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態度?責任的推卸?或只是一句漫不經心的口頭禪?還是無義的連結詞?

[@more@]「到底」是一句我認為十分慎重的話及語氣。在媒體上,這常有二種用法。

 

一、徹底、堅持到末了

「西維吉尼亞州大勝 希拉蕊誓言選到底」

字意上,應代表希拉蕊會選到最後,字面上啦…不過,大家都知道結果如何。

這種用詞倒是和媒體無關,通常是政治人物為表現其「當時」的態度而說出來的話。

二、究竟

「衛生紙丟馬桶 七成民眾贊成」

 內文問到「衛生紙到底能不能丟進馬桶」。接著,記者問了許多單位、民眾的看法, 並做出似乎像結論的結尾,但,他「到底」追到真正的結論了沒?當然沒有,這篇報導只是歸納一些訪問記錄而已,並沒有給讀者一個「究竟」。不過,相較於其他用「到底」當開場白的報導,至少這篇文章有搜集一些資訊,並問了一些可能比較相關的人士,不致於連追都沒有就把「到底」開場的報導做結尾了。

再看一下這篇報導

「扁密帳/羞澀男孩到運籌帷幄 陳致中大轉變」

開頭第一句話「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夫婦到底會不會返台說明?」裡面提到了許多傳聞,但他給你「到底」的答案了嗎?當然沒有,因為媒體極少能掌握這方面的正確消息。如果他掌握了,他就不會用「到底」這個詞了。

既然如此,「到底」現在不就變成了一種態度的表達了?然也,但也不盡然。

媒體對在自己的報導使用「到底」時,只要對問題做出他歸納出來的東西就可以了,正不正確、可不可信、是否真的到底,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只是他告訴你一些可能大家都知道的事及一些像是有力或權威人士所說的話。但在問受訪者時,整個嘴臉就不一樣了,當然,受訪者學媒體學得很好,常常是各自表述,說完就不再理會同一個問題了,但記者就會不爽,覺得受訪者在閃避或欺騙他們,然後在報導裡就用各種詞語來酸受訪者。

咦,這樣看來,我的意思好像記者應該容許受訪者迴避記者的提問囉?

非也!我只是想請媒體尊重一下語文在人心目中的感受,「到底」這個詞被媒體拿來吸引讀者目光,目的達成就丟到一邊,沒做到負責的查證工作,對外時,卻又當作武器來質詢受訪者,要他們給一個滿意的答案。我覺得,要求是很合理的,但對自己過低的標準是很讓我看不起了,「到底」只是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多少詞語會被媒體操弄到變調?或許等到所有詞語都新聞化之後,這種不負責任的用詞方式才會結束吧!!!

但,請在新聞加上一句警語:

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喔!!!

 

訪問人時,被訪問的辛苦還是訪問人的辛苦?

[@more@]記者在遇到重大事件或是長期追某新聞人物,你會覺得,他們其實也很辛苦,搶時效、怕獨漏、追獨家、挖密辛、尖酸刻薄的汙辱人…..真的很辛苦的。

 

所以,你看到陳幸妤被跟到翻臉,你看到明星們平常視狗仔記者如惡魔般能閃就閃,政治人物也只喜歡在必要時找記者出來做秀, 其他時間遇到記者,恐怕得先想想看看身上或身邊會有什麼東西會被記得挖出去當八卦的題材。

呃,好怪,我不是在說記得很辛苦嗎?怎麼上段都在陳述苦主的悲情?

嗯,回主題!!

我確定記者辛苦的,他們為適應現在的媒體環境而有這樣的採訪行徑,因他們老闆不注重新聞品質而有這麼多碴讓人去挑,因所屬媒體的立場屬性而必須寫一些媚眾(該媒體的目標群眾)的評論,為獨家及不獨缺而拚命SNG、趕事件現場。麻煩的是,這些都被老闆及視聽眾視為理所當然而少受到肯定, 所以, 他們真的辛苦!!!(這樣說得夠誠意了吧!!)

不過,與他們的辛苦相較,多少人真心在乎被訪問者的可憐之處?

