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則發人省思的小故事-第一則

〔小故事1〕
有一個人作了一個夢,夢中他來到一間二層樓的屋子。
進到第一層樓時,發現一張長長的大桌子,
桌旁都坐著人,而桌子上擺滿了豐盛的佳餚,
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吃得到,
因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師咒詛,全都變成直的,手肘不能彎曲,
而桌上的美食,夾不到口中,所以個個愁苦滿面。
但是他聽到樓上卻充滿了歡愉的笑聲,
他好奇的上樓一看,
同樣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彎曲,但是大家卻吃得興高彩烈。
原來每個人的手臂雖然不能伸直,
但是因為對面的人彼此協助,互相幫助夾菜餵食,結果大家吃得很盡興。

〔默想〕
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而獨立生活,
這本是一個需要互相扶持的社會,
先主動伸出友誼的手,你會發現原來四周有這麼多的朋友。
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更需要和其他的肢體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長。

宜蘭縣立壯圍國中「書香滿莊園閱讀推廣實施計畫」102學年度「線上閱讀檢測」競賽

宜蘭縣立壯圍國中「書香滿莊園閱讀推廣實施計畫」102學年度「線上閱讀檢測」競賽

一、說明:

        希望老師鼓勵學生閱讀,並以網路方式進行線上閱讀檢測,以了解學生閱讀狀況暨推動閱讀風氣,培養學生閱讀素養。

二、參加對象:

全校學生

四、實施辦法:

(一)時程:102學年度上、下學期各辦理一次,上學期自102/08/01起至103/01/05 24:00截止。下學期自103/01/20起至103/06/15 24:00截止(每學期各自累計)

(二)評比:

1.請學生上網至壯圍國中//莊園e學苑//線上閱讀提昇計畫網連結後登入即可進行檢測,或http://120.101.173.14點選蘭園閱讀檢測,分數達80分(含)以上即為通過本書認證。

2.以每個學生之通過認證本數為名次依據,若發生通過認證本數相同,則加採通過認證之各單本最高分數做評比。

        (三)獎勵:

1.特優:每名可得隨身碟乙支及紀念筆乙支,共取5名(至少10本或以上),並加記榮譽莊園護照50點。

2.優等:每名可得紀念筆乙支,共取30名(至少3本或以上),並加記榮譽莊園護照30點。

3.佳作:共取 30名,並加記榮譽莊園護照20點。

4.本校同學只要每通過一本即可登記莊園護照10點。

五、經費:由蘭陽女中宜蘭社區均質化相關經費支出,不足部份由壯圍國中業務費支應。

六、本辦法呈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孔子的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名丘,字仲尼,魯國人。 

家 世

   孔子的遠祖是宋國貴族,殷王室的後裔。周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啟于宋。由微子經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傳至泯公共。泯公長子弗父何讓國于其弟鮒 祀。弗父何為卿。孔子先祖遂由諸候家轉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孫正考父,連續輔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為上卿,以謙恭著稱於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繼任宋大 司馬。按周禮制,大夫不得祖諸候,“五世親盡,別為公候”,故其後代以孔為氏。後宋太宰華父督作亂,弒宋殤公,殺孔父嘉。其後代避難奔魯(孔氏為魯國人自 此始),卿位始失,下降為士。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魯防邑宰。祖父伯夏的事跡無考。父親名紇,字叔,又稱叔梁紇,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稱。叔梁紇先娶施氏, 無子,其妾生男,病足,複與顏徵在婚,生孔子。 

生 平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記·孔子世家》所記為魯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記》未記,按《谷梁傳》所記“十月庚子孔子生”。換算為當今之公歷應為西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魯國。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禮樂之邦”之稱。魯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吳公子季劄觀樂於魯,嘆為觀 止。魯昭公二年(前540年)晉大夫韓宣子訪魯,觀書後贊嘆“周禮盡在魯矣!”魯國文化傳統與當時學術下移的形勢對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孔子早年喪父,家境衰落。他曾說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年輕時曾做過“委吏”(管理倉廩)與“乘田”(管放牧牛羊)。雖然生活貧苦,孔子十五歲 即“志於學”。他善於取法他人,曾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他學無常師,好學不厭,鄉人也贊他 “博學”。 

