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邏輯思考題目~到底是誰養蛇 ??考完基測再做答唷!!!

題目源自1981年柏林的德國邏輯思考學院改編的,98%的測試者無法解題,(國內某家半導體設計公司曾經以此題目招考員工)題目如下:


有五位小姐排成一列
所有的小姐穿的衣服顏色都不一樣
所有的小姐姓也不同
所有的小姐都養不同的寵物,喝不同的飲料,吃不同的水果
=>

1.錢小姐穿紅色的衣服
2.翁小姐養了一隻狗
3.陳小姐喝茶
4.穿綠衣服的站在穿白衣服的左邊
5.穿綠衣服的小姐喝咖啡
6.吃西瓜的小姐養鳥
7.穿黃衣服的小姐吃柳丁
8.站在中間的小姐喝牛奶
9.趙小姐站在最左邊
10.吃橘子的小姐站在養貓的隔壁
11.養魚的小姐隔壁吃柳丁
12.吃蘋果的小姐喝香檳
13.江小姐吃香蕉
14.趙小姐站在穿藍衣服的隔壁
15.只喝開水的小姐站在吃橘子的隔壁
=>請問哪位小姐養蛇???

九年級同學這個題目解一下唷~ 

考完基測再做做看唷! 

答案等畢業典禮~

老師收假回來再給你們答案唷!!!

正咩兒2011.5.17Kiss

【教育】Forgaty 十種課課程統整的方式!

國外學者Forgaty(1991)在‥Ten Ways to Integrated Curriculum‥一文中,以單一學科、跨學科、科技整合及學習者本身或學習者之間的統整為指標,提出十種課程統整方式(黃永和,民88;陳伯璋,民84Forgaty1991):


1)分立式(fragmented):如同潛望鏡(periscope),只有一個方向、單一觀點及專注於單一學科。

 

2)窠巢式(nested):如同3-D立體眼鏡(3-D glasses),將單一現象、主題或單元多面化。

 

3)聯立式(connected):如同觀劇用小型雙眼望鏡,重視每一學科的細部,亦即關注其精細處和內部連貫性。

 

4)共有式(shared):如同雙眼望遠鏡,二個學科同時分享其概念與技能上重疊的部分。

 

5)張網式(webbed):如同伸縮望遠鏡,將各個觀點當成一主題,再以蜘蛛網式聯結不同的要素。

 

6)並列式(sequenced):如同眼鏡,藉由廣泛相關的概念,建構出不同教材內容架構。

 

7)線串式(threaded):如同放大鏡,透過了解課程方式充實課程內容。

 

8)整合式(integrated):如同萬花筒,利用每一學科的基本要素形成新的型態與設計。

 

9)沈浸式(immersed):如同顯微鏡,允許微觀解釋個人觀點,所有內容均以興趣和專長為前提。

 

10)網路式(networked):如同稜鏡,指多面向的觀點(薛梨真,1999P13-14)。
 

上述Forgaty的十種統整方式,不外乎包含於黃譯瑩「學科統整課程」、「己課統整課程」、「己我統整課程」的統整模式內,它是以單一學科、跨學科、科技整合及學習者本身或學習者之間的統整做為指標,所提出的十種課程統整方式。

(點圖一下會變大!) 

 

 

 

親愛的好同事們~今天是最後一次~讀書會唷!

祝你們金榜題名~等你們的好消息~

正咩兒2011.5.16 (一)Kiss

 

 

資料來源: http://petiteamie.pixnet.net/blog/post/15734342

http://study.naer.edu.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l023_01_11vol023_01_11.pdf

【其它】電腦~電腦~Microsoft Office Word2007~病毒~病毒~真惱人!!!!

電腦很聰明也很笨~有年限~也有脾氣~

該當時不當~不剛當時當~Cry

常在不該中毒時~中毒~

也在不該休息時~休息~

再來Office 2007不推啦~

還是Office 2003好用!

最近一堆事要處理~

責任感使然~

常把學校事擺第一~

自己的事擺後面~

不過未來要考量自己的體力及能耐了~ Yell

晴天霹靂~居然打字到一半~我的資料不見勒~

也救不回來!!!唉唷!

繼續努力以赴~

一定要在請假前,把刊物處理好到一個段落~

最近忙孩子比賽的事,明明是孩子的疏忽~

孩子的錯~家長打電話道歉~

偶跟家長說~您教育孩子來跟偶道歉~

不要幫孩子道歉~ Yell

真的!所有的爸媽們~不要當孩子的"多啦a夢"~

要不然您的孩子~就會是"大雄"!

