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孩子的「開錯玩笑」
作者:王勝忠 2018-03-31
*本文經授權同意轉載,原文出自王勝忠老師臉書粉絲團。
開錯玩笑是青少年常犯的錯,適時導正有其必要。
新聞報導,藝人的孩子在美國高中就讀學校因開錯玩笑而引發喧然大波,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因為不以為意的小小舉動,導致蝴蝶效應,不得不慎。
在學校裡經常會發現學生因為不知道事情的後果及嚴重性,一味只因為好玩,不經思考就脫口而出某些不當的話語,讓老師不知所措,讓同學不愉快,究其原由,常常都是因為好玩,因為好玩而罔顧他人的感受。
另外,學生常常會因為不知道後果而造著感覺走,或許是為了引起同儕的注意,或許是為了要抒發自己的情緒,或許是為了其他的理由,常做出不經思考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有些可以給予機會改正,有些一發不可收拾,造成不可彌補的後果。
因此,必須讓學生明白事情的嚴重性,還有在適當的場合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情。不可因為好玩,因為有趣,就略過仔細思考,釀成大錯。
曾經在報導中聽過有學生因為好玩,當同學要坐下時,因為好玩想跟同學開個玩笑,就拉椅子讓同學跌坐在地上,此舉引來班上同學哄堂大笑,確實引起注意,但跌坐在地上的同學滿臉不悅,也因而受傷。像這樣的惡作劇或是開錯玩笑而造成的不可彌補的事情經常發生,因此有必要導正學生錯誤的觀念。
當班級裡出現惡作劇的情形時,老師可以曉以大義,明白地說明事情的嚴重性讓全班學生知道,有必要讓學生都清楚班級裡的規定,還有學校的規定,別為了有趣好玩而造成他人的困擾。
另外,老師及家長可以就學生所造成的錯誤行為幫忙推導後果,幫助學生得知當錯誤行為發生後,後續一連串的事情會如何發展,此舉有助於讓學生有具體的思考,知道短暫的快樂必須付出更多的精神及時間來善後,況且很多時候事件是不可逆的,千萬別輕易嘗試,例如本次的藝人兒子校園攜帶槍械事件即是,我想當下該生應該沒有想到會有如此嚴重的後果發生,並引發軒然大波。
防範未然確實重要,有效的溝通與輔導更顯意義重大。父母師長除了導正日常生活中的小錯誤,讓孩子在錯誤中成長並記取教訓,另外,也要多留意孩子的日常生活,關心孩子的交友情形,適時給予關懷與協助,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父母師長必須重視。
*本文經授權同意轉載,原文出自王勝忠老師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