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根據一項調查發現,讓中小學生感到困擾的兩性關係中,發生率最高的是「男同學經常講黃色笑話」,高達六到七成學生為此感到困擾,顯示日漸低俗文化品味已深深影響下一代,成為台灣文化新危機。
中小學校園暴力時有所聞,為了解病癥所在,教育部委託中央警察大學教授黃富源進行「中小學校園性別化暴力現象之檢視與防治研究」,有效樣本數1004人,研究期間為91年8月到93年2月。[@more@]調查發現,國小學生認為在兩性關係困擾中,最重要的是「被同學取笑為娘娘腔或男人婆」,國、高中職學生則認為「父母親重男輕女的觀念」最重要。
調查顯示,國中小學生比較沒有性別刻板化現象,但多數學生認為「女生的語文能力比男生好」,多數國中生認為「男生賺的錢如果比女生少,相當沒面子」,多數國小生認為「實驗課時,應該由男生操作機器,女生記錄實驗」,顯示仍有性別刻板化現象。
在接觸色情傳媒上,調查發現,半數學生坦承曾經接觸過,接觸頻率與喜好度隨著教育程度增加而上升,高中職生遠比國中小生比例高,而且多半從國中開始接觸。
在自我性別角色認同方面,調查指出,近一成國中小男生認為,自己以及別人眼中的自己,具有「女性化」傾向,高中職男生比例增至一成五以上;女生更明顯,國中小及高中職女生有三成認為自己及別人眼中的自己有「男性化」傾向。
在校園暴力方面,調查發現,校園內發生率最高的是「被其他學生辱罵」,其次是「被教師體罰與辱罵」;但在國中生心中,最嚴重的校園暴力問題是「被其他學生恐嚇威脅」,高中職生則認為「被其他學生毆打」。
調查顯示,年紀愈小的學生,遭遇過校園性別化暴力的比例越高,有51.4%國小學生、48.5%國中生及38%高中職生表示自己曾遭遇過校園性別化暴力行為。
另外,小學生及高中職生也會因「男同學經常拿女同學的身材開玩笑」造成困擾,國中生則因「男同學惡意捉弄女同學」感到困擾。
【2004/11/05 聯合報】 @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