  孔子“三十而立”,並開始授徒講學。凡帶上一點“束修”的,都收為學生。如顏路、曾點、子路、伯牛、冉有、子貢、顏淵 等,是較早的一批弟子。連魯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來學禮,可見孔子辦學已聲名遐邇。私學的創設,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進一步促進了學術文 化的下移。 
  魯國自宣公以後,政權操在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魯君的兵賦軍權。孔了曾對季氏“八佾舞於庭”的僭越行為 表示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魯國內亂,孔子離魯至齊。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說:“政在節財。”齊政權操在 大夫陳氏,景公雖悅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齊不得志,遂又返魯,“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從遠方來受學的,幾乎遍及各諸候國。其時魯政權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於其家臣陽貨。孔子不滿這種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執國命”的狀況,不願出仕。他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魯定公九年(前501年)陽貨被逐,孔子才見用於魯,被任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歲。“行之一年,四方則之”。遂由中都宰遷司空,再升為大司寇。魯定 公十年(前500年)齊魯夾穀之會,魯由孔子相禮。孔子認為“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早有防範,使齊君想用武力劫持魯君之預謀未能得逞, 並運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齊侵佔的鄆、灌、龜陰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為加強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提出“墮三都” 的計劃,並通過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實施。由於孔子利用了三桓與其家臣的矛盾,季孫氏、叔孫氏同意各自毀掉了費邑與後邑。但孟孫氏被家臣公斂處父所煽動而反對 墮成邑。定公圍之不克。孔子計劃受挫。 

  孔子仕魯,齊人聞而懼,恐魯強而並己,乃饋女樂於魯定公與季桓子。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 政。孔子政治抑負難以施展,遂帶領顏回、子路、子貢、冉求等十余弟子離開“父母之邦”,開始了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周遊列國的顛沛流離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 歲。先至衛國,始受衛靈公禮遇,後又受監視,恐獲罪,將適於陳。過匡地,被圍困五天。解圍後原欲過蒲至晉,因晉內亂而未往,只得又返衛。曾見南子,此事引 起多方的猜疑。衛靈公怠於政,不用孔子。孔子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後衛國內亂,孔子離衛經曹至宋。宋司馬桓魁欲殺孔子,孔子微服過宋 經鄭至陳,是年孔子六十歲。其後孔子往返陳蔡多次,曾“厄于陳蔡之間”。據《史記》記載:因楚昭王來聘孔子,陳、蔡大夫圍孔子,致使絕糧七日。解圍後孔子 至楚,不久楚昭王死。衛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問曰,為政必以“正名”為先。返衛後,孔子雖受“養賢”之禮遇,但仍不見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 冉有歸魯,率軍在郎戰勝齊軍。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孔子遂歸魯,時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歸魯後,魯人尊以“國老”,初魯哀公與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詢,但終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於整理文獻和繼續從事教育。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

                       中國文化研究院網址:http://hk.chiculture.net/

 

數學(因數的判別)

因數的判別:    

 

因數2

個位數字為偶數   (0,2,4,6,8)

因數3

各位數字和為3的倍數

因數4

末尾兩位數是4的倍數

因數5

個位數字是0或5

因數9

各位數字和是9的倍數

因數11

奇位數各數字的和與偶位數各數字的和相差是11的倍數

 

 

    質數:一個大於1的正整數,若只有1和本身兩個正因數,則這個數叫  做質數

  

英文諺語彙整

1.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2.       New brooms sweep clean. 新官上任三把火。

   3.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則不達。

   4.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畢。

   5.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6.       Seeing is believing. 百聞不如一見。

   7.       Easy come, easy go. 來得容易去得快。

   8.       Empty vessels make the most sound. 滿瓶不響半瓶響叮噹。

   9.       Every flow must have its ebb.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10.       Experience is the best teacher.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1.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英雄所見略同。

12.       It i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13.       Keep something for a rainy day. 未雨綢繆。

14.       Let bygones be bygones. 既往不究。

15.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16.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打鐵趁熱。

17.       Beauty is only skin-deep. 人不可貌相。

18.       Great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 萬丈高樓平地起。

19.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好心有好報。

20.       The longest day must have an end.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21.       The first blow is half the battle. 先下手為強。

