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學年上學期性別平等委員會會議

一、會議時間:1010613日(三)1330

二、會議地點:本校會議室

三、主席:李博文校長

四、紀錄:林峯欽主任

五、出席人員:如簽到名冊

六、提案討論:

案由一:有關本校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防治規定修正,提請討論。

  說明: 因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業於中華民國101524日以臺參字第1010081429C號令修正發布施行,並將名稱修正為「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本校配合準則須修正條文。

  決議:經全體委員一致通過,依規定修正本校防治準則。

案由二:有關本校各班性別平等、性侵害防制課程實施,提請討論。

  說明: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第17條第2項及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7條規定,學校每學期應至少有四小時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和二小時性侵害防治課程,各班實施成效如何。

  決議:每學期的課程教學,學生都能有基本的認識,但是由於時間相隔過久,而無法銘記在心,建議學校可於空擋時間規畫相關活動,導護老師也能不定期於學生朝會進行機會教育,透過不斷提點,相信才會有顯著的實施成效。

案由三:有關性別議題『認識多元的性取向』,提請討論。

  說明:性別平等教育從100學年度起將納入課綱的重大議題,其中國小部分提到1-3-3 認識多元的性取向,外界質疑同志議題進入校園對學生有重大影響,教師實施時要如何斟酌。

  決議:同志議題原則上還是先由班級導師融入相關課程或議題實施,邀請同志入校進行教育宣導部分可暫緩辦理,待學生相關先備知識已足夠,再來進行,心理上會較能接受。

七、臨時動議

八、散會

101學年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組織要點

一、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六條第一項暨第九條第一項規定辦理。

二、目的:

    為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設此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並訂定本要點。

 三、任務: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以及性騷擾防治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四、組織:

 (一)本會設置主任委員一人,由校長擔任;當然委員三人,由國小教導、總務主任及幼稚園主任擔任;行政代表一人,由組長及職員中推選之;教師代表三人,由二、四、六年級導師擔任;家長代表一人,合共九人。委員由校長任聘之,任期一學年,期滿得續聘。

 (二)本會女性委員應占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家長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三)本會為因應偶發事件或執行各項重點業務需要,得設專案小組,專案小組主持人由主任委員指定。

 (四)委員出缺時,得由校長另聘(派)任之,其任期至原委員任期屆滿為止。

 (五)委員及執掌

職稱

本職

姓名

性別

職掌

主任委員

校長

李博文

綜理各項性別平等教育工作之推動

執行秘書

教導主任

林峯欽

推動與執行各項性別平等教育工作計劃

委員

總務主任

康素娥

1.推展委員會相關業務。

2.參加委員會會議討論。

3.擔任性別平等教育及性侵害防治教學與輔導。

4.推展宣導活動及隨機指導。

5.配合相關課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

6.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委員

幼教師

黃慧華

委員

教師

楊宜蓁

委員

教師

林維儀

委員

教師

游冠軍

委員

學務組長

林玉娟

委員

家長會代表

邱憲章

五、會議:

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由主任委員召集並擔任主席,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主任委員因故不能出席時,由主任委員指定委員一人代理主席。

六、本會委員會議必要時,得邀請非本會委員之相關單位(機關)代表、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列席。

七、本會會議應有委員過半數之出席,決議案應有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始得決議。

八、本會委員為無給職。

九、本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之經費,由教導處「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經費項下支付。

十、本要點經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安置輔導建議流程圖

為落實學校認輔制度與三級輔導概念,由身處教育第一線的導師發覺需提供協助之高關懷學生,轉介學校輔導系統做進一步的晤談與評估,必要時介入其他社區資源,共同以學生最大利益為考量,因此設計本表,供宜蘭縣國民中小學評估高關懷學生列案與安置輔導之參考。

 

 

 

【第一階段】

導師勾選『高關懷學生指標』

【第二階段】

導師初步評估學生的危機狀態

【第三階段】

輔導人員透過個別輔導、晤談、收集資料、家訪等方式,再次評估學生危機狀態

【第四階段】

教導處依學生危機狀態,安排符合學生需求之處遇方案

( 提交教導處 )

【第五階段】

學校建立高關懷學生名冊,列案輔導或結案。

 

 

 

 

 

 

 

 

 

 

 

 

 

 

 

 

 

 

 

 

 

 

 

 

 

 

 

101學年上學期小團輔

次別

活動日期

活動

名稱

活動目標

活動內容

1

101.09.10

()

歡喜

相逢

1.讓團體成員彼此認識

2.凝聚團體成員的感情

1.自我介紹

2.團體圖

3.團體規範

2

101.09.17

()

特質

商店

1.探討受歡迎者與不受歡迎者的人際特質。

2.認識自己所擁有的特質,以及在人際關係受歡迎的程度

1.CHECK IN

2.特質水果盤

3.分享與回饋

3

101.09.24

()

溝通

特快車

1.引導成員認識單向溝通及雙向溝通,及之間的差別。

2.幫助成員學習雙向溝通的態度與方法。

1.CHECK IN

2.你說,我畫

  VS共同創作

3.分享與回饋

4

101.10.01

()

反應

博物館

1.體驗不同回饋的心理感受。

2.幫助成員學習正向聆聽與反應。

1.CHECK IN

2.注意說,

  注意聽

3.分享與回饋

5

101.10.08

()

人際

俱樂部

1.協助成員思考自己可能的人際困擾。

2.幫助成員思考解決人際困擾的資源與管道。

1.CHECK IN

2.人際大富翁

1.分享與回饋

6

101.10.15

()

生活

電影院

()

1.運用遊戲與角色扮演方式讓成員學習因應生活中的人際困擾。

2.觀察其他成員的不同回應策略。

1.CHECK IN

2.人際劇場()

3.分享與回饋

7

101.10.22

()

生活

電影院

()

1.運用遊戲與角色扮演方式讓成員學習因應生活中的人際困擾。

2.觀察其他成員的不同回應策略。

1.CHECK IN

2.人際劇場()

3.分享與回饋

8

101.10.29

()

展翅

高飛

1.帶領成員回顧團體的歷程,並統整在團體的經驗及學習心得。

2.給予成員祝福與回饋。

1.收穫大點收

2.祝福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