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新聞只有政治,試著形容我所看到的政治。

最近的新聞只有政治,嗯,或者說是政治鬥爭,很沒營養,實在很難看。

不過,也因為最近有在看這些沒營養的新聞,感覺到…..

政治是是一種信仰、一種感情的投注,在此面前,理性判斷、法律、真理、事實與邏輯能力都是工具或者被無視。

[@more@]

政治是一個演藝事業,不管你的話多有道理、多煽動、多垃圾,所有政治人物的作為都是為了爭取能在舞台上表現,以博得注目、掌聲、支持或上級關愛的眼光。

政治人物不一定只會鬥爭,但不會鬥爭的人沒法當政治人物。

政治人物很擅於保養喉嚨,常看到他們大聲叫吼,但他們的音質都比同年齡的教師好多了。

政治不是比道理,也不是比拳頭,是比人數多和聲音大。

政治人物只看得到自己和自己的支持者或是自己期望支持自己的人,其他人都是敵人。不過,以大陸的用語來看,所有的其他人都被稱之為少數分子。 

所有執政黨都有兩個對手,一個是反對黨,另一個則是環境變化。

所有反對黨只有一個敵人,那是就執政黨。所以,在反對黨的思維裡,執政黨是萬惡的,最可惡的。

所有政治人物都有被害妄想症。

不見容於主流的聲音,非主流的媒體–苦勞網!

苦勞網

我是看到這個報導及天下雜誌的介紹而知道這個社運媒體的。

[@more@]

當然,如果你只有一點時間去關心時事,主流媒體如電視新聞頻道、幾份發行量較大的報紙、yahoo奇摩提供的新聞,是可以讓你比較不會跟環境有太大脫節的。如果你有較充裕的時間,是可以來看看這個網站裡的訊息的,讓你知道,台灣所發生的一切沒被主流媒體傳播出來的事情,或是從不同角度報導被主流媒體一筆帶過的事件,對你來說,這裡的事不一定很重要,但對裡面所報導的人或進行報導活動的人來說,這裡是台灣極少能讓他們發聲及受到注視的對外媒體。

呃,這樣的說明蠻簡略的,順便把維基的苦勞網說明連結做出來給大家看看….

一個足以獲得「社會公器獎」肯定的媒體。

 

蒸發的錢 進了誰口袋?

蒸發的錢 進了誰口袋?

這是對資本市場的最基本概念,但很多人不知道,也不想搞清楚!不過,這也是可以展現媒體強大教育能力的地方,每次股市跌就說股市蒸發了多少億、多少兆,讓台灣所有人都相信是如此,使得一些要強調股市本質,試著去解說並不是這麼一回事的聲音很少被留意。看到這篇文章,還蠻讓我高興且意外的!

[@more@]

那股市跌是正常反應,政府不必刻意去干預嗎?

是,但卻也不盡然!平常股市有漲有跌,反應著投資者對環境及股票對應公司的發展、獲利潛力的信心,確實是很自然的,而最近這陣子的全球資本市場危機,使得股票大幅下跌,這己是超乎正常的起伏狀態,這種跌幅不是對個股的信心不足問題, 而是對資本市場整個的信心危機。股市整個跌下來,最終還是會回到基本面,畢竟工廠的設備還在,材料還在,產品還在,不會因為股價掉下來而消失,但消失的,卻是經濟繁榮活絡的環境。因為相信經濟繁榮,所以大家願意消費、願意生產、願意投資,信心消失了,消費意願下降、生產意願下降、投資意願也沒了,社會經濟整個緊縮、蕭條,過程中有多少人會因此荷包縮水、失業、破產甚至因此而自殺,使得社會中所有人都覺得不安,這才是最可怕的。因此,各國政府寧願相信景氣會一直持續下去,即使過熱了,也會覺得那是合理的,因為他們無法也不願接受緊縮帶來的後果。所以,大家可以理解為何政府對資本市場、股市如此的重視,因為怕啊。

以上是我的理解啦,中間一定會有許多層面沒顧及或討論到的,請大家包涵。所以,政府要救的,應該是對經濟環境的信心,而不是只針對股市。

陳幸妤投書:有病的是媒體不是我

有病的是媒體不是我

這一篇,擱在心裡好一陣子了…..

