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茉莉花革命】
【意義】
中國茉莉花革命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部分中國人受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埃及革命與利比亞起義的影響,通過網際網路號召在2011年2月20日起逄周日下午於中國多個大城市的鬧市或廣場舉行名為「茉莉花活動」的集會;現場聚集大量媒體記者與圍觀民眾,但少有明確表示參與的集會者。警察以疏導人流與交通,防止發生衝突為由遣散現場圍觀民眾,並帶走個別手持茉莉花人士。在集會前,一些維權律師和網路活躍人士被逮捕。起始者雖以「茉莉花活動」為名,但多數媒體皆以「茉莉花革命」來稱呼此活動。
【緣起】
「茉莉花革命」一詞源於突尼西亞的茉莉花革命,2010年12月18日,突尼西亞民眾遊行示威要求總統班·阿里下台,結束23年的獨裁統治,阿里於2011年1月14日下臺並出走沙烏地阿拉伯,於是革命以突尼西亞國花茉莉花命名。突尼西亞的革命波及至埃及,引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2月11日,在位30年的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
突尼西亞和埃及的革命成功引起多個阿拉伯世界的反政府示威浪潮。這些事件的影響使中國人民在網路上串連,嘗試推行另一場活動。以指標性北京聚會為例,約有「幾百人」參加。因為受到中國官方封鎖壓制等因素,該活動參加人數並不踴躍。
【口號】
1.我們要食物、我們要工作、我們要住房、我們要公平、我們要正義。
2.保障私有產權、維護司法獨立。
3.啟動政治改革、結束一黨專政。
4.開放報禁、新聞自由、自由萬歲、民主萬歲。
【守則】
1.「只需走到指定地點,遠遠圍觀、默默跟隨,順勢而為,勇敢地喊出你的口號。」
2.「請參與者守望相助。如發生參與集會人員受到不良對待,以最大容忍處理,旁人請及時支持。集會結束時不留垃圾,以華人的高素質品格,並有條件追求民主自由。」
【官方介入】
1.拘捕監禁
2.阻止學生參與
3.網路監控封鎖
【突尼西亞】
政治體制:獨裁共和國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國家領袖:
國家元首(總統):福阿德·邁巴扎
政府首腦(總理):穆罕默德·格努希
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
2011年突尼西亞當地因為警方取締攤販不慎,意外引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反政府示威,要求總統扎因·阿比丁·本·阿里下臺,不敵民意壓力下扎因·阿比丁·本·阿里下臺並將權利交給現任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暫代職務,被迫結束多年強人統治。
不過2011年1月15日突尼西亞的憲法委員主席宣布,根據突尼西亞憲法第57條的規定,最終決定讓國民議會議長福阿德·邁巴扎從穆罕默德·加努希手中取得臨時代理總統來履行職權。 2011年1月17日突尼西亞新聯合政府宣布:將國家和政黨分離。
社會領域關心您2011.3.3(四)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8%8C%89%E8%8E%89%E8%8A%B1%E9%9D%A9%E5%91%B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A%81%E5%B0%BC%E8%A5%BF%E4%BA%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