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0 AUS

DEAR 哇哈哈小姐

 

您的澳洲之旅看來是非常豐富的,之前說好要先寫信,因為諸事忙碌就又忘了,實在很抱歉。你還要續留澳洲嗎?不論如何,若有回來台灣記得FACEBOOK打卡讓我們知道。

我很好奇您在南半球那個世界看到什麼、想到什麼,我自己也只短暫去過南半球的紐西蘭一次,所以印象都是短暫片段的,只有覺得那是一個美麗的國家,而且文化的深度也不差,但澳洲我就完全不了解了。紐西蘭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南島基督城的回憶之橋(好像上次聚會我有跟你說過對吧),那是二戰期間,所有出征的紐西蘭人一定要走過的地方,裏頭有人與土地的關係的重大、深入的意涵,你有去看一下嗎?最近我看了許多台灣觀光客的BLOG,對於回憶之橋的膚淺認知實在難過,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不過庸俗無知如此,難怪台灣這麼爛,看看這個BLOG你就知道..

 

http://blog.xuite.net/linheuy/blog/24704159-%5B+%E7%B4%90%E8%A5%BF%E8%98%AD+%5D+%E5%9B%9E%E6%86%B6%E6%A9%8B+and+%E7%B6%AD%E5%A4%9A%E5%88%A9%E4%BA%9E%E5%85%AC%E5%9C%92

 

在南澳這幾年,看了許多學生來來去去,有許多人生如夢的感慨,但正面的感動還是比較多,反而是同事之間有許多事令人遺憾,舉凡各種人性的黑暗面幾乎都看盡了,前一陣子甚至被學生控告性騷擾而被送性平會跟教評會處理,當我在性平會接受同事的問案時,我才知道這種性騷擾案根本就是有大人慫恿,情節如此輕微,卻要學生去向輔導處檢舉,真的非常遺憾,顯然是有人想找機會整倒我。後來雖然沒事(因為這種情節根本不可能解聘一位教師),但心理上的熱情是徹底的死了。

 

當我感到痛苦時,總是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南湖大山的星空,還有雪山上的草原與閃電。18歲的時候我第1次去南湖大山,半夜爬出帳篷上廁所時,突然看到一片目前為止看過最美的星空,整條銀河跟點點繁星量到讓我快要睜不開眼睛。這就是我生活的世界嗎?還是夢想中的天堂?當時真的有點混淆了,於是我思索著生命存在的意義。如果,世界不再純潔、美麗,那麼我活著又是為了什麼?那時,我終於看到心中早已存在的那個最原始的祕密花園,原來我要的就是這個,但怎麼去達到呢?

 

說來也挺諷刺的,赤子之心明明就躲在我的大腦深處,可是我卻用盡力氣而無法觸及,還得要靠外在環境刺激才能讓我重新找到自己。

 

記得念高中的時候,有一回獨自搭車去山上,那是一個秋天下雨的傍晚,到達武陵農場的時候已經是夜幕低垂了,我沿著溪流旁的馬路步行,看著遠方雪山附近的草原,原本漆黑的一片,偶然間被連續的閃電照亮了。靠近雪山附近的草原、白木林等等以往熟悉的景象,在閃電的強光下瞬間變得非常清楚,它們在黑暗中顯得非常突出。

 

因為閃電夠遠,所以影像遙遠而無聲,可是閃電照亮的山景卻不斷傳入我的眼中,好似神在打閃光燈照相一樣。感覺像在回憶我過去登山的那些日子,閃電間歇地打在高山稜線上,草原、森林、山岳輪廓宛如照片一張張地閃過,心中的感動實在無法言喻。那個晚上我去投宿武陵農場場部的一個小旅館,那晚整個旅館只有我一人。真是個特別的安排,好似神就是要我一個人,一個人去自我思索生命,因為答案可能早就存在我的內心深處吧。

 

這幾年來我因為家人的身心多重疾病而疲於奔命,雖然常感心力交瘁,但也因此成長不少。應該沒有任何情況比受苦更能淬鍊人心了,為了生存,在苦難中的人們別無選擇,目標很簡單,方法卻不知道在哪,所以就是死命地嘗試各種方法,直到找到生路為止。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灣生」這個詞,有一本書「灣生回家」,我認為還蠻有價值的,去年有拍成紀錄片,很值得看,如果你沒看過,建議你去看這支DVD。其中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阿嬤,她說;「在我小時候,炸彈常常從天上掉下來,我們沒有什麼選擇,只有想著要設法活下去,這是唯一的目標。但是,現在的人有這麼多選擇,卻往往不知道該選擇什麼,經常覺得自己迷失在世界上,所以還是以前我的時代比較好,我們只有想活下去這個目標,生命反而覺得有意義。」如果你看完這部片子,再去想想紐西蘭的「回憶之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修練的過程往往帶著痛苦與不確定,此即成長困難之所在,因為無法保證成功,方法也極其摸索之能勢。但是從歷史長河來看,成功往往躲在一個凡人無法想像的地方,她只屬於勇於冒險的人,若不是答案之巧妙超出凡人想像,不然修練成功者怎麼會少到可憐的地步?有時,人們已經得到幸福了,自己卻還不知道,還一直不滿意、挑毛病。而有時在客觀上已經失敗的事情,但當事人還自以為已經成功了,並以此沾沾自喜。

 

上週我參加了一組研習課程,那位講師看起來還算不錯,課程內容也很充實,她要學員們(都是高中職教師)去評論她的教學方式,大家花了幾個小時跟她互動、觀察,然後分組報告觀察的結果。大家報告的內容真是一片歌功頌德,老師看來也樂於接受,後來講師也順便吹捧自己的一些績效,我覺得這些教育人還真的把自己看得太完美了。在我看來,其實沒那麼了不起,但我當場只得配合那些表面文章,心想只要有學到東西就好,你們要自我感覺良好也是你們的自由,大家愉快就好。

 

但是,其中有一個活動就讓我不敢恭維了。講師讓學員兩兩一組,然後下達指令要彼此從頭到腳仔細觀察對方,看了幾秒鐘之後,兩人轉向背對背,然後要每個人做一些外表上的改變,然後再轉過來面對面,接著要求雙方再度仔細觀察對方,看看發現什麼改變。你覺得這樣有怪怪的嗎?其實我打從內心感到不舒服,因為這個老師真的沒有人權概念,我的理由如下..

 

對一個人的外表作如此詳盡的觀察其實並不禮貌,人不應該被當成一隻被研究的動物一樣觀察外表,除非是以醫療為目的或這傢伙有明顯的犯罪行為,就好像你在醫院檢查乳房有沒有腫瘤時,醫生會很詳細的看你的胸部,甚至會有觸診,你會不舒服嗎?我想不會,因為你相信醫生的目的是疾病預防。然而,一個陌生人或任何一個非醫療目的的人(即使是你的親人),沒事把眼光盯在你的胸部上面一分鐘,你會舒服嗎?甚至從頭到腳掃描你的全身(這位講師就是下了如此指令),你會舒服嗎?

 

我剛好跟英美老師一組,雖然我們是超過十年的同事,但基於尊重,我只看了一秒就不看了,接下來講師要我們說出自己看出對方幾點不一樣,當然我只有看出她的衣服在轉身後似乎有故意拉歪,其餘都沒看到。老師統計大家觀察到的「點數」,結果我是全班「觀察力」最差的,因為其他人都有發現2點以上的差異。老師要我上台去,然後英美老師告訴我答案,這對我真是一種羞辱。我是基於尊重人權才不仔細觀察,你卻說我觀察力不好,還公然指出我這點。我只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下場反而如此荒謬,顯然台灣還真是人權落後國家,那位講師可是師範系統出身,還任教30年的小學教師咧,連教師都沒有人權概念,其餘真是不提也罷。下課回家後,我有LINE給這位老師,告知我的不舒服,她有道歉,並表示這是彼此信任不足所以不適合這樣操作。我真的很想回她:你還是搞不清楚狀況!因為這不是信任的問題,而是人不應該被這樣觀察!我跟兒子每天一起洗澡(他今年要上高一了),一個長得比我高的大男生,現在跟我出去還是手牽手,這樣的信任還不錯吧,但是,如果我的孩子沒事從頭到腳掃描我的外表,我還是會不舒服的!簡單地說,活人的人體不是用來讓你訓練觀察力的地方!

 

幾年前,我曾經在課堂上回答學生生理構造的問題,進行很客觀的科學式描述,但說到一半就有一個學生臉色大變,最後快哭了,我立即踩煞車。後來背後得知這位學生的幼年成長背景,才知在教學進行的當中,老師有時會不自覺的自我膨脹,這樣反而阻礙自己的成長。相較那位講師,她沒有觀察到我不舒服的表情,仍然很HIGH的進行她所謂的「觀察力訓練」的活動,甚至後來還當眾羞辱別人也毫不自知,實在令我遺憾。也許是我年紀大了,包容力強了,所以現場可能看不出我有什麼不舒服的表情,但這並不代表加害者可以繼續蠻幹下去。好似A君去打B君,B君當場若沒有說痛,並不代表A君的行為是對的。

 

如果我們無法理解另一個人的世界觀時,有時「慈悲」與「謙卑」就是帶領我們通往另一個更寬廣世界的橋樑。我認為這兩種品格特質至少有兩種好處,慈悲可以讓我們更深入的同理別人,因此產生一種更深入的洞察力,這種力量不是用來仔細端詳別人的外表,而是更深入的體察別人內心的感受,這與外表是幾乎完全無關的。另外,謙卑可以讓自己隨時處於學習的狀態,這樣才不會自我膨脹而不自知,即使是在教學現場,也應該抱持著向學生學習的心態來上課。當然,人都很容易自大,其實自大是「無知病」的主要症狀,甚至是許多老師的職業病,哈哈。

 

講得有點多了,希望你有耐心看完,哈哈~總之,我很想聽到你的故事,當然,有空再寫,都不寫我也不會有什麼不爽啦,看你FACEBOOK就知道你很爽(至於夠不夠爽我就不知道了),只要你很爽我就開心囉,人生嘛,爽是最重要的啦。如果你對爽這個字什麼獨到的解釋,記得要跟我分享喔。

 

 

 

阿度

2016.07.20 @南澳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TW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阿度

出國前的約定雖然沒如願執行,但一直也很想跟你分享我所感受到的一切,聽聞你信裡所說的事,很替你不平,但我想比起替你忿忿不平你可能比較想聽些值得喜悅的事,先說說來到這除了生活、環境跟文化上有很大的不一樣外,這一路上遇到了很多人,但礙於語言我必須承認接觸的仍多是華人,外國人也有,但聊得總不那麼深入,因為好晚才給你寫信,有點懊惱不知該從哪個部分說起,就如你說,無處不是學習,你從沒擔心過我出來這趟是否毫無收穫,老實說一開始我確實沒太大把握,但回顧這趟旅程,倒也挺讓我吃驚的,有很多體驗是生在台灣從未感受過的,即使台灣也可以但礙於習慣,以變得對於生活周遭沒那麼大的熱忱與好奇,當然我也希望現在這種態度可以在我回國後依舊持續,不希望因地而逝,況且台灣是這麼美麗的土地。

說到這,我也曾認真地思考過,為什麼來到澳洲後我會如此積極的體驗,如此有熱忱的去觀察生活周遭,除了一開始的新鮮外,絕大的部分是基於「難得」,因為一趟出國,從北半球飛了好長一段才到這,我總告訴自己得在有限的時間裡(一年簽證)好好規劃、體驗每個日子,就這個心態使我捨不得浪費每個可以發現與嘗試的機會,因此我的生活好像變得很不一樣,多彩且充滿驚奇,不再為小事而拘泥甚至忘卻生活的美好。前面和你提了,我在這遇到了很多背包客,很多和我一樣年紀或是比我年長的,每個人來打工度假的目的都不同,體驗感受的觀感也不同,我遇到了不少優秀但謙虛的人,相對的也遇到半桶水晃很大的人,至少到目前為止,很多人對這打工度假的價值各有所好,舉凡從於薪資、旅遊、文化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政府政策…等都各有心得,聽了不少,自己也評估比較著,然而當每每問到這趟旅行最大的收穫時,除了多一個角度去端看與自己國家的差異外,還有各地旅遊的經驗外,老實說我覺得最難人可貴且可能使我受用一生的應該是這近一年裡所發生的變化,太多奇妙的事就這麼彈指間發生,讓人措手不及,但也因為這樣,使人積極學習摸索,即便常有那些不確定感,也能化它為成長的助力。

