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重點

(法律)

兒童:未滿12  1-1-10

少年:12~18

少年刑事案件:最重本刑五年以上 可用刑罰 1-16-10

★一般少年不能用刑法處罰

 

民法對未成年子女的權利義務:教養保護 1-2-9

可判定停止侵權:生病 虐待 押賣 1-2-11 ★無貧窮

 

法律的功能:維護社會秩序—法律保留 依法行政 公平審判 政府人民都守法  1-13-1.-2

            保障人民權利—處罰違法、保障弱勢(特定族群)  

            促進社會發展與進步—有益社會(一般人)

 

調解(先):透過第三人(調解委員會or法院—訴訟上的調解)  only起訴前  1-15-7

和解(後):當事人雙方 起訴前—訴訟外和解  起訴後—訴訟上和解

 

行政上的受益權:請願 訴願 1-15-2

司法上的受益權:訴訟

 

糾正:行政院有關部會,促其改善  2-7-16

糾舉.彈劾:公務人員違法or失職  壹-10  $97

 

國家法益:內亂 妨害國交 妨害投票 2-8-5

社會法益:公共危險 妨害性自主 偽造貨幣

 

行政法定義:HB執行公務時所依據的法律  Ex經濟.教育.社會法規  1-13-6

 

【社會】

社會互動方式:競爭 衝突 合作 交換 順應 同化 1-5-4

 

社會福利政策:社會保險 社會救助 福利服務 醫療照護 1-5-6

社會保險:大家都可以用 1-5-6

社會救助:特定人或族群 生活遭受變故

★憲法基本國策中的社會安全:全民健保

 

社會變遷 2-3-2

社區意識 1-5-8

社區營造 1-5-9  2-5-3

 

文化表現系統.認知系統 2-4-2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 夫婦有別 長幼有序 朋友有信 2-6-3

次文化:2-4-2.-3

 

文化特徵:普遍性 差異性 累積性 約制性  1-23-1  2-4-1

文化系統說:終極 認知 規範 表現 行為 2-4-2

 

關係取向:彼此有關係—宗親會 同鄉會  1-7-1

工作取向:有目的—環保團體 嘉義行善團

 

【地方自治】

權宜(權益)問題:先 空氣不通 燈光熄 擾亂秩序(非秩序問題) 不公 遠行 1-4-5

秩序(程序)問題:後 離題 動議不當 論及個人 破壞議法

議案:動議—口頭 附議

      提案—書面 附署

 

第一位—直轄市:台北 高雄 (地位同台灣省)   1-10-8

第二位—省轄市:基竹中嘉南

        18個縣(金門縣.連江縣是福建省)

第三位—其他的xx市,例如花蓮市、板橋市

 

自治事項vs委辦事項  old一 ~ 8 $27.$29

 

【國家】

政體:民主(or獨裁)  1-8-4  2-12-1  2-12-2

國體:共和國(or君主)

 

內閣制:副署 倒閣 解散國會 2-12-2  ★聯合內閣:多黨制

總統制:覆議 2-12-4

雙首長制:左派右派共治  法國 台灣(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長)  2-12-5

委員制 2-12-7

總統制最高行政首長:總統 2-12-15

 

政權機關:立法院 1-10-12

治權機關:五院

 

 

 

 

 

 

【年份】

高齡化社會:65歲 7%   1-2-5

兩性工作平等法:90年  1-3-5

九年國教:68年  2-10-3 

九年一貫:89年  1-4-1

強迫入學:6足歲

 

228事件:民國36年 2-17-8

動員戡亂:37年

美麗島事件:68年

民進黨成立:75年

解嚴(蔣經國):76年  1-11-4

廢止動員戡亂(李登輝):80年

第一次民選總統(第九任):85年(李登輝)

第一次政黨輪替:89年(阿扁)

第二次政黨輪替:97年(阿九)

 

【政治】

政府運作原則:人民主權 多數統治 1-10-3  2-12-1

 

一黨專政:只有一個政黨  1-11-2

一黨獨大、兩黨制:還有其他政黨

★民主國家才有兩黨制

 

利益團體(壓力團體):單一議題    為了影響政府決策  為了成員利益(自利) 1-11-3  2-2-1  2-15-4 

             政黨:全面性政策  為了執政

政黨需利益團體的支持而當選,利益團體需政黨的協助 1-7-10

政黨&利益團體比較 2-15-6

★利益團體:xx公會 xx團體

 

政黨成立:行政院內政部  1-11-7  2-10-1

政黨解散:司法院憲法法庭

組織社會團體:滿20歲  30人以上 申請許可—中央內政部 直轄市社會局 縣市政府 2-10-1

集會遊行:警局報備

 

形式正義:齊頭式平等 一視同仁 2-7-17  2-7-2

實質正義:有所差別—殘障優待

 

政治文化的類型:原始型(一無所知的部落社會) 臣屬型(盲目服從被動參與的專制殖民地)

                參與型(人民頭家由下而上)  2-14-3

 

民意的特性:公開 複雜 多變 不普及  2-16-2

民意的影響:實現 引領 改造  2-16-3.-4

 

民間社會:解嚴後,社會團體大增 2-17-3

 

【國際組織】

中vs美: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vs美國在台協會 2-19-8

中vs日:亞東關係協會vs交流協會 2-19-9

 

國家間爭執的法律途徑:國際法庭—沒路用 2-19-3

 

邊陲國家 2-3-1

 

官方組織:聯合國(UN)  歐洲聯盟(EU)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世界貿易組織(WTO)  1-25-5

