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跟我說她有「投書」聯合報,果然看報紙登出來了,而且東森「關鍵時刻」黃光芹也引用這篇文章……..看一下囉!
小菁菁兒99.3.14 今天是白色情人節,大家快樂嗎?
那以後 一家人像苟活著…
【聯合報╱許雲/教(雲縣斗六)】 2010.03.11 01:52 a
看到八年前被殺害的何姓老師爸媽在電視上痛苦的樣子,回想起幾年前有位鮮少笑容的男同事,熟稔以後他才說出自己的姊姊當年剛畢業不久,在台北的學校服務,卻被前同事闖入租屋處殺害,而且根據描述,姊姊當時還苦苦哀求過嫌犯。此後大家才知道,為什麼他的臉上總帶著淡淡哀傷。他說從那以後,家裡剩下他和爸媽,留下來的人像是苟活著。
大家都勸他們一家要走出來,尋求宗教的幫助,或把小愛化成大愛來轉移悲痛等。只能說,他們都試著努力過,但談何容易?這麼多年來,他說只要有開庭,或者廢除死刑的問題被提起,爸爸悲憤的神情和媽媽難過的樣子就會再度出現,雖然知道自己該堅強,但他也很想念姊姊,雙重的情緒實在也令他難以承受!自從姊姊過世,家人為了避開相關的回憶,幾乎失去了共同經營家庭生活的能力,他甚至逃避不敢回家,不是不孝,而是不希望總是和爸媽愁容以對。
筆者也遇過與何老師曾是大學同學的老師,她說同學們都很感念,每年在何老師生日或過年,大家總會約好去陪陪何爸何媽,讓兩老覺得自己擁有更多孩子;但他們也知道,受害者家屬心中的傷,不是陪伴就能淡忘。或許正如主張廢除死刑者所言,即使歹徒伏法,也不會減輕被害人家屬的悲痛,但或許能稍稍讓他們感覺公理正義還存在!
【2010/03/11 聯合報】
資料來源: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4677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