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訊
二○○三年「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教育指標」公布的十五歲學生素質評價,南韓學生的科學成績位居第一,數學第二,閱讀排第六。
據商業周刊報導,這可是花錢砸出來的。根據統計,南韓的教育費用占GDP的百分之七點一,比美國(七%)、英國(五.三%)、日本(四.六%)都還要高,居世界第一。
南韓教育在國家施政的位階,高至國務院(同我國行政院)層次———國務院總理下設兩位副總理,一位負責經濟,另一位負責教育。
層級高,便於進行跨部會的資源整合。例如科技部正委託「科學英才振興研究院」開發「科學神童」教育體系。被選拔的學生,將由國家負擔全部經費,與大學教授、專家進行一對一量身訂做的科學教育。
新加坡同樣有令人羨慕的國教品質。
兩年前,何意薇還是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生。因為父親事業重心外移,帶著她到新加坡就學。何父說,「新加坡公立小學辦得很好,一個月學費九十新元(約台幣一千七百七十元),但學生參加國際評比,都在世界名列前茅。」
新加坡非常重視社會的公平性與階級流動,為了讓每個國民有均等的學習機會,政府為六至十六歲的孩子,設立教育儲蓄戶頭,每年撥款,支付他們參加經過批准的活動。
「凡是在新加坡政府機關裡廿、卅歲就當上處長的,都是拿獎學金的,」潘政志透露,「我們的政府,也很喜歡宣傳某某部長的父親是計程車司機什麼的,表示新加坡是一個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地方。」
【2006/03/01 聯合報】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