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強迫小孩子把碗裡的東西吃完嗎?
聽說我就是這樣長大的。小時候我東西沒吃完不准下餐桌,再不喜歡的東西也要盡可能的吞下去。之所以說「聽說」,是因為我已經完全記不得小時候那樣的狀況,我的記憶只有我坐在桌邊趕著把東西吃完,好去做我的事。而且我媽煮菜好吃,又很用心在準備三餐,所以吃東西對我來說似乎不是什麼問題。
直到最近兩年我接連看了幾本親子關係與成癮行為的相關書籍,才發現這樣的問題大了。
強迫我吃完碗裡的東西,我並沒有因此學到「不要浪費」。我真正學到的是:
一、個人界限可以被侵犯。這個被強迫的過程中,我學到的其實是「只要理由『合理』,只要你覺得自己『對』,你就可以侵犯別人的界限,甚至壓迫別人。」但當然,我未必都會是對的。
二、我的「感覺」沒有價值,我「應該」要去配合外在的結構與限制,拋棄自己的感覺。然而外在結構消失的時候,我會茫然不知所措,而原來應該在這個時候幫助我的「感覺」,卻怎麼也找不回來。
三、因此,我也失去了判斷身體感覺的能力。我只知道餓了跟吃不下,卻對中間飽的各種層次非常遲鈍,完全不明白什麼五分飽七分飽,對於什麼時候該停下來不要吃,我判斷的標準不是「飽了」,而是「碗裡還有沒有食物」。一餐該吃多少,我也無法靠每天不同的感覺判斷,只能用食具的大小決定:碗這麼大,所以我好像應該吃這麼多。
四、也因此,我面對食物的態度從來就不是什麼享受美食。我根本是用有計劃的方式,按部就班快速殲滅眼前的食物。吃東西的時候考慮的不是好不好吃,而是怎麼吃比較有效率。我吃蛋包飯的時候最明顯。我可以讓蛋包飯整體維持形狀,只是一塊一塊的消失,最後吃完的時候整盤乾乾淨淨。
我想,現在的身材多少跟這一點有關係吧。而且這樣的紀律深深刻進了潛意識裡,明明看著碗裡的食物想說好了不要吃了,卻覺得碗裡有東西怎麼看都覺得不順眼,再加上身體感覺的遲鈍,總覺得還吃得下就吃,卻在不知不覺中過了量。而這點幾乎沒辦法靠意識控制。
而且因為急著吃完,造成我吃飯速度太快、咬得太用力。這幾年雖然慢慢學會吃慢一點,但一直到最近我差點因為吃到骨頭碎片咬斷牙齒,這才驚覺:為什麼我吃東西要咬得這麼用力?我甚至懷疑我牙齒狀況這麼糟,會不會也跟這個有關。
當然,不是每個孩子都會跟我一樣。我也不怪我父母,畢竟他們是用他們所知最好的方法在教育我。我只想說,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硬逼著孩子吃完碗裡的東西,不但未必有「學會不要浪費」的結果,反而可能對孩子有很多不良的影響。
畢竟我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