22.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小事精明,大事糊塗。

23.       A contented mind is a perpetual feast. 知足常樂。

24.       A poor man’s tale cannot be heard. 人微言輕。

25.       Meat is much, but manner is more.      衣食足而後禮義興。

26.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27.       A pin a day is a groat a year. 聚沙成塔。

28.       Never judge by appearances. 不要以貌取人。

29.       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p.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30.       A young idler, an old beggar.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1.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情人眼裡出西施。

32.       Look before you leap. 三思而後行。

33.       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34.       Experience is the mother of wisdom.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35.       Like father, like son. 有其父必有其子。

36.       One pair of heels is often worth two pairs of hands. 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37.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學到老。

   38.      A word spoken is past recalling.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39.    The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40.       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誠實是上策。

   41.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42.       A burnt child dreads the fire.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43.       All lay loads on a willing horse.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44.       Men are blind in their own cause. 馬不知臉長。

  45.       Diamond cuts diamond. 強中自有強中手。

   46.       A crooked stick will have a crooked shadow. 上樑不正下樑歪。

47.       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萬事起頭難。

48.       A reformed rake makes the best husband. 浪子回頭金不換。

49.       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見微知著。

50.       As well be hanged for a sheep as a lamb. 一不做二不休。

51.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

52.       Better the devil you know than the devil you do not know.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53.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物以類聚。

54.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away the stone. 滴水穿石。

55.       Extremes meet. 物極必反。

56.       Custom reconciles us to everything. 習慣成自然。

57.       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 量入為出。

58.       Dead men tell no tales. 死無對證。

59.       Don’t wash your dirty linen in public. 家醜不外揚。

60.       Every family has 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61.       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 身教重於言教

62.       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

63.       First impressions are most lasting. 先入為主。

64.       Give a thief enough rope and he’ll hang himself. 多行不義必自斃。

65.       Give knaves an inch and they will take a yard. 得寸進尺。

66.       He that commits a fault thinks everyone speaks of it. 作賊心虛。

67.       He that touches pitch shall be defiled.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68.       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 騎虎難下。

69.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70.       No cross, no crown.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71.       Water is a boon in the desert, but the drowning man curses it. 水能載舟亦覆舟。

72.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73.       It is better to learn a certain trade than to possess a large fortune. 腰纏萬貫,不若一技在身。

74.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君子之交淡如水。

75.       There are other fish in the sea. 天涯何處無芳草。

76.       While the grass grows the horse starves. 遠水解不了近渴。

77.       Anger and haste hinder good counsel. 小不忍則亂大謀。

78.       Every great thing is nothing but a lot of little ones. 積沙成塔。

79.       To think of danger in time of peace. 居安思危。

80.       Drunken days have all their tomorrows. 樂極生悲。

81.       Business is business.公事公辦。

82.       He who teaches, learns. 教學相長。

83.       At birth we bring nothing; at death we take away nothing.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84.       Despatch is the soul of business. 辦事以迅速為貴。

85.       Anger is the cause of sin. 憤怒乃犯罪之因。

86.       As you make your bed, so you must lie on it. 自作自受。

87.       Every why has a wherefore. 事出必有因。

88.       Don’t teach your grandmother to suck eggs. 別班門弄斧。

89.       Weak men wait for opportunities; strong men make them. 弱者等待機會,強者創造機會。

90.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花開堪折直須折。

91.       Take away the cause, and the effect must cease. 沒有因,那有果。

92.       Even brothers keep careful accounts. 大智若愚

93.       The best fish swim near the bottom. 好酒沈甕底。

94.       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 不打不成器。

95.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96.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近之則不遜。

97.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滾石不成苔。

98.       He who has health has hope.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99.       Self-trust is the first secret of success.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

100.       Mischief all comes from much opening of the mouth. 是非只為多開口。

101.       The blood of the soldiers makes the glory of the general. 一將功成萬骨枯。

102.       Pardon is the most glorious revenge. 寬恕是最偉大的報復。

103.       No answer is also an answer. 不回答也是回答。

104.       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

105.       Kindness is noblest weapon to conquer with. 仁者無敵。

106.       When one door shuts, another opens. 天無絕人之路。

107.       A word before is worth two behind. 千金難買早知道。

108.       Better to sail slowly than not to sail at all. 完全停滯不前不如慢慢駛向前。

   109.       Turn a stumbling block into a stepping stone. 化阻力為助力。

  110.       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111.       Well begun is half done.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112.       A handful of patience is worth more than a bushel of brains. 小不忍則亂大謀。

