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的葉: A、 葉的形態: (1) 植物的葉由【表皮】和【葉肉】組成。 (2) 在葉片上有如同網子般的細紋,稱為【葉脈】,為葉片內運輸物質的構造,可以輸送【養分】和【水分】。 (3) B、 葉的構造: (1) 表皮細胞: 甲、 在葉的上、下面各有一層表皮組織,細胞排列【規則】,不含【葉綠體】,不能行【光合】作用,具有【保護】功能。 乙、 在表面覆有【蠟】質的【角質層】,由上表皮細胞分泌,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2) 保衛細胞: 甲、 乙、 含有【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散生於上下表皮間。 丙、 兩片保衛細胞中間的通道是【氣孔】,藉由細胞內的【膨壓】來調節氣孔的開放或閉合。 (3) 葉肉細胞: 甲、 植物葉肉組織包含【柵狀】組織和【海綿】組織,為薄壁組織。 乙、 含【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4) 氣孔: 甲、 位於兩個成對的【保衛】細胞間所形成的孔。 乙、 為氣體出入植物的通道;也是植物進行【蒸散】作用的出口。
(5) 其他名詞: 甲、 葉綠體:葉片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葉肉】細胞和【保衛】細胞都含有此構造。 乙、 氣室:葉肉細胞間有許多空隙,稱為氣室,負責氣體的流通。 丙、 葉脈: (a) 葉的【疏導】組織稱為葉脈;分為【韌皮】部和【木質】部;【木質】部在上,【韌皮】部在下,負責運輸植物體所需要的養份和水分。 (b) 葉脈細胞呈【管】狀,細胞壁【厚】,【無】葉綠體,不能行【光合】作用。 (c) 【木質部】負責運送水分及溶於水的礦物質,【韌皮部】負責運送養分。
( )1. 下列何者能控制植物葉片上氣孔的開閉? 【答案】:【A】 【解析】:保衛細胞呈半月形,兩兩成對,負責控制氣孔的開閉。
( )2. 下列哪一種葉的構造是從莖延伸而來的? 【答案】:【C】 【解析】:葉脈是由莖部延伸,負責輸送養分及水分至莖部及根部。
( )3. 保衛細胞是從哪一種細胞或組織特化而來的? 【答案】:【A】 【解析】:陸生植物的保衛細胞多位於下表皮,負責控制氣孔的開或閉,可以行光合作用,自行製造養分。
( )4. 葉的哪一部分主要負責行光合作用? 【答案】:【D】
( )5. 右圖是一種植物構造的橫切面圖,哪一個區域是葉脈? 【答案】:【D】 【解析】:丁是葉片的葉脈也是葉片內的維管束,負責支持葉片,並供應水分及養分的運輸。
( )6. 承上題,葉片細胞行光合作用時,所需要的水份由那一部份構造負責運輸供給? 【答案】:【D】 【解析】:葉片所需要的水分是由根部運送,輸送至葉脈由維管束的木質部負責供應。
1. 植物獲得養分的方式有: (1) 利用【根】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 (2) 利用植物的葉片行【光合】作用,製造養分。 2. 葉片的上下表皮有不透水的【角質】層,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 3. 葉片的氣孔是由兩兩成對的半月形【保衛】細胞所構成。 4. 植物的葉脈是由【疏導(維管束)】組織所構成,負責輸送【水分】和【養分】。 5. 葉片中含葉綠體,能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葉肉】細胞以及在【氣孔】兩側的【保衛】細胞。
(二)光合作用 A、 植物經由【光合】作用產生養分(葡萄糖),以供植物維持代謝及生長等生命現象。 B、 了解光合作用須先知道四件事情: (1) 原料:二氧化碳(【暗反應】,由【氣孔】進入)、水(【光反應】,由【根部】吸收) (2) 能量:【日光】。 (3) 場所:【葉綠體】(內含【葉綠素】及【酵素】)。 (4) 產物:主產品為【葡萄糖】,副產品為【氧氣】。 C、 過程: (1) 光合作用為植物特有生理反應,利用【葉綠體】來進行,可依是否需要光線而分為: 甲、 【光】反應: a. 藉由【葉綠素】參與光反應。 b. 吸收【光能】,並將【根部】運送而來的水分解為【氧氣】、「【氫】」及【能量】。 c. 光反應的進行:【水 à 氧 + 氫 + 能量】 乙、 【暗】反應: a. 【酵素】參與暗反應。 b. 不需照光,直接利用第一階段剩餘的能量,將二氧化碳及「氫」合成【葡萄糖】。 c. 暗反應的進行:【 [氫] + 二氧化碳 + 能量 à 葡萄糖 + 水 】 甲、 總反應: a. 將光反應及暗反應結合在一起的結果。 b. 總反應式:【
D、 效能: (1) 產生的【葡萄糖】可以直接利用,供植物生長。 (2) 可轉變為【蔗糖】、【澱粉】儲存。 (3) 可以合成【蛋白質】及【脂質】。 E、 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的比較
F、 光合作用實驗: (1) 鋁箔包住植物葉片è 隔絕【日光】。 (2) 將葉片取下,將葉子放入沸水中加熱 (3) 將葉子放入裝酒精的小燒杯 (4) 再以隔水加熱法將小燒杯裝入放水的大燒杯中 (5) 葉片的顏色褪為【白色】,酒精的顏色變為【綠色】。 (6) 將酒精小燒杯取出後,將葉片放入熱水漂洗 (7) 取出葉片放入培養皿,以【碘液】觀察葉片變色情況 (8) 有照光的葉子因可行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並轉為澱粉儲存,故: (1) 澱粉與葡萄糖的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