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秀介紹

409304117910 圖片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

林美秀(1967年6月6日-),台灣宜蘭縣出身,國光藝校舞蹈科畢業,為台灣女演員。早年活躍於舞台劇,在廣告「京都念慈菴川貝枇杷潤喉糖」系列中扮演「孟姜女」一角而開始走紅。2003年第40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2004年第49屆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獎、2008年第43屆金鐘獎以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入圍最佳女配角獎、2011年第46屆金鐘獎以大愛長情劇展-《人間渡系列-你的眼我的手》獲得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2012年憑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獲得第47屆金鐘獎戲劇節目最佳女配角獎女演員

暱稱
美秀

職業
演員

語言
國語、台語

教育程度
羅東國小、國光藝校舞蹈科

出道日期
1994年

出道作品
《西出陽關》

代表作品
《黑狗來了》

活躍年代
1994年至今

網站
林美秀Blog

相關團體
馬雷蒙舞團

獎項
最佳女配角 – 金馬獎
2003年 《黑狗來了》 – 寶珠
最佳女配角 – 亞太影展
2004年 《黑狗來了》 – 寶珠
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 – 金鐘獎
2011年 《你的眼我的手》 – 許桃
戲劇節目女配角 – 金鐘獎
2012年 《我可能不會愛你》 – 游美玲(程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盧鴻麟老採訪單

我們想從身邊的人開始第一次的訪問,學生提議先從帶領校內口琴隊榮獲多次音樂比賽大獎的盧老師開始。

2013.02.26我和參與的幾個學生討論要採訪的題目,聽學生說盧老師還會變魔術,因此我們設計了一道題目,希望老師能show個魔術給我們看。

IMG_1706 IMG_1713

 

 

這週三盧老師會來學校,我們請一位同學先做邀請,預計下週進行採訪

以下是我們討論採訪的問題

盧鴻麟老師訪問單

簡介

1.      出生年次

2.      學歷

3.      經歷(ex帶團經驗、得獎經驗)

 

4.      學習樂器的歷程(開始學習的年齡、困難)

5.      正職(主要收入來源、薪水約?)

6.      其他專長

口琴教學

1.      選擇當口琴老師的原因

2.      口琴教學上遇到的困難、最有成就感的事、印象最深的事

3.      有甚麼特別的教學方法

        4.      對於不想學的學生會如何處理

5.      宜蘭與台北的學生學習上有何不同

6.      父母對你學習口琴與選擇口琴教學這個行業的態度(支持或反對)

7.      要當口琴老師須具備哪些能力

8.      對想從事這一行的人有甚麼建議?

9.      對於老師的另一專長魔術是否可以現場表演一段?

 

林育賢介紹

◎ 林育賢 LIN Yu-Hsien

i1741522圖片來源:www.nownews.com

  • 綽號:== 林阿喵 ==
  • 出生年份:1974
  • 現職:影像工作者
  • 台灣宜蘭人
  • 文化大學戲劇系影劇組畢

◎ 經歷 == 曾經擔任廣告影片 ==

擔任副導、攝影、製片等職。作品經常以幽默風趣的快節奏手法,呈現個人對社會人文的細膩觀察,
趣味中帶有豐富的省思。 以《翻滾吧!男孩》在票房上異軍突起、並拿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殊榮。
《翻滾吧!阿信》榮獲48屆金馬獎原創電影歌曲獎,獲第六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佳男配角。

 

