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9 組織隱喻與教師專業成長

講師:花蓮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管理學系 范熾文

 

 

[@more@]

Reflection:

1. 范教授是一位苦讀出身的學者。從他的生涯過程(小學教師–高考公務員–大學教師)看的出來他力爭上游的企圖心與優秀的能力。雖然他半開玩笑的說大學教授不好當,壓力大,但中小學的教育工作環境其實也是充滿「挑戰」,而現今的時代,又有那個工作領域是可以事少錢多離家近的呢?

記得有次會議中,有初任教職的老師說到希望自己可以在三年內把所有的教材都摸熟,教學遊刃自如,輕鬆自在,當時我回應,就我看過的老師,大概教學第十年的老師有這種功力,不過,到那時,恐怕學生、教材、教育情境又有很大的轉變,又是調整教學方式的時候了。 後來剛好又跟一位經驗豐富的主任聊到這件事,他說,其實要當輕鬆的老師,不用十年,兩年就可以了–如果你要當一個照本宣科,被你教到很倒楣,而不受到大家尊敬的老師。

這樣講起來也許很殘忍,但,也是事實。

2. 學校像? 監獄? 花園?教堂?

老師像?

學生像?

課程像?

教學像?

不同的 metaphor,不同的 connotation,不同的氛圍。

對我來說呢?

 

3. 講授過程中,范教授適時的以網路笑話提振上課精神,或是丟出一些問題以供思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