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焦慮症 突圍不難

【記者 朱正庭/專題報導】

許多大一的新鮮人面臨到進入大學的第1次考試,難免都會心驚驚,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和考試方式都會緊張萬分,靜宜大學輔導中心老師葉淑文表示,有的同學會極度焦慮,甚至會整個禮拜都睡不著,陷入失眠的地獄,一直到考完還沒辦法擺脫。
[@more@]葉淑文表示,由於大學課程和高中差別很大,東西既多也廣,而且有時候不像高中老師會幫忙畫重點,因此許多學生到了考試前就會開始惶恐,加上大學不像高中期間小考這麼多,因此也根本無從得知自己的實力或是讀書的方向對不對,在一片茫茫然的狀況下,就會緊張到睡不著,或是手足無措,就連考完以後,因為擔心成績不如理想,還是會持續的失眠中,只好找輔導中心求助。

考前訂計畫 和同學討論

為了減少因為面臨未知產生的恐懼,葉淑文建議可以先訂定讀書計畫,按表操課,同時可以和同學們討論,分享一下彼此讀書的方法進度。葉淑文表示,許多同學在第1次考試前都會有不知從何下手,好像都讀不完的感覺。

「但有時候不是自己的問題,可能大家都是如此。」此外,這個時候也可以找老師了解一下考試準備方向,或是找學長姐的考古題,讓自己對考試方向有個初步方向。

考完要撿討 策略是否正確

「但有時候考完才是問題的開始!」葉淑文表示有的在高中就表現優秀,或是對自己表現非常在意的同學,常會在大學第一戰表現不佳後,產生對自我的信心危機,甚至開始質疑自己選的科系是不是正確,「有的同學因為自己高中時數學還不錯,所以選了企管系,但上了大學才發現這根本是不完全相關。」

葉淑文認為對所選科系正確與否的思考也未必不好,但首先要檢討自己的讀書策略是不是正確?「有的只是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表現,所以覺得自己根本不適合」「但是根本問題沒有解決,到了其他地方還是一樣。」

「期中考結果,並不代表決定了生死。」葉淑文表示,如果期中考表現不好的同學,也不必因此覺得萬念俱灰,首先要先評估自己接下來的報告、期末考需要表現如何,就算被當的可能性很高,也要抱著為下次重修扎根的心態作準備,「表現好不好是比較級的,搞不好大家表現都如此就還有加分過關的空間,有的時候老師也會根據學習過程表現做考量,搞不好到期末會有意外的結果。」

【2004/11/05 星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