【創作歷程】

  • 1997 ─ 擔任廣告 / MTV 製片及副導演
  • 1998 ─ 16釐米劇情短片【青澀之翼】(Blue Birds)
  • 1999 ─ 短片輔導金 16mm 電影 【起毛球了】(執行製片)
  • 2000 ─ 「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競賽觀摩影片
  • 2002 ─ 實驗短片【低度開發的記憶】(without developed memories)
  • 2001 ─ 長片輔導金 35mm 電影 【給我一隻貓】(副導演)
  • 2002 ─ 金馬影展數位短片展觀摩片
  • 2002 ─ 紀錄短片【鴉之王道】(Pray for graffiti) / 11min
  • 2003 ─ 亞洲電視紀錄短片展入圍
  • 2003 ─ 新聞局短片輔導金
  • 2003 ─ 國家文藝基金會紀錄長片輔導金
  • 2004 ─ 美國聖地牙哥紀錄短片影展入圍
  • 2004 ─ 日本JVC TOKEY VIDEO FESTIVAL 錄影大賞佳作
  • 2004 ─ 廣州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入圍
  • 2004 ─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入圍
  • 2004 ─ 南方影展年度最佳紀錄片
  • 2004 ─ 新聞局金穗獎年度優等影片
  • 2004 ─ 紀錄長片【翻滾吧!男孩】 (Jump!Boys) / 84min
  • 2004 ─ 新聞局優良創意影音計畫
  • 2004 ─ 電視連續劇【家有菲菲】製片統籌、後製統籌
  • 2004 ─ 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 2004 ─ 電影長片劇本【E.T.Brother】
  • 2006 ─ 受商業週刊邀請拍攝製作【大象男孩與機器女孩】紀實片
  • 2007 ─ 首部劇情長片【六號出口】
  • 2011-拍攝【翻滾吧!阿信】

2004年,他導演的紀錄片《翻滾吧!男孩》,不僅票房告捷,熱血劇情更感動無數人,同時贏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被視為新生代電影導演的代表。

2007年推出《六號出口》,卻面臨事業最大挫敗──製作費用達3千萬元,票房失利,後來負債超過千萬。那年,他才33歲。

「年輕時經歷谷底,往後就都是上坡,」林育賢說,「幸虧當時只有33歲,如果是50歲,這輩子大概就毀了。 」回到初衷,林育賢期許自己「讓自己所愛的人,被自己的說的故事感動流淚。」《翻滾吧!阿信》已為林育賢達成任務。林育賢用他的故事證明,只要找回初衷,人可以走得很久很遠。

資料來源:天下cheers雜誌~探索與成長p71

資料來源:林育賢全球媒體工作室http://globalmedia.wikia.com/wiki/%E6%9E%97%E8%82%B2%E8%B3%A2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F%BB%E6%BB%BE%E5%90%A7%EF%BC%81%E9%98%BF%E4%BF%A1

網站介紹

我先試試以小規模的帶領有興趣參與的學生參與計畫,我希望參與的學生先熟悉將要採訪的人物。

因除了藝人,對於著些平日只讀教科書的學生們,我開出的口袋名單竟大多非常不熟,因此我要他們做功課,在網上搜尋這些人的介紹,若有著作者,讀完書後,繳交一篇心得,並提一個問題,表示達到進行採訪的入門資格,所以網站上我會放置學生繳交後的心得。

另外他們的學習過程我也會一併po上網

再來就是我的功課了,我先行蒐集網路或書上的人物資料,分類放置,當然一定會註明出處。不過我都是節錄,因此資料有限,我希望孩子能自行閱讀,才有其效果。

希望網站上的內容能作為大家的生涯參考,我希望建立宜蘭人及在宜蘭打拼的這些人他們的生涯故事,成為孩子未來搜尋生涯典範的資料庫。

幾米介紹

資料來源:   幾米故事的開始~大塊文化出版社、維基百科

幾米:本名廖福彬

1958年出生於宜蘭,筆名幾米,是台灣著名繪本畫家

幾米是我很喜歡的畫家,他的畫有一種魔力,會讓人目不轉睛。在網上搜尋宜蘭名人時,維基百科上竟然出現幾米的名字,為了確認真實性,所以我買了”幾米故事的開始”一書,才對幾米有基本的認識。幾米最近要在宜蘭火車站旁規劃出一區”幾米廣場”大家耐心等待喔!