先聊聊工作好了,因為是打工度假,找工是最常見且主要的問題,當然也因為它是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之一,沒有經濟收入,再多的美好規劃,也無法推前,因為哪也去不了,甚至沒法生存。由於澳洲土地之廣,而我們持有的簽證多數也往一二級產業為主要方向,當然也有不少以服務業為取向的,但礙於想到各地走走的前提下,一級產業的模式可能較適合我,因為不須綁期限,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工時也較彈性(看當天收成量),乍看之下這確實沒太大困難,除了競爭工作機會及時薪合法與否外,很多時候,運氣也是很大主因,因務農,看天吃飯避免不了,且隨著氣候變遷澳洲有許多產物與過往季節大有不同,這些都無法參考前人經驗,即使有再多資深的雇主保證,也不能全採信,所以我總有個後備方案不斷規劃,一旦這裡不能待我該前往哪裡落角,以賺取下趟旅程規劃所需的的花費,老實說一開始我很不習慣這種模式,因為從沒有穩定的時候,即便有,日子也難持續三個月(扎實的三個月,中間不停工超過三天的那種,且是時新的),若你聽說其他人有,那我真的必須說他很幸運,可能我註定不那麼幸運,但也因為工作這件事,我經歷了不少農場的工作,也曾兼職houskeeping以彌補農作停工或收成不好的時候。每一次找工也因產季的不同而必須移動,若你有追蹤我的臉書,可能發現我幾乎快環澳了,比起許多背包客,我算是幸運的了,能夠一邊移動一邊旅行,然後順利在下個目的地找到工,當然我也曾等工過,像是一開始來澳洲時等了將近兩個月,再一次就是今年四月的時候了,我必須說,等工是難熬的,但也是在台灣的我們最不可能有過的經驗,在台灣還可以打打零工,但澳洲,一是基於工作機會(有些地方真的是小鎮,店家根本沒幾間)二是礙於簽證,能找尋的工作類型有限,除非想繼續工作簽,而我又是一直基於幾個原則找工(像是健康,死不進肉場需要注射打針的縱使它薪資再高、或是那種華人壓榨的那種血汗黑工,傷身又不合法),自然捨去不少機會,但這也都算是使我找到稍微好些工作的原因之一。

其實這些經歷大多數人背包客都和我一樣擁有過,有的人可能還為這些計畫趕不上變化的事深受其擾,有的人可能已經和我一樣如魚得水,然而我想說的,單單不止是工作上,也有許多人與事,但礙於好多好多,請容許我無法鉅細靡遺的一一訴說,但總結來說,這趟旅程對我來說就像是人生的縮影,好似把我的一生縮時成一年,因為只有一年,我特別積極,也特別敏銳,相對的也特別珍惜,正因為這種態度,好像讓我對生活有了不太一樣的看法,也使我常將這趟旅程與漫漫人生做連結,就因人生變數太多,「安排」有時不盡人意,只好試著用各種態度與方法應對。好比我把那些等工的時候幻想為我未來人生可能面臨的中年失業,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失業,我會如何評估選擇下一條路,而旅程中那些來來去去的人,基於旅行的目的不同常有分離,就像是我未來漫長人生中,可能陪伴我三、五年的朋友,他們可能是我的同事,可能是影響我甚深的貴人,有一天我們可能也將面臨分離,理由可能是再簡單不過的轉換職場或是緣分已盡,而那個時間與空間裡交疊的記憶可能會是我往後人生沒預料過的伏筆,誰也沒能說準。

來到這,我遇到了一些很有想法的背包客,也有不少將台灣批的一無是處的人,但我想來都來到不同的國家了,更應該用客觀且多面的角度去合理判斷某些事情,而不是一昧的認同國外的月亮比較圓,卻說不出具體的好,或是以兩個不同基準的東西硬是去做比較,那實在毫無意義,也絲毫沒有任何進步的空間。我會回台灣,預計是明年過年前回去,若有延遲應該也頂多待到明年四、五月,雖然有遇到不少人以學生簽名義想繼續留此的台灣人,但我似乎沒太大意願,可能我比較感性吧,覺得台灣是我成長的地方,我和那裏比較有記憶的連結,總覺得一趟出來後自己還是會回歸到那片與我有所連結的土地上,且我的家人朋友也都在那,也許該說我還是有這層羈絆在,即使有人笑說我不適合做旅人,我也無妨,對我而言,我和那些想留在澳洲的人一樣,沒什麼不同,我們都是在選擇自己喜歡的環境,嚮往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次和背包客聊到未來何去何從時,至少有八成的人都會向我描述這裡有多好,並喜悅的說著自己的後續留澳規劃,其實無論何種決定都予以祝福,最怕遇到那種滔滔不絕說服別人的人,然後極度偏激批評台灣的人,通常這種時候,我都笑而不語,卻非常堅定我不會在這裡待太久,一定會在簽證結束前回台灣,哈哈!^  ^

今年九月初我也計畫去紐西蘭南北島,預計租露營車,想親自駕車走遍那個活地理教室,關於你說的基督城回憶之橋的事,其實我也覺得有時候我們的旅行都變得膚淺表面,我也常跟男朋友討論 (對了,來到這,我交了個男朋友,你應該看我臉書就知道了,我常被標記,自己倒是很少發文,好啦,這沒什麼重要的,就真的是緣分) 我們很常一起計畫去旅遊,就目前為止,我們也多是去那些大家所知道的景點,跟不少觀光客一樣只是在著名的景點拍照留念,卻沒仔細或過於深入了解它的代表性或意義,當然,我們也希望未來的旅行能越來越有質量,就如你說,可能一樣是參觀留念,但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歷史或意義,使旅遊更有深度,不單單只是留影紀錄,像我們現在去國家公園若能力允許也開始報名導覽,其實我滿喜歡外國的導覽解說,重質量,會限制人數,且過程中會不斷拋引線讓遊客去思索,挺耐人尋味的,哈哈。有機會我再跟你分享照片及我的遊歷

祝 順心

來自南半球的哇哈哈,功力依舊不減,願你沒忘我的笑聲。

婉君(哇哈哈是也)

2016.07.24

20150930哇哈哈.

黃文度 <sonnet1966@gmail.com>

附件2015/9/9

寄給 錢君兒 (Google+)

Dear傾國傾城之婉君貴妃
好久沒有寫信跟你談心事了,你這陣子有什麼成長呢?這一年來,大概是我人生中遭遇最大險阻的一年,家庭的問題讓我快要崩潰了。幸好我心中還有一座童年時期就建立起來的美麗花園,還有年輕一點的時候上山下海所累積的一些美好回憶,讓我漸漸從風浪中重新爬起來。我堅信世界終將公平,最慘不過一死,所以沒什麼好怕的,生時感受世界美好的部分,死了也可以解脫那些不好的東西,不管生死我都贏。
幾個月前,我發現每天早上6點左右,都會有一個智能不足的大孩子站在附近街道的十字路口中央,不停地向往來人車道早安,連下雨天也穿雨衣上場。
你可知我的感覺嗎?很奇怪的,我深深覺得他就是我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我看到小朋友受苦,我就會打心裡自然而然覺得他們就是我的孩子。我看著他們經常熱淚盈眶,好似神要我一定要做些什麼。這個馬路中央的問候者很愉快地站在危險的地方向世人問好,這就是我最心痛的地方,因為這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旁人也不知道該如何幫他,也許他的一生就是這樣過了。
當人在幼兒的時候,有許多看似簡單的行為卻足以嚴重左右一生的命運,所以我們對待孩子一定要有發自內心的憐憫之情(如果是硬擠的就不必了),讓這個憐憫之心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來服務孩子。
最近因為家人患病的關係,我接觸了基督教,坦白說我並沒有打算要信什麼特定的宗教,因為我本來就相信神的存在,我們只要行「義」之事(聖經裡頭講的),神必愛我。但因為那些教會的兄弟姐妹們是那麼真誠地對待我跟我的家人,每次他們替我們禱告的時候,我總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眼淚。
顯然他們就是神的使者,真誠地把我帶到神的面前,我怎能不感動呢?
你可否記得我跟你說過,我常常很容易看到一些身體殘缺的人。暑假快結束時,圖書館的廁所突然爆開來,男生廁所甚至連大便都流出來了。幾天前廠商終於來處理,原來是一隻襪子堵住糞管(X的!),接著更大的工程是抽化糞池,那玩意兒有20年沒抽了,偏偏化糞池卻埋在一個大花圃底下,工程可謂空前浩大。那麼難又那麼臭的工作,竟是兩位老先生在做,而其中一位先生的手…只有三根手指頭。
我看了真是慚愧萬分,我身體大致健康、好手好腳,整天自以為在辦公室運籌帷幄,還不幸福嗎?這位先生身體殘缺尚且扒糞,我這樣子還怨個屁啊!
你呢?我也好想聽聽你最近有什麼故事,坦白言之,我真的這輩子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時候像現在一樣那麼需要朋友,以前總覺得一切自己可以獨來獨往、獨立作戰,哪裡需要朋友來拖慢我啊!其實我錯了,沒有別人的愛,未來的我只有死路一條。所以可以麻煩你說些故事給我聽嗎?哈哈,好笑的也可以。
最近事情真的非常多,學校已經要爛到底了(高中一班只有15人左右),家裡也有一些大問題,然後又有外校生投訴本校圖書館虐待工讀生,那個投訴人竟然是個17歲頭腦有問題的傢伙,他不相信我跟工讀生們相處融洽,幹(我是說這傢伙很有才幹),真是夠了,願神寬恕大家。
我很想痛罵這群智障,但我不能,我只能憐憫他們的無知,哈哈~爽啦,這樣想就很爽啦。
以上報告完畢,我真的有點想你,還有跟秀權他們一起做館刊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之中眾多美好時光中不可或缺的一段,我鐵定帶這段記憶進火葬場,幹(我是說館刊這件事,我們真是幹得好啊),哈哈~
希望你這陣子也很快樂,我有點想找個時間請你跟秀權吃飯,如果你有回宜蘭,我們可以安排時間,好嗎?或者,有某一天我抓狂跑去台北看你喔,順便去北大看一個學生叫朱芳儀的,她要上大學了,開學前還挑一天來圖書館陪我上班整天,只因為我曾幫助他投訴一位欺負他的南中教師。似乎他覺得當時全校只我一人可信任,你知道嗎,這是館刊保護言論自由的最高成就,幹(幹得好的意思)。
別忘了喔,我希望跟你還有秀權吃飯,等你們。
阿度 2015.09.08
我是瘋了嗎?希望不是。

Dear 阿度

還是一樣……,每每看到你的來信,心裡總免不了喜悅,即使你的來信偶爾會參雜些「美妙」的字彙,但……我仍視它為神聖(),每次收到你的信,就像收到禮物般,喜悅且迫不及待。但那不足以詮釋我收到信件並讀完後的感受,我想那種感覺就像你在教會感受到的真誠與感動,此刻的我就是這樣的心情,手指敲在鍵盤上,像在跟我的信仰告解般,即使我從未有過真正的信仰。而你的來信像冥冥之中神安排的旨意,總在一個剛好的「moment」,有時像提醒、有時像傾聽、有時又像是指引,我心懷感激。

關於信仰,讓我忽然想到我人生第一次上教會的經驗,記得那是我國中的時候,在班上同學的邀約之下,第一次踏進所謂的教會,雖然南澳的教會跟電視上西洋片播的那種建築很華麗的教會不一樣,但走進後我可以感受到那裏的溫暖與神性,只是那次經驗讓我在往後的日子裡再也沒辦法靜坐在教會裡,我並不是批評,只是每當我一坐在教會就會渾身不適,了不起兩個小時,我曾努力試過(大學時期跟入社會後),可能也因為這樣,教會才讓我有種更加神聖的神祕感吧,因為我touch不了。那次的經驗很難忘,一開始進去時我和一般的信徒沒什麼不同,認真且神采奕奕地聽解聖經,直到最後開始群體禱告時,我的身體開始有了不適感,當我越是壓抑時越是恐懼與難受,聽著他們的禱告詞迴盪在空氣中,我彷彿不能呼吸,當我真的感覺自己全身顫抖幾度想吐時,我身旁的人才察覺我的異狀,一開始我先是向他投射求救的神情,接著我幾乎快倒地了,那時,我只聽到他們對我說,妹妹,神找上你了,你是神選定的人,這是正常反應……之類的。直到後來我真的不能呼吸了才被攙扶到外面大口呼吸,回家後我昏睡了整整兩天,媽媽以為我是不舒服,但我其實不敢說我是跟同學去了教會,擔心我媽就此對教會避而遠之。在那次之後,我就再也沒進過教會裡禱告,但說也奇怪,我並不因而討厭或排斥,只是就再也沒經歷過了,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每當我想嘗試時身體的反應就變得更明顯,常常暗自譏諷自己也許是我罪惡太多才無法進入()