希望未來我也不要是"多啦a夢"~

我是靜香~ Kiss

繼續編輯刊物~

正咩兒100.5.10 Smile

【閱讀】親子天下—別逼孩子打招呼及教出禮貌好小孩

 【別逼孩子打招呼】

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 趕快說阿姨好呀!」回到台灣三個星期,不管是到別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場所與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導、半強迫的要他們手中或懷中的幼兒跟我打招呼。

比較不怕生的孩子,總還順著大人,緬靦的輕聲說「阿姨好。」個性較為內向、敏感的,就抿著嘴、一邊往後縮,一邊鉤著眼睛看我,不說就是不說。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覺得尷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教好,忍不住開始以責備的口吻說著:「小孩子不可以這麼沒有禮貌……」之類的話。

個兒小不表示自尊線也很低

每一回聽見大人這樣說孩子,總覺得好不忍心。我曾經是小孩,現在又天天與幼兒相處,深深了解被大人說「沒禮貌」的感覺,是一種羞愧,也是一種挫敗。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敗的是自己做不好,讓成人失望。而這種種的感覺,都得同時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被揪出來。

我常想,沒有任何一個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廣眾下被羞辱,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幼兒)應該承受呢?為什麼我們會毫不猶疑的、高高在上的,在眾目睽睽下,責備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兒呢?

或許這其中的重要關鍵就是,我們不覺得幼兒有自尊心。我們覺得他們那矮矮的身驅裡,沒有太多感覺,沒有太多自尊。所以,我們的話不會讓孩子受傷,就算受傷,也是一點點。此外,成人的話是一種教導,「孩子就是要教!」

更或許,在我們小時候,我們的自尊心也被默視了,所以現在長大了的我們,也看不見幼兒的自尊心?我們看不見那站在巨人叢裡的小小孩,對陌生人的畏怯。我們看不見小小孩的罪惡感,因為連他心愛的爸媽(甚至爺爺奶奶)也覺得他不夠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視下數落他。

是的,在眾人面前數落孩子,「教孩子」的責任是盡到了,絕對不會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貼孩子標籤(沒禮貌、太吵、不聽話……),「警惕孩子」的目地達成了,好像離「好孩子」的目標也愈來愈近。但是羞辱有用嗎?以羞辱為手段的幼兒教養,會有什麼問題呢?

(其它看網路或去買書唷!)

【教出禮貌好小孩】

現代小孩為何沒禮貌?
「家長都太放任了,總認為沒什麼跟孩子好計較的,但教養和計較是不同的事,」一位網友觀察親子公共場所的親子團互動,有感而發。

觀察小孩為何不夠有禮貌,與家庭結構組成產生變化,媒體的惡性示範,以及當前過於單向、宣導式的品格教育,都有關係。

少子化浪潮席捲下,小家庭成為主流,每個孩子在家庭受到的關注與寵愛遠高於過去。再加上小家庭都會化的緊湊生活,少了親朋好友頻繁往來,缺乏應對進退的練習機會,是家庭中禮貌教育最大的難題。

最近貞宜老師推薦看第二三期的親子天下,於是立刻看一下,我比較喜歡第二篇的論點

說實在的,很不喜歡一些學歷高,然後長期住國外,然後偶爾回台灣演講再賺個錢,又回到外國,然後再評論台灣的教育,當然其論點也有可以信服的點,但就是覺得怪…….

就像同學到外國唸書,一回台灣就說你們台灣多髒~你們台灣怎樣~疑?那你是哪一國人ㄚ? 

正咩兒2011.5.10(二) Yell

資料來源:親子天下23期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2851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2851

【教育】一 位 老 師 的 沈 痛 心 聲(Email轉寄文章)

聲 Yell(Email轉寄文章)

 我的心中非常沈痛,教書近十年了,一直以身為老師為榮,但是最近一年來卻深感心痛與無能為力,今天上課時,一位學生趴在桌上睡覺,於是我說:「某某同學,你生病了嗎? 如果沒有生病,請你不要趴在桌上。」  

然後那位學生連甩都不甩我。我又說了一遍,他回答:「我高興!」 於是我請同學請班導師來,等班導師來時,我說明了原因,那位學生對我回嘴說:「你哭夭〈台語〉喔。」 

我說:「是你還是我?」 學生馬上又回:「我又不夭,你哭爸咧!〈台語〉」 然後大搖大擺地跟著導師出去,導師在場卻沒有任何制止的行動,後來我詢問了導師的處理情形,導師也無能為力,只能記過處理,你知道為什麼嗎?