   113.       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be done by.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14.       The good seaman is known in bad weather. 時窮節乃現。

   115.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116.       You must reap what you have sowed.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激發潛能

激發潛能

在一次參觀日本 ISUZU汽車公司時,該公司的高階主管拿出一幅有趣的漫畫,來解析該公司的經營哲學。這幅漫畫敘述這麼一則故事:

 

某 戶人家養著一隻小狗,有一天,小狗忽然走失了,這戶人家馬上報了警,盼能找回小狗,幾天後,小狗被善心人士找到了,並且將牠送到警察局,警察立刻通知了這 家人。正在等待主人至警局領回小狗時,警察突然發現這隻小狗不但沒有歡喜的神情,反而悲傷地流淚,警察相當好奇,低頭問小狗:「你走丟了,現在好不容易可 以回家,應該高高興興的,怎麼在流淚呢?」小狗回答:「警察先生啊,你有所不知,我是離家出走的!」

 

警察吃驚問道:「你家主人虐待你嗎?為什麼要離家呢?」 

 

小狗悲傷的說:事情是這樣的:

 

「我在主人家已經待了好多年,從一開始就負責家人的安全,平時看門,偶爾四處走走,看看有沒有陌生人闖入,一直很盡忠職守地執行我的工作。當然主人也感覺到了,平時見到我會摸摸我、拍拍我,一有假日也會帶我出去散散步,那種保衛一家人的成就感,那種受重視、疼愛的感覺,讓我更加提醒自己,好好照顧這一家人。直到有一天……

 

「怎麼樣?」警察關心地問道。

 

「有一天家裡請來幾個工人,在門口裝了防盜器,從此我失業了,看門不再是我的職責,家人也不需我保護了。整天無所事事,對家庭一點用都沒有,雖然主人還是一樣地飼養我,但是實在受不了這種受冷落的感覺,所以才會離家出走,寧願過著流浪的日子,心裡頭也來得舒服。」

 

這 幅漫畫雖然只是個短短的寓言,實則在管理學上能帶給我們深刻的思考。心理學家蘭格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養老院內一群年紀和身心狀況都差不多的老人分為兩 組,分別作不同的生活管理。他以傳統的方式對待A組的老人,讓他們享有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的住所、起居作息等等都有妥當的安排,完全不勞他們費心;相對 於A組,B組的老人則沒有受到如此細膩的安排,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僅僅為他們提供基本的服務而已,但是讓他們自己享有較大的自主空間:可以自己設計作息表, 可以自己佈置住所以及種植盆栽等等。

 

一年半過去了,受到完善照顧的A組有30%的老人過世了,相對地,照顧雖較不完備卻享有較大自主權的B組,死亡比例竟然只有A組的一半,而且整體來說,B組比A組在情緒上更顯得活潑快樂。

 

心理學家由此得到一個結論:每一個生命最需要的,不全然是物質生活上的滿足,心靈層面所獲致的成就及充實,往往影響更大。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成就感,不是生命中「額外的」享受,而是保持生命力的「根本」因子。

 

換言之,當領導者能在工作上充分滿足部屬的成就感之時,也才能夠真正激發並延續他們旺盛的生命力,進而將個人生命力與公司競爭力緊密結合,增進工作效能。然而如何在繁雜細瑣的工作中,滿足部屬的成就感呢?

 

以下我們提供幾點基本方針讓領導者思考:

 

首先是能做到適才適任與適所。領導者可根據部屬的才能及性向設定目標及指派工作,讓大家皆能在不同的崗位高度發揮個別的才能。在此,第一線的領導者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為只有直接接觸部屬的人,才能了解個別部屬的才能及潛力,為他們設定權責相符的工作。

 

其 次是工作設計多元化。領導者應該盡力使工作的內容富挑戰性,使部屬視這種承擔責任的過程為一種學習、成長和樂趣,並非只是單純的工作而已。領導者更可以藉 著輪調、彈性工時等措施使其多元化,一方面可以深入觀察部屬的性向及潛力,另一方面則能夠更進一步激發部屬的自信及興趣。

 

最後要強化實質的報酬與鼓勵。除了不要忘記積極給予部屬精神上的肯定之外,領導著更應該訂定公平公開的獎金制度,以及流暢的升遷管道以作為實質上的獎勵,使大家能夠在付出的同時,不但享有成長的機會,更擁有相等的報酬。 ISUZU汽車公司正是洞澈員工的生命力與企業競爭力的密切關係,才會將此一理念落實在經營管理中。身為領導者的您,是否也能體悟ISUZU公司的一番用心呢?