老實說我有點異類,因為我周遭的親友會接觸信仰通常來說都是因為他們的周遭或本身發生了不幸,但我好像不那麼一回事,記得在我心智成熟後第一次認真的想擁有信仰,是我剛度過人生最低潮的時候,但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我不曾想過上帝這號人物(希望祂不會覺得我自負),更不曾想過信仰,應該說我想擁有信仰是因為我很想有個可以寄託感謝與恩賜的空間,因為深深覺得自己必受愛戴才足以走過低潮,且要感謝的人太多,我想「神」是我最能傳遞的橋樑,當時就是這麼懷著感激想去感謝每一個出現我生命中安排,但當我意識自己身陷窘境時,我相信的是自己,寄託的也是自己,後來我也學會感謝自己,甚至一度覺得「我」就是自己最堅信的信仰,一直以來我好像都是這麼深信:關於神的存在,唯有我意識到自己時,祂才存在,而我也在。好像是這麼回事。

不知你的家人現在的狀況好些了嗎?或是說有什麼我可以為你分擔的,除了寫信外,哈哈大笑可以使你振奮嗎?搞不好神以各種形式在傳遞祂的旨意,教會裡那些真誠為你祈禱的朋友們使你淚流、感動不已,而我的笑聲也許是神的另種媒介,祂教你大笑、喜樂不斷(哈,我太會扯,好吧我純粹想讓你多些活力)

阿度也許我們有相同特質,從小到大若班上有個人緣極差或身心不便而沒什麼朋友的同學,我一定是那個她()唯一的朋友,有人說這是正義感,但就如你說我只是覺得我好像可以為他做點什麼,因為他跟我一樣好像需要幫助,即使我沒任何缺陷(也許比起他們我才是真正有缺陷的人),但……就是有種使命驅使我不得不這麼做。去年的時候我在某個馬路遇到一個行走不便的中年婦女,當所有行人都快速穿越馬路,走到對面,只見那位蹣跚的婦人不疾不徐地走,眼看雙向來車因交通號誌已由紅轉綠而開始行駛,已到對面馬路的我又折返回去幫他做個暫停通行的手勢以擋住車輛,雖然他一臉毫無感謝的樣貌,事後也沒聲謝謝,但我還是這麼做了,我彷彿可以感受到他對這世界的不滿,他似乎很憤世嫉俗,對於猛按他喇叭的車輛,一臉毫不在乎自顧自地走,對於旁人的協助也不以為意,讓我頓時湧起了一個念頭,我這樣算是憐憫嗎?或許他從不認為他是殘缺的,我的憐憫是否只會讓他更顯殘缺,回去後我思考了很久,我沒辦法回答自己或是替他回答。所謂的憐憫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在比較之下才產生的?老實說至今我仍是困惑著,直到有天有個故事啟發了我,一個不健全的殘障人士在眾多小孩問他為什麼他沒有雙腳沒有雙手仍舊開心的生活,他回答因為他只看見他擁有的。當下頓時有個想法,憐憫也許是知足的另個具體呈現,我所擁有的確實是在比較之下才顯得豐盛,然而光是知足並不足以使人感到滿足,似乎唯有在懂得運用這份知足去關懷與發現,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知足的喜悅、才能同理的體會那些不足。

阿度,我還是要讚嘆一次神的安排,在看到你寄給我的書信往來後,我感動得哭了,知道嗎?我10月就要出國去澳洲打工度假了,這也是我在這封信裡最迫不及待想跟你分享的事,話說這個規劃其實比我想像中的快,且很匆促,在上一份工作離職後(約半年多)我又回到泳池了,一開始只是先打工畢竟經濟上沒有空間讓我可以充分思索我的下一份工作,為度過這段空窗期我先暫時回泳池打工,約快一個月後緊接著就是暑假泳池的旺季,礙於人情我答應了多留兩個月幫忙,藉此多賺點已備這份打工結束後有段尋工作的等空期,但在六月份時我索性做了個決定,出國走走好了,我並不想仗著自己年輕就放棄任何學習的可能,即便有很多聲音告訴我出國打工似乎變成現下年輕人的嚮往,我得到很多嗤鼻的回應,忍受很多不看好的眼光,但在經歷了近一年的職場工作後,我確實察覺到自己跟社會有些格格不入,抽象來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至於準備什麼,我也還不是很清楚,但我就是很迷惘,工作這一年,我並不快樂,像迷失了什麼,覺得自己似乎就要這樣庸碌的過,跟我嚮往的差距甚遠,我甚至為了工作丟了健康,亂了作息與生活,很多人說我想太多,覺得我太苛求自己,甚至很多人勸我要適應這樣的生態,他們覺興趣與工作與生活是不相關的,是不衝突的,這些我都懂,但我就是想取一個平衡,且在我心底有個聲音敲打著,比起這些,我慌的是那份熱忱的流失,在毫無熱忱的狀態下,我覺得自己像個機器,像有殼無魂的軀體,只是為著生活而工作,我並不想將這一切歸咎於社會,怪罪於景氣之類的,我知道自己的問題最大,但我也必須老實說目前的我還找不出這個具體的原因,我為什麼出國?真的能排掉所有聲音義無反顧的出走嗎?我曾有過出國打工的夢,但這個夢原本是畢業兩三年後的藍圖,如今它像提早翻閱的頁章,提前來到並經歷我的生命,老實說此刻的我總有著不安與畏懼,對於一切的未知我總有種不知所措,每當旁人對於我的出國很有意見時,我便躲進書裡找一些更能肯定自己的信念,看著別人的分享試著想像這些美好與經驗,我的人生確實由我自己承擔,好與壞的評論標準也不需旁人品頭論足,一直以來都是如此的不是嗎?

幾陣子和泳客阿姨的女兒(他出國經驗豐富)聊過以後,我其實陷入了很大的憂鬱裡,並試著找尋與我同行的人說話,但顯然時機不對,且我也說不上這一份失落。我很感謝她跟我分享的經驗與現實,但回過頭來這些問題也是我在做出國打工決定之前就已預料與設想過的,雖然說一直都有心理準備,可難免還是挫折。

若說我的出國是為了休息,那打工度假是否太過辛苦?

若說我是想去增進語言,但別忘了你做的工作並不會使你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若說我是想去了解當地的文化與生活,你確定自己在工作之餘還有體力去發現、去感受那裏的一切?

打工度假未必能使你看到最好的一面,與其如此何不選擇旅遊,或許這樣的體驗會更使你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若說打工度假對你未來想走的領域沒任何加分,那你去的必要性是否真有那強大?

上述很多問題我找不到任何反駁的論點,並不是我從沒想過這些問題,而是基於一種逃避的心態,選擇出國,我必須承認自己是有那麼些想逃避,畢業一年裡我對於工作與生活弄得很糟,我不喜歡現階段的自己與生活,總覺得這人生好像荒腔走板似的,與我一開始嚮往的很不同,雖然很多過來人都奉勸我這就是現實,但我並不想就此低頭或是妥協,我還是想做做我想做的事,與其接受這些現實,我還是可以選擇用何種方式接受,所以我想出國走走,讓自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回來後的我,我並不知道自己是否真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但若可以,我還是想用著我自己的方式,即使多繞了一圈多浪費了一年,我還是需要這些過程來經歷、豐富我的人生,不論好與壞,我都希望一切是值得的,至於這個值得,就盼我在出國這一年裡體驗了什麼,我深知回國我還是得面對自己的問題,但我想我會更勇敢且有不同的思維去看待與處理,由衷的….祝福自己。

以上這段話回顧到我寫給你的第一封信,當時我還在華梵念外文,最後我休學了,當時的決定改變了我很多,在休學後我並沒放棄外文,它對我來說甚至是我現在出去看這世界的動力之一,例如想體驗全英文的生活。我覺得老天像在跟我開個大玩笑,現在看來使有那麼點諷刺又好笑,但我想現在的我跟當時面臨的狀況很類似,可這回我稍微從容了,在面對抉擇時我很確信前方是我要走的路,且沒什麼好後不後悔的,即便是他人眼中的浪費時間,我也不在乎,因為這是我的抉擇與人生,你會祝福我嗎?我相信你會,一如你對我說的,只要我從心理打從踏實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你都支持著。就算你不祝福,不看好,我還是會去,哈哈。

信的最後,我想問問你的家人身體好轉了嗎?我很能體會家裡有人生病的感受,其實我這趟出國也一直覺得自己很不孝,因為我爸爸的身體狀況很令我擔心,但他是唯一支持我的人,我很感謝他,在我決定出國後,他只對我說,他把我生下來,使去感受這世界的,不是要我固執愚昧的活在別人眼中的世界,所以支持我。我真的很謝謝他,當然在我出國的這一年我也允諾了自己仍要顧到家中的經濟,所以我已先存一筆錢每個月按時請人幫我轉出,待我真到澳洲穩定後再以國外匯款的方式寄生活費給家裡。這幾年我爸爸和媽媽的身體狀況因年紀增長而每況愈下,我心裡雖然擔心但不太表現,因為我一脆弱了他們也跟著沒什麼元氣,所以我懂那種辛苦,但越是如此我們越要在心靈上感到豐饒,生命是如此,在各個階段開一個課題,領著我們去挖掘去經歷,我很抱歉這陣子好少跟你通信,但我想開始培養電子日記的習慣,所以未來….若你不棄嫌,希望我可以以日記的方式跟你分享我的近況與成長,就像你的部落格那樣。

10/2()放學有空嗎(可以等你搭車回宜蘭或羅東)?如果可以希望我可以在出國前見到您或是吃頓飯,那怕只是短暫的30分鐘,秀權那邊我會問問。^  ^

我目前的暫用手機號碼0938967992 只能接不能打,若您需要聯繫我時請CALL這支,不過我若沒接,回撥可能是其他號碼唷。

 

                                  想念你的哇哈哈。

Dear 婉君

看完你的長信,我還真不知道從哪個點開始回你。乾脆先講結論好了,我認為你去澳洲這一趟,必然會有豐碩的成果,所以請你不用擔心,原因倒不是因為那裏是個多麼美的天堂,相反的,我從親戚朋友及網路、新聞中得到的打工度假,我認為本質上並沒有比台灣的印尼漁工好到哪裡去,醫療保險甚至比台灣爛多了。

我明知如此,卻仍然篤定認為你會成果豐碩,是因為我認為你這種人不論到什麼環境,都會找到成長的機會,所以請不用想太多。反倒是妳要多花點時間去想想自己未來比較長遠的目標是什麼,我知道這很難,但以你現在的年齡,必須儘快搞清楚這一點。以你的資質,應該要在三十歲之前成為有擔當的人,然後開始積極的服務別人、影響別人甚至為改善這個社會而努力。當然,在這之前,你必須變得有智慧、堅強而且仁慈。抱歉我好像講了一些有點嚴厲的話了,但我是基於對你的關愛。

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跟她男友去澳洲度假打工一年多,網上打卡的盡是吃喝玩樂,還跟家裡拿錢去澳洲買車(以方便他們四處逛),然後回來之後兩人就分手。我很遺憾我們的教育很少教導孩子思考人生,放眼望去盡是感官的吃喝玩樂,對於人生的深度思考、對於歷史的了解、對於人與社會的關係的觀察若不是非常膚淺,就是完全沒有興趣(大部分是這種的),我認為這就是台灣社會貧窮的主因,不信你去澳洲看看就知道台灣有多窮了,就算住在台北幾千萬的鳥籠公寓(他們自稱住在豪宅)也都是窮人,而且是非常無知的窮人。去了澳洲,你就是外勞,而且可能會被當地白種人歧視,我想這些事你應該很清楚。該怎麼辦,你要有心理準備,事情可大可小,很多事情,我們都被國家保護著,但到那裡只有天曉得你會被誰保護。有些人去外國打工回來,他們可能不會講不好的,即使那種事占大多數也一樣,我認為那是關係到他們的面子問題。我當然希望你一切都很順利,但如果遇到有危險的狀況,除非你想永久移民澳洲,否則就趕緊回國吧,因為那塊土地不屬於你。

