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宗竹

植物名稱

觀音宗竹

科  名

棕櫚科

英文名稱

學  名

Rhapis excelsa

別  名

觀音竹、棕櫚竹、筋頭竹

分  布

原產中國、日本

特  性
外  型

觀音棕竹是棕櫚科植物,雖名為竹,實際上是棕櫚科植物而非竹類。樹幹叢生、高1.5~3公尺雌雄異株,觀音棕竹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長枝幹上密生覆蓋著交錯的黑色長絲狀物,易剝落下來而露出如竹節般翠綠的莖節,單幹直立叢生,呈矮灌木狀,直立莖,另具有地下根莖。

 

葉  子

葉為掌狀裂葉形,葉掌狀深裂、裂片7~10裂、狹長舌形、先端淺裂鋸齒狀。葉鞘基部有黑褐色網狀纖維包被,深綠色具光澤。

花  朵

雌雄異株,其花序自葉腋抽出,穗狀花序,淡黃色的花朵甚小,花期約在六、七月間。

 

果  實

漿果為闊橢圓狀,表面生有鱗片,果熟期1~3月,熟果紅色。

 

其  它

觀音棕竹,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耐陰與耐寒性皆強,宜栽培於陰蔽且排水良好處。因易於栽種,已成為常見之園藝植物。

用  途

性耐陰,適合作室內盆栽或庭園觀賞。樹幹可做手杖或傘柄。