[@more@]

寫…擔心會被貼標籤,說我是那個陣營,所以為誰講話;不寫…又覺得不吐不快,悶在肚子裡很難受,所以,我還是寫了。

看新聞,最主要的是讓我知道這世界或是我周遭發生了什麼我需要注意的事情,讓我跟上社會的脈動,因此,一些和純粹新聞無關的東西,常會引起我的反感,如,一些犯罪嫌疑犯被抓到後,被害者家屬聽到消息就跑去警察局,或是趁警方帶他去犯罪現場進行模擬時理伏在一旁找機會上去就是拳打腳踢一番。新聞媒體常因其政治立場或不同的因素在某些他所挑選的新聞後面附註批評說:「xxx就是不對。」xxx可用打人、貪汙、…..代替。但在受害人家屬打人的畫面後(幾乎只要攝影記者拍到都會播),什麼也沒有說,似乎在表示,這就是壞人的下場,會有報應的,這種報應最直接的就是面對家屬的報復。很好,教得很成功,所以只要發生這類事,以及受害家屬知道加害者被抓到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人去圍堵,順便打上幾拳。

我多希望播這新聞時,新聞能告訴大家,打人就是不對,請大家堅督司法審理進度,來為受害者還一個公道。從來不曾聽過這樣的結尾說詞………..

陳水扁洗錢、貪汙的案子愈滾愈大,我是極希望真相能早日查清楚,讓犯罪者得到懲罰,那管他曾經是國家領導人,並讓司法單位因為這個案子而檢視司法制度的缺失,從而改進,讓政府知道貪瀆的狡猾,並從而思考如何改進體制去改善這類情事的發生。這些才是重點。不過,新聞媒體的底子恐怕不那麼夠,畢竟,新聞是製造業,也是加工業,但從來不是精緻產業,他能創造、產生一個新聞,也能以某新聞主題為中心投觀眾某些潛意識中窺人隱私的慾望而挖新聞人物祖宗十八代點點滴滴的事情並放在眾人面前讓大家去指指點點,就是甚少找到良方為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然而,媒體要生存下去,就是得靠收視率、影響力,引發視聽者感官刺激的方法最能吸引注意力,因此,這類灑狗血、窺探隱私、扒糞的劇情,媒體最是喜愛。正視問題以思考如何解決?那能提升收視率嗎?誰理他!挑動支持者情緒與共鳴比較有用啦! 這,就是以全民為教育對象的教育機構–媒體。

所以, 媒體有病嗎?當然,不過,媒體並不在乎,有病他反而活動更快活,有病又如何?陳幸妤的這篇投書,沒道理嗎?當然有!不過,這篇文章出來,更顯得媒體的病態,支持他的,說陳幸妤真的可憐,一面倒批評干擾他及對他不友善的人的不對,為的,就是博得光譜上某個偏好群體的支持。理所當然的,更有其他不支持陳幸妤的,在這篇文章挑東西,以醜化、看笑話或鄙視的心態來看陳幸妤的反應。中間的呢?真的以客觀角度來看這個發文的人在哪裡?當然沒人理啊!因為沒市場!

病了,我們的媒體真的病了,所以,如果有能力,希望各位能做到以下所說的這件事–

 

 

 

 

不要讓我們的孩子看電視!!!

 

配套?又是一句討人厭的推塞之詞!

最近看到這則新聞:成立主權基金救台股?企業界籲做好配套,覺得這個新聞的標題下得有點令人討厭。仔細想想,才想起裡面什麼字詞令我反感了,原來是 「配套」這兩個字啊!

[@more@]

到奇摩新聞裡以配套這二個字當關鍵字來搜尋,天啊!「配套」真的超好用的,幾乎所有新聞事件,只要牽扯到流程或規劃問題,都可以用需要配套或指責相關單位配套還好做好當總結,真是個好用的政治及新聞用詞。尤其當我看到「採認大陸學歷 李遠哲:配套很重要」,我更是無言了! 「配套」真的很重要啊…..