我希望這封信要留到你上飛機之後,高度大約3萬英呎的時候再打開(那時機長多半也會請乘客打開安全帶),那個高度可能離上帝近一點,看起來氣氛會比較好,哈哈~好了,結論講完了,很抱歉也許有點疾言厲色。

有關教會的事,其實我並沒有走進教會,而是教友們來我家,有時甚至來醫院幫家人禱告。總之,我從以前就深深覺得神一直在我身邊,這次的機會是因為我已經無法再幫某位家人更多,而改由教友來幫她,對於一個嚴重到有暴力攻擊家人傾向的病人而言,教會可能是唯一可以暫時紓解的地方了。

對於神,我認為不是形式的問題,而是感應的問題,無論何時何地,有感應時你自然會知道,沒感應時你在教堂裡蹲再久也沒用,有些十惡不赦的社會敗類,他們也是基督徒、佛教徒或回教徒什麼的,我才不相信神會同意他們幹的那些事咧。所以,別管形式,重點是感應,當你很清楚自己未來的道路,也漸漸知道如何著手的時候,我認為那就是你與神感應成功的時候。容我再強調一次,重點在於感應,而不是形式。這種事急不來,該有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放鬆過自己的日子反而更有機會與神感應。

有關興趣與工作的關聯問題,我覺得你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別管那些人的意見。我認為興趣與工作當然要高度相關,這樣生產力才會真正出來,生活才會變得有趣,我們是為了工作而生活,而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工作,對吧?會講出這款「不相關」理論的人,顯然無法引領你成長,就別甩這種想法吧。

我認為興趣與工作相關的想法,倒不是先設定興趣才去找與之相符的工作,而是你要從工作中發現有某些點跟你的核心價值相符(當然,你要先確立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然後找到一個讓你可以投入熱情的施力點,這樣工作起來會很有趣,我的意思是你要注意興趣工作這兩個主題,有時是互為因果,絕非是單純「從興趣開始找工作」的邏輯關係。如果你老是先設定你要的工作條件,然後再去找,你也許永遠無法知道什麼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長愉悅。也就是說,如果你相信神的安排,有時就是從工作中發現興趣,有時是找到一個工作的部分內容剛好是你有興趣,過程之巧妙,絕不是你聽別人所述「興趣與工作與生活是不相關的,是不衝突的」這麼簡單的關係,他們本來就高度相關,只是如何詮釋、調整是因人而異。

我做過程式設計師、補習班導師、資訊教師,還有現在的圖書館主任,其實性質都彼此廻異。剛退伍的時候,因為大學科系的關係,我就先找程式設計工程師的工作,那是一個動腦很多的事,所以我就從中找到分析事物、解決問題的樂趣,後來轉換跑道的空檔做了幾個月的補習班導師,我就從中找到與人相處、協助別人的樂趣,後來轉行教書,正好也是教電腦,於是同時兼具兩種樂趣,現在主要業務是推廣閱讀的圖書館工作,那麼讓別人打開視野又有新的樂趣,我自己也同時多讀了不少書,雖然在南澳這種接近知識沙漠的地區,工作挑戰比較大,但也相對表示可以進步的空間更大。你知道嗎,這些事都不是我很早就安排好的,而是命運走到某個階段就接受了,記得幾年前的信中我有提過,對吧。這一切有很大的成分都是因為別人對我的需要,我的人生意義就是:有人需要我,我才有活著的價值。

當有一天你真正開始擔當責任時,你就會深深感覺到自己連倒下來的權利都沒有,如果你先倒下來,緊接著會有一堆人真的死給你看(哈哈~也許也看不到了),這才叫做真正的責任,我想你可以懂的。也許問題會排山倒海而來,從來不看時機,也不甩你當時的心情,對不對?一個人在擔當大任之前,必然會經過許多痛苦的淬煉,最後才會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你應該要成為這種人,這點你要有信心。

你知道為什麼甘迺迪那句名言會被流傳那麼久嗎?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當危險來臨時,其實是有許多你不知道的人默默為大家扛起了責任、克服了困難或擊退了危險,而不是因為你在看似安逸的地方吃喝玩樂,社會就自動變得沒事,這點我認為是許多台灣人不懂得思考之處,如果你有興趣,去看看那些醫護人員在過什麼日子,便能窺知一二。

我想你長大了,不久的將來可能要擔當責任,所以我認為你要接受更嚴格的考驗,你在將來才會真正了解到什麼是榮譽、什麼是責任。

1960年代的以阿戰爭中,以色列的士兵接受訪問時,外國記者很好奇他們為何可以在阿拉伯數億人口圍攻的劣勢下英勇作戰,最後取得勝利。以色列戰士們說,他們陣地後方幾公里處就是以色列人屯墾區,他們只要往後退一點點,農田、住家馬上不保,阿拉伯人跟巴勒斯坦人肯定會屠殺他們的家人,所以戰士們只有兩條路可選,一是戰死,另一個就是打贏。19481970年代以阿雙方共打了五次大規模戰爭,每一次都是以色列打敗阿拉伯聯軍,我覺得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以色列沒有輸的本錢,輸了就全國被屠殺,而阿拉伯國家輸了還能回老家挖石油。

你可知這種心情嗎?希望你一輩子都遇不到這種狀況,但這就是我所謂擔當責任的感覺,當事情失敗,下場將會非常悲慘,因為未來的選項只剩兩種成功或死亡。這世界有許多人都在擔這種責任,所以世界才會看起來似乎安全地運作。例如每天都有數萬次起降的飛機,那些機師就是隨時掌握全機生死,看來平常的例行工作,其實每一秒都很緊張。還有那些手術房的醫師也一樣。

另外,我很好奇你所謂「跟社會格格不入」是指哪些事?你要不要寫信跟我分享一下?也許事情沒那麼糟。

我很願意用網誌的方式跟你互動,我相信這種方式將成為我生活的樂趣之一,有空就告訴我怎麼留言吧。

到了澳洲,凡事務必小心,別在乎國內這批人的負面眼光,努力學習一些東西吧,祝福你,希望你回國時,我們雙方都能帶著愉快的心情見面。隨信附上南澳的一把沙子還有幾根樹枝,這是我熱愛的土地,送給你當紀念品。

願神祝福妳、我 還有我們雙方的家人

阿度 2015.09.30

2009.09.29~2010.04.0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的生活即時通 - 溝通、娛樂、生活、工作一次搞定! 

http://messenger.yahoo.com.tw/

說真的我快撐不下去了

我不知道是真ㄉ沒興趣還是怎麼了??

老實說我好想放棄但我知道不能

可是真ㄉ學不來~我都忘了以前那股衝勁跑哪去ㄌ

想要拼下去但是都力不從心

也沒像以前那樣逼自己~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壞

看大家都很輕鬆的樣子~好像都沒我這麼緊張!!!~~阿~~我要瘋ㄌ

如果我仍是獨不出興趣來怎麼辦????

我真ㄉ不希望自己四年要一直這樣悶悶不樂~

花錢買我的壞心情~現在真ㄉ遭透了

我常是不抱怨讓自己有喜歡的機會

但是我什麼也察覺不出來~以前的靈敏度也沒了!!

感覺自己就像一點一點被挖空

我ㄉ個性我的樂天~還有嚮往~~好像上ㄌ大學全都變了樣!!

若這是所謂的成長~~我好想拒絕!!我一點敏銳度都沒了~無論是對事務還是文學

現在ㄉ我很差勁吧抱著走一步是一步ㄉ心態在尋找嚇一個出口!!

我給自己一學期的時間~就一學期~我跟自說我要喜歡上這東西~

但是一學期我若還是興趣缺缺呢??

我不知道~我會走人嗎??反覆問著自己~~但是我不知道~慌了慌了!!

現在就有好想休學ㄉ衝動~~阿度!!如果我真的撐不下去(我好難原諒自己~更不知道怎麼去面對那些對我期望很高的人)

我已經好久沒在那樣笑了!!!這是痛苦所致的嗎~呵呵(苦笑)

現在真ㄉ是遭到極點我從來沒這麼難受過~讀起書來簡直是痛苦!!

就連放在桌旁安慰自己ㄉ課外書(小說散文之類ㄉ~中文)都讓我連翻ㄉ心情都沒有!!

我不只對英文沒興趣~就連對中文我也漸漸沒有熱忱了

會不會到時兩頭空阿!!我已經很久沒寫東西了~

像在抱怨也像在抵制~~拒絕紀錄所有ㄉ不滿及無聊

現在ㄉ我向在高中選錯學程ㄉ感覺~好痛苦~

不是我什麼都不會而是我連想去求知沒ㄌ

想起以前剛進社會組時趕落後及聽不懂ㄉ課程很辛苦也很吃力~但是那時ㄉ我真ㄉ好快樂,可是為什麼現在沒有~~我好煩也好悶!!

不想給自己太多藉口也拒絕自己一在抱怨

但是時間久了~我發現那些不成文ㄉ理由漸漸ㄉ讓我深感無力~

放棄~我真ㄉ好想!!

那個因為我宿舍沒電腦所以~~現在才回你!!

 

 

寄件者: sonnet <sonnet1966kimo@yahoo.com.tw>

主旨: 給在飄邈山景中的貴妃………哇哈哈!

收件者: “婉君 錢” <myjiun_10428@yahoo.com.tw>

日期: 2009年9月29日,二,上午8:00

 

Dear婉君..

  妳一定要撐下去啊,哇哈哈,但我想你現在應該笑不出來.英文聽力的問題實在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現在唯一的解法就是每天聽每天讀,儘量不要中斷,當妳的字彙多了以後,加上聽多各種語調,那麼就會越來越好囉.

  目前妳正處於成長的陣痛期,所以千萬不要放棄,務必利用各種時間來加強自己,暫時就不要玩了,有空就是拼功課,也許一年之後妳就英文嚇嚇叫囉.

  現在就我知道的英文有空英還有彭蒙惠英語,前者是基礎工,後者是進階的,若想跟上就要熟讀,加上有空也可以看CNN.com的東西,我目前就只有想到這樣了,不然從明天開始,我會開始改用英文寫信給妳,妳也用英文回我,大家練習看看,好嗎?反正我也想加強一下英文.

  有空我會到華梵看妳,給你加油打氣,事先我會打電話.另外,妳的宿舍有電腦嗎?如果有也可以網路學習.

 

   ㄚ度 20090929

————————————————————

RE: 給在飄邈山景中的貴妃………哇哈哈!