 

這位學生是學生中的老大,後面總跟著一群嘍囉,平時打人、鬧事、恐嚇樣樣精通,記過對他來說其實不痛不癢,他的母親是從事特種行業, 所以根本無法管教他,我曾經親眼隔著一棟樓看過這位學生去恐嚇其他學生,那種狠勁,我心中在滴血。  

史英先生,因為人本主張學生不可以打罵、不可以管教、不可以處罰,一有學生家長宣揚說:老師處罰學生,這位老師馬上陷入眾聲撻伐的境地,所以誰不自私?明哲保身要緊,何必去管別人的小孩? 所以我們只能以記過處理, 先生,您聽過報紙曾報導一位國中生被記18支大過,卻洋洋得意嗎?  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反正又不會少一塊肉,照樣可以畢業。 

 

但是各位人本的大學者,你們都是高知識份子,高所得、高生活環境的人,但是,不要忘了,台灣有許多鄉下學校,父母鎮日忙於掙一口飯吃,肚子沒有填飽前,誰有精神餘力去陪孩子管教孩子?

 

或許我比較白目,我總希望能憑自己微弱的力量去喚醒這些迷途的孩子,但是我所得到的是屢次在課堂上學生以哭爸、哭夭罵我,其實我知道這種話是學生次級文化的語言,我傷心的是有誰願意去管教這些迷途的孩子呢? 老師不應該體罰學生,我贊成但是,親愛的人本學者們,請你們到鄉下的學校去教看看,不要老是以高姿態說那番大道理,人本太過的主張只會使所有的老師灰心,使中低階層的孩子更無人管教而已。  

學校一位老師在上課時,一群學生連甩都不甩他,聚在一堆玩撲克牌,那位老師也很白目〈因為我現在覺得去管教學生的人實在是太不識相〉,開口制止學生不要玩認真上課,當然學生不會理會他,繼續玩撲克牌,於是這位”白目的” 老師走下講台抽起一張牌走回講台,一回頭,一位比他高壯的學生也走向前抓起他的衣領,劈頭就是甩老師兩巴掌,老師當場傻掉,事後校方聯絡兩天才找到這位學生的家長出面處理,學生勒令轉學處置。 

校長還當全校老師的面誇讚這位老師沒還手,真是好老師,事情也較好處理,等於送走了一顆不定時炸彈。 

原來老師處罰學生會被告上法庭,可是學生打老師可以完全沒事,而且被學生打不出手的才是好老師,學生依舊可以在另一個學校悠遊自在, 我茫然了……原來人本所要的就是一個打壓老師、提升問題學生權力的教育環境啊!  一個遍體鱗傷的老師! 

一項需要你在『明哲保身』與『責任』之間做選擇的工作。  「人本」在一昧訴求人權應被尊重的同時,卻未對社會環境做評估。 當學生的人權被尊重,卻未被告之,他也應尊重他人的人權時,學生只得到放任與無知。 

試問:如果再繼續惡性循環下去,台灣勢將沉沒!?

 

台灣的孩子要在哪立足?生存?面對人生? 

給他用力的轉出去,讓大家都知道! 

 

家長們:請傳閱! 為什麼要讓加害的學生如此囂張,被害的學生不敢聲張!!?? 體罰真的不好嗎?大家要省思呀! 

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禮貌!什麼叫做倫理! 家長師長,民族幼苗就這樣長大了,以後會是個什麼樣國家呀?? 沒有人敢斥責違法的青少年,因為怕被他們桶一刀嗎? 

我們的道德勇氣盡喪無疑!身為大人的我們有責任呀! 醒醒吧!什麼民主? 什麼人權?這些跟禮貌或倫理有衝突嗎? 

 

沒有把自己的孩子教好才是社會敗壞的幫兇!

看了這篇,你有何感想呢?

 

不是當老師的人很難體會這種感受吧!

 

不過話說宜蘭的孩子已經算很單純了,

 

比較難教的有可能是家長,因為家長溺愛孩子,

 

一直幫孩子找藉口,不知是幫他還是害他? 

正咩兒2011.5.2(一) Sm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