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上金岳國小人權法治課程教案及省思6忠

宜蘭縣金岳國小102學年度上學期「人權法治教育」融入課程活動教學設計

  1. 活動主題:人權兩公約
  2. 教學班級:六年忠班
  3. 教學時間:102年9月6日,彈性課程1節。
  4. 教學者:徐嘉珍
  5. 教學目標:

    1.透過討論活動,使學生認識兒童權利公約。

    2.藉由資料蒐集,增進學生對兒童人權的概念。

    3.透過討論活動,使學生能夠體認兒童人權的基本內涵。

  6. 能力指標:

    1.健6-2-1 分析自我與他人的差異,從中學會關心自己,並建立個人價值感。

    2.綜1-3-1 欣賞並接納他人。

    3.語 C2-3-4-1 他人與自己意見不同時,仍樂意與之溝通。

  7. 教學資源:Google搜尋人權兩公約ppt、「世界人權宣言」條目整理、Youtube人權教育影片網路資源。
  8. 教學活動:

    (一)準備活動

    1.教師:準備人權兩公約ppt、「世界人權宣言」法條、Youtube人權教育影片相關資料

    2.學生:先觀賞Youtube人權教育影片,讓學生分享自己對於人權的看法

    3.學生:分享曾遇過的經歷或是聽聞他人經驗,新聞上看來的也可以。

(二)發展活動

1.兒童權利宣言:教師說明權利和義務的關係

2.問題與討論:

(1)權利和責任是一體的兩面,當團體所有人都盡到那些責任時,成員可以享受到哪些權利呢?

(2)當我們以公正、友善且助人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人的時候,也應可以享受到相同的對待方式。

(3)有沒有人可以說一說為什麼責任和權利總是互相伴隨著產生呢?

(4)為了維護自己和團體中所有人的權利,大家都應該負起些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5)兒童的責任:

兒童的責任

1.    以一種公正、友善且助人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人。

2.    了解、記住且遵守安全規則。

3.    學習成為一個好國民,並認識其他國家。

4.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並管理好我們居住、學習和遊戲的地方;不做輕率或危險的事情。

5.    體貼有特別障礙的人們。

6.    敬愛我們的父母,敬愛照顧我們並教導我們的老師。

7.    維護我們學校和操場,使它成為一個安全的園地。

8.    盡最大努力去照顧自己與他人。

9.    學習各種技能,培養良好習慣,長大以後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工作者。

10.    學習使用我們的熱情與才華去服務朋友、家人、社區和所有的人。

引用自Betty A. Reardon著, 蔣興儀、簡瑞容譯(2002), 人權教育-責任與權力的學習(Learning About Right and Responsibilities),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76。

(6)兒童的權利:

兒童的權利

1.    不論種族、膚色、性別、宗教、國籍或族群,都享有平等的權利。

2.    享有以健全方式來發展身心的權利。

3.    擁有姓名與國籍的權利。

4.    獲得適當住所、營養與醫療服務的權利。

5.    如具有身心方面的障礙,則有得到特別照顧的權利。

6.    享有被愛、被了解與保護的權利。

7.    享有免費教育及遊戲、娛樂的權利。

8.    在災難發生時,享有優先受到救援的權利。

9.    免於任何形式的漠視、殘暴與剝削的權利。

10.    以包容、和平的精神被視為是人類大家庭中一分子的權利。

引用自Betty A. Reardon著, 蔣興儀、簡瑞容譯(2002), 人權教育-責任與權力的學習(Learning About Right and Responsibilities), 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76。

(三)綜合活動

1.我們的權利宣言:既然大家同在一個班上,班上每個人的事都可以算是班級事務的一部分,所以大家一起訂定一套規矩來明示大家應該負的責任並保護自己的權利。請你們舉手發表,然後大家一起討論是否值得大家一起來遵守。

2.將類似的加以歸類,再分類一項一項討論所提的意見是否符合班及整體的需要並不侵犯到他人的權利,最後再進行表決。

3.將共同訂定之班級公約逐條念一遍,並相約共同遵守。

班級生活公約

1.我是班級的一份子,我熱愛它。(人權法治教育)

2.我喜歡上學,會準時到校。(品德教育)

3.我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反霸凌)

4.我會準時寫好作業,完成交代事項。(品德教育)

5.我會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反霸凌)

6.我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會小心。(交通安全教育)

7.我熱愛生命,愛自己也愛別人。(生命教育)

  1. 教學省思:

    一開始學生對於人權兩公約內容不甚清楚,透過此課程活動,學生對人權教育有初步的認識,盼能養成遵守規定、尊重他人的良好人權觀。學生在對兒童人權了解後,在日常生活的週遭找尋真實的人權案例或實際親身體驗,並能對收集的資料加以整理更能加深印象。藉由討論學生對人權的內涵都能夠有深刻的理解,在批判能力方面還能再增進,教師在此方面教學宜修正或多做引導。在經過教師引導以及同學們熱烈的討論之後定出的班級公約能符合人權的本義,學生也能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遵守班級公約。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