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四年級上學期特色課程「歡鑼喜鼓咚咚鏘–祥獅獻瑞」課程與教學省思

【祥獅獻瑞】

一、引起動機

(一)分組討論獅子的習性及各種姿態。

(二)分組表演獅子的各種姿態及動作。

二、發展活動

(一)分組討論以「獅子」為主題,各組所要表演的故事內容及劇情。

(二)分組討論各組故事內容所需之道具及各項材料。

(三)各組根據故事內容,分別利用資源回收物製作所須之道具。

(四)各組分別進行練習。

三、綜合活動

(一)表演活動–各組將準備的故事內容配合各項道具,進行表演。

clip_image002

◎質性省思描述:

1.全班分成兩組進行舞獅頭的製作,包含獅頭彩繪、獅頭鬃毛及獅身的裝飾。學生在製作前先收集舞獅圖片作參考再進行舞獅臉譜的設計。小組成員依照自己的專長分

配工作,最後都順利完成具創意的舞獅作品。

2.獅頭模型為塑膠材質,塗上水彩後,會有脫色的情形,噴上透明漆可保持顏色不脫落。

 

【舞龍、舞獅體驗】

一、引起動機

(一)請學生講講看,對學校的舞龍舞獅社團有什麼樣的認識及想法?

二、發展活動

(一)教師介紹大洲國小的特色團隊—舞龍舞獅,包括其歷史沿革,相關的展演道具及訓練經過,增加學生對學校的瞭解。

三、綜合活動

(一)利用舞龍舞獅社團練習的時間,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觀摩,請舞龍舞獅的同學示範表演,再讓學生進行分組的舞龍舞獅體驗。

clip_image002[4] 

clip_image002[6]

◎ 質性省思描述:

學生欣賞舞龍舞獅的教學影片,並於觀賞後進行舞獅的體驗。

 

【課程實施與教學檢討】

1.民俗信仰:從廟宇到台灣民間宗教(佛教、道教),從教堂到十字架的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從不吃豬肉到回教,讓孩子學習到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文化和

教義,也學習尊重多元的社會。

2.參觀佛教慈濟靜思堂:

孩子參觀五結慈濟聯絡處,短短的兩個小時,提醒孩子感恩惜福,學習到助人為樂,也提升了孩子們的人文素養。

3.祥獅獻瑞:

全班分成兩組進行舞獅頭的製作,包含獅頭彩繪、獅頭鬃毛及獅身的裝飾。

4.舞龍舞獅體驗:

學校在三年級時將舞龍舞獅的課程融入綜合課,聘請舞龍舞獅團隊的教練來教授舞獅的基本技藝,讓學生對舞龍舞獅傳統技藝有更深入的了解,雖然時隔一年,孩子

們對於當時學習的舞獅技巧都還是很熟悉喔!

5.舞獅作品為學期初採購的美勞教材,裡面獅頭材料只有2份,多數人小組合作固然很好,但因為小組人數太多,有幾個孩子會在一旁遊戲,干擾認真製作的同學,採

購時可以確認一下獅頭的數量,最好一班可以有3份,分組人數比較合宜。

6.這次的舞獅材料和以往不同,以往是厚紙板的獅頭,彩繪簡單方便,今年的舞獅材料是立體的塑膠,上色不易,加上天候潮濕,上色後也不容易乾。

本學期特色課程搭配社會領域進行廟宇的調查,此活動對於孩子來說,可以對於自己住家附近的廟宇有更深一步的認識,收穫頗多。

您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