爸,可以借我10塊美金嗎

爸,可以借我10塊美金嗎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並有點煩,發現他五歲的兒子靠在門旁等他。 

「爸,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當然可以。什麼問題?」父親回答。

「爸,你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這與你無關,你為什麼問這個問題?」父親生氣的說著。

「我只是想要知道,請告訴我,你一小時賺多少錢?」小孩哀求著。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話,我一小時賺20塊美金。」

「喔……。」小孩低著頭這樣回答著,小孩說:「爹地,可以借我10塊美金嗎?

父親發怒了:「如果你問這問題,只是要借錢去買毫無意義的玩具或東西的話,給我回到你的房間,並上床好好想想為什麼你會那麼自私,我每天長時間辛苦工作著,沒時間和你玩小孩子的遊戲。」

小孩安靜地回自己房並關上門。

這位父親坐下來,還對小孩的問題生氣:他怎麼敢只為了錢而問這種問題?

約一小時後,他平靜下來了,開始想著,他可能對孩子太兇了,或許他應該用那10塊錢美金買小孩真正想要的,讓他不用常常要錢。 父親走小孩的房門,並打開門:「你睡了嗎孩子?」他問著。

「爸,還沒,我還醒著。」小孩回答。

「我想過了,我剛剛可能對你太兇了。」父親說著。「我將今天的悶氣都爆發出來了,這是你要的10塊錢美金。」

小孩笑著坐直了起來,「爹地,謝謝你。」小孩叫著。

接著小孩從枕頭下拿出一些被弄皺了的鈔票,這父親看到小孩已經有錢了,快要再次發脾氣,這小孩慢慢地算著錢,接著看著他的爸爸。

「為什麼你已經有錢了還要要更多?」父親生氣的說著。

「因為我之前不夠,但我現在足夠了。」小孩回答。「爸,我現在有20塊錢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生命中不容發生的誤會

生命中不容發生的誤會

 

故事是說小鎮商人的一對雙胞胎兄弟。當這對兄弟長大後,就留在父親經營的店裡幫忙,直到父親過世,兄弟倆接手共同經營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順,直到有天一塊美金丟失後,關係才開始發生變化:哥哥將一塊美金放進收銀機,並與顧客外出辦事,當他回到店裡時,突然發現收銀機裡面的錢 已經不見了!他問弟弟:「你有沒有看到收銀機裡面的錢?」弟弟回答:「我沒有看到。」

但是哥哥對此事一直耿耿於懷,咄咄逼人地追問,不願罷休此事。哥哥說:「錢不會長了腿跑掉的,我認為你一定看見到這筆錢。」語氣中隱約地帶有強烈的質疑意味,怨恨油然而生,不久手足之情就出現了嚴重的隔閡。

雙方不願交談,後來決定不再一起生活,在商店中間砌起了一道磚牆,從此分居而立。

二十年過去了,敵意與痛苦與日俱增,這樣的氣氛也感染了雙方的家庭與整個社區。

之後的一天,有位開著外地車牌汽車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門口停下。他走進店裡問著:「您在這個店裡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說他這輩子都在這店裡服務。

這位客人說:「我必須要告訴您一件往事;二十年前我還是個不務正業的流浪漢,一天流浪到您們這個鎮上,肚子已經好幾天沒有進食 了,我偷偷地從您這家店的後門溜進來,並且將收銀機裡面的一元取走。雖然時過境遷,但對這件事情一直無法忘懷。一塊錢雖然是個小數目,但是深受良心的譴 責,我必須回到這裡來請求您的原諒。」

當說完原委後,這位訪客很驚訝地發現店主已經熱淚盈眶、語帶哽咽的音調請求他:「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將故事再說一次呢?」當這陌生男子到隔壁說完故事以後,他驚愕地看到兩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門口痛哭失聲、相擁而泣。