把幾米歸為宜蘭人,其實有一點牽強。因為嚴格說來,幾米和宜蘭的關聯是……他的外公外婆家在宜蘭,小時候有一段時間,他上小學前曾在羅東的外公外婆家生活,偶爾寒暑假他會回來外公家。幾米從小學以後就都生活在台北,所以只能說是半個宜蘭人。

幾米是台灣相當傑出的繪本作家,但他的繪本是給成人看的,因此長篇的畫作往往有相當的內涵,因為畫作的故事有深度,也引起很多的共鳴。

幾米的筆名讓很多人以為他是外國人,這個名字是因為幾米在廣告公司上班時,大家都有英文名字,他也不免俗的挑了個最簡單的Jimmy。

幾米小時候並沒有學過畫畫,高中時才覺得自己有興趣,找老師學,大學時考上文化美術系,畢業後在廣告界、插畫界工作多年。 1998年開始創作,作品風靡海內外,美、法、德、西班牙、希臘、韓、日、泰等國皆有譯本。多部作品改編為音樂劇、電視、電影,動畫”微笑的魚”並榮獲2006年柏林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獎。2007年Discovery”台灣人物誌”六位傑出人物之一。

幾米成名是從幾米生病之後,1995年幾米得了癌症,這場突如其來的病痛,讓幾米受盡折磨,化療期間的嘔吐、發燒、發冷、昏迷、痛楚,幾米都一一經歷,甚至後來因為免疫系統失靈,小病都可能要命。後來出院後經過老婆的細心調養,才漸漸恢復健康,1998較健康之後才開始重拾畫筆。與死神搏鬥的經歷,讓幾米對生命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幾米創作的繪本有些都暗藏了幾米自己的感受。

較為後期的作品,有不少是和幾米的女兒有關,孩子的成長給了幾米很多不一樣的感受,內容充滿童趣,但也十分值得大人們好好想想!

在幾米的畫裡所有的小細節小配角,都在各自說著自己的故事,有一天搖身一變,就可能變成自己故事裡的主角。

幾米的第一本作品”森林裡的秘密”貫穿全書的毛毛兔是很重要的角色喔!

幾米作品:
1998森林裡的秘密
         微笑的魚
1999向左走.向右走 
          聽幾米唱歌
         月亮忘記了
          黑白異境(筆記書)
2000森林唱遊
         我心中每天開出一朵花
2001地下鐵
         照相本子
         1.2.3木頭人
2002我只能為你畫一張小卡片 
         我夢遊你夢遊
         布瓜的世界
2003幸運兒
         你們我們他們
2004又寂寞又美好
        開始(筆記書)
        履歷表
        遺失了一隻貓
2005小蝴蝶小披風
         失樂園
2006藍石頭
         謝謝你毛毛兔,這個下午真好玩
2007戀之風景
         我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2008《吃掉黑暗的怪獸》
         《躲進世界的角落》
         《幾米創作十年精選》
2009《幾米畫冊‧創作精選》
         《星空
2010《我不是完美小孩》
         《走向春天的下午》
2011《時光電影院》
         《星空仰望(筆記書)》
         《世界別為我擔心》
         《我會做任何事》
2012《小擁抱(筆記書)》
         《擁抱》
        《並不很久很久以前》
        《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

 

 

 

黃聲遠作品巡禮~羅東文化工場

工期相當長的文化工場,也是黃聲遠的作品喔!

這是東光國中的操場,也是整體設計的一部分,這一排木隔柵,乍看之下覺得應該是防止滑落下方水池的安全設施,但是有其他功能喔!它可以讓人躺著看星星,只是拍攝照片那天太陽超大,我看到的是超刺眼的太陽,我曾經在陰天時躺在木板上,真的很舒服喔,觀賞天空的角度也很讚。

 IMG_1623IMG_1624

 文化工場過年時在此辦歡樂宜蘭年,因此鐵棚架周圍多了一層半透明布幕,水池與建築主題相輝映,很美!
抬頭看看棚架,上頭鋪面有黑色長條設計,猜得出這是甚麼意象嗎?*_^是儲木池

