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上金岳國小生命教育課程教案及省思5忠

宜蘭縣金岳國小102年度(102學年度上學期)「生命教育」融入課程

活動教學設計

  1. 活動主題:用腳飛翔的女孩-蓮娜瑪莉亞
  2. 教學班級:五年忠班
  3. 教學時間: 102年10月21日,綜合課,共計1節
  4. 教學者:魯木‧伊木伊
  5. 教學目標:

1.藉由體驗活動,讓孩子學習同理身心障礙者的處境與心情。

2.藉由「蓮娜瑪莉亞」與「尼克」的故事,激勵孩子「有愛無礙」,有愛就沒有障礙,要對行動不便的人多加付出關懷,不可以取笑別人,更不可以欺負他們。

  1. 能力指標:
  1. 涯 2-1-1激發對工作世界的好奇心

  2. 涯 3-1-1覺察自我應負的責任

  3. 涯 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
    問題的可行方案
    1. 教學資源:影片欣賞「用腳飛翔的女孩-蓮娜瑪莉亞」
  4. 教學活動:

活動一、體驗活動:我們沒有不同

1.束手有策:請小朋友綁住一隻手,並且作穿外套的動作。做完之後,再做幫別人穿衣服的動作。

2.舉足輕重:請小朋友將雙手擺在背後,並且束上兩隻手,接著,請小朋友利用腳幫自己脫襪子,然後在用腳寫上自己的名字,最後再把襪子和鞋子穿上去。

3.獨不能支:請小朋友將氣球綁在腳上,體驗行動不便的人的不方便。

4.心裡有數:請學生倆倆一對,其中一名學生先蒙上眼睛,擔任視障者的同學走在後面,扶著明人的手臂或肩膀向前,擔任明人的同學,帶視障同學走校園環境,走樓梯等等,體驗視障人的不便。

5.分享時間:讓學童自由分享當自己也成為一個身心障礙者的經驗。

活動二、分享時間:觀賞「蓮娜瑪莉亞」和「尼克」的影片

1. 蓮娜.瑪利亞:她是個出生沒有雙手,兩腳一高一低的殘障小孩,然而蓮娜的爸媽(父親是警察,母親是復健師)由無法接受事實到努力摘培她長大。蓮娜在三歲時就學會游泳,並曾經榮獲殘障奧運盃游泳方面四項金牌,之後就讀音樂系,主修聲樂,並到處巡迴演唱。

  1. 蓮娜並不因自己的缺陷而抱怨,片中她說,她抱怨生病,抱怨頭痛等等,但從來沒有抱怨過她的沒有雙手,因為她的腳可以替代手去做同樣的事情,包括煮飯、畫畫、開車、買東西等等。她常常向上帝禱告,並藉由夢想的描繪,找到了心目中的白馬王子,一位長髮的音樂家男孩,那便是她的丈夫。

     

    3.天生沒有四肢的澳洲生命鬥士尼克.胡哲(Nick Vujicic),日前應伊甸基金會邀請,從澳洲到台灣,用僅剩的兩根腳指頭,與小朋友大玩踢足球,展現他對生命的熱情。

    儘管沒有了四肢,只有半截身體,尼克還有自稱的兩根「小『雞』腿」(萎縮的腳指頭),踢球、追球,對他來說都沒問題!他用頭捶,照樣可以跟小朋友拚戰。有朋自遠方來,27位偏鄉小學生們當然要給尼克難忘的回憶,跳起毛利人的舞蹈讓尼克笑開懷,而就算沒有雙手鼓掌,他用腳拍打著椅子,更顯澎湃。

    活動三、討論:

    1.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身心障礙的人?

    2.我們應該怎麼對待所擁有的?

    3.我們應該要建立一個怎麼樣的人生觀?

    活動四、小天使的承諾:

    1.我願意去幫助我們身邊肢體不便的人們。

    2.我要更加珍惜我的生命,並盡力去做好份內的工作,並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3.我不吝惜伸出援手,我懂得,分享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1. 教學省思:

    藉由活動讓孩子親身體驗身心障礙者的不便,進而同理身障者的心理,不要再用異樣的眼光對待他們,甚至嘲笑或欺負,這都是不對的觀念。再藉由兩位生命鬥士的故事,激發孩子生命的熱誠與潛能,「千萬不要輕看自己的能力」,只要努力,沒有辦不到的事。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