我們理解陳幸妤之前身為總統千金所會受到的注視,一定會被媒體盯著,說他活該,但當總統的又不是她,她為什麼得活該?因為媒體愛跟,觀眾以為媒體拍的就是大家該看的,所以如此。就算她活該,但也沒這麼活該吧,想想,媒體給過他多尊重?(以陳幸妤當和政治取向無關,只是他被記者跟著,並發飆的景印令我印象深刻,所以以此為例。)

一些事故現場,記者圍著傷者或傷亡者的家屬,追問著現在心情怎樣。哇靠,記者是白痴嗎?誰這時候心情會好,這種話拿出來只是傷口上灑鹽啊!!

嗯,雄雄間也只想到這兩種例子,其實例子很多。我想強調的是,記者很幸苦,我們都了解,但這和尊重受訪者並不是相衝突的事,實在是不該如此過份的侵擾受訪對象,這是對人基本的尊重,除了傷害記者這個職業在社會上的印象外,更麻煩的是教壞小孩子。

所以,記者大哥、大姐們辛苦了, 但也麻煩積點陰德,對人必要的尊重還是要記得啊!!!

你,部落格了沒?

關於部落格,一定有許多專文或網路文章在介紹,先帶個維基百科對部落格的解釋給各位。

[@more@]

啊,有網路真好,有連結真好,東西帶一帶,連結做一些,就可以少費好多口水呢!!

對於部落格,我以自己的認識,來說明一下他是怎樣樣的一個東西。

我所看到的部落格,基本上是以三個功能為中心讓部落格主人與自己對談或與他人交流的載體。這三個功能分別是網誌文章、相簿、留言版。

一、網誌文章

這是部落格的主體,雖然照片無限美麗、影片無限精采,缺少文字的組織、編排與說明,那些都是片斷的,所以,有人用網誌來寫日記、傳達個人自由思想、抒發與分享個人情緒、分享與交流知識技術、認識同好、結交朋友、分享創作文學、繪圖作品。(以上這些用處,抄自維基百科。@@)

要達成那些目的,光文字是不夠的,所以網誌上可以附加很多東西上去,如圖片、影片、連結、地圖及其他可崁入式的服務等,這些東西lifetype平台都可以做得到,很不錯喔。

二、相簿

提供照片及影音存放的空間,這些照片及影片可以分類儲存,以提供使用者呈現與訪客認識某些主題的影像印象。 另外,這些內容還可以提供網誌文章來佐證、呈現某些作者想要表現的意念,是多媒體時代不可或缺的呈現方式。

當然,lifetype也提供這種功能。

三、留言板

提供部落格主人與他人互動的園地,可是,由於訪客的不確定性,是一個比較不容易握內容與品質的地方,但也因為不確定性,也更能激發更多的可能性。

lifetype裡也有提供這個功能,但預設沒有開啟,需要使用者自行從「網誌設定」裡的「進階設定」,在「留言版設定」裡勾選「啟動外掛程式」即可打開部落格的留言版功能。

四、其他

另還有好友、迴響、版面配置與設定…….等一大堆可提供部落格豐富內涵的功能讓使用好好運用,就看身為部落格使用者的你,如何發揮想像與規劃能力,經營出一個像樣的部落格出來。

不過,lifetype裡還有許多我不太熟悉的功能,等摸熟一點,再貼一些使用心得與大家分享…

 

拚觀光?拚經濟?好「拚」啊!!

取景申請簡化 北縣拚影視觀光

不是這篇報導不好,只是看到這篇的標題,讓我想到新聞和政治用語裡常出現的「拚」字。

[@more@]

拚,若只是個形容詞,是很好,代表下定決定努力的做好某些事情。

拚,若是個目標,那就麻煩了。因為那會成為一個使人目光狹隘,甚至為此簡化太多思考,以此理由無限上綱,那可是很恐怖的。

每個地方民情都不一樣,在台灣,有許多「俗擱有力」的詞句很能發揮影響力。容易傳唱來傳達想是很好的,但,聽者要帶點腦子去思考啊!!!

「大家說對不對啊!」  「大家說好不好啊!」

在這種場子,誰還帶頭腦?帶著頭腦和想法的人敢說不對、不好嗎?

所以,別「拚」了,努力去做就好了!!!

上了最活躍網誌?!

才貼了幾篇網誌,也只是回覆了幾篇迴響,竟然會排上最活躍網誌名單裡!?

