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12個寵壞孩子的錯誤方法

12個寵壞孩子的錯誤方法】

以下是十二個寵壞孩子的原因:

 

1.有求必應

打從孩子出生開始,你就給他所有他要的東西,如此一來就算他以後長大成人,他還是會倔強的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講。

 

3.從不訓練他精神獨立

從小一切幫他打點好一切事情由你來負責,等到他20時再突然告訴他"自己決定吧!"我們不難想像孩子們對這種突如其來且遲來的恩准,反應會:"#~%&^…."

 

4.從不告訴他:「你錯了」

如此將造成他日後嚴重的罪惡感,若我們一直避免把錯字冠諸孩子的不良行為,一直不告訴他孰是孰非,待某日他抵觸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無法替他掩飾的罪行,他還以為整個社會都與他作對,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替他收拾所有弄亂的東西

像個名符其實的老媽子一樣地跟在他後面,撿起他丟再地上的書鞋子髒衣服,幫他整理房間做東做西打理一切,養成他日後推卸責任,將別人的好意當成是理所當然的惡習。

 

6.毫不限制他的食物

小心啊!雖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乾淨,腦子吃的卻是垃圾。

 

7.常常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日後父母離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為孩子麻木不仁無關痛癢的反應感到震驚與不解。

 

8.當他的搖錢樹

若金錢對他們而言太容易到手,想買東西時只要他們搖一搖吵一吵錢就掉下來了,不讓孩子明白金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賺取的,如此要他們如何能了解"錢歹賺"如何使他們能有正確的金錢概念

 

9.滿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慾

當你自始至終永遠滿足他的需求時,你會發現一次的拒絕,就足以對他造成傷害極大的挫折感。(所以現在小胖妹、小胖弟那麼多!)

 

10.永遠站在他這邊

站在孩子這邊固然是好的,但要永遠嗎?當孩子真的犯錯時呢?你能想像這種心態—-都是別人不好他們都對我的孩子有偏見,會造成他日後一生多少問題嗎?永遠站在孩子這邊,永遠教他與鄰居師長警察對立,不過是提早讓他走上不歸路罷了。

 

11.我就是拿他沒辦法

當孩子們闖了大禍犯了大錯,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這句話來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藉口找台階下,孩子們以後如何能尊重你呢?他難道不會想:「既然沒辦法那就乾脆讓你一輩子都沒辦法好了。」

 

12.準備過悲慘的一生吧!

想寵壞你的孩子嗎?想培育出不負責任的下一代嗎?很簡單,照著這12條法則去做,保證你一生會是悲慘的!

 

【以下是可以常常提醒自己的幾個問題】

1.我是否經常注意子女讀書情形生活規律

 

2.我是否非常注意子女考試成績好不好?(是否有進步?還是

退步?)

 

3.當子女的成績稍有進步時,我是否給他讚美和鼓勵

 

4.當子女學業成績退步時,我是否先安慰他一番,然後鼓勵他

要加倍努力?

 

5.我是否常和子女討論功課,且熱誠的提供意見?(只是給些意見,不要左右孩子或幫孩子寫作業!)

 

6.我是否鼓勵孩子多學習有益的活動,如:學樂器、樂意答應購買?

 

7. 我是否對子女功課所需的書籍、文具,樂意答應購買

 

8.我是否經常和子女討論他未來的目標?(生涯發展教育)

 

9.我是否讓子女了解我對他未來的學歷和職業,有較高的期望?(要適當)

 

10.我是否經常和學校老師主動連繫 (不要出事才找老師)

 

以上文章已經在網路上流傳好幾年了,無法找到正確資料來源唷!

稍微作了一點修改~大家看一下唷!

 

教書那麼多年,發現家長因為少子化的原因,過度寵壞孩子,或者幫孩子的錯誤找理由,還有幾乎都把孩子的錯誤,推給老師們。

 

待過五十年的老校,也在中年學校、到現在的年輕學校。

由於幾乎都在擔任教師兼組長,接過家長的電話,有以下:

 

【年紀大的學校(及大校) 】:

你們學校就是老師年紀太大,管不動孩子,沒有創意,孩子才不想上課。

還有學校太大,老師無法每位孩子都照顧到。

 

年紀小的學校(及小校):

你們學校就是老師年紀太小,沒生過孩子,所以不會教書,不會帶班,沒有教育愛。

(家長不是也生孩子後才學會當家長嗎?老師也是當老師後才學會當老師呀!) 

 

似乎大部份的人都是「外控性格」,所以把責任都推給別人,鮮少怪自己的,而且把家庭教育也推給老師,ex:老師可不可以教我的孩子要洗澡、老師可不可以教我的孩子不要一直打網路遊戲,當然這些老師都可以教,但是老師不可能在旁邊監督,因為老師也有家庭,而父母您在家是實際監督的人,若你不嚴格點,而一昧地擔任寵愛的角色,我想老師教再多,孩子就是在學校乖,在家叛逆。

 

家長可以思考以下:

 

對待小孩有兩個原則:

 

()是事先的約法三章,()是事後毫不妥協。

當然老師也會是家長,當老師擔任家長的身份時,也要注意以上的建議,還有老師通常都會干預孩子的老師的教法,這也是必須思考一下。

 

大家一起加油!尤其是家長中的爸爸唷!因為發現幾乎都是媽媽在管教及教育孩子,請爸爸們也要一起努力唷!

 

正咩兒99.11.15(一) Smile

12個寵壞孩子的錯誤方法的資料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