄嬛:我出宮在甘露寺過了一段悽慘日子,有個叫靜白總是和我作對
羋月:我出宮在燕國過了一段悽慘日子,有個叫羋茵總是和我作對
甄嬛:我是孫儷
羋月:我也是耶
在中國少達5000多年的歷史少河中,一個國家政權的主宰者一般皆是九五之尊的皇帝。在古代有「女人稱制,天下大亂」的說法。但歷史上卻恰恰有女人臨朝稱制的現象出現,筆者通過史料回納為以下十一位:
1、秦國•羋八子
羋八子(?-前265)楚公族出身,是秦孝公的兒媳婦、秦惠文王的后妃、秦昭王的母親、秦始皇的玄祖母。
惠文王死後,由惠文王后所生的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三年薨逝無後,由武王之弟、也就是羋八子所生的令郎則即位,即秦昭襄王,羋八子因此成為王太后,從此入手下手了少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即史書上說的「宣太后自治」,是中國後代歷朝歷代后妃掌權執政的鼻祖。
2、西漢•呂後
呂後,漢高祖劉邦的皇后,漢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名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又稱為漢高後、呂後、呂太后。同時她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把握漢朝政權少達十六年。《史記》、《漢書》等正史以「本紀」體例記載較為詳細。
3、東漢•和熹皇后
和熹皇后(81年-121年),東漢女政治家,鄧氏,名綏,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漢和帝d的皇后,史稱鄧太后。元興元年(105年),和帝駕崩,時年27歲。鄧皇后本人沒有兒子,但她知講後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劉勝年紀大些,但體弱多病,不克不及繼位;劉隆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但事實後果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仄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祜為漢安帝,時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
4、北魏•馮太后
馮氏(442年-490年)是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北魏的宮廷為了克制外戚干政,實施殘暴的母死子貴制度,即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皇子就得被賜死。文成帝的妃子李貴人生下了皇子拓跋弘(獻文帝),李貴人被賜死,皇子拓跋弘由馮皇后代為撫養。
年僅26歲的文成帝死後,年僅12歲的皇太子拓跋弘即位,是為獻文帝,馮後被尊為皇太后。466年馮太后策動政變除掉了矯詔擅權的丞相太原王乙弗渾,並發佈由本人臨朝稱制,掌控朝政大權,以杜絕因皇帝年幼再發生朝廷遭奸臣憑凌的工作。
獻文帝非太后所生,欲除掉馮太后;公元476年馮太后毒死獻文帝,再度臨朝稱制達十四年。
馮太后在文成帝死後兩度攝政,將北魏的漢化推向巔峰。其孫北魏孝文帝秉承馮太后的政策,更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漢化改革。
5、北魏•胡太后
胡太后(?一528年)出生於安定臨涇(今鎮原縣),是北魏司徒胡國珍之女,母皇甫氏。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皇后。因其曾被封為充華,又稱胡充華。北魏孝明帝元詡生母。
熙仄元年(516年),宣武帝亡故,年僅6歲的元詡繼位,是為孝明帝。胡充華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實際把握了北魏最高政治權力。胡太后臨朝聽政之初,頗有一番作為。她每日臨朝批閱朝臣奏章,對寬重案件親自決斷,親自考核地方官員,一時之間,朝綱肅整,百官膺伏。然胡太后一旦擁有不受約束的最大權力,其天性中追求奢靡的慘淡面很快就究竟畢露。
6、北宋•真宗章獻劉皇后
章獻劉皇后,即劉娥(968年-1033年),她是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宋朝第一名攝政的太后,勞績赫赫,常與漢之呂後、唐之武後並稱,史書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劉娥原本出身低賤,宋太宗反對趙恆和她在一起;直到真宗登基時才得以回到宮中,此時劉娥年紀已大,無法生育,真宗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辱幸劉娥侍女李氏,生下一子,是為仁宗趙禎。趙禎一出生就被抱到劉氏那裡,也因此皇子雖然是李氏所生,卻只認劉皇后為母。真宗對外發佈劉氏生子,冊立劉氏為皇后(德妃)。
真宗患病,皇后劉氏代理處置日常政事;54歲的宋真宗趙恆病逝,11歲的太子趙楨即位,皇后劉氏為皇太后,軍國重事「權取」皇太后處罰。後去,皇太后消滅了陰謀獨攬大權的丁謂一夥,入手下手和仁宗趙楨一起聽政決事,正式垂簾聽政。
7、北宋•宣仁太后
北宋宣仁太后,即高太后(1032年—1093年),亳州受城(今安徽)人。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實際執掌朝政9年,病死,常年62歲,葬於永裕陵(與神宗同處)。神宗時尊為皇太后。元豐八年(1085年)哲宗以年幼即位,尊為太皇太后,秉朝政,升引司馬光等為相,撤興王安石新政,充軍變法派,史稱「元沘更化」。且割地西夏,與之妥協。死後,哲宗才得以親政。
8、西遼•感天皇后
感天皇后(生卒年不詳),本名蕭塔不煙,是西遼德宗耶律大石的皇后,蕭姓,名塔不煙。耶律大石在康國十年(1143年)駕崩,享年57歲。
他的兒子西遼仁宗耶律夷列年紀較輕,沒有治國的經驗。依照西遼德宗遺詔,蕭後依遼制權國(攝政),稱制改元「鹹清」,號「感天皇太后」。在位七年,曾斬殺金朝派出的使節粘割韓奴。鹹清七年(1150年),感天皇后交權於其子耶律夷列,耶律夷列親政,改元紹興。
9、受古帝國•乃馬真後
乃馬真(?—1246年),史稱乃馬真後,名脫烈哥那,太宗窩闊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貴由的母親。窩闊台汗在位時曾指定闊出(1236年戰死)的兒子失烈門為汗位經受人,乃馬真後想讓本人的少子貴由成為經受人。
1241年窩闊台汗亡故,失烈門年幼,貴由遠征尚未回去。脫烈哥那便狡詐地擅自奪取了國家政權,史稱「乃馬真攝政」。脫烈哥那統治時間達5年之久。1246年8月24日,貴由被推舉為大汗,乃馬真後還政。
10、受古帝國•海迷失後
斡兀立•海迷失是元定宗貴由的第三皇后。1248年4月,貴由亡故,在拔皆等諸王支持下海迷失後抱窩闊台的孫子失列門(闊出之子)臨朝稱制,稱制三年。
11、清朝•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葉赫那拉氏,名杏貞,出身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一個官宦世家,咸豐皇帝的妃子,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份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清朝「無冕女皇」,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稱之者。
以上這十一名女主,雖然未稱帝,她們臨朝稱制,實際上已經成為一國之主的掌權者。
2016/5/5(四)
資料來源:http://www.timetw.com/5970.html
http://www.timetw.com/36555.html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