世上最酷的爸爸

世上最酷的老爸

 

我出生時他已經五十歲了,而且在任何人都還沒想到有「家庭主夫」的名詞時,他已經扮演著這樣的角色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是他而不是媽媽在家,不過因為我當時還小,且朋友之中只有我的爸爸老是跟上跟下的,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幸運。

在我小學時期,爸爸為我做了許多事。他讓校車司機到家裡來載我,我就不用走到六條街外的巴士站等車了,我回家時,他總是為我準備好午餐,通常是花生醬和果醬三明治,依季節不同而有各種形狀,我最喜歡的是耶誕節的三明治撒上綠色的,切成一棵樹的形狀。

我長大一點時就想要獨 立自主,不想再用這些「孩子氣」的方式來表達愛意。但他並不放棄。中學時我無法回家吃中飯,開始自己帶午餐,爸爸就早點起床幫我準備午餐,但我從不知道午 餐會有什麼。袋子外面可能是他畫的山景(這變成他的註冊商標),或者是個心形,上面寫著「爹地和安棋」,袋子裡會有同樣的心形餐紙,一個「我愛你」。好幾次他還在裡邊寫笑話或謎語--他總是有些可笑的說法令我發噱,讓我知道他愛我。

我習慣把午餐藏起來, 免得讓別人看到袋子或餐紙。但好景不常,有一天我的朋友看到,就抓著餐紙,傳給每個人看,當時我尷尬得雙頰發燙。更讓我驚訝的是,第二天每個人竟都等著要 看我的餐紙!從他們的表現來看,我想他們都希望能有個人向他們表示那樣的愛。我真得意自己有這樣的父親。至今我都還保存著中學期間收到的大部分餐紙。

故事還沒結束呢!當我離家上大學(最後一個離家),我想這樣的餐紙留這會終止,但我和朋友都很欣慰的是,他的表示沒有停止。

我很懷念以前每天放學回家看到爹地的日子,所以我上大學後還常常打電話給他,我的電話費一直居高不下,我們講什麼並不重要,我只是想聽聽他的聲音。離家的第一年,我們通話開始成為一種模式,以後就一直不變。通常在我說再見時,他會說「安棋!」

「什麼事,爸?」我回答。

「我愛你。」

「我也愛你,爸。」

幾乎每個禮拜五,我都 會收到信。宿舍的櫃台人員也幾乎都知道信是誰寄來的。寄信人寫「帥哥」,好幾次信封上是用蠟筆寫的,隨信寄來的通常是我們家貓和狗的畫、他和媽誇張的身 材,或者如果我前個週未回過家,他會畫我和朋友在附近亂跑,把家裡當補給站的情形,他也會加上山景及心形圍起的題字:「爹地和安棋」。學校送信的時間是每 天午餐,前所以我到餐廳前就早已收到父親的來信了。因為我的室友是我高中同學,他知道餐紙的事,所以我知道藏信是沒用的,不久,每個週五下午固定的儀式就 是我看信,信封和內附的圖畫就在同學間傳來傳去。

就在這段期間,父親罹患癌症,如果週五信沒到,我就知道他生病了,無法寫信。他通常在早上四點起床,利用幽靜的時光寫信。如果週五沒信,過一、兩天信還是會到,我朋友都戲稱他為「世上最酷的老爸」。有一天他們在一張卡片上寫下這個頭銜,全部的人簽名後寄給他。我相信他教 導我們一個父親的愛可以這麼深刻,如果我的朋友開始送些餐紙給他們的孩子,我也不會太驚訝。他留下一個典範,令我的朋友終生難忘,而且會激發他們向下一代 表達做父親的愛。

我大學四年間,信和電 話從不間斷,但最後我還是決定回家和他同住,因為他的身體情況已大不如前,我知道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有限。看著他,這個一直表現出赤子之心的人,歲月還是不 饒人的。最後他病入膏肓,已經不認得我了,甚至還把我誤認為他多年未見的親戚,即使我知道這是因為他病情惡化的緣故,但他不記得我的名字,還是令我傷心。

他臨終前幾天,我和他獨處在醫院的病房中,我握著他的手在看電視,正當我準備要走時,他說:「安棋?」

「什麼事,爸?」

「我愛你。」

「我也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