2009/10/5(一) 上午10:25 標示為未讀取 標示這封信

寄件者: 

“sonnet” <sonnet1966kimo@yahoo.com.tw>

收件者: 

“婉君 錢” <myjiun_10428@yahoo.com.tw>

 

Dear 婉君

我知道你現在可能心亂如麻,但我還是建議你一定要先做一件事,就是要理性地分析一下自己撐不下去的理由。就算你最後真的被打敗,也要知道你為什麼而敗。

有時候,走向失敗只是因為一些很簡單的原因。

現在就別管心情了,想想自己為什麼覺得沒趣?其實洋人的思考真的比我們先進,只是我們從小受的教育真的很XX,你沒看阿度如此與眾不同,可知原因為何?其實主要就是因為我上大學之後看了很多洋人的書,而出來工作之後又與一些洋人工程師接觸,我發現他們真的比我們有創意,也比我們更懂人權,所以他們才會取得這個世界的主導權。相形之下,我覺得我受的教育真的是個垃圾!真的,沒有什麼比無知更悲哀,就像本校有些老師看到我寫的性教育文章會跳起來一樣,因為他們真的很無知。又像我們三字經就只知到罵人家『幹你娘』,真是非常非常不懂得尊重,完全是人權白痴,拜託,我娘要不要跟你交配,是我娘的自由意志決定的啊,如果我娘願意的話,那你就儘管去幹啊,我不會有什麼意見的,但這種事幹麻對我宣示啊,這種概念是完全把女人當附屬品的落後文化。對一個洋人罵這種話,簡直啼笑皆非。

妳知道我在說什麼嗎?面前這個洋人的世界就是你要探索的,它超乎你的想像,他們可以發明飛機、原子彈……,也可以拍出『阿甘正傳』這種經典電影,還有很多很多,就擺在妳眼前,妳怎麼變得這麼笨呢?前面就是海闊天空,拜託你忘了南澳這群蠢蛋好嗎?!她們很無知的啦,妳現在就有一個展翅高飛的機會,隨便就要比她們聰明,X的。多看看洋人們在想什麼,才能打通妳的思路,不再被台灣的傳統教育綁住。

真正的愛不是咬著奶嘴不放,而是要吐掉奶嘴之後得到更多的成長,等你變得更強壯之後再回來改變當初孕育你的人或土地,我當年剛出去台北念書也是一個月就不想念了,表面上是不喜歡學校東西,但實際上是鄉愁!不知道妳的原因核心是否如此?如果是,那真的簡單,等你交到新朋友就好了,人會固執於自己的故鄉是件好事,這至少表示妳跟土地還是有感情的,妳可以保留這股動力,等妳學的東西多一些了,鄉愁會變成妳創新的動力。

OK,現在就動手寫下你撐不下去的具體原因,別跟我講心情的事,我要的是具體的東西。心情交給大海就好,或者交給華梵附近的雲朵更快,看著遠方,看向高處,把爛心情丟出去。

<以下中英對照>

From now on,list your reasons which block you!Think of your countermeasures and write them down, then just do it!

從現在開始,把你撐不下去的理由條列出來!開始想對策,然後把對策也寫下來,一條一條執行。

No matter it will be successful or failed,you must struggle courageously.

不管結果是成功或失敗,妳必須勇敢地掙扎下去。

就先這樣了,外面風雨很大,其實我的心情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十月份的館刊發出去之後引起軒然大波,有一些老師在私底下罵,但還是不肯直接來跟我談,要他投稿也不肯,我真的不知道這群傢伙倒底要什麼。當到一個老師了,遇到問題難道還是不能就事論事來談、一定要躲在暗處放箭嗎?算了,這就是我所謂的無知吧。但婉君,妳,不可以這樣,妳要獨當一面,妳是那個站出來面對問題的人,妳是那個陽光下的勇者,妳是館刊培養出來的思考大師,不管結果是輸是贏,一定要留下一段美麗的痕跡。

阿度  2009.10.05

———————————————————-

RE: 給在飄邈山景中的貴妃………哇哈哈!

2009/10/15(四) 下午7:15 標示為未讀取 標示這封信

寄件者: 

“婉君 錢” <myjiun_10428@yahoo.com.tw>

收件者: 

“sonnet” <sonnet1966kimo@yahoo.com.tw>

 

 

說說我心亂如麻的原因嗎?要我不說心情就指出較具體的原因唷~’

我想了好久~我想因為我臉皮過薄吧!我不敢開口說英文還有我的讀書方法仍跟高中一樣我讀得好辛苦~我覺得大家都好輕鬆的看待~只有我每天焦頭爛額頭毛都掉光了!!哈哈~讓我想想我該怎麼改變我的讀書方式~說真的我還真不知道現在這樣的我究竟算不算大學生,因為我好像不太會讀書~我花比別人多的時間成果卻也只是跟別人一樣~是我程度真的不好還是我也只有用這種方式打底的份~好怕四年後畢業的我根本不如別人~說我是外文系畢業的~天啊!!我不敢~就連現在都不敢說我讀外文!!呵呵(苦笑)我的聽力很差就連閱讀也很慢等我把學校課業都讀完後都已深夜一兩點了,即使我不想睡但是我的室友只要稍微有光就不能睡~從你那撿來的空英根本都沒翻過幾篇,這讓我覺得很對不起自己,我每天都過得不開心就是因為我好像每天都 在自責中度過,因為我總覺得昨天的事沒做完,要不就覺得上課前預習的東西不夠精準所以才會導致我上課仍提心吊膽的,我得承認有時我的吹毛求疵有點太過歇斯底里~但是我仍希望自己擁有都是在準備好的狀態下上戰場,就因為這樣所以好像覺得自己永遠都有放不下的疙瘩、讀不完的書和壓抑過久精神,這些把我搞得什麼都不是~~真是氣死我了!!(嘻)上了大學我才發現沒有太多時間是給我百分百準備好的,這讓我想起瓊如老師,我記得有次他出題要我們背宋詞,一次就是好幾篇,偏偏那個時間又很倉促可我又得完成,結果我是最後一個去背的人,他很納悶我為什麼遲遲不肯去背因為他覺得我早就準備好了,結果我斷斷續續的背好後就哭了,因為我覺得我沒做到很完美,我很堅持要背到非常流利才肯去背給他聽(由於時間上 的關係我不得不去不然那時我就沒成績了)但最後我還是沒能達到自己的要求!!眼淚流得很自責~那時我始終不明白我哭啥啊?~瓊如老師也沒要求一定要倒背如流,他很寬鬆他說只要求背完不管是哩哩落落還是非常流順只要背完成績都是一百,事後她抽了兩張衛生紙跟我說~對嘛!我就想說你早就背好了為什麼不來找我?當他聽完我說的話後只跟我說很多時候有八十分的成績就該出來了沒有太多時間讓你準備一百分~老實說我當時真ㄉ不懂難道你不要我做到最完美喔?(你們老師不都是很要求百分百的努力?)~呵呵~現在想到才真的是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有些教授燈直接要我們課堂上討論或是直接請你上台去說英文~天啊!!我是個連大號都要準備好衛生紙的人耶~我沒稿怎麼說而且英文又這麼破~因為這樣讓我好不適應,真的!我害怕說話、 討厭上課~我極度排斥!每天除了報告報告再來就是趕進度趕進度~我的完美要求把自己壓得非常不完美!!我把自己壓榨好久~我以為這就是進步但不然,即使有也太慢了,配合現在這種高效率的時代我的成長顯然很有限,這點我算有自知之明嗎?我自己也懷疑,也許大學以前我們接受的教育不該過於太快因為那有種揠苗助長的反效果,就像我很不能接受那些小孩一出生就急於把他往才藝班裡送的父母,承如有次你跟我說的,你不會’急著把小孩送去補英文因為你覺得那是長大後他若真有興趣三個月後就能學得嚇嚇叫的東西,而當我真正開始要獨立學習時我這才赫然覺得我得拋棄某些東西,好比我現在所學到的~倘若沒有太多時間而我的準備只有八十甚至是零時(因為有時要直接上台)我也得做出一百分的樣子,對吧!?就算裝我也要給他 裝得像到一個不行,因為我是來學習的,台下的嘲笑就充當我練習的玩伴吧!

我好想跟你分享某個喜悅,在某個禮拜我們一個外籍老師從台上緩緩走向我們,說著一口我聽不懂的英文,隱約知道他似乎要我們上台自我介紹,當他走向我這區時周遭的人都像看到流彈似的想躲開,而我也不知哪來的衝動我竟然起身走向台前對著麥克風說一堆我想沒多少人聽得懂的英文,哈哈!!說完後只有一種感覺能形容,像連日來積久的宿便瞬間暢通(等等我這形容會不會太不雅觀了?啊~反正是你沒差啦!!)

那堂課我跨出了第一步,很開心!當下我什麼也沒準備更別說我要求多少了,我只有一個念頭這是我唯一豁出去的機會,漸漸的我在某些課堂上開始會回答一些想法,即使我英文程度不如他們但我的歪腦筋挺多的,老實說教授根本不理我說些啥,我想他只是要我多些嘗試罷了!阿鍍我漸漸在拋一些以前的學習方法了,我發現嘗試會有更多創意甚至多於那些我以為一百分的古板分數,當然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堅持我的觀念!!雖然我不是很清楚會不會選擇這條路,但我想這嘗試肯定是個收穫!!只是我仍在尋找,尋找我需要的、想要的~但前提是我這星期想稍微放鬆一下~(我要跟男朋友會會面~嘻!!噓噓~不要說唷!!是秘密,奇怪我跟你說這個幹嘛!!)這不是重點啦!呵呵~很謝謝你的鼓勵及支持我看到簡訊時真的好感動~其實我不怕你們失望 只是很怕我對自己失望~不過因為你的傾聽我真的有了嘗試的勇氣~我會加油!!也請您幫我跟那些關心我的人說一聲~還有我要把那個亂傳話的人抓出來然後跟她說英文~~哈哈!!開玩笑啦!我沒那麼強~而且我現在還是有很多很挫敗的地方!!因為程度真的還需要再加強~對不起這麼晚才回你!!我要當那個能一直跟你哈哈笑的人~謝謝你!!

I am glad that I have a chance to try everything and I will learn from these experiences.

I was very thankful  when I received your message this morning. Whatever I make any decisions you always support me.I am really thank you.

 I am not good at writing essay by English.Can you help me revise if there are any mistakes?

This is my first time so it maybe have a lot of mustakes.   

———————————————————

給在飄邈山景中的貴妃………哇哈哈!

2009/10/16(五) 上午9:59 標示為未讀取 標示這封信

寄件者: 

“sonnet” <sonnet1966kimo@yahoo.com.tw>

收件者: 

“婉君 錢” <myjiun_10428@yahoo.com.tw>

 

Dear婉君..

很高興妳有這樣的成長,我想接下來妳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顯然念大學對妳是非常有利的一件事。其實我也沒幫妳什麼,或者說我根本沒有能力幫妳什麼,妳就像被感冒病毒感染的人一樣,沒什麼特效藥,終究是要靠妳自己產生的抗體來打敗病毒。妳開始有勇氣拋棄以前的方法,就代表真正成長的開始,就像南澳高中圖書館前的那句話:『Anything is possible!』,其實這也是我的重要座右銘之ㄧ。

等妳再長大一點就會明白,世事真的無法想像、預料,如果妳相信有神,就要相信神一定會做最好的安排,只要我們以積極的態度過活,到時候答案自然浮現,眼前將是一片海闊天空,哇哈哈!

英文這玩意兒也沒別的訣竅,就是要多練習,最好日常生活直接拿來用,看看英文報紙啊、寫英文書信啊、直接對著仇人大罵英文三字經啊……….,這些都會有很大的幫助。OK,千言萬語之中,因時間關係無法道盡,我想妳一定知道我想說些什麼,所以我不再廢話,希望在半年後,妳可以用中英對照的方式寫一篇『我他媽的在華梵的成長』,然後在南澳高中圖書館刊上面首播,我想這應該是本館目前最大的光榮了!哇哈哈!

 

阿度

———————————————————

哇哈哈是也~近來好嗎?

2010/4/4(日) 下午11:37 標示為未讀取 標示這封信

寄件者: 

“婉君 錢” <myjiun_10428@yahoo.com.tw>

收件者: 

sonnet1966kimo@yahoo.com.tw

完整標題 預覽列印

阿度:

我是婉君,最近好嗎?很抱歉原諒我客套的問候,我知道我讓你們失望了……….。

其實我一直是想跟你聊聊的但我沒那個勇氣,我知道在我選擇休學後必須面對的是那些曾經對我期望很大付出很多的老師及家人的失望,雖然早已做好心理準備但每每聽到以前同學口中的嘆息我仍忍不住難過,我跟自己說這是我選擇的我沒得後悔……..也沒後悔

在沒和任何人商量的情況下我休學了,大家都對我說可惜都覺我變了,沒人在乎我努力過也做得來,我也懷疑起自己了,在第一次大考後我想休學的念頭更沉了,在看過成績後我很矛盾,我的成績不如想像中低也沒低空飛過,有的甚至比我預期的高,成績讓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是被肯定的但我一點開心也沒有,我享受不到那種苦過之後的喜悅,我只知道我做到也可以,剛開始我以為自己只是不適應所以沒有熱忱沒有喜歡,但第一次大考後我依舊……,我是真的猶豫好一陣子了,那一段期間我常常翹課跑圖書館,通事課也沒去上,因為我很不想待在教室看著讓我日漸厭惡的外文,我比剛進去大學的時候還不適應了,我….過得很不快樂。

也許我太鑽牛角尖了,也許是真的太鑽牛角尖了,我知道,我一直是瓊如老師眼裡很愛鑽牛角尖的學生,所以對於我的休學他一定更不能諒解。老實說在外文系我學到的也未必全是否定的,在許多外文老師創意的教學下我也一度覺得自己是喜歡外文的,但我只是喜歡他們的教學喜歡他們給我許多發揮的空間,或許該說我是個只求快不求基礎的人,我喜歡上文學導讀即使他常把我搞得頭昏腦脹也是眾多人最排斥的一科但我喜歡那種可以想像可以欣賞外國小說的課程,我很怕口說但我又喜歡享受那種上台後說完話的成就感,可對於起源發音枯燥的課程卻讓我望之卻步,不是他艱深而是我似乎是那種還沒學會走就想先學飛的人,但至少這讓我比較喜歡外文一點,我知道要紮穩基礎都是枯燥的但我似乎真的沒興趣,對我而言外 文反而像是我未來路上的工具而非我想深入研究或是樂在其中的興趣,我知道現下社會競爭的現實也明白他將帶給我的優勢,但我也是個很現實的人對於工具我不想花四年的時間更不想因為他而停擺我找尋自己的興趣。一直以來我好像都是模糊不定的,以前也是,選學程時也是因為想說要有一技之長結果我選了餐飲,當自己把某種學習當成目的性時我就變得好不自在好不喜歡,所以我想外文不是我真正想走的路…..

