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體內的代謝作用: A、 生物體內的【分解】作用與【合成】作用,稱為代謝作用。 (1) 分解作用:將【大分子】物質轉換成【小分子】的過程。 (2) 合成作用:將【小分子】物質轉換成【大分子】的過程。 (3) 代謝作用需要【酵素】的參與。 B、 酵素幫助分解反應時,養分會被分解,並且產生能量。 C、 酵素幫助合成反應時,不同的物質會合成新物質,提供生物生長發育。
(二) 酵素: A、酵素又稱為【酶】,是生物體內的【催化劑】。 B、代謝作用:生物體內物質【分解】及【合成】的現象,代謝作用均需要【酵素】的協助。 (1) 【合成】反應:分子重新組合,如:將葡萄糖轉為肝醣儲存在肌肉中 (2) 【分解】反應:物質拆解成小分子,如:消化作用。 C、 酵素的功能: (1) 生物體內可分解【養分】、產生【能量】,並合成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新物質。 (2) 【專一性】:酵素有很多種,不同的酵素會和不同的對象產生反應,分解或合成其它物質。 (3) 和澱粉反應的酵素就叫做澱粉酵素(澱粉酶),與澱粉接觸後會將其分解為更小的分子,幫助吸收。 D、 酵素的特性: (1) 是一種【催化劑】。 (2) 微量即可催化大量物質進行反應,加快反應速率。 (3) 具有高度的【專一性】。 (4) 僅【催化】反應,本身並不改變,可重覆進行反應。 (5) 特定溫度範圍內,活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6) 受【酸鹼度】(【PH值】)影響。 (7) 在生物體外亦可進行反應。 E、酵素的作用實例: (1) 人類的唾液中含有【澱粉酶】,作用的對象是【澱粉】,可使澱粉快速的分解成較小的物質,提供人類所需的能量。 (2) 人類體內不具有能消化【纖維素】酵素,所以無法分解纖維素,以獲得能量。 (3) 草食性動物的消化管中含有能分泌纖維素酶的微生物,可以將纖維素分解成提供動物使用的物質,所以牛羊吃草,可以從其中獲得能量。 (4) 澱粉酶可以促進澱粉的分解,但是無法促進纖維素的分解。
(三) 澱粉與葡萄糖的檢驗: A、碘液:呈現【黃褐色】,遇到澱粉時呈現【藍黑色】。 B、本氏液:【淡藍色】,需隔水加熱使用,可檢驗【葡萄糖】, 無糖 加熱 少量糖 中等 很多糖 非常多糖 C、 酵素作用: (1) 唾液中含【澱粉酶】,可將澱粉分解為【麥芽糖】,將其與【本氏液】共熱會變色。 (2) 【溫度】會影響酵素活性,在適當溫度下酵素活性隨溫度增加而增加,但低溫下其活性較小,溫度過高則會破壞酵素,使其喪失活性。 (3) 不同的酵素適宜的作用墳境不同,例如: a. 唾液中的酵素:需要在【中性】、人體體溫環境下作用。 b. 胃中消化蛋白質的酵素:在【酸性】、人體體溫下作用。 c. 小腸中的酵素:在【鹼性】、人體體溫下作用。 (4) 澱粉液: a. 略呈【乳白色】,因澱粉不易溶於水,故放久會有沉澱產生。 b. 澱粉液若暴露在空氣中,可能遭到細菌分解而產生【葡萄糖】。 (5) 葡萄糖液: a. 透明澄清,無色無味。 b. 多數生物體內的酵素最適宜的作用溫度在【37】~【45】度間,通常超過【55】度的環境下,酵素便會被破壞。 D、 影響酵素的作用: (1) 溫度: a. 在適宜的溫度範圍內,酵素的活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升高】。 b. 如果超出了適當的溫度範圍,過高的溫度反而使酵素失去活性。 (2) 酸鹼度: a. 不同的酵素,所能適應的作用環境酸鹼度不一樣。 b. 如果超出了適當的酸鹼度,酵素將失去活性。 (3) 酵素能促使作用的對象發生反應,相同條件下,發生反應的作用對象數量愈多,代表此酵素的活性愈大。
| ||||||||||
( )1. 【答案】:【C】 【解析】:PH=13時為鹼性環境,如圖,酵素甲適合酸性(PH=3),酵素乙適合中性(PH=8),酵素甲適合鹼性(PH=13)。