[@more@]

應該是因為lifetype平台的使用者還不夠多,或是這個平台的設計目標對象比較不是較活躍於網路世界的人,所以, 網蟲們比較容易被突顯出來。當然,這只是猜測,我是不會承認自己是個老掛在網路上晃的網蟲啦(蠕動)。

不過,這樣也好,活躍者不算太多的情形下,只要活躍度夠,就能得到注意,趁機拉近彼此的關係,也是一個不錯的人際網絡!!

有看到這篇網誌的,歡迎迴響一下,留些想法。或許我們這群教育界的掛網異類能從這個平台為宜蘭的教育圈帶來些什麼!!!

關於蘇麗文事件的一點小感想….

這次我國代表隊在京奧的表現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就是蘇麗文在跆拳道賽場上的英勇表現了。她的表現,是值得更多更多的讚美的。

但他的行為,卻不是那麼值得鼓勵的!!

[@more@]

好吧,我準備好了,給我萬箭穿心吧!!!

在這個時候說這種話,是頗引人不快的,但,實在是不吐不快啊!!

首先是「馬英九總統致電蘇麗文 讚蘇表現比奪金更令人驕傲

馬總統「看到蘇麗文在場上奮戰不懈的拼鬥精神,馬總統跟所有的台灣人一樣深深的受到感動,蘇麗文所展現的運動家的精神,比得到金牌更令國人驕傲。」

有馬總統的鼓勵,很好,但他鼓勵的是奮戰不懈的精神,還是受了傷還是要硬撐下去的行為?

我想,很清楚的,馬總統鼓勵的是前者。或許他忘了多補一句要蘇麗文要以自己身體為重,別太勉強自己,或者他說了,但媒體沒報導出來,這樣的報導表現出來的效果,其實是對受了傷還是要硬撐下去的行為進行強化的。

有這麼嚴重嗎?

有!!!

且看下一篇報導

蘇麗文奧運負傷力戰 中國網友批劉翔退賽

 所有人都要比較的心理,這也是鼓勵進步的動力之一,但,要求別人犧牲來獲取整體的榮譽,其實是很可怕的。或許大家會說,這是中國網友的行為,我們又沒這樣,但是,如果同樣的情形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很難相信大家都不會這樣去比較。劉翔退賽的原因我不想去搞清楚,我只是強烈的害怕這種比較心態會害死人,反正是死別人又不是死自已!!!

不過,蘇麗文,你好像的,這麼拚,害我房裡風砂一直揚個不停(房裡會有風砂?),不得不一直揉眼睛、擦淚水。可是,多保重一下自己的身體,這才是要陪你永遠的夥伴啊!!

 

 

中國體操超齡 國際奧會要查–第一篇想鼓勵的好報導

先看看這篇報導

「中國體操超齡 國際奧會要查」

 雖然我對標題所下的「超」齡傻眼,懷疑自己對文字的理解能力是否退化到如此驚人的程度了, 但,這篇報導的內容還蠻不錯的,客觀的反應了許多事,而未加入太多記者嗜血的筆法。

[@more@]

一、客觀反應國際奧會的反應

「國際奧會昨天要求國際體操總會,對中國體操選手不符最低參賽年齡16歲,並竄改年齡參賽一事,進行非正式調查。」

在別的時刻,記者可能會在文後加註國際奧會可能迫於中國勢力,怕中國反彈而只先採取非正式調查,以免觸怒中國,但在這裡,他沒扯太多,沒太主觀的引導視聽眾的情緒。

 

二、客觀反應中國體操隊的反應

「中國隊總教練陸善真說,女選手家長對媒體缺乏實質證據,無的放矢感到憤怒。陸善真對美聯社說:選手的家長認為他們的兒女正面對不實指控,他們當然很生氣。

陸善真說,中國政府周四發給國際體操總會有關何可欣的年齡文件,包括目前與過去使用的護照、家庭居住許可,均顯示何可欣生於1992年,今年滿16歲。」

其實,有時候最客觀的東西,傷害力最強,這邊客觀反應並記錄了中國體操隊的說法。標準的中國式反應,否定一切「不實的指控」,當然,是否不實,並不是他說了算。如果這是真實,這臉就丟大了,他們當然丟不起這個臉,先用力否認,再多方「配合」,以求達成國家意志的目標。

 

三、把證據放在不是最顯眼的最後一段,表示客觀,讓視聽眾自己判斷

「美國奧委會主席蘇爾說,體操選手年齡造假灌水問題存在已久,這次應該徹底查個水落石出,還給那些守法選手一個公道。之前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官網顯示,楊依琳在2004、2005、2006年登錄的資料,顯示她的生日是1993年8月26日,此意謂她在今年8月過完生日才滿15歲。何可欣、江鈺源也有相同問題。」