也許這一次我是對的,又也許我是錯的,但我想試試…..無論是對是錯至少我嘗試過況且我是個成人了對於自己的抉擇我也有承擔的能力呀。

因為不想讓自己有太多藉口所以我都沒跟老師你們連絡,我會讀書還是會的,休學後我也一直是有打算的,只是我還在尋找屬於自己的路,在他人眼裡我是半而廢的,在老師眼裡我是可惜的,但在我的人生我必須花點時間,我想做些自己喜歡並且是不會後悔的事,我換了個跑道我還在嚐試,我停了段時間我仍會向前,所以阿度你別擔心我,,,,,,。

我很抱歉之前都沒跟你聯絡。

祝事事順心唷

                                                                                      婉君

———————————————————–

RE: 哇哈哈是也~近來好嗎?

2010/4/6(二) 上午9:14 標示為未讀取 標示這封信

寄件者: 

“sonnet” <sonnet1966kimo@yahoo.com.tw>

收件者: 

“婉君 錢” <myjiun_10428@yahoo.com.tw>

完整標題 預覽列印

婉君..

其實你不用擔心我對你的評價,所以你可以放膽來跟我討論,我絕不會批判妳的任何決定,包括你要去當下水道工人也一樣,只要你能感到充實、快樂,任何不犯法的事我都樂觀其成。我不是那種有『唯有讀書高』觀念的人,所以你真的不用太在意。

之前我也許是錯了,我以為你既然念了外文系,就想辦法要你對那玩意兒產生興趣,我沒料到你對外文如此憎惡,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外文的錯,只是你們真的不對盤。

我遇到過許多學生,他們後來發展成什麼樣子我真的不在意,我在意的是他們是不是打從心裡感到踏實,而不是整天糜爛在物質享受中,甚至造成社會的負擔,我想,你只要不是這種的,我就可以滿意了,其實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這樣,就是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也知道自己 為了什麼這樣做。

妳才19歲對吧,所以多花點時間思考自己的未來是對的,你如果有任何事要跟我討論,歡迎寫信給我,我會認真地回每一封信。我要再度強調一件事,只要你不做犯法的事,我就不可能對你失望。你會如此深入思考自己的感覺是值得高興的事,因為台灣有太多年輕人只有停留在生物基本需求層次,因為我們的教育很少著墨這一塊,所以我們的人很不會思考。

我真的替你高興,你跟我一樣,我18歲的時候就是不停地在思考自己的未來,想到現在還在想,這樣你還需要擔心自己『停下腳步』嗎?會思考的人終其一生都在思考,所以有時候好像是『停下腳步』,但我們的腦袋不會停歇。

妳說的沒錯,真的要花點時間來選擇一件『不會後悔的事』來做,但以我的人生經驗來看,有些事真的未到最後關頭無法 得知這事是否值得一做,我所謂的最後關頭指的是生命的終點。當然,我還是為你『停下』腳步思考的事而高興,不用擔心太多,別人的看法是屬於別人的,重點是你對自己的評價,我會永遠支持你的決定,但如果你決定搶銀行之類的,如果警方賞金高一點的話,我會第一個衝去抓你(警方可能要我去給你勸降,但我絕不幹,我要親手抓到你,因為那有打獵的樂趣),哇哈哈!

阿度    敬啟

2009.07.15.

2009.07.15.錢婉君來信

主題:動物性交後為何會感傷?   作者:錢婉君

我上網找了好久,很努力的找動物性交後的感傷是否有科學或醫學根據,可是很顯然的提到動物的大多都指出動物性交只為了繁殖,而對於他們的心情並沒有多做一步的說明呀!倒是跑出一堆有關人性愛後為何會感傷的理論~~

以下是男人性愛後感傷的原因:

一、生理上的因素:射精過程是滿足了性愛高潮,然而高潮過後卻是一種掏空的感覺,一種渴望養精蓄銳的需要。所以,從外表看起來就會有點沉默、有點距離。

 二、心理上的因素:其實男人做愛前滔滔不絕、意氣風發,那是一種生理衝動前的表現。基本上,男人是不習慣和懷中的女人談心,尤其在剛做完愛的時候。 

至於女人性愛後的感傷好像是來自於男人的反應

根據美國性學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作家寇納(Ian Kerner)的論點,男人享受銷魂快感的同時,女性體內會分泌催產素(oxytocin,又稱「擁抱荷爾蒙」cuddle hormone)來提高兩人的同步率,增加水乳交融的快感,這樣儘管男人精疲力盡暫時無法驅動如意棒,仍有相當的時間可以感受性歡愉。

男性的生理構造會讓他們在交纏翻滾後,迅速進入夢鄉,讓女性還來不及回味性後餘溫,就整個被冷落,這是由於在性慾期和性興奮期時大腦分泌多巴胺,讓男人在King Size床上衝撞激情的火花,但命根子裡的血液在高潮後,卻也迅速退潮,同時感官敏感度也會降低,進入不反應期,男人很容易就上下的頭都抬不起來了。

 

我想女人性愛後的感傷是來自男人的反應吧!你總不能前戲做一堆後戲就草草了結吧!這對女人的感官有很大的影響,人家不都說女人是感覺的動物嘛!嘻嘻~而男人性愛後的感傷不能稱是感傷吧!那是一種休息吧!不然就是在感傷生理上的不允許,哈哈!

我搞不懂為什麼我要探討這主題勒~~倘若在我沒看到這些研究根據顯示,我一定是浪漫的覺得這樣的感傷是因為肉體的慾望和心靈的藉慰尋不到一個契合的出口,所以才會在性愛後有所感傷,可是你要我去找資料,結果和我想的根本天差地遠,雖然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也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我怎麼覺得阿度你在扼殺我的浪漫啊!哈哈~~笑死我了!不知道這份報告有沒有讓你得到你想要的答案?

以下兩個網址是我資料的出處~~自己點吧!!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2/new/jul/4/life/family-1.htm

 http://life.aol.tw/post/67834

 

2009.07.16.阿度回信

Dear婉君..

 

妳的速度實在夠快,就我個人的研究,其實所謂感傷是人類想像出來的心理現象。對男性而言,為了要達到性交的目的可能會想盡各種辦法,有時甚至傾家蕩產,南澳高中就有一個例子,你的學長胡XX就是,聽說她的女朋友很多,或者說他很喜歡把妹,所以為了裝闊就花光積蓄加上借貸一堆,然後讓女人覺得他很多金,所以願意與之性交。我的意思是說,雄性在某個階段會誤以為性交是一件爽入雲霄的事(純粹內分泌所致),所以願意付出極大的代價去取得交配權,但性交後卻就如同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的自序所言:『得手之後,味同嚼蠟』,當然,我是指射精後那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之內,基本上對性是無反應的,所以有一種所為為何的感傷,或著說是反思吧。當然,對於智商比較低的雄性而言,這種感傷時間會比較短,他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需要另一個交配的對象以滿足性需求,這也不是什麼是非的問題,純粹物種演化的結果,越會繁殖的動物就越有機會成為地球上的強勢物種。

 

男人的性與女人的姓,不管怎麼討論都會得到一個結論,其實就是最佳繁殖策略的傾向,這是我數十年研究性愛的結論,而且各項科學證據都支持這種論點。

女性的性交後感傷,其實也不能算是感傷,應該算是酥軟吧,如果她剛剛有達到高潮的話。這種酥軟也是演化結果,別以為因為爽所以酥軟,其實是為了防止精液逆流出陰道,造成受孕機率降低,此即所以女性的高潮會比男人持續得久的原因,妳可以想想,在那原始的世界裡,女人性交完了就馬上起來活動,懷孕的機會根本就其低無比,這種基因自然不易留下來,只有那些性交完畢還會躺在那裡繼續回味的女性才能擁有較高的受孕率,所以這種基因自然變成強勢基因。而男人正好相反,從性交到射精的時間如果越長(其實就是現代男性追求的持久能力),那麼這些人正好給野外的攻擊者(包括同類或更兇猛的野獸)一個攻擊的機會,因為男人在性交的時候是相對缺乏防禦能力,所以誰還有時間幹那麼久啊,三分鐘內就要射精走人啦!

感傷個屁啊,根本就是累了,這對女人比較有意義,但對男人是危險的,剛剛性交完還累喔,那準備去當野獸的點心好了(記得給自己身上塗點芥茉醬會更好吃,哈哈),因此,男人性交後的感傷非常短暫,他們巴不得立刻有再幹一場的能力,而『臨床』上也確有不少男人擁有這種能力,這種能力可能也是天擇篩選的結果。OK,如果這女人長得有點抱歉,那麼男人當然不會想要再戰,但如果是林志玲,那麼他恨不得把全身的精液全部塞進這娘們的陰道,以確保更優秀品種可以延續,當然這也是上帝觀點,原始人打死也不知道這一點,因為他們就像南澳高中籃球隊員一樣蠢,但是,為什麼人類可以判定交配對象是優秀品種呢?這在科學上幾乎已經99%解開謎團了,你有知道這方面的資料嗎?去找一下吧,你可以自創新的話題,或者針對這個話題來信,等你喔。

 

另外,一夫一妻制度的演進,在演化上也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你不妨從猿類的動物行為去找資料,有空可以再討論這個問題。

2014.11.10

2014.11.10.錢婉君來信

親愛的阿度:

最近好嗎?一直沒給您去信,因為這陣子剛好經歷畢業,很多是在籌備與規劃中,雖不敢說自己是多有計畫的人但總希望自己能在入社會時有些別於以往的成長與嘗試。

先來說說我畢業後的一些轉變吧,我一直很想和您分享但事情總是還沒有一個階段讓我一時很難與您分享,您知道的,我有種怪癖,靈感跟想法很多,但總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做有條理的分析與結論,可能我天生龜毛吧,喜歡將生命歷程切割成階段性,即便不須切割日子也是這麼過著,但我總樂於享受這過程中的所有衝擊與變化,待我回顧省思這段過程時我才能有一套自己的說法(或者該說是故事),是這樣的,畢業後我仍舊從事游泳教學的工作,一是因為經濟上的壓力二是我給自己避開畢業潮求職的藉口,也趁著這段時間我存了一筆錢並一直在想自己的未來,其實我並不排斥這份工作,游泳是我熱愛的運動之一也是我能將工作與興趣結合的一份好工作,但在畢業前我就不斷在思索自己是否要繼續這個我熟悉的領域,對我來說這是折磨的決定,因為公司的老闆很提拔,他願意支付我所有在運動休閒上的想專精或精進的技能考證與職涯規劃,對我來說這是很大的誘惑也是穩定且被看好的出路,但我在畢業前就和老闆討論過我會離開這個產業的想法,對於身經百戰的經理和老闆而言,也許覺得我太年輕所以把未來想得太過理想化但我還是毅然決然地堅持我的想法並在這追尋的過程中感到幾度掙扎與困擾,由於我這份想趁年輕而試試不同領域的夢幻想法讓我的家人及朋友甚至是同事都很不可思議,且反對的聲浪也一直不少,但我似乎生性叛逆,當越多人對我不看好時我這份執著就特別堅決,且不太容許被質疑,哈哈。