 IMG_1621IMG_1627

棚下接近展覽區的階梯鑲嵌了木頭讓生硬的水泥與鋼鐵多了一些柔和的感覺。

IMG_1631 IMG_1632

一樓展區展了不少作家的作品,看到「濱崎林不冰」的布娃娃區,小女孩眼睛全亮了。

IMG_1635 IMG_1633

一樓展區還有「返校日」主題展區,這兩幅黑板繪圖,很漂亮真是太佩服創作者了,不仔細看會以為是展出的壁畫,所以工作人員特別提醒大家,請勿觸碰。

IMG_1640 IMG_1637

一樓通往空中展區,有一座圓弧形的樓梯。

IMG_1643 IMG_1642

二樓展出的天空樹是繩子做的喔!其他也有很多很特別的工藝作品。

IMG_1645 IMG_1647

最上方是一座突出的大平台,竹林養護院也有類似設計,但這裡的規模大了很多。
          會到地面我們突然發現地面的排水溝,彎曲的造型,以及上頭橫著的線條,好像是鐵軌的設計。

IMG_1648 IMG_1658

水池很巧妙的設計了出水裝置,不致於讓多雨的宜蘭將水池填至氾濫,草地上也設置多面鐵製看板,上頭刻製了不少宜蘭詩人的詩句。

 IMG_1661IMG_1660

羅東文化工場(文化二館),讓縣民們等待良久才完工,在黃聲遠的巧思之下確實有別於宜蘭市的文化中心,有另一番的文化氣息展現。

黃聲遠作品巡禮~蘭女圍籬

蘭陽女中茄苳樹旁的圍籬改建,就是黃聲遠的作品。我很喜歡這個作品,感覺漫步在這條步道上很愜意,還可以很浪漫的當個小女孩,盪盪鞦韆回味童年。

這是我家的三千金,愛死這裡了,看到鞦韆high到不行!看他們玩得很開心呢!

 IMG_1606IMG_1604

黃聲遠慣用的間接照明,注意,燈是往上打的喔!

IMG_1609 IMG_1608

這排鐵柵欄除了有隔絕的作用,造型也相當特別!

IMG_1610 IMG_1612

許芳宜介紹

 

12

資料、圖片來源:(書籍)天下文化~許芳宜口述、林蔭庭採訪撰寫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  

看了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的書,讓我對許芳宜深深的敬佩。許芳宜的成功不是偶然,她對舞蹈的堅持比許多人堅定,以前聽盧書偉老師勉勵年輕人,對於自己的夢想,若你很想要,而且非要不可,就一定會成功。我在許芳宜的身上看到了見證,建議大家這本書一定要看,很勵志的一本好書。

許芳宜,宜蘭人,就讀女子國小四年級時(現在的宜蘭國小)時參加”鳳翎舞蹈社”開始習舞,從此開啟她的舞蹈生涯。

許芳宜的學業成績並不出色,平時害羞內向的她,一上舞台跳舞就整個人亮起來,因在舞蹈中找到自信,因此一路朝舞蹈發展。從小學習民族舞的她,國中畢業後報考國立藝專時芭蕾舞只考3分,考上華岡藝校後,面對自己的弱點努力彌補自己對芭蕾舞的不足訓練。上課認真,下完課一樣努力練習舞蹈,極少呼朋引伴,從不和同學一同遊樂,專注內斂的個性造就了她的成功。

大學時在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遇到教授葛蘭姆技巧的羅斯老師,在老師嚴格的訓練下,許芳宜奠立了深厚的舞蹈基礎,並立志成為專業舞者並確立自己到國外發展的志向。

出國的決定父親反對,但許芳宜不放棄,不斷的爭取各種獎助學金,最後拿到文建會的全額獎學金赴美深造。隻身到紐約經歷相當多挫折,但都一一克服,最後進入瑪莎葛蘭姆舞團,1999年擔任首席舞者,被媒體喻為”美國現代舞之母瑪莎‧格蘭姆的傳人”。