呵呵,前一段中國反駁了外界的指控,反正外界所說的都是不實的指控,但,人家的疑點在這裡,似乎沒一個說明,有一些判斷能力的人,自然會有一個結論差不多的判斷,接下來就等案情發展了。

 

四、事件背景說明

「為了保護選手降低運動傷害,國際體操總會之前將最低參賽年齡從14歲提高到15歲;1980年代,體操選手爆出竄改偽造年齡問題,1997年,最低參賽年齡提升為16歲」

這是最細心的地方,許多報導報東西只是為了表示他們揭露了一些東西,想導引視聽眾的想法和情緒往某單一方向發洩,但觀眾真正知道或了解狀況了嗎?這一部分背景環境的說明,體操的年齡爭議做一簡單述說,讓人了解為何體操裡需要對年齡做出規定,這才是報導增長人見識的功能有所發揮啊。

 

 

可惜,這篇報導不夠激情,怕被洒狗血報導養大的台灣視聽眾會不感興趣。

這,我是該為有一篇好報導出現而感到高興,還是該為一篇好報導不被重視而感到悲哀呢?

如何在網誌文章中加入google地圖–簡單版

之前做了個同主題的教學,那個教學所做出來的東西較實用,而且在運用上也比較廣一些。但,好用、運用面廣也常代表另一個詞:複雜,對剛接觸這種功能的人來說,能愈簡便當然是愈好,也因此,我把lifetype所附的地圖功能拿來解說一下,這東西應該也不錯用,夠很多人來運用了。

[@more@]

一、請直接進入編寫網誌的介面,一樣的,先把文章、圖片、影片等要加的東西先搞定吧。

二、請看一下畫面右邊有一個「地圖」功能區,這就是我們等一下要動手腳的地方。

 

 

 

 

三、就是下圖的樣子,框框下面是空白的,代表這篇網誌文章並沒有用到部落格提供的地圖功能。框框下面有四個小圖示,分別是選擇、新增、編輯、刪除。在這裡,請點選新增,我們要做地圖了。

 

 

 

 四、點選新增後,會跳出這樣的google地圖出來,麻煩各位發揮你高超的操作能力,把地圖喬到你要的比例尺及位置吧。

 

 

 

五、在喬的過程中,你應該會發現,當你在地圖上點了左鍵之後,就會有根大頭針釘在上面,你換位置點,大頭針也會跟著換位置。前面怎麼放都無妨,最後放在正確位置就是了。

六、請在這個視窗下面「描述」裡對這個地圖做一些說明,然後點選右邊的新增地圖,這樣就搞定了。

 

 

 

 七、這時你會在右邊地圖功能區中看到框框裡出現新的地圖名字了,這代表成功了。

 

 

 

 八、到網誌看看效果如何吧!!!!

 

 

 附註說明:

一、這種方式做的地圖比例尺是固定的,無法調整。但,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應該夠用了。

二、這種方式做出來的地圖大小固定,無法調整大小。同樣,對一般使用者來說,也是夠用了。

三、今天天氣好熱,我要去吃冰了…. 

如何在網誌文章中加入google地圖-較麻煩版

在看這篇文章前先說明一下,部落格有提供更簡便的地圖插入功能,雖有些小限制,但很簡便,建議沒那麼「骨力」的朋友用部落格附的那種就好了。

[@more@]

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

會這個功能的朋友似乎不甚多,做個教學給各位參考….

一、先要有一個gmail的帳號,這樣才能使用google大神提供的眾多服務,如我們現在要使用的googlemap。gmail怎麼申請?這是另一個問題,很簡單,但麻煩自己搞定。

二、如下圖,到googlemap網站登入帳號後(或是你先在別處登入google服務再到這裡也可),你會看到畫面上方你的gmail帳號。

 

 

三、請在畫面左邊「我的地圖」那邊點選「建立新地圖」,和上圖相比,在畫面的左下方就多了一個可以讓你改標題的新地圖訊息編輯框。

 

 

四、改好標題後(像我把標題改為蘭雨節外澳園區),請控制googlemap到你想要標位置的區域。

五、先點一下地圖左上方的大頭針,然後到你要標示位置的地點點一下,大頭針就會插在那個位置上了,如下圖。當然,這個大頭針位置可以讓你加注一些說明事項, 編好之後記得按「確定」。