在暑假結束後緊接著我去考取導遊執業證(導遊證考取後必須接受政府的一個月實務培訓),這是我大學期間給自己的一個規劃,因為自從有導遊證後我總覺得只是個形式,對於這個產業我還有很多不足,因此我去受訓拿執業證(通常一般人考上後未必會去拿職業證因為沒真的打算入這行且雖是培訓但還要花一筆一萬多的培訓費用),其實我當時的想法沒太多,只是想藉由線上操作實務演練而更了解這個產業,至於是否要從事導遊的工作我更是沒太多想法,在一個月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不單單是技能上還有許多學習經驗上我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充實,但也因為這樣我認識不少朋友,許多和我分享人生經歷的朋友,他們有著我嚮往的勇氣與態度,不瞞您說,在這一百多人的班級裡(是以期為單位啦,因為我每年會開設好幾期,就像開班那樣,一期最少都70人以上)像我這樣30歲以內的年齡層大概不到十人,因為台灣導遊的供應鏈大部分都是高年齡層(領隊就比較年輕化),像是一些退休老師公務員或是一些中年轉業的人,從他們身上我聽到不少故事,也覺得導遊或領隊都是一份很有挑戰的工作,我並不排斥也願意學習但有天我認真的想想自己對這份工作的嚮往時,我說不出個所以然,其實我對旅遊產業的嚮往來自去年十月出國的那次經驗,我很想透過這樣的一份職業來達到自己想再出國的夢想,但在培訓期間這顯然和我認知的落差很大,確實,早在我要去拿職業證時很多人都跟我說過了這份工作的現實面,但我還是想自己去體驗一回,且我就是仗著自己年輕可以多試的心態,於是才……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我失望,即便我目前的工作與這絲毫沒有關係,但我還是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有很大的收穫,因為課程除了實務演練外還是有許多專業課程,像是一些台灣文化、景點、地理、民俗信仰、節慶等知識學習,透過這些我也真正覺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真理,我很熱愛這樣的學習,可相對來說,當我真的想這麼一股腦栽進這產業時我總有些遲疑,因為家庭因素我又不得不顧及現實面,這份工作雖然可以滿足我心靈上渴望的需求但就現實面來說我想我沒辦法成天在外工作奔波而放下家庭(因為家裡有一些狀況所以……說來話長,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我又很愛胡思亂想所以總放不太下)因此在培訓的後段期間我也確信了自己目前還不可能投入這領域,未來很難說但至少目前還不是時候,而在這後段期間我也開始思考行萬里路的定義,應該說這段受訓期間對我來說是個重新調整生活心態的開始,因為透過專業領域的學習我才發現自己對於我所生長的台灣很不了解,有些東西甚至是發生在我的周遭,我竟全沒注意過,甚至很含糊,當然我並不是那種要求自己一板一眼的感受生活的所有,但至少對於我生長的這片土地,除了在情感的連結外,透過了解及意識到也算是種認同,這總興奮與踏實就如我很在南澳時的感覺,我曾說南澳這片土地教會我很多事,因為我覺得自己的眼界是在那開始培養的,覺得自己今天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那所造就的,在南澳那片土地上我除了有很深的記憶外,那裏的人事物更我學會發現、感受的起源,因此我也透過那次培訓,找回一種對生活的態度,對週遭事物的敏銳,以及對萬事萬物的一種尊重,也許對很多人來說覺得我瘋了,但我深深的覺得自己在這都市叢林裡很難找回以往在南澳的那種純粹感動,但藉由「發現、了解與感受」我開始有種像在南澳生活時所擁有的自信與滿足,因此我決定即使目前我沒辦法全心投入這個職業,但我想起了自己的初衷,若說我是為了圓出國旅行的夢而選擇,那我想在達成之後我又有一趟摸索生命意義的艱苦旅程要走,因此那次培訓期間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生活就是旅行,也許這話被很多廣告當作行銷手法而變得習以為常,但真正意會到的人我想不多,而我想我正朝著這路走去,我想像在南澳一樣用那種全新的眼界去感受去發現生活的種種美好,總覺得自己自己離開那後遺失了那天分,也許也未必,至少現在我意識到了,其實就是一種品生活的想法,軀體雖然還在台灣,但心就像一趟旅行,開始關心並從生活周遭的種種去體驗,對我來說這是最大的滿足與一連串的生命旅行,希望你懂我想表達的,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麼,但說真的從那次經驗後對於生活我感到充實,也許我也沒想像的認真在「生活」,但「旅行」不就如此,有時走馬看花有時深度了解欣賞,至少目前的我的發現是如此。

培訓過後我開始了另個階段,求職面試,我很認真地思考在我沒任何專業背景下,除了運動休閒外,我還能從事那些工作領域,我想最大的出路還是服務業,因為這是們看最低且最容易進入的產業,但我又想與先前的經歷不同,我曾在大學時期有過餐飲服務、旅館服務的經驗但這回我想有所不同,因此我面試了不少各大企業的服務接待、客服總機性質的,基於這樣的想法又與我先前的工作經驗結合(游泳教學),我想脫離不了都脫離不了服務的核心,只是領域的不同所要具備或加強的是服務的項目,這都是我想進入某個產業必須學習的過程,印象中我最深的一次面試是到某家金融銀行面試接待,過程中他問了我許多問題,都是我擅長回答的,即便答案不是他所希望的,但我也透過一次次的面試中更認識自己,期時最常被問到的是,我在運動休閒產業中其實薪資不低,也挺擅長的但為何會想嘗試進入他們公司,我的回答被很多人不看好,但我自覺這是我最真誠也最能說服自己的說法,我真的因為我年輕,我想試試不同領域,也許這說法看似夢幻,但我並不是沒有任何經濟上的壓力,在理想與現實的掙扎之下我還是選擇了理想並願意以一個基層做起且接受一開始公司所能支付的薪資而嘗試,或許說這過於理想化,但至少救我目前的年紀而言我覺得這是我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中最低的時候,至少目前我還沒結婚生子,還沒太多負債,且體力最好學習狀態最佳的時候,也許等年紀大了我考量的層面更多了那對我來說才真的是兩難,以上是我最露骨且最不被看好的自白,其實有不少師長及長輩都對於我這番說法很有意見甚至捏把冷汗,但我好像很堅持,我沒辦法照他們說的履歷走,也沒辦法說出一套漂亮的說詞來說服我的面試官,倘若這是個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的動機,那我想我很難讓人認同,並不是我自滿而是……這對我而言是最大的誠懇地說詞,曾有個隻長教我面試時若對方問起為什麼選擇該公司時,我要了解一下想進入的公司的一些制度及營運模式等,為此我才能說出類似因為貴公司規模制度完善升遷福利管道透明之類的美話,以表示自己對該公司的了解及讚揚,我並不排斥這樣的說法,但在我面試的公司中有很多真的是大企業,而我也在每次面試時認真的做功課去了解,可在看完所有資訊後我實在……過不了自己這關,因此有次在某家知名金融機構面試時當我被問到這問題時,我說了個讓我覺自己滿意的答案,即便最後他並沒錄用我(因為某些理念上的不合),但我覺得那是很棒的經驗,面試時我從生活的角度去回答,說真的光是認識這些企業福利制度及規模,對我而言並不是最大動機,當然這絕對是考量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因此那次回答我說我從電視廣告上看過櫃企業的廣告,對我而言這個廣告最大的訴求形象是親民的,而我自認這與我想從事一份工作或是進入的一家公司它的經營理念至少是與我在某些特質及認知上是有雷同的,就是這個面試回答讓我在不少面試者中備受注目,因為大家的說詞都很一致不外乎是讚揚企業的規模制度,但我就是覺得這樣的說詞與自己不符,過於官腔又矯作,我應該就是那種容易孤芳自賞或是懷才不遇的人吧,太過堅持自我或是太過誠實,哈哈哈,不瞞你說在歷經了近兩三個禮拜的求職面試過程讓我有很多想法,當然這期間我也有挫折失落的時候,也有一度想回休閒運動產業的衝動,但我耐著性子,一次次檢討與觀察,後來我發現整個過程下來我對於自己的人生很有一套見解,也對於別人的意見有著相同的尊重,因為背景經歷的不同,我願意接納和自己不同聲音的事物,同時我也接受別人對我的批評指教或冷嘲熱諷,也曾為此受傷的一度想放棄我的初衷,但一路走來我覺得這些面試讓我更堅信自己的理念,也許三五年後我還是會回到我擅長的領域裡工作服務,但這個想嘗試的心對目前的我而言是總信念,不得不做不得不試的信信念,這也讓我想起了你,在我畢業那年你曾給過我一封信,你說:當我站得越高時別否定那些與我想法不同的人,一直以來這個叮嚀總在我人生許多重要時候出現,年輕時我以為你是要我別過於自滿而謙虛,現在我倒覺得這已內化成為我我的一部分,如你所說,雖然我目前站的不高= =,但我很堅信這個信念,因為背景、觀點或是說經驗的不同對於別人對我的想法嗤鼻或不解時,我很釋懷,這種釋懷並不是刻意謙虛或為使自己有高守情操的假象,而是由衷地接受,就如有時我也不懂別人想法的同理心態,每個人都有自己遵循的一個模式或看待事物的觀點,當然對於好與不好的標準差異或喜好各有解讀,而當我經歷了一些事後,我越來越喜歡你說的話,就如我曾說南澳的孩子的樂觀不該建立在無知上,而是踏出那片土地後在接受更多外界的衝擊與刺激時仍舊保有的那份天真,對於自己我也是這麼期許的,我的成長與認同並非建立在這固有的社會標準或是那些與我經驗背景不同的人上,而是在離開我自己的舒適圈後我所接受的考驗與挫折,以及這些人事物所帶給我的變化與衝突,在這之後我仍舊保有的那份堅信,那才是我認知上的價值,才是我所謂的成長,因此我接受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若說這是視野開拓的另種培養我樂在其中,真的。

哈哈哈,這是有史以來給你最長的一封情書,不知為何我總有動力和你分享這些我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許你認同也許你不認同,但……我知道你願意傾聽且不吝嗇與我分享你的部分。我目前在yahoo外商公司的客服作專員,是一個充滿挑戰也不知道我會做多久的工作(我剛正式報到)因為想試試想學點不一樣的,所以,不過算鬆了口氣,我終於成功找到我還滿有興趣且想嘗試的工作,盼一切更好。對了,信的內容有點流水帳希望你別太見怪,因為一直找不到機會跟你分享,現在一次和你分享,其實我還有好多靈感來自最近,無論生活感情還是家庭,但礙於你讀信的關係,我想先暫時停筆才好,哈哈哈,還有一直沒回覆你上封信,之前我有個動態說覺得人生像彩券一樣,那是我在一本大學教課書裡寫得一句話,老實說我上課很常神遊,雖然我很認真,但有時老師若講到讓我覺得意猶未盡的課題時我總不自覺亂寫一堆靈感,那句話就是當時寫的但我想都想不起來我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而那陣子因為某些原因回頭翻以前的舊課本,意外發現我寫下這句話,不過後來我認真地想了一下,我覺得人生像彩券是因為覺得活著就是一種幸運,姑且不論買多買少,但都意味著一種希望與幸運,即便我沒中獎,但這個願意懷有中獎可能的希望都讓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無比的,而「買」這個動作,也許對懷有夢想或希望來說不是個貼切的形容,但若換作是種為實踐夢想而必須有的付出(成本)會不會比較沒那麼利益衡量(畢竟為夢想或希望付出並不一定指的是金錢)而我只是想表達像彩券般的幸運,只要活著。嘻,不過你切入的觀點也讓我很喜歡。

 

感恩節快到了,這陣子剛過換季時期,剛好像是一種結束又是開始的轉折,也想透過感恩節將近的日子來表達我對你的感謝與想念,也謝謝上帝讓您成為我生命中的老師,畢竟一生中要有這麼一位像朋友又像心靈伴侶的老師實在難得,然而我是如此幸運,就這麼哇哈哈的交到一位。  哇哈哈婉君是也。

2014.11.10.阿度回信

親愛的哇哈哈小姐..