其實配套,真的是一件很讓人傷腦筋的事。政府做配套,往往是上面發令,中間規劃,下面做到氣得要死。上面和中間的人有在追蹤流程了解配套作業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嗎?往往只會要求結果,至於結果怎麼出來,他管你去死哩。

不過,我絕對同意那句話,”配套很重要”,但配套的做法是要有方法去規劃配套的,可是國內只學到皮毛,只知要配套,不知如何做配套,唉,什麼時候我們可以少做這些狗皮倒灶的事啊!!

我也海角七號了….

暑假結束前,我以觀看「媽媽咪呀」這部電影當做抓住暑假尾巴的紀念。

當時,同時上映的,還有海角七號。

[@more@]

雖然,我先瀏覽過了海角七號的官網,覺得這個片子似乎不錯玩,那時海角七號的名氣還沒出來,所以當過往國片給我的印象一浮現,在怕踩地雷的心態下,我因而選擇了媽媽咪呀!!

我的胃口並不刁,加上「媽媽咪呀」真的拍得很不錯,在電影裡的氣氛感染下,出電影院時,我的心情是愉悅的。

過不久,海角七號紅了!

從票房破二千萬、五千萬到破億,到近期,似乎快破二億了, 看海角七號,似乎己變成國民運動了。

那又怎樣?

嗯,就是我也進去看了嘛!!

切…..這麼盲從啊,人家做什麼就跟著去做。

唉,中間其實是有些小波折的。

最大的原因在懶和摳門,再加上最近我老婆娘家有些事,想去看海角七號的念頭其實放在心裡和嘴巴上很久了,直到教師節時收到教育處給的大禮物-免費看海角七號,我才和我老婆在颱風登陸前一天高高興興的進電影院看了這場電影。

看得很舒服!

裡面對於人物、事件、環境的表現與刻劃不會給人太過刻意感覺,沒刻意的悲情、不平、本士意識、灰暗,讓我們沒太多負擔就能進來欣賞一個故事,這是台灣電影少見的。而且,裡面把這些地方小人物湊在一起後,所形成的氛圍是很貼近我們真實生活的,有些人隨口而出的髒話、有些人隨眼而飄的色樣、有些人偶爾流露出來的鬱卒、自然的生活環境取景(不特意美化,也沒特意醜化)、一些和傳統不同,但現在卻近乎常態地存在於周遭生活的改變,被不做作的、不刻意強調的自然的發生在電影故事中。這些,表現了台灣的常民生活!!所以,我喜歡裡面的小人物,很真實的台灣人思維,就算是男女主角,也很讓我喜歡,因為,他們雖然是故事裡大家注目的對象,但在故事的環境中,他們也是像我們一樣的小人物,而不是讓人覺得遙遠的英雄!! 很是配服導演所起用人的眼光,他們都不是明星,甚至有太多沒演過戲或從事表演工作的人,但他們的氣質和表現讓人覺得他們就該是電演裡的那個人的樣子,拚、俗、失意、認真、執著、真…..,不突兀,很自然。

唉,很麻煩,還有很多感動很難用文字說明,起了個頭,卻不知如何收尾,真害。

好吧,只好虎頭蛇尾做個結論:好看(廢話!!)!但幾個綜藝咖表現出來的感覺和環境不太搭,沒辦法代入成當地人的感覺,是比較覺得遺憾的地方。

剛剛在電視上又看到海角七號的相關新聞,看到裡面的幾段畫面。嗯,等他出dvd,再買回來收藏並好好的多欣賞、回味幾次吧!!

順道提一下,剛看了這篇新聞,范逸臣的感慨是每個遇到他這樣狀況的人都會有的吧!前後差距這麼大,是事前很難預料的。其實不必如此感嘆的,把所有眼前事盡力做好,機會才有可能會臨頭啊!雖然目前的一切是所有人開拍前所有正常人都不會料想得到的!!