2005年登上美國”舞蹈雜誌”元月號封面,在雜誌評選的『2005年最受矚目的25位年輕舞蹈家』中名列第一。獲總統頒贈『五等景星勳章』,表彰她以精湛舞藝為國爭光的卓越表現。

2007年與編舞家布拉瑞揚成立『拉方‧LAFA』舞團,獲國家文藝獎,為歷來最年輕的得主。成為紐約『巴瑞希尼可夫舞蹈中心』首位亞洲駐村藝術家。

我很喜歡封底這張舞蹈照片,好美

4

書裡的這張照片很讓人震撼,這證明了許芳宜的信念『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要努力』,受傷與結著厚繭的腳說明了一切,但對於舞蹈基於熱愛她以一種『歡喜做,甘願受』的心態持續著,很令人感動。

3 

 

 

 

簡育琳介紹

people01-1 

圖片來源:http://www.yilan-local-life-news.org.tw/joinus_5/eq-detail.php?idNo=22  

歌仔戲小生簡育琳,1971年出生於高雄,自小熱愛歌仔戲,於高中二年級時的偶然機會聽聞屏東「明華園」招考團員,便興起學戲的念頭。人生的抉擇轉了個彎便是另一個風景,毅然在18歲那年與家庭決裂,辦了休學,投考「明華園」。

1989年9月加入「明華園」,從最基本的「旗軍仔」學起,隨團在全省各地巡迴演出,並曾赴東南亞、中國大陸表演,繁忙的演出活動,磨練的演技,奠定了扮演「小生」的基礎。

1993年「蘭陽戲劇團」於宜蘭正式成立,成了第一個公立劇團。基於溯源尋根的念頭,簡育琳決定由南台灣的高雄遠赴至歌仔戲的原鄉─宜蘭,一方面加入公立劇團,成為專職團員,另一方面在宜蘭親身體驗濡慕歌仔戲的百年風采。在蘭陽戲劇團的栽培下,逐漸學習成長而成為劇團中的首位小生。無論唱腔、身段都進步神速,氣勢非凡,角色扮相更是令人刮目相看。簡育琳更上層樓,於1997年報考文建會舉辦歌仔戲藝術薪傳計劃,連續兩年時間,每天風雨無阻來往台北與宜蘭之間,為的就是能夠在歌仔戲上精益求精,再上層樓,苦學當然獲得代價,目前的簡育琳便是歌仔戲界名符其實的「藝生」了。

資料來源:http://yu2058.myweb.hinet.net/profile.html   育琳的首頁

民國九十六年在因緣際會下,與擅長編劇的歌仔戲同好林紋守共組「悟遠劇坊」,並擔任團長。簡育琳說,自組劇團的確非常艱辛,因為私人劇團經費有限,很多地方必須自己來。但也因為這個原因,短短幾年讓她成長很多。現在「悟遠劇坊」也慢慢走出自己的路子,除了每個禮拜三天在礁溪老爺飯店演出之外,縣內外大小演出邀約不斷,由於他們有十幾齣的歌仔戲折子戲碼,這些折子戲可以在三十分鐘內表演完畢,一些開幕或宣導活動的場合都非常適合。

除了折子戲,「悟遠劇坊」每年也都會推出大戲,像與桃園管絃樂團合作演出「宋宮秘史」,在宜蘭演藝廳演出「我愛河東獅」,這些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精緻歌仔戲。除了演出,簡育琳也在各級學校教授歌仔戲,像宜蘭高商的歌仔戲社團、宜蘭社區大學、台灣藝術大學等都聘請她擔任歌仔戲指導老師。簡育琳總是把自己的時間排得滿滿的,而這些時間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跟歌仔戲有關,不是教學就是演出,要不然就是處理劇團的行政工作,這麼忙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對歌仔戲的執著與熱愛。

資料來源:http://www.yilan-local-life-news.org.tw/joinus_5/eq-detail.php?idNo=22       宜蘭在地生活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