( )2. 取一片水蘊草葉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細胞壁,若在葉片上滴蝸牛的消化液,經30分鐘後再觀察,發現水蘊草細胞壁消失了,由此可以推測蝸牛的消化液可以分解何種物質? 【答案】:【C】 【解析】:細胞壁的成分為纖維素,蝸牛的消化液分解纖維素,經30分鐘後,水蘊草細胞壁消失了,表示蝸牛的消化液將細胞壁分解了。
( )3. 不同的酵素適合作用的酸鹼度不同,小腸內消化液作用最適宜的酸鹼度為何? 【答案】:【D】 【解析】:小腸內消化液作用最適宜的酸鹼度為鹼性。
( )4. 甲作用為將較小分子轉變成較大分子,乙作用為將較大分子轉變成較小分子,則甲、乙兩作用各為何? 【答案】:【B】 【解析】:甲作用為將較小分子轉變成較大分子,表示甲為合成作用,
( )5. 下列何種酵素最適合在酸性環境中反應? 【答案】:【C】 【解析】:胃液適合在酸性環境,能將蛋白質分解。
( )6. 酵素具有專一性,請問何謂「專一性」? 【答案】:【D】 【解析】:每一種酵素都只能進行特定的反應,一種酵素只能促進特定物質的反應進行,稱為專一性。
( )7. 生物體內養分的製造和利用都和酵素有關,因此酵素可說是生物體內的什麼? 【答案】:【C】 【解析】:酵素能促進生物體內的物質分或合成速率,因此酵素可說是生物體內的催化劑。
( )8. 酵素在生物體內的作用主要為何? 【答案】:【B】 【解析】:酵素能促進生物體內的物質分或合成速率,使物質的反應加快或減慢,因此能改變反應的速率。
( )9. 生物體內的催化劑又稱為什麼? 【答案】:【A】 【解析】:酵素能改變生物體反應的進行速率,又稱為生物體內的催化劑。 ( )10. 楷楷以下圖中的實驗裝置,探討影響唾液中所含酵素活性的因素。40分鐘後,甲、乙、丙、丁四支試管都加入本氏液,並隔水加熱,試問下列哪一個實驗紀錄較為符合實際狀況?(+表示有顏色變化;-表示沒有顏色變化) 【答案】:【D】 【解析】:圖中,甲和丙置於溫水(適合生物體溫環境),乙和丁置於冰水(低溫),低溫下酵素活動停止,所以乙和丁無反應;甲為澱粉液+唾液,能足夠時間,能分解
( )11. 甲:分解作用;乙:合成作用,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將水分解,為分解作用,將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
( )12. 下列何者不需要酵素的參與? 【答案】:【A】 【解析】:葡萄糖轉變成澱粉、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脂質轉變成脂肪酸和甘油;以上養份的分解或合成都需要酵素的進行。
( )13. 人體內有許多不同的酵素,能幫助體內進行一些消化作用,下列有關酵素的敘述,何者錯誤? 【答案】:【C】 【解析】:
( )14. 下列何者的意義與其他三者不同? 【答案】:【D】 【解析】:酵素又稱為酶,維生物體內進行分解合成的催化劑。
( )15. 炎炎夏日之中,食物容易腐敗,主要的原因為何? 【答案】:【B】 【解析】:
( )16. 生物體內酵素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答案】:【B】 【解析】:酵素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 )17. 小紅作「唾液中酵素與澱粉分解的實驗」,取四支試管如下表方式裝置,並放在室溫下30分鐘後,各試管分別加入2mL本氏液加熱檢驗,則溶液顏色變化最明顯的是哪一支試管? 【答案】:【C】 【解析】:
( )18. 蔬菜、水果及肉類放在冰箱內可保新鮮,是因為低溫環境對於食物有什麼作用? 【答案】:【B】 【解析】:低溫環境下,酵素的活性減慢,甚至停止,因此細菌的活性減緩,蔬菜、水果及肉類等食物不容易被細菌分解。
( )19. 下列哪一曲線,可以表示人體內酵素的反應速率和溫度的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