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有心的路上~數學想想假日學校
關於3/8數學想想三下~【數字加工廠】:__ ×__+__
2/22數學想想第一次上課,孩子們開心好奇地翻著課本
聽到有孩子說他們喜歡【數字加工廠】這單元:
我把這件事放在心裡,推敲孩子喜歡的原因
~孩子的意思可能是這樣的計算他很拿手
關於3/8數學想想三下~【數字加工廠】:__ ×__+__
2/22數學想想第一次上課,孩子們開心好奇地翻著課本
聽到有孩子說他們喜歡【數字加工廠】這單元:
我把這件事放在心裡,推敲孩子喜歡的原因
~孩子的意思可能是這樣的計算他很拿手
上課前兩個禮拜就開始讀這個單元,
讀完課本每一個跨頁,看著有寓意的精美插畫,
我就開始猜想作者想要傳達的是什麼? 想要孩子探索的是什麼?
再閱讀親子互動指引,看看猜的如何?
反覆閱讀課本和指引,愈讀愈有滋味,
這次要上的單元太有價值了,計算的答案顯得微不足道
到了前一天晚上,我竟然興奮到睡不著,迫不及待明天的到來,
要向孩子宣揚這個課程的價值與意義,要帶著孩子們來探索這趟學習。
當天一開場,我對孩子們說:
學習__ ×__+__這件事,有兩個很棒的意義;
一這是除法的道理,我們不只要學會除法如何計算,
更知道他背後的道理,強吧!
二不只如此,更厲害的地方是~這是函數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把一件事用簡單的算式記下來,太強吧!
二不只如此,更厲害的地方是~這是函數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把一件事用簡單的算式記下來,太強吧!
有位小孩猜如果把5放進去,應該會跑出24」
算得很快的小孩馬上就發現這個答案是錯的,
但是我要小孩想「書中小孩的想法是什麼」。
錯的答案也有它的道理(這是一個同理心的練習,設身處地來想他人的想法)
算得很快的小孩馬上就發現這個答案是錯的,
但是我要小孩想「書中小孩的想法是什麼」。
錯的答案也有它的道理(這是一個同理心的練習,設身處地來想他人的想法)
「第二個跨頁:要帶給孩子的是前一頁的乘7再加1,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計算呢?」
我告訴小孩所有的計算,都是為了解決現實的問題
所以這個算式可以表達的是:「今天是星期天,再過幾天會是星期一?」
接著帶孩子練習列算式,算答案
最後要孩子「從算式來倒推故事」
38=9×1+29
38=9×2+20
38=9×3+11
38=9×4+2
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大家來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