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重要還是文件重要
2013年11月11日這天,本校開始實施電子差勤系統,依照規定07:40以後才能打上班卡,下班則相對16:40以後才能打。由於火車班次的關係,同仁們若想依往例可以有每天累計1小時的補休,那麼就必須在07:40之前打卡,但是,4114車次進南澳的時間則往往超過07:30,因此從車站到辦公室的這段距離多半只有10分鐘不到的時間可以讓大家衝刺。而下班則更加緊湊,就算你能準確的打到16:40的卡,那麼距離16:47的班車也只有7分鐘,簡直天天要瘋狂健走。
上下班紀錄只不過是個文件,不管是電子式或紙本都一樣,目的是在監控上下班時間,但是一個組織真正重要的是效能,主管單位應該想辦法去評估效能,而不是只會監督時間。難怪台灣的公務員的能力一直倍受質疑。
我舉兩個實際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知道有部分的公務員無能、無知到什麼程度。
第一個例子就是線上差勤系統的研習,我個人線上報名了10/24上午的場次,前一天我再次確認自己有在網路名單上,第二天就放心前往縣府電腦教室上課。到了會場之後我卻發現名單上沒有我,於是我就自行簽在文件背面,沒想到文件背面也有好幾個人跟我一樣的狀況。這不是電子檔印出來的嗎?於是我就找了一台電腦坐下準備上課,然後順便再上一次縣府的進修網站,結果我仍然在課程名單上!那麼會場桌上的那個沒有我的版本是從何而來?真不知道研習主辦單位到底是用什麼系統在辦事的,東西出現兩種版本,那麼我們以後還要相信線上的報名嗎?後來我想到一個可能的原因,那就是主辦單位可能自認要及早準備,所以在研習報名截止的數天前就把名單印出來了,但可笑的是他們自己都把報名、取消報名的時間開放到研習前一天24:00,那麼前幾天印出來的簽到簿當然可能與最後名單有差異。這麼簡單的邏輯,我們縣府的公務員竟然搞不清楚,實在讓我很無言,如果主事者不是一位新手,那麼這種狀況更是不可原諒。但是我看那位主辦者好想也無關痛癢的樣子,就冷冷的說:名單上找不到的就自己簽在後面。我真的很不想看不起這些公務員,但實在找不到理由看得起他們。你們對工作的熱情就是這樣而已嗎?你們有思考一下為什麼名單會有差異?如果這是戰爭中的陣亡將士公告名單,那麼家屬看了原本因為家人沒在死亡名單上而雀躍,實際結果卻是永遠回不來,就看看你們這些公務員會不會被打死。如果換成再大一點的民間企業裡頭,這些無能者早就被開除了。但是,在台灣的公務體系就沒關係,無能的職員上面可能還有一個無能的主管在罩,做事的品質再爛,也沒有人拿你有什麼辦法。
第二個例子是發生在大約7、8年前,那時我的孩子在上私立幼稚園,那家幼稚園有個慣例,就是在暑假開始之前會收一筆為數不小的「保額費」,當作預約下學期的訂金,其實我每年都繳這個錢也沒什麼問題,反正孩子打算在這家幼稚園唸到畢業。但是,就有一次的保額費說明讓我覺得很詭異,我記得是6月中就要求繳保額費,但是7月初就不接受退費。換句話說,如果你的孩子8月起才決定換讀別家幼稚園,那麼你這筆錢就會被園方沒收。我當時查了一下教育部有關學費的規定,原來上課到1/3都還可以退部分學費,那麼,一大筆的保額費怎麼可以在學期還沒開始就禁止退費。後來我核算了一下,終於知道這個幼稚園的老闆在打什麼算盤,以這家幼稚園的規模,每年6月的保額費大概可以收300~400萬,這筆錢可以讓老闆無息使用到8月,因為7月初就可以確定不用退給家長了,這樣還不爽嗎?後來我把這個園方的通知連同檢舉信一併寄往縣府教育局,我以為政府可以幫老百姓出頭,但我錯了!沒幾天我接到的電話不是教育局打來的,而是幼稚園打來的,由園長跟我說明保額費的相關問題。我頓時完全傻眼,如果不是教育局把檢舉人的資料洩漏給園方,園長怎麼知道是我去申訴的?就好像我檢舉A君偷竊我的東西,但是報警之後警方竟把我的資料給A君,然後要A君把偷的東西自行歸還給我一樣。雖然後來園方依照教育部的規定修改退費方式,但我覺得自己真的被出賣了,被一群由我繳稅養的公務員出賣了。
真無法相信這麼多年了,台灣的公務員還是一樣,我也不知道用無知還是無能來形容這批人,我只是在想,如果包含縣長在內的縣府眾多主官管有看到這篇文章,真的拜託你們有空看看這些公務員的工作內容,跟人民的期待真的差很多。
這些東西有人在管嗎?如果有人在管還這樣,那麼無知無能的就是這些主管,如果沒人在管,那麼上下班再準時都無法改變這些人根本就是納稅人的吸血蟲的事實!都已經是2013年底了,人類文明日新月異,雖人們然使用的設備是太空時代的,但台灣的確有一批公務員的思考方式仍然在石器時代,而且好像沒人拿他們有辦法,我很難過繳了這麼多年的稅卻仍然居住史前時代,但又如何,你一點辦法都沒有,某些公務員就像神主牌一樣,永遠無法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