非官方組織:國際紅十字會(IRC) 國際特赦組織(AI) 綠色和平組織(GI) 無國界醫療組織(MSF)

1-25-6        2-19-3  2-26-7

世界銀行:聯合國機構 2-26-7

世界政府 2-26-2

 

【經濟】

無形手:市場價格 1-17-2

有形手:政府

 

經濟活動的原動力:消費

政府介入最深:生產

 

生產行為:有形的財貨和無形的勞務 1-19-1

貨幣的功能:交易媒介 價值衡量 價值儲存 延遲支付 1-20-3

 

經濟倫理&經濟價值  2-23-4.-5

 

市場(資本主義.自由)經濟vs計劃(社會主義.統制)經濟 2-20-6

資本主義 2-2-1  2-3-1  2-5-2  2-5-3  2-20-6

 

共產經濟制度:古巴 北韓 2-20-8

 

機會成本:放棄價值中最高的部份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1-17-1  2-20-2

炫耀性消費:買名牌 買高價不買低價 1-18-2

比較利益:機會成本較低,就有比較利益 天生我才必有用 1-20-4  2-20-3  2-24-8

物價指數:漲價—固定錢能買的東西變少  跌價—固定錢能買的東西變多 1-20-4

風險種類:財務 利率 國家 匯率 2-22-6

投資報酬率 = 投資獲利 / 投資金額 1-21-3

知識經濟 2-24-6

稀少性 2-20-4

分散風險:雞蛋不要放再同一個籃子裏 2-22-2

 

邊際效用:物以稀為貴 水很少,水就會比鑽石貴 2-20-7  2-23-2  2-20-14

總效用 2-23-2

 

生產者:商品市場的供給者 生產要素市場的需求者 1-20-1

消費者:商品市場的需求者 生產要素市場的供給者(例如提供勞力)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2-24-2

國內生產毛額(GDP)  2-24-1

國民生產毛額(GNP):量的增加而非質的增加會被低估  2-2-4  2-24-1

國民平均所得(NI)  2-2-4

世界貿易組織(WTO):對外開放市場,進軍國際 1-20-6  1-25-5  2-24-10  2-18-5  2-19-5

經濟聯合國:WTO  2-19-5

 

衡量經濟波動:失業率 通膨  2-20-4

衡量經濟水準:國民所得 經濟成長率

 

失業率 = 失業人口 / 勞動力 1-21-1.2

勞動力 = 有能力工作的人 = 失業人口 + 就業人口

非勞動力:無法工作的人 例如15歲以上的學生.殘障.家庭主婦

 

出超(順差):出口多 收入大於支出 1-20-5  2-24-7

入超(逆差):進口多 支出大於收入

 

進口替代:耕者有其田 以農業培養工業 用農業出口節約外匯  2-24-3

出口擴張:獎勵投資條例 設置加工出口區 勞力密集產業

第二次進口替代:資本密集 十項建設

 

一級產業:農業  2-20-12

二級產業:製造業

三級產業:服務業

 

國際貿易&產業分工 1-20-5

 

              景氣好,政府採取:財稅政策 金融政策  2-21-10

自由經濟產生貧富懸殊,政府採取:財稅政策 福利政策

 外部效果(外部性):有益—外部利益(效益) 外部經濟  1-22-2  2-21-3

                 損害—外部成本       外部不經濟

 

自由財vs經濟財 2-20-2

 

行政規費—行政單位 1-22-4

使用規費—機場稅

政府支出:消耗性(購買財貨.薪水.國防) 移轉性(社會福利) 投資(十項建設) 公債利息 1-22-5  2-21-6

規費收入  2-21-6

 

課稅原則:受益原則—使用者付費 例如汽車牌照稅 1-22-5

          負擔能力原則—累進稅制 富人繳多.窮人繳少

 

中央補助與地方稅收依據:財政收支劃分法 1-10-8

 

J型曲線:大家意見相同,民意政策互相結合  2-16-2

U型曲線:極端不同的意見,分裂徵兆

 

【經濟學比較題】

需求法則:價格&需求成反比 價高少買 價低多買 1-18-1

供給法則:價格&供給成正比 價高產多 價低產少 1-18-2

 

預期心理:需大於供—缺貨 漲價 交易量增加 需求&價格成正比1-18-2

          供大於需—過剩 跌價            供給&價格成反比

 

利率&投資&儲蓄:利率高 股票跌 投資少 儲蓄多 1-21-7.8  2-22-6

                 利率低 股票漲 投資多 儲蓄少

2-21-4.5

 

銀行措施

政府措施

景氣好

提高重貼現率&存款準備率—銀行資金成本增加 銀行不想貸款—降低市面貨幣數量

緊縮性政策(把錢拿回來)

增稅 減少支出

不景氣

降低重貼現率&存款準備率—銀行資金成本減少 銀行想貸款—增加市面貨幣數量

擴張性政策(把錢放出去)

減稅 增加支出

景氣好:提高利率 降溫

不景氣:降低利率 升溫

 

貨幣數量增加à物價上漲à貨幣貶值à利率低 成本減少 股票漲 投資多 儲蓄少à景氣

        減少à    下跌      增值à利率高 成本增加 股票跌 投資少 儲蓄多à不景氣

不景氣時的措施:幣增 價漲 幣貶—利低 本少 股漲 投多 儲少—變景氣

 

通貨膨脹:貨幣增加,商品數量未增加à劇烈漲價 1-20-4  2-21-10  2-24-2

 

台幣升值:有利進口 2-24-9  ★口訣:深圳(升進)

台幣貶值:有利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