 

時間,10/13日,看到了某個國中同學的部落格,產生了一些想法想回頭再加進來,但看完前面寫的東西,竟不知道要把新東西加到哪裡去。再一次覺得真害!! 

關於毒奶粉,你該知道什麼?

毒奶粉事件鬧得怎麼大,被動的跟著新聞起哄了好一陣子之後,你會發現,其實你知道的東西真的不多。不過,對於許多資深的網民來說,雖然他們宅,但吸引他們宅並讓他們悠游其中的網路卻能給他們答案,所以,不宅的人,在了解社會脈動這一點上,其實不一定比得上他們的。

[@more@]

除了看政府和政治在這事情上所演的鬧劇之外,你還該知道些什麼?拜託,別問到底怎樣才安全!沒有一些知識在背後支撐,你所得到的答案的準備度都是不夠的。

首先,先看維基百科對三聚氰胺的說明吧!

由說明裡我們知道由於三聚氰胺(含氮量66%)與蛋白質(平均含氮量16%)相比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被一些造假者利用,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更麻煩的是,三聚氰胺具有毒性。所以,添加三聚氰胺的做法,確實是典型的黑心啊!!!

至於三聚氰胺的毒性如何?我想,這是目前所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首先 ,大家需要先對毒物研究有一個基本認識,因為毒物研究不是你要求有答案,他就能告訴你答案的研究課程,尤其是所謂的安全標準。另外,毒性的徵狀及表現,是需要樣本來觀察的,但這種毒物,是不可能做人體實驗,因此,數據的取得,通常來自兩個來源:一、動物實驗,然後依體重或其他因素推估人體可能的徵狀及可忍受量。二、實際中毒案例,某些中毒案例的調查,從中毒者的攝取量及發作狀態了解此毒物的毒性。當然,也會有其他的操作方法來論證毒物的毒性,但實質上操作還是以上述兩種方式為主要基礎,所以,台灣第一次面對三聚氰胺這種東西,政府衛生署除了翻找國際上曾有的研究或事件報告來了解這玩意兒的毒性及可能造成的狀況之外,你是很難期望他能有什麼專業性的判斷來讓你安心的。

重點是,衛生署找得到的資料,你也能找得到!!!!

與其逼問質疑政府該怎麼做,先讓自己的肚子有些料,才能判斷自己下一步要怎麼做。所以,維基百科、其他網路資源,只要花幾分鐘,各位就可以不致於被政府安全標準的訂定反覆而搞得暈頭轉向,因為,你知道這種毒性是怎麼一回事,然後,你才能有個標判標準決定要接受政府的安全標準或是只要產品來源有疑慮的都不吃。

各位要了解,我們的政府並不是「大有為的」,也不可能給我們足夠的保證,百姓也不是那麼理性的,在這樣的環境裡,自己能掌握狀況是最重要的,新聞,是提醒我們周遭有些事情正在發生,真實和恰當的判斷需要自己用點心去深究的(這很簡單,適當的網路資源搜尋就能讓你有足夠的底氣做這些判斷。)。

對事情有了足夠了解後,剩下的,就是看因這個事件引起的政治鬧劇會怎麼演下去,並用自己所知所得來評斷政府對事件的應變態度和處理方式是否像樣了!!!

我也要抓住暑假的尾巴!!

今年暑假,因為老婆家一些事,所以無法好好出遊,加上自已算是行政人員,得去學校上班,算了算,這次暑假過得還真可憐,除了宅在家裡之外,沒什麼機會和老婆一起進行像樣一點的休閒娛樂。轉眼間暑假快結束了,我也要抓住暑假的尾巴免得讓自己覺得遺憾。說得好像很偉大,其實,就只是帶老婆去看場電影而已。

[@more@]

看的電影是媽媽咪呀,看得很快樂,在暑假結束的這一天留下這樣愉快的結尾,不錯!!!

ps.宜蘭真的好小,看個電影竟遇到以前的學生,轉眼他也要升高三了,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