其實我也常常在想現在的你在做什麼工作呢?原來你已經找到位子了,恭喜你。回想我二十多年前剛退伍的時候,也是呆頭呆腦的亂闖,整天都在想著自己將何去何從。記得退伍前一個月,我就請假去參加台灣松下電器的考試,應徵軟體工程師,結果很幸運地被錄取了,我還記得應考者為54人,他們要4個人,我正好考第4名吊車尾上榜。當時自己跟家人都很高興,畢竟能在退伍前就找到一個待遇不錯的工作。然而,我上了2個月的班就辭職了,不是因為公司不好,而是因為我無法忍受當時中永和一帶低劣的環境品質,還有整個台北都會區混亂的交通,更無法看得起台北那些惡房東的嘴臉。我辭職回到宜蘭後,母親非常生氣,一個禮拜都不跟我講話,因為她認為我放棄了一個大好的工作機會(松下電器有一個內規:離職員工永不再錄用)。當時的我覺得心情落到谷底,於是就到花東旅行一個禮拜。

其實故事很長,我就不再講細節,總之命運的安排真的讓人無法想像,我現在講出來你可能會覺得很有趣。

離開松下之後,我在羅東某家補習班當導師,沒多久竟然愛上班上某個學生。補習班工作三個月後,我找到東元電機觀音廠區(在桃園中壢附近的鄉下)資訊事業處的軟體工程師職位。在那裏的三年中,我學得了這個產業的重要核心能力,然後被挖腳到金寶電子深坑廠繼續擔任軟體工程師四年,這時的我展開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結婚。結婚之後,我又做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辭掉工程師的工作。因為我想回宜蘭住,轉行教書是最有利的,於是又花錢去補習想考國小師資班,結果沒考上國小的,倒是意外考上中學師資班。更離譜的是那年國小師資班錄取率達到空前的20%(所以我才去補習這種的),中學師資班的錄取率卻只有3%左右,我原本只是去考好玩的,原本主戰場放在國小班,但偏偏就是考上那種3%的,主戰場失利卻在撤退途中撈到另一個寶。如果這不叫神蹟,不知道什麼才叫神蹟,哇哈哈!

回想當年,我輾轉從宜蘭轉到桃園,三年後又轉到台北的職場,其實心裡還是惦記著幾年前補習班認識那位學生,總想繼續跟她聯繫,但不知怎麼的就是連不上線,後來我才知道她也是想盡辦法要找我。神奇的事發生在幾年前,那是我離開補習班20年後了,她因為看到我在部落格寫的文章,發現文筆很像過去她認識的那個男生,於是就留言試探,我發現後心裡為之一震,於是發電郵去確認,果然是她!接著她把當年為何與我失聯的故事全盤拖出。原來當年我離開補習班、轉職到桃園時,她有打電話到我家,我的家人似乎「訓斥」了她,要她不要耽誤我的前途,所以。唉,你說人生還有什麼好說的?全都是神在安排的。二十年後的網路重逢,雙方都已為人父母,所剩只是當年曾經彼此相愛的回憶,我想,這樣也應該夠了,雙方現在最重要的是挑起自己身上的家庭責任。

我講這麼多,主要是提供一點點經驗給你。人生真的不用想太多,放心去做,無須懊悔什麼,因為沒到最後一點,你不知道什麼是對的,就算到了最後一點,再多的感嘆也無法改變歷史,你能做的只是從歷史中記取教訓,讓未來更加美好,諷刺又吊詭的是:既然已經身處「最後一點」,哪裡還有未來呢?X!阿度,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哇哈哈。

看到你四處面試的種種,我也回想到自己當年許許多多面試的狀況。以我現在的想法,許多號稱專家的人都會講許多「技巧」,實在都是多餘的,你只要以真實的一面出現即可。例如常有主管會問:你為什麼要應徵這個工作?我認為這個問題很白癡,就是要餬口啊!能餬口之後才能談理想不是嗎?有些考官是故意要羞辱人的,但你最好活得有尊嚴一點,哈哈,寧可沒錄取,不要無端受辱。

如果我回頭從歷史的軌跡來看,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你的心靈核心的純潔,這裡髒了,其餘再有「成就」也無意義,或者說外表的物質、名利越多,只是讓你越髒罷了。

忙碌之中突然收到你的來信,心裡真的非常高興,無非是因為我個人在家庭問題上遭遇到一個空前的困境。當然,學校的我也是來南澳14年來最不愉快的狀況。不過,沒關係,我覺得總會過去的,家庭的部分,只要家人團結一致就可以擊敗外來病痛。學校的部分,反正我不想甩那些惡人,所以雖不愉快但還過得去。抱歉讓你一開頭就聽一些不爽的,但我一定要講,特別是學校的那部份,因為那是有關最基本、最核心的是非問題,這是我抵死也不可能退讓的。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核心的純潔最重要,這點如果髒了,一個人的價值就全毀了,這個人在神的眼中只剩一個任務等死。

人生說來也沒什麼新鮮事,就幾十年或頂多一百多一點,燒成灰之後什麼也不是,對吧。所以,勇敢做你自己,一切只是過程,想清楚之後就把棋子放下去,成功可以得到暫時的快樂,失敗更可以學得永遠的教訓,不管怎樣都會得到東西。這樣還有什麼事情可以讓你遲疑、害怕的呢?

 

哈哈~好像又在下結論了,這是我的不良習慣,請多包涵。

 

沒關係,讓我們再回到這該死的滾滾紅塵,這幾個月來我跟南澳同事的重大衝突都記錄在這個部落格,想看精彩連續劇可以點出來看看,而且主角不是只有我,保證全部都沒有結論,哇哈哈~

http://blog.ilc.edu.tw/blog/blog/25701

祝工作愉快+吃得爽+睡得飽總之就是一個爽字啦(1)

1.不要以為爽這個字用在女人身上很不雅,從生物學的實證結果來看,女人比男人更適合使用爽這個字。哇哈哈~

PS.你要不要查一下為什麼我之前YAHOO的信都會LOST的事啊,哇哈哈!如果查出那個搞鬼的人,請用白眼瞪他一下就好。

阿度 2014.11.10

LETTER.20140410

DEAR 婉君..

我們這幾年的書信往來我已整理好在附件的WORD檔中,你看一下在印象中是否還有遺漏,這個檔案我把它命名為「哇哈哈機密檔案」。我很驚訝你把我們的書信看得比辛苦做出來的報告還重要,真是受寵若驚,哈哈~

我從最近FB光明正大地偷窺大家隱私的內容中,發現你好像心情不太好,如果真的是這樣,希望你可以盡快重新恢復信心,但如果只是短暫的不爽,那麼麻煩你把我上一句話當放屁,哈哈。

其實,我不認為人生像簽彩券,我認為人生是統統有獎的遊戲,而且獎額很平均,不像彩券只有少數人得獎,沒中的人是一毛錢也沒有。例如你很努力學習、工作,你就不會有失落感,即使沒有賺到一些銅臭,至少那種萬金難買的充實感是誰也奪不走的,它永遠牢牢地跟著你,不是嗎?這種財產就是我所謂的統統有獎,只要付出就會得獎。我不是說過我的最高信仰就是「一切終將公平」嗎?所以沒什麼白吃的午餐,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白受的罪,你一定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就看你的智慧到什麼境界,如果越高,那麼得到的就越多,而事情的本質是不變的。就像挖礦一樣,採礦技術越好,所能提煉的東西就越多,但是那個礦藏是冥冥中固定的。

我的經驗中,如果我感到痛苦,多半是我還在甩那些白痴人類的想法,如果我不在意,那麼誰也擋不了我,至少他們無法阻擋我的想像力。例如某長官在講一些沒有什麼營養的話,我就把它想成是山中的鳥在叫,我雖聽不懂但音調還蠻悅耳的,搞不好他的智慧跟鳥差不多,希望這樣不會汙辱到山上那些可愛的鳥兒,哈哈~別以為我這種想法很自大,這是我面對過度不可理喻人類的好方法喔。

我理解有時候世事真的難解,我們好像只剩逃走一途,但真的這樣嗎?其實大部分的干擾因素可能只是情緒吧,我們難道沒有辦法像達悉多太子一樣在菩提樹下頓悟?也許現在不行,但我假設將來必然有機會如此,當我們能真正看透事情本質的時候,還會因物而或悲或喜嗎?

整天看自己習慣看的世界,我們就很容易繞不出來,所以有時候要看一些自己沒看過的東西。我這個月可能會找時間去花東,目的是去搭一種只有在那裡跑的古董火車「光華號」,那是1966年台鐵購自日本東急的火車,在我小時候,它是台鐵的最高級車種,我只有在平交道乾瞪眼的份,至今連一次都沒搭過,1979年西部幹線電氣化後,它就被流放到花東當普通車了。因為對於這款火車有點歷史感情,所以我想在今年7月它退役之前去搭一次,很諷刺的是這竟是我第一次搭,而且也極可能是最後一次在常規班次上搭,因為這組火車即將在20147月進博物館。有趣吧,這世界上有哪些事是第1次做的時候就註定是最後1?你的世界中曾經有這種際遇嗎?

最近我也有遇到一些讓我非常痛苦的事情,但現在又似乎變好一些,總之起起落落已經變成常態。而且,奇怪的是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心裡想著某些事,則走在路上就會有奇遇。例如下班的火車上,我心情不太好地走在車廂之間,就突然有一位臉部扭曲的殘障人士突然轉頭看著我,他的眼神揉合著感傷與憐憫,好像在說著:「你會比我可憐嗎?雖然我這樣,我還是關心你」,還有一次,我下車後經過車站大廳,有一個背影非常美麗的女人站在中間,我經過的時候看了他正面一眼,接著傳入我腦海中影像處理器的卻是一張明顯顏面殘障的畫面。她就直挺挺地站在大廳中間看著時刻表。我心裡想,我有比她不幸福嗎?看來痛苦這件事,還真的輪不到我來抱怨。還有一件事才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經典,昨晚我去超市買東西,出來的時候巧遇一位常在五結街上徘徊的遊民,平常他看起來都又髒又臭,但這回他卻看起來像剛洗完澡,平常他甚至會跟路人乞討食物,但這回他卻主動跟我說:「辛苦了,買好東西要回家了喔。」緊接著我想請他吃一包蘇打餅,他竟然說:「謝謝,我已經吃飽了。」接著他又說「我的孩子不在了,我有兩個孩子。」說完他就對我笑一下之後走進超市。你也許會覺得奇怪,為什麼他要對我提起他的兒子呢?那是因為我常騎車載兒子去超市購物,而超市旁邊的雨棚就是他經常蹲坐休息之處,每次我牽著兒子的手走進超市時都發現被他行注目禮(一個已經13歲的青少年還習慣牽父親的手,也許是較稀奇吧),我這下終於恍然大悟,原來是我喚醒了他逝去的父子之情。

他的話徹底震撼了我,真正的愛到底為何物,我覺得自己更加清楚了,有趣的是這種更加清楚的概念卻無法再用文字表達。我回頭再審視自以為麻煩的事,不也就是在解決問題、幫助需要我的人嗎?那麼,對於我所信仰的愛台灣土地、愛土地上的人,不就是要去做幫助他們的事嗎?這些事當然做起來會有不順利,所以才要一位能者來做啊!如果我真的是那位能者,那我還感傷個屁、抱怨個屁啊!我應該以愉快的心情來做才對!

有些高智慧人類看世界的方法跟視野的寬度,有時真的讓我吃驚,我驚訝於自己的無知。我所看的世界原來不是我自以為的那樣,在我之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智慧者在領航,也許他們不是權力者,但這個世界肯定因為他們而改變。而在我之下,也還有千千萬萬正在受苦的人在等待救援,我有什麼本事去找出具有說服力的理由去遲疑跟抱怨?

我要的簡單幸福,其實到處都是。我覺得改變看世界的方法有時很簡單,但當你走進某條死巷的那瞬間,也許會覺得似乎無解,但我用的方法是:我不在乎什麼都完蛋,這樣想反而容易產生解答。換句話說,如果你不在乎什麼都完蛋,那麼事情反而不會完蛋,如果你整天怕某事會完蛋,那麼這件事極有可能就會完蛋。不過,別以為解答大部分是自己搞出來的,有時是神給你的,但你要有能力看懂。就像那位街頭遊民一樣,我作夢也不會想到他有一天會賜我灌頂之語。改變你自己吧,不斷的改變看世界的方法,生命的答案就在裡面。報告完畢,哇哈哈~

2014.04.10 阿度 敬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