 

 

 

六、記得點一下畫面左邊的「儲存」和「完成」,把你在地圖上做的動作儲下來,免得白做工。再來點選地圖右上方的「連結」,就會出現以下畫面。

七、其實簡單來說可以到這邊就ok了,把連結複製一下就可以貼到網誌文章裡了,但,我們可以更精準的調整地圖顯示比例及在視窗中的大小,所以,辛苦一點,點一下「自訂和預覽內嵌地圖」,我們把地圖做一點最佳化的調整。

 

 

 

 

八、做了上一步的動作後, 會跳出一個這樣的視窗出來,按步驟做就可以搞定。

九、在這裡的第一步,我通常自訂顯示地圖的大小,你可以試看看各個選項,看一下哪種選項的大小是合你意的,若都不滿意,可選「自訂」,輸入你要的寬度、高度像素,來調整這個地圖顯示的大小。

十、接下來是要調整地圖顯示的比例及範圍。你可用拖曳或用上面的工具來調整,調到你滿意為止。

 

 

 

 

 

十一、調整好了之後,把最下面的那一串網頁html碼反白複製起來,這一串東西就是我們辛苦的成果。

 

 

 

十二、回到你部落格管理介面,新增個網誌文章吧,再來就是要把地圖附在網誌裡了。

十三、先把你該寫的文章、照片或影片搞好。接下來,有看到你寫文章那個範圍的上面有二排的控制工具列嗎?下面那一排右邊有個「HTML」,給他用力點下去吧…

 

 

 

十四、接下來就會出現下面的樣子出來。這是這篇網誌文章的html碼的真實狀況,看不懂厚?沒關係,反正地圖是要附在最後面的,把游標點到畫這視窗最下面,然後把剛才複製起來的html碼貼上去,再按一下下面「update」就ok了。

 

 

十五、接下來哩?當然是把這一篇網誌存檔後到部落格裡看看是否搞定了啊。看吧,成功了!!!

 

 

呼,搞定,大家加油!!!!

 

附註說明:

一、大頭針可以標好幾個,不限定只能標一個。

二、除大頭針之外,還有線條、或圍一個範圍出來,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運用。

三、肚子好餓,我要找東西吃去了… ^.^

孔子豆漿哪國的? 兩岸反韓潮 朝鮮罵造假….

難得,有篇我想稍微鼓勵的報導!!!!

「孔子豆漿哪國的? 兩岸反韓潮 朝鮮罵造假」

[@more@]

其實,這篇報導寫得並不深入,而且還在後面為自己辨解(不是檢討),從這兩點來看,實在很想嫌棄他。但是,這個新聞的重點在於前面的報導內容,這等於是承認了國內媒體之前所報導的一些新聞如「韓國人說孔子、老子和釋迦牟尼都是韓國人」、「韓國人宣稱豆漿、中醫甚至漢字都是韓國發明」、「部分長城是韓國人建造」、「韓國將把祭孔、風水學申請為世遺」其實都是亂引自網路流言而沒有經過查證的事。這一點真的頗不容易,但…僅止於此,其他部分,就把媒體的嘴臉又現出來了。

一、標題裡下的是「朝鮮罵造假」

媒體還要以朝鮮罵造假淡化自己做錯的事實,不是很干願要承認錯誤,這個報導裡所說的只是朝鮮罵人假造新聞而已,和媒體亂引用新聞無關喔!!唉……………..

二、「朝鮮日報知道這些假新聞都是起源自中國大陸的網友或媒體,該報報導中卻不提大陸的錯誤報導,反倒炮火全開批評台媒。」

這和小孩子打架時說:「他也有打,你怎麼不他而來罵我。」的心態有啥差別,先推掉責任、轉移焦點再說。自我反省與檢討?那是什麼東西?

這就是媒體,只會檢討別人,不會承認錯誤(其實是會的,畢竟偶爾會不小心看到報紙或雜誌正的更正啟事,或是打官司打輸後被逼刊出的道歉啟示),被抓包了,還要一些把別人拖下水、轉移焦點……等開脫自己行為、淡化影響的報導。檢討、反省,永遠像狂風中的小燭光一樣,不能說